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聽李鎮西老師講課的讀後感

寒假中我讀了《聽李鎮西老師講課》一書。這是我第一次讀中學語文老師的課堂實錄,很受啟發。尤其對如何進行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有了一點新的認識。縱觀李鎮西老師的課,不追求新穎的教學設計,也不追求課堂的所謂高潮,你能很明顯地感到李老師的課無非是這樣幾步:學習字詞——學生交流讀後感受——學生質疑、討論、解疑——老師讀自己的體會,與學生共享。這是如何的簡單!沒有繁雜的課件,沒有過多的講解,一切都是那麼簡單、樸素,就像咱們平時上的家常課!但是卻有太多的“不期而遇”和“無法預約的精彩”。它不像我們平時所看到的課那樣,顯示出設計的匠心,刻意的雕琢,它給我的感覺就是隨心所欲,遊刃有餘,水到渠成。拿李鎮西老師的話來說就是舉重若輕,行雲流水。有人曾說,把簡單的招數運用到極致,就是絕招。但這一切必須以教師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駕馭藝術為基礎。你能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師對教材深度的解析,對課堂高超的駕馭藝術。

聽李鎮西老師講課的讀後感

真正地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的感受是李老師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在他的課堂上,李鎮西老師是引導著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討論,質疑,從而達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沒有老師對學生強加的理解,有的只是學生自己的感悟。學生的智慧火花時時閃現,學生在自由地思想。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學習著思考著收穫著。學生成了課堂的絕對主人。他把傾聽還給了學生,把閱讀還給了學生,把研究還給了學生,把討論還給了學生,把創造性的解讀還給了學生,把問題還給了學生。給了學生言論自由的空間,學生暢所欲言,滔滔不絕,掌聲如雷。教室裡的所有人包括聽課的老師都沐浴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身心愉悅。李鎮西老師自己也反覆強調:“尊重學生,這不是一句空話。當學生的思想正在熊熊燃燒時,教師不能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撲滅學生的思想火焰。”他還說:“儘可能地引導和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悟課文,儘可能地尊重學生的哪怕是膚淺但很真誠的理解,儘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去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進而貼近作者的精神世界,這個比我個人滔滔不絕或慷慨激昂地精闢分析更為重要。”李老師在課堂上總是會激勵學生去談自己閱讀文字後的第一感受,從不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強加於學生的頭腦裡心靈裡,這實際上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有著很強烈的生命意識。整體感知後,李老師又總會想盡各種辦法引導學生去提各類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去質疑課本質疑老師,絕不迷信書本迷信老師,在真理面前敢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上《孔已己》一課,開始老師不急著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提問,使學生的思想不囿於課本和教師的講解,創造性地思考,大膽地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這樣,學生思維一開始就處於積極的狀態。接著用關鍵性的提問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深究。李老師用“孔已己究竟死沒死”引出課文最後一句“大約孔已己的確死了”,然後抓住“大約”“的確”大做文章,展開熱烈的討論。這個牛鼻子牽得好,全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人物命運及性格特徵、造成孔已己悲劇的社會根源等等都順勢牽了出來,迎刃而解。還有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背景及語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靈。文學作品的教學,關鍵就是這個“悟”字,即能否領引學生進入人物的心靈深處。進入了,則大致也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了,沒進入,學生的情感活動仍然遊離於作品之外,即使教師口若懸河,對作品條分縷析,學生仍不能理解。

他上的朱自清的散文《冬天》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一開始,李老師就設定了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要求學生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的敞開心扉,盡情的將自己的感悟、思考表達出來與同學、老師共享。有些學生敢於堅持己見,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有的學生流出真情的眼淚,激起了自己的共鳴。在處理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李老師成了一個出色的主持人,穿針引線,讓學生在質疑中展開辯論;他又是一個睿智的評論家,點評總是那麼精當、幽默、寬容、真誠、自然。當學生的回答與自己有同感的時候,他情不自禁的說:“我真是感慨萬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啊!”他真的和那個學生握手了,這個學生在老師這樣的鼓舞之下,學習思考的積極性肯定會更強。事實證明的確如此,那個學生接下去又說了很多,而且都很精彩。其實在李老師的課上這樣的讚美、鼓勵的話比比皆是。比如,你這個問題有科研價值,你很會動腦筋,你能用魯迅先生自己的話來表達對這篇課文的看法很新穎,你能聯絡前後文來分析不錯。我想,正是因為李老師的循循善誘的引導,對學生慷慨的讚揚,才使得他的課堂精彩紛呈吧!除此以外,讓我感觸很深的還有李老師執教的《荷塘月色》。李老師只用了兩節課的時間,輕輕鬆鬆地將學生引領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走進朱自清的世界,讀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這其中無不體現出李老師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睿智的思想。正如於漪老師所說:“李老師不僅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注意循循善誘、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於教師能把自身的文化積澱融合於教學之中,提高課的質量和品位,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他的許多評論,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平日勤於閱讀、積累文化的必然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