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安娜安娜散文

不同的年齡看不同的書,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書,這本《安娜卡列尼娜》在安妮的書架上沉睡了很久很久,在一個很偶然的週末的清淺午後,安妮取下了她,翻開了她,就這樣,在每一個閒暇的時光,在枕邊的檯燈下,從最初的不經意,到被吸引,再到迫不及待地深深迷戀,一切都那麼自然,直到這個有些酷熱的夏日黃昏,安妮看完了最後一行字,她的心裡滿滿的,又空空的,有些迷惑,又有些清醒……

安娜安娜散文

合上書,穿著短裙的安妮走上了天色漸暗的街道,身旁的人流和車輛都與她無關,她就那麼走著,她覺得自己的靈魂已遊離於自己的身體……

如果這僅僅只是一個關於婚外情的故事,那麼她不會成為名著,她探討了關於信仰、關於人性、關於愛情、關於幸福、關於婚姻、關於生死、關於永恆、關於對俄國的農奴制經濟政治的思考,透過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安妮觸一摸一到了托爾斯泰敏一感而纖弱的靈魂,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頹廢與激一情、自信與自卑、純潔與齷齪……安妮看到了自己和很多人的影子……那種真實感攫住了安妮的心,使她不能呼吸,託翁他努力去追尋生命的意義——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活著究竟為了什麼?這些思想糾纏著他,折磨著他,使他變得有些神經質。他忽而覺得自己醒悟了,心靈無比寧靜,忽而他又陷入現實的苦惱中。其實他一直都未解脫,也一直沒弄明白,而這一切,安妮不明白,很多人也不明白,思考這些問題只會讓人陷入虛無與憂鬱的泥潭不能自拔,只有不去想,只有投身於生活的本身,也許你才會得到愉悅……可能宗教的意義就在於給了人們信仰,這種精神上的信仰可以讓人找到靈魂的支柱,從而飛躍生活的泥淖……主人公“列文”身上有太多託翁的影子!他厭惡上流社會的所謂交際,鄙視那種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渴望過一種健康、踏實的生活,他在自己的莊園裡和農民一起勞動,他看到了俄國農奴制經濟的弊端但又無力改變,他討厭農民身上的固執、油滑、但又喜愛他們對勞動的專注與熱情。他總顯得與那個時代的人格格不入,有時又固執得像個孩子,在愛情上,他是怯懦的,因為怕遭拒絕而不敢向心儀的姑娘表白……但他是善良的,真實的,所以也是可愛的。

安娜,這個讓托爾斯泰自己也感到矛盾的女性,她美麗、迷人,健康又充滿生氣,與那些做作、虛偽的上流貴婦比起來,安娜就像一道明麗的陽光瞬間照亮你的眼,托爾斯泰是喜歡安娜的,所以在他的筆下,安娜光芒四射,熠熠生輝,被書中眾多的男性所喜愛,即使在她被上流社會所不容時。但他又厭惡她,借別人之口指出她的臥軌自一殺是卑賤的,是不負責任的,是上帝所不容的…….安娜的悲劇是必然的,古今中外,婚外情總是被大眾所不容的,不管這段感情的開始和經過有多璀璨,多美好,結局無一例外都是死亡和頹敗。這從眾多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都可看出,比如黎明和舒淇主演的《玻璃之城》,再比如渡邊淳一的《失樂園》。

在當時的上流社會,人們可以忍受無愛的婚姻,可以忍受夫妻間的敷衍欺騙,甚至可以容忍對方有情一人,但這一切必須是祕密的、不公開的。最重要的是不能認真,不能交付真心,可以逢場作戲,但不能有真愛。安娜錯在她愛上了佛倫斯基,佛倫斯基也愛上了她,安娜錯在她的真誠,她承認自己愛了,她要和不愛的丈夫決裂。這一切都違反了當時上流社會的遊戲規則,人們不會容忍她,不允許她再踏入上流社會半步!而她的丈夫卡列尼只醉心於名利,只看重自己的.名譽,從來不去關心妻子的內心世界,相對於他的前程,妻子又算什麼?他又是個懦弱的小人,他不敢承認妻子的背叛,一直活在自我欺騙與麻醉中,面對妻子的背叛,他束手無策,聽之任之,他渴望妻子向他說出一切又懼怕知道真相。當妻子向他說出一切時,他覺得自己徹底被打倒了,他的心裡充滿了仇恨,他要報復,要懲罰這個沒有道德的女人,他的選擇是那麼荒謬——不同意離婚,照顧妻子和情一人所生的女兒,允許妻子和情一人去幽會,去旅遊。面對眾人的嘲笑與不解,他自欺欺人的告訴自己這是宗教崇高的寬恕,他藉此來抵禦外界的流言蜚語,藉此找回自己的自尊……安娜的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他心裡何嘗不希望這個損壞他名譽的女人早早離去?如果說曾經的他對安娜還有溫情的話,這溫情的面紗早已被仇恨的利爪撕毀!

處於這種不被世俗理解的關係中的安娜痛苦萬分,人是群居動物,需要理解,需要交流,需要傾訴,需要認可,與生俱來的的道德感與羞恥感也齧咬著她的靈魂,她愛佛倫斯基,也愛她的兒子,但這兩種愛,她只能擁有一種,她選擇捨棄了兒子,作為母親,她無時無刻不在自責,不在想念,這種種境遇折磨得她無法入睡,只能依靠。在外人面前,她依然是優雅、嫻靜的安娜,只有她明白自己笑容後的苦澀!面對佛倫斯基,她漸漸變得多疑,變得焦躁,她沒有安全感,她覺得自己現在只有佛倫斯基的愛,如果這愛不在了,她將怎樣?她不敢去想,她生活的重心開始變成取一悅她的愛人,但她作為貴夫人的自尊有時又會讓她暴怒,因為自己的付出和遷就,她會憎恨佛倫斯基。她用自己的愛織成一個網,在網中,佛倫斯基開始厭倦,開始害怕。開始逃避。而這一切,敏一感的安娜怎會沒有感覺?兩人之間開始了爭吵,開始了指責,開始了互相傷害。對於男一女之間感情的搏弈,我們古老的《詩經》早就告訴了我們——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了雄性動物的征服欲,當他們征服獵物後,他們的熱情便開始遞減,而女性的感情卻開始漸濃,開始依戀。對安娜來說,她離開丈夫是因為沒有愛情,選擇佛倫斯基是因為愛情,如果佛倫斯基不愛她了,結不結婚又有什麼意義?而對佛倫斯基來說,他當初對安娜的愛是真的,但愛情畢竟不是一個男人生活的全部,他需要朋友,需要交際!而不是時刻守在安娜身邊!面對安娜步步緊逼的愛,他覺得自己要窒息,他要反抗!終於,又一次爭吵後,本已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安娜在自己的臆想中得出佛倫斯基要和別的姑娘結婚,要拋棄她,安娜絕望了,她覺得一切都讓她討厭,她要讓佛倫斯基後悔——如果她死了,他就會在追憶和後悔中永遠愛她!就這樣,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公平的說一句,佛倫斯基並非花花公子,他在與安娜的交往中,是真誠的,也是負責的,安娜的死讓他痛苦萬分,安娜的目的達到了……

可是為什麼?安妮的心裡如此難受!如此難受!愛情與責任?愛情與婚姻?也許連托爾斯泰本人也無法給出答案!安娜、卡列寧、佛倫斯基,這三個人物,是不能簡單地用是非觀去評論!安娜之死也不是某個人的過錯!這也許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向名著致敬,向託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