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集合】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合】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空間,數量的變化。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學會用比較的方法發現變化。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準備:

教具:新增加玩具若干種,活動室桌椅,玩具櫃等擺設有所變化。

學具: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哪裡變了”,筆。

教學過程:

一,教室變了。

1,開學了,我們的活動室變了,換了一個新的教室,你們有什麼感覺?

能說說有什麼不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喜歡嗎?為什麼?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發現活動室裡黑板,座位排放方向,位置的改變。

3,請你說說,怎樣放更好?

二,活動室裡的玩具變了。

1,活動室裡的玩具也有新變化,請你們把新玩具找出來,數一數多了幾種。

2,教師呈現其中一種新玩具(數量為10個),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目測玩具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3,你是用什麼方法快速數玩具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如果改變玩具的擺放方式,是不是能更快地數出總數?

5,幼兒將數量為10個的玩具按某種方法擺放,並學習快速數出總數。如2個2個放在一起數,或5個一堆數。

6,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改變新玩具的排列順序,請幼兒說說與原來相比哪裡變了。

7,再次變換新玩具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說出哪裡變了,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和判斷方法。

三,哪裡變了。

1,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哪裡變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說上下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2,你是怎麼找到這些不同的?引導幼兒上下對應看。

3,一共有幾個地方變了?請幼兒將第二幅圖中有變化的地方圈出來。

4,說說這些不同點。

活動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援》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註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為,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麼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遊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祕。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踴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後,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願望;

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6月父親節前夕,與大班孩子的交流中,發現他們對自己爸爸的認識僅僅侷限在職業與零星的感知,如:我的爸爸很忙,他喜歡睡覺等。而爸爸們也確實忙於各自工作,很少有意識讓孩子有了解自己的機會。由此想起英國繪本《我爸爸》,這是著名插圖大師安東尼布朗為了紀念自己父親而專門創作的,在圖畫和文字的誇張中流淌著一個小男孩對父親的愛與崇拜。

在嫁接作品與孩子真實生活時,我們對整個教學活動作以下幾點思考:

1、原來的繪本中一共有二十多頁,根據班級中孩子的理解力與生活背景,截取了十張,並將其歸納為"爸爸的愛好""爸爸的本領""有趣的爸爸"和"勇敢的爸爸"四部分。

2、"愛"的基礎是"瞭解",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這個故事,而是通過解讀他人爸爸的故事,促使其更關注自己的爸爸。如果孩子們在活動結束時,願意並迫切想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就與整個作品保持了一樣的情感發展脈絡。

3、每個環節推進應有詳略。即使同樣的"說",也有看圖說自己的想法(如:從哪裡看出爸爸跑步得第一了),模擬角色說(語氣中的感受),學著句式說(我的爸爸象什麼動物一樣怎麼樣),等等。而孩子們觀察能力將依賴教師所提供圖片的難易度,層層遞進地予以引導,觀察中需要以逐步展現畫面的方式給孩子們一個觀察、分析的空間。

4、掌握故事中存在的不同文化背景與表現手法,需要適時適度幫助孩子理解。如:為什麼把爸爸描繪成"象貓頭鷹一樣聰明"。因為在英國,貓頭鷹常常被認為是最聰明的動物。又如:為什麼作品中從頭到尾,不管什麼場合爸爸都是穿著睡衣?原來那是作者爸爸的一件遺物,也就是說,是賦予作者童年對父親的記憶,不過既使有孩子這樣問,教師也會迴避"遺物"一詞,而用"爸爸在家經常穿的衣服"替代。

活動目標:

1、能捕捉圖片中所提供的線索,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理解。

2、聯絡各自生活,產生想了解自己父親的積極願望。

活動準備:

兩塊磁性黑板;PPT圖片;音樂;幼兒收集爸爸的照片;前期進行過相關調查。

活動過程:

一、聊聊自己的爸爸教師:先說說自己爸爸的照片在第幾排第幾張,然後請把爸爸介紹給大家。

幼兒:我爸爸的`照片在第三排,第二張就是我爸爸。我爸爸的名字叫劉智恆。他今年34歲。 我爸爸的愛好是天天陪著媽媽還有我在家裡面吃飯。

教師:哈哈,這位小朋友一口氣說了爸爸的名字、年齡,還有愛好,尤其愛好很特別也很感動。

還有誰願意介紹?

