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讀《聽鄭桂華老師講課》有感範文

放假前學校例行之前的傳統,給教師留了假期作業,但有所不同的是,學校為老師們準備了大量的圖書,供老師自己選擇,我恰巧得到了《聽鄭桂華老師講課》這本書。翻開書,是很多個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實錄,首先我看了鄭桂華老師的《描寫的奧祕》這節課!

讀《聽鄭桂華老師講課》有感範文

這堂課,我感受到的不僅是課堂教學藝術的薰染,還有一份長久的感動,感動於鄭老師課堂上那貫穿始終的育人情懷。正如課後她的課堂感言是一樣:每次上課都有一種幸福感——看到了孩子的成長。

鄭桂華老師的《描寫的奧祕》是一堂好課!

好在:你看得見學生的精彩

首先,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學生願說、能說、會說。看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實錄,我立即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她懂學生,她懂課堂。正式上課前,鄭桂華老師做了兩件事:一是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說說八年級(3班)到這來的原因?讓學生誇誇自己的班級;二是瞭解這堂課教學的起點,學生的回答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平時沒有專業訓練。情感交流在先,知識傳授在後,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學生的感覺美好。

(上課伊始,看圖描寫,三位學生上黑板寫)

師:一號作品,你最得意的是哪一句?

生:哪一句都是思考後寫的。

這樣意氣風發、春風得意的學生的聲音在其它的公開課上,幾乎是沒有的。

其次,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學生在收穫、分享、成長。看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她掌握了教學知識的有效指導方式——強調過程、策略、方法的明示。鄭桂華老師的課堂是一條河流,一條泛著波浪的河流,學生隨著老師下水,一起泛舟,一起划向彼岸,過程流暢而美好。

這堂《描寫的奧祕》的課的流程打個比方大概是這樣的:老師讓學生坐上了一艘艘命名為“描寫”的行舟,告訴他們穿越課堂這條將近60分鐘流程的河流,去澆灌那片屬於自己的美麗桃林,誰的桃林花開最多,誰就是勝利者。學生們興高采烈地出發了,不久,他們陸陸續續地回來了,報告自己桃林花開的數目,在基本沒有一片桃林是桃花朵朵開的情形下。於是,鄭老師在每個學生的耳邊說一句什麼悄悄話,給他們一個法寶,於是學生們又興高采烈地出發了,不久,他們陸陸續續地回來了,嚐到甜頭的學生高興地彙報著法寶真管用,那些還沒有看見桃花全部盛開的學生,就亟亟向老師討下一個法寶,拿到後興沖沖又出發了。一趟一趟的行動過後,你就看見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學生都是成功者,沒有兩手空空的失敗著。

這堂課,鄭桂華老師掏給學生喚醒花開(描寫)的法寶與奧祕是:真實、準確、具體生動。學生掌握這幾條描寫的法寶後,我感覺,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學生到最後大都在奮筆疾書!

好在:你看得見老師的精彩

我感覺鄭桂華老師是少有的在課堂上始終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老師。所以,她的課堂雖然只有一個大方向——讓學生學會如何描寫,其它的時間全得根據學生的學情順勢而下,即她的課堂教學具體內容基本不是預設的,而是現場生成的。上這樣的課,對一般老師來說,是需要勇氣的!你要同時接受來自知識廣度、深度與課堂教學智慧的雙重考驗與挑戰;但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如行雲流水,流淌得舒坦。原因是她時時把握著課堂的流向,她冷靜地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她每一次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指導與點評都是那麼的到位,比如:

“兩個相差無幾的青頭鴨結伴在碧綠的湖水上嬉戲,它們沐浴著早春的陽光,歡快地叫著,互相在水上追逐,拍打著翅膀,濺起一堆珍珠似的水花,真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是一位學生上黑板寫出的看圖描寫語段。學生自己也得意地說“哪一句都是思考後寫的” 課堂怎樣進行,老師還能怎樣點評呢?這時,鄭桂華問了一句:

師:對得意的學生我們提醒他一下,哪一句不好?(老師順手用紅筆在“歡快地叫著,互相在水上追逐,拍打著翅膀,濺起一堆珍珠似的水花”的句子下輕輕劃上波浪線)

師:比如說,寫兩個鴨子的活動,他是怎樣寫的?(學生似乎還沒有明白,老師繼續啟發)

師:我們的寫作要求是?(學生明白過來)

生:是描寫,就應該真實。

師:對,要真實,不要無中生有,想當然!(板書)

看到這裡時,頓時豁然開朗!課堂上,常常少不了老師提問學生的環節,但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後,極少可以看見老師們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有效的到位的點評(這個問題這樣回答為什麼不對,好在哪裡),情況往往是學生的回答不符合參考答案,老師就叫學生坐下,接著另請一位學生來回答。所以,類似的課堂問答,學生始終誠惶誠恐。鄭桂華老師的課堂,師生的問答是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學習,因為老師首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所以學生也知道自己在學什麼,課堂上誰都一點不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