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1

萬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黃仁宇開篇即說道"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既然如此,作者又是為何執意將此年份用作書名?作者指出,該年份發生的一些不為史學家注意的小事,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是"前事之節症、後事之機緣,期間因果,恰為歷史之節點"。從這些小事上,也許更能看清楚歷史的真面目,還原一個本來的神宗,和神宗統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開篇即為讀者介紹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慶節封賞、見賓閱軍等等活動都是由皇帝親為,並按照嚴苛的禮儀行事。皇帝貴為天子,即為天命所選之人,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也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不可過分隨性,以亂禮法。

事實上,作為龐大的帝國,要想井而有序地執行,包括皇帝在內的整個文人官僚階層都明白,僅依嚴刑峻法是不夠的,甚至是錯誤的。有效的統治必須以"禮"治人,儒家的禮教已實行千年,"禮"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貫徹並非強大行政力量的強制,也不是嚴酷懲罰性後果的威懾,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實行和"上行下效"的學習、模仿。這一系列活動的關鍵人物即是皇帝,這位天選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親"地踐行禮教規範,再由文官記錄並撰文,傳頌天下以為範。

儘管皇帝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掌有至上權利,但皇帝在維持統治的禮教面前也是無能為力的。文中以早朝為例,從朱元璋時起就確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動了解國情,行使權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後,早朝制度逐漸成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這種百官受累、皇帝厭倦的制度卻又不得不實行,原因即在"禮"。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僅百官要遵守,當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訓。

弘治皇帝因宮中失火徹夜未眠,精神恍惚之餘用央求的語氣要求免朝一日,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才同意輟朝一日,足見皇帝為"禮"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禮教之態,整個文官集團,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員會群起而攻之,進而矯正,以復規矩,達到合"禮"。十七歲的萬曆皇帝因一場縱酒狂歡、恣意而為的遊園鬧劇被認為是有失禮教,皇太后自責督育不足,眾百官齊奏何為之過,甚至皇太后以廢失德之君以立新主為要挾迫使萬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處處受張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為,更不得恣意妄為,有板有眼地遵守著"禮"的規制。但在其成年後,張居正去世時,神宗儘管已經大權在握,卻絕望地發現縱使再無喋喋不休的張嚴師和皇太后,他依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獲得突破"禮"的自由,這一點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時。

"立長不立幼"的固化觀念使得整個文官階層不懼嚴刑、前赴後繼地反對神宗,使得他連立皇子都不能自己決定,因為不守祖訓即是違背禮教,而不守禮教將會被推向道德的反對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則就必須被文官集團牽著走。此時的文官集團已經成為禮教的象徵,而在強大的禮教面前,即便貴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為禮教的代言人。

皇帝從禮教中受益,統治全國,同時也為禮教所虜,成為禮教的代言人。沒有禮教,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沒有皇帝,禮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皇帝逐步淪為統治帝國的工具,藉助這個工具,文官集團可以盡享魚肉百姓之樂,而免受嚴苛禮教之苦。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2

在過去的一段很長很長的歷史中,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書很多情況下都是帶有強烈的意思形態,史學家治史都是帶有各種限制,都要規避統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諱。例如有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記,也是要避過漢武帝。黃仁宇先生能夠寫下如此鉅著,以我之見,其實是有時代的推動之功。何解?黃仁宇先生生於晚清民國時期,但是中晚年卻在美國居住,一直從事歷史方面的研究,涉獵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並且常年在西方工作與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維的影響,所以,其寫下如此一步鉅著是有一定的客觀要求,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時代的推動性,既是順應潮流與時代的發展而生。但是,我們卻要認同黃仁宇先生的非凡之間,和創新精神。

《萬曆十五年》一書運用了全新的分析手段,一種結合資料,理性的方法,通過厚重的,塵封的歷史畫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嚴密的描述了明朝萬曆年間的各種人與物,還有那種歷史軌跡,這確實開了華人治史之先河,為後人展現了一種新的視角。

在本書中,作者非常智慧與獨特地選擇起一個時間點——萬曆十五年,這個節點展開描述。正如作者所說:“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干位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時間。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來雖似末段小節,但實質上確實從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作者以詼諧的語言,故事般的語氣,極為生動的描述了事件的線索發展,但是每個細節都根據資料與文獻的論證,有強烈的說服力。於本人之間,這書完全沒有其他歷史書的枯燥無味。但是其思想確散發著智慧的光芒。不失為適合大學生的讀物之選。