幼兒:我爸爸在第三排倒數第一。我爸爸今年33歲,我爸爸的愛好是天天去爬山。他是做雪糕的。叫李勇。

老師:原來還可以介紹爸爸的職業。

其他幼兒介紹(略)小結:看來有的孩子對爸爸非常瞭解,有的孩子還有些問題哦。

【從說自己的爸爸匯入,鼓勵幼兒大膽介紹。此時教師應關注幼兒的回答,用適時的追問幫助幼兒更加完整的、全面的介紹自己的爸爸,以滿足幼兒介紹爸爸的願望和激發幼兒對爸爸的自豪之情。】

二、說說故事中的爸爸,展開聯想(一)認識PETER的爸爸(PPT呈現《我爸爸》圖片)老師:這是PETER的爸爸,你覺得這位爸爸帥嗎?

幼兒:不帥。

教師:哪裡你覺得不帥?

幼兒:他的眼睛是藍色的;他的臉有點泛紅。

教師:噢,我明白了,你們不舒服的是他的膚色和眼睛。爸爸是英國人,是個白種人,而我們是黃種人。我們之間是有差異的。白面板的人容易泛紅,白種人的眼珠可能是綠色的、咖啡色的,也可能是藍色的。

【因為畫面上爸爸慵懶的形象以及膚色差異,幼兒很容易將其歸入"不帥"之列,教師應把握尺度,用平和的心態,從人種差異的角度向幼兒解釋,更體現文化尊重】

過渡環節:測一測"認為自己的爸爸比PETER爸爸帥的請起立。"老師小結:其實和你們一樣,PETER也認為他爸爸是世界上最帥的爸爸。看他要介紹自己的爸爸了。

(二)爸爸的愛好(PPT呈現若干圖片)老師:爸爸愛好是什麼?

幼兒:他喜歡唱歌,喜歡跳舞、踢球。

老師:他跑步跑得怎麼樣?從哪裡能看出他會得第一名?

幼兒:他胸口有一個"1"。

老師:胸口有"1"就一定是得第一名嗎?

【鼓勵幼兒從畫面中取得正確的資訊。通過追問,讓幼兒仔細觀察並做深層次思考,使幼兒對定格的圖片進行活動的聯想,以加深對圖片的理解。】

(三)爸爸的本領(PPT呈現遊戲環節)過渡語:爸爸除了這些愛好,他還有一些本領。(PPT呈現)PETER多聰明啊,把爸爸的本領藏在動物裡,這句話就說爸爸像什麼動物一樣怎麼樣。

遊戲一:翻翻樂老師:爸爸像魚(猩猩、貓頭鷹)一樣怎麼樣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戶外遊戲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對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遊戲很感興趣。在及時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後,設計本次戶外遊戲活動,充分培養孩子合作意識及合

作能力,讓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2、培養幼兒能在遊戲中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廢舊報紙條 彩色布條 音樂遊戲光碟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佇列練習

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彎等

2、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遊戲開始: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布條。

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請幼兒示範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

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瞅準機會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為勝,幼兒進行遊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快跑躲閃身體靈活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為勝利

三、自由玩布條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3探索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遊戲。

【延伸活動】 將幼兒探索的新玩法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遊戲,利用晨間、戶外活動鼓勵幼兒自由組合玩遊戲,回家後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繼續探索報紙條的玩法,共同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今天利使用者外活動時間玩這個遊戲,這個遊戲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快跑中快速躲閃的動作。通過本次活動的訓練幼兒在遊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整個活動中放開

