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800字

導語:央視《朗讀者》自播出以來飽受好評,飽含書卷氣,是這檔綜藝的一大顯著特徵。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第五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800字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1】

在我們人生旅程裡,有太多的“第一次”,最初的感覺往往新鮮而富有詩意,在父母的記憶裡,孩子的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說話,感覺都是那樣甜蜜而美好。

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氣,但是第一次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它是探索,是挑戰,是機遇。如果人生擁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著人生越豐富、越多彩!

  王學圻

20幾年前,成為了《太陽鳥》的導演,這是他第一次執導電影。《太陽鳥》劇情來源於楊麗萍的自身閱歷,拍攝期間曾出現資金斷裂情況,消失的楊麗萍在第三天帶回兩麻袋錢,裡面甚至有毛票和分票,自此王學圻篤定要堅持完成這部電影,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都堅持了下來。第一次做導演王學圻知道了導演的艱辛,也明白了導演的責任就是將優秀的作品呈現到觀眾面前。

  棋士柯潔

並不畏懼與阿爾法圍棋的對弈,他說,人工智慧是沒有經歷過棋手所經歷的苦,它不知道從排名倒數第一到世界冠軍的感覺,沒有積澱,沒有感情,也就沒有傳承的意義。專業棋手揹負的是一種責任,傳承這種傳統文化的責任,這也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棋手的原因。

  央視西遊記作曲許鏡清

去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第一次《西遊記》音樂會,音樂會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在網友的眾籌下與大家見面。為了這場音樂會,許鏡清先生三次落淚,第一次是心臟病發住院時,那是傷心的眼淚;第二次是音樂會當天在臺上,那是感動的淚水;第三次是音樂會舉辦完,回到家嚎啕大哭,那是欣喜的淚水。

  劉震雲

與女兒劉雨霖的第一次合作。女兒的一句話“好的電影裡看不到導演,看不到攝像機,看到的只是人物和故事。”打動了劉震雲。劉震雲爆料自己與女兒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王珮瑜

第一次看京劇,那時還不到三歲,演員在臺上扮花臉,花臉一叫喚小珮瑜就哭了,結果那場戲只看了一半。 第一次看京劇,就被場景嚇呆,但是從此京劇在她心裡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王珮瑜第一次以專業京劇演員站在舞臺上時,她就決心不僅要傳承京劇,更要去傳播京劇。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2】

《中華詩詞大會》《朗讀者》的熱播,使得人文類綜藝節目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口、嶄新的角度、新穎的方式,重溫了中國詩詞的情懷,讓文字與故事、朗讀成為了渾然天成的一體,讓國人在感受中華古詩、文字魅力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後的力量、中華文化的精深。每天朗讀亭外迎來絡繹不絕的朗讀者,只是在熱愛背後,切忌用力過猛。我們應該給朗讀留一個空白,讓我們去回味、去思考、去追尋。

所謂空白效應,在藝術上,它指講的故事設定懸念,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朗讀者》的精妙之處也在於此,讓參與者分享,讓聆聽者共鳴,讓我們感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讀書樂趣。我們不能將這個精妙之處機械化、臨時化,而應在朗讀亭外仍然保持對朗讀、對生活的極大熱愛。

請在朗讀亭外繼續保持對朗讀的熱愛。讀書是一件極其美妙的事情,譬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賭書潑茶”的典故,這個典故中,讀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與樂趣甚至是一種雅緻。筆者深切地相信,每位亭外的朗讀者也有這樣的情趣與雅緻,也願更多人保持這種讀書的情趣與雅緻。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疏離於書本,接觸最多的都成了網上的段子與心靈雞湯,但是這些段子只能一時娛樂,那些“雞湯”也只能“餵飽”我們三天而已。網路時代改變了人們讀書的習慣與方式,甚至影響了人們讀書的思維,因而,遠離浮躁、瞬間的讀書狀態,迴歸真實、務實的朗讀,讓讀書成為樂趣,讓文字有了情感,筆者認為,這大概就是《朗讀者》如此火爆的原因吧,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文字流瀉,讓感情迸發,讓文化交融。

請在朗讀亭外繼續保持對文化的熱愛。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何嘗不是一種文化認同的表現呢?在共同的地域上,保持文化認同,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的表徵呢?因中華文化而產生的聯結根深蒂固在每個中國人的骨子裡,所以,提到中國文化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因為身體裡流淌的血液、思想的一脈相承而產生文化自豪感,這是一個良性迴圈,在熱愛中找認同,在認同中去熱愛。由文字組成語言,由語言構成文化,這種聯結因為故事、經歷、情感的充盈而賦予了朗讀妙不可言的魅力。

《朗讀者》留給我們的“空白效應”,是我們孜孜不倦去追尋中國文化、中華好故事、漢語言文字魅力的無限動力,“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願在朗讀亭外的你我保持最初那份朗讀的情懷與文字背後深深的眷戀。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3】

《朗讀者》採用“明星結合素人”的嘉賓陣容,既有著名作家麥家、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們熟悉的名人,也有來自四川金堂縣的周小林、殷潔夫妻倆這樣的普通百姓。節目將他們的人生故事與文學佳作相結合,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節目製片人、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中的開場白。

“做《朗讀者》,一方面是因為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應該承擔起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另一方面是我個人的興趣,我對文學很感興趣,同時對人也很感興趣。”董卿認為,“從《朗讀者》中像是尋找到了其高吻合度,因為這檔節目就是把文字和人物結合在一起,讓時代背景和個人興趣同步共鳴。”

總導演之一田梅認為,真誠是《朗讀者》最大的特點。事實證明,“非市場化手段”一樣能夠贏得收視率與口碑雙豐收。當下,藝人蔘加真人秀綜藝的片酬水漲船高是公認的事實,但田梅認為,《朗讀者》在邀請嘉賓時更多是靠真誠與情懷而非其他,“很多人是花錢請不來的,比如馬雲先生,他很願意參加我們的節目”。

“節目為觀眾打開了斑斕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類共通的,它讓我們團結在一起。”對於這樣一個清新脫俗又平易近人的節目的走紅,另一位總導演劉欣並不感到意外,他認為隨著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級,文化類綜藝確實迎來了“突圍”的時機,“直擊觀眾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感動,才能引發最大程度的共鳴,做到這點很難,但是卻很重要。”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