書中的第一個章節:萬曆皇帝。一個富有爭議的皇帝。一個飽受歷史學家爭論的皇帝。作者在描述這一關鍵人物之時,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去解讀。萬曆,是個無奈的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作者在描述這個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實的皇帝時,對中國歷史上的文官集團作了深刻的嘲諷。文官官僚體制,是一個穩定的體制,作者揭示了這種體制的極大弊端。這時,作者丟擲了了首輔——張居正,一個智慧的相國,深諳文官群體的行為。其中作者提到了陰陽之說,深刻揭示中國道德治國的嚴重缺陷和政治的醜陋。作者對張居正的描述是較正面的。張居正是一個託孤大臣,作為皇帝老師,其一邊要管好年幼的萬曆,一邊要協調文官集團的利益,使文官集團的運轉正常,但是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書生,不可避免又要胸懷百姓,總之,張居正是一個無奈的人物,他最後的下場卻道盡了文官集團的畸形。

其次,最有爭議的人物,海瑞出場了。這是一個獨具個性的文官,作者對其進行了一個深刻的描寫,分析其處境,還原歷史的情形。海瑞是一個激烈性格的官員,其這種飽含正義的性格為其他官員所憎惡。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沒有根據實際情形開展,僅憑胸中的正義,作者再次深刻揭示這是行不通的。但是作為文官集團合性的要求與基礎,海瑞儘管與世道各個不入,但是他卻很長一段時間受到重用。者再一次批判了該道德制度的奇怪之處。

相對比於史記,史記更多的是生動的還原事件的本來性質,在語言中透露作者的觀點,本書更多從事件與史料出發進行分析,從而理清線索,從小事著手,在讀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歷史背後的發展規律,正如文中最後所說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帝國的傾倒是尤其歷史的必然規律的。

後記:多讀書是有好處的,讓你可以看到大師的視角,從更客戶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膚淺的哭爹罵娘,還是一句話:歷經千年的洗禮,經典,會帶給你千百年眼。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3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說起《萬曆十五年》,讀完《萬曆十五年》,你會發現在近代中國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中國近代的衰敗與腐朽,懦弱與自大,無疑可以從《萬曆十五年》中品味出來。

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平淡無奇,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一年一樣平淡,但就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中,發生了很多細枝末葉的且極容易被忽略的事。這些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發生大事的癥結所在,也是將在得以掀起波瀾的機緣。在這一年中發生的事為將來孕育了禍根。

萬曆皇帝在剛剛9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變的生活,重複的事情,不變的禮儀,令年僅24歲的萬曆皇帝心生厭惡,權力被束縛,行動言語都受到約束,彷彿一個提線木偶,無法自主。萬曆皇帝的一生處於不斷的被束縛中,萬曆皇帝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難行,一成不變的生活令萬曆喪失了信心與激情,到了後期萬曆的做法是無為而治,不在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國家事務。在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沒有絕對的權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學習中,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統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至高無上。但是在萬曆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曆皇帝前前後後奮鬥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

萬曆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盡全力想做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團勢力的強大,讓萬曆皇帝寸步難行,作為一個皇帝,他是可悲的,作為一個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體制下,萬曆皇帝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確的禮儀與行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團的奏摺,在萬曆皇帝的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獨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個文官集團為了統治國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難行的萬曆,無法作為的的萬曆。在這段歷史中,我無法說明誰對誰錯,只有一聲嘆息。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模板4

讀到《萬曆十五年》中《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值》這一章,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對海端懷有散意,但卻不大讚同他的作為。海瑞作為這樣一個模範官僚,與當時的體制格格不入。

無疑,海瑞的道德責任感極高,嚴格按照四書五經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言行。但他處事古板,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對於有待斟酌的案件,海稀的判斷標準是,“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守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屬刁頑。”用這樣的精神來判案,顯得草率而荒唐。海瑞一生清貧,敢於直言上諫,大膽對抗上級。他曾向嘉靖皇帝上奏,指責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而多疑愚蠢的君主。這種疏奏簡直是史無前例的,但海瑞取做,並且做了,並贏得了百姓的稱讚,成為清正廉明的代表。

海端的官場仕途幾經沉浮,由於他行事耿直刻板,任職一方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然不顧地方勢力與個人生死,最終因觸及大批人的利益捲入紛爭,他孤軍奮戰,終是寡不敵眾。在君子的世界裡,出任做官是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辦事,以這個標準來看,海瑞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他一生輾轉各方,鐵肩擔道義,為百姓奔走呼號,始終堅持自己內心的通德律。

海瑞行事古板,怪僻而執拗,是官員眼中的難纏人物,但他也是很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