地讓孩子玩,讓孩子自主探索。孩子在玩中學習,從而培養了幼兒在遊戲中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內容與要求:

1、通過欣賞圖片,能用完整流暢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意思,體驗詩歌語言的優美。

2、結合過新年的生活經驗,藉助簡單的記錄進行詩歌創編,分享歡度新年的快樂。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有關"過新年"場景的PPT

2、詩歌《過新年》(有改編)及圖片

3、背景音樂

4、幼兒有過新年和記錄的經驗活動

重點與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感官欣賞及詩歌創編的活動,體驗並分享歡度新年時的快樂心情。

2、活動難點:能夠圍繞活動主題"迎新年",結合自己的經驗並藉助簡單的記錄進行詩歌創編活動,要求語言表述流暢,具有詩歌語言的美感,發言時大膽自信。

活動過程:

1、觀看PPT,引出"過新年"話題:

提問——在剛才的圖片裡你看到了些什麼事情?

(幼兒可能回答:很多人在一起吃飯;有的人在放煙火;貼春聯……)

——我們把這些圖片裡的事合在一起看,其實它們都在為同一個日子慶祝,你們猜到這是個什麼日子了嗎?

(通過前面對圖片的分析講述,幼兒可能已經猜測出這些都是過新年的時候做的事情,是人們在"歡度新年")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圖片講的都是人們在"過新年"的時候做的`事情,過新年可真開心呀!

師:今天唐老師收到了小動物村裡動物朋友的來信,它們把過新年時的照片寄給了我,我請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2、欣賞詩歌圖片,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小動物過新年的照片(即詩歌圖片)師:看了照片,我想請小朋友用誰在幹什麼這樣的話來說說小動物們在新年李做了些什麼事情好嗎?

(幼兒自主選擇圖片講述,注意引導幼兒用"誰在幹什麼"的句式講述)【注:幼兒講完一副圖片,教師進行概括提升,在圖片旁邊出示詩歌中的話,比如"花貓蒸年糕"】

師:唐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話編成了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完整欣賞詩歌《過新年》

教師配樂唸詩歌,幼兒完整欣賞。

師:用這樣的話把小動物過新年的事講出來是不是好聽多了?記起來也方便多了!

(引導幼兒感受簡單又完整的詩歌語言聽起來更舒服,很優美,而且方便理解和記憶。)師:我們一起用這樣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小動物過新年的開心事。

(幼兒跟唸詩歌,如果有困難,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跟念,能力弱的幼兒再欣賞一次,主要讓幼兒體驗詩歌語言特有的規律性和美感。)

3、結合過新年的經驗,創編自己的《過新年》詩歌:

師:小動物們過新年做了那麼多開心的事,老師也好想知道你們和家裡人在過新年的時候會做些什麼事情,請你們把這些事情用簡單的圖案或者用你能看懂的符號記錄在表格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幼兒記錄:以"誰"、"幹什麼"的形式進行簡單記錄,記錄好後排列展示在黑板上)師:現在請記錄表的主人來介紹一下你過年的時候和家裡人都做了些什麼事情。但是要求是用剛才詩歌裡簡單又完整的話來說好嗎?

——幼兒藉助記錄表嘗試詩歌創編,教師注意提升概括。

師:哇,你們在新年裡和家裡人做了那麼多歡度新年的事,一定很開心,我們一起試試看把你們說到的事情編進剛才的詩歌裡,跟著我一起試試吧!

——師幼共同唸詩歌。(如果第一次唸的過程中幼兒有跟不上的現象,就多嘗試一次,鼓勵幼兒大膽自信。)

小結:編的真好聽,大家一聽就知道你們的新年過的很開心的!也許你們還有一些開心的話沒來得及說,請大家自己找時間和好朋友,和老師說一說好嗎?新年馬上要到了,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歡度新年吧!(播放新年音樂,幼兒唸詩歌並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現。)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