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讀《我在美國教中學》有感範文大綱

作者方帆,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現任美國加州舊金山公立林肯高中生物課教師。曾任加州教育廳“中國小生中文課外閱讀書目”編審委員,並主編舊金山校區的高中中國語文課程和課本。看過作者的簡介,我才開始閱讀,這本書他向讀者展現了他所遭遇的美國學生,美國老師,美國的考試製度……

讀《我在美國教中學》有感範文

沒有讀這本書之前,美國教育給我的印象就是美國實行的是“素質教育”,學生不用完成家庭作業,沒有考試的壓力,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但是看完這本書之後,徹底打破了我對美國教育的美好印象。美國也有混飯吃的老師,也有得過且過的,美國的學生也有得不到鼓勵的學生,學生也是有壓力的……

在第一輯中的第一篇中《我在美國教高中》,美國學生不是像我們中國學生那樣,到了期末要考試拿分數,他們則是用A、B、C、D這種來劃分等級,而且都是學分制,平時的成績很重要。但是他們也有學生沒有拿夠學分的,也有平時上課不及格的,他們也要通過補習班來補學分。但是我們來看看那些補習的學生:有的學生在化妝,有的在吃麥當勞的早餐,有的幾個在一起打撲克,有三個黑人女孩在課室後排扭著身體跳舞……就一個胖胖的學生乖乖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睡著了。這樣的學生能學到什麼知識,到最後學校還是會讓他們一個個的畢業。我很佩服方帆老師,有智慧,用得當的方法來對付這麼一群學生。回過頭來再想想我們中國的學生,高中三年,真是寒窗苦讀,星期六和星期日也是參加學習班,時間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但是學生的`確是學到了東西,我們中國的教育又差在哪裡呢?

讓我們再看看那些去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我給他們的總結的是:

1、家庭生活富裕。

2、學習成績差。

3、無人管教。

有的孩子的父母都在中國,但是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在美國受到好的教育,能上個美國的大學,不惜花大筆的錢讓孩子隻身一人來到美國,寄住在朋友的家裡,給孩子寄來大筆的零花錢,可想而知,孩子會怎麼樣?有家長管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優秀的,何況沒有家長管的孩子,而且還是距離半個地球。為什麼要讓他們來美國,中國的教育究竟差在了哪裡?如果這些家長放下手中的工作,多和自己的孩子溝通溝通,多關心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那麼他們可能在中國就能上一個好的大學,找一個好的工作。這些中國留學生,在文化上的差異,在生活上的差異,使他們感到孤寂,反而使他們成為了美國高中令人頭痛的學生。每個學校都想進好學生,更何況是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

在我的印象中,美國的高中生只要畢業了,就能上大學,但是看過之後才明白不是這樣的。美國的高中生有一半是沒有資格上大學的,但是哪所大學想收這些學生的話也會提前考試,瞭解學生的文化程度,根據考試來分班,就是我們所說得“好班”與“差班”,程度差的自然要進“差班”,從基礎的學起,俗稱“掃盲班”。中國的教育雖然不是這樣,但是那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國情制定的,終歸原因:中國的人口太多。如果也像美國教育那樣,差的學生能進大學,我們中國的大學根本就容納不了那麼多的人,因此“考試”這個制度是不會在短時期內被廢除的。在擁有龐大人口基數的中國土地上,考試依然是一種相對公平而合理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

這裡我想說:中國的教育究竟差在了哪裡?為什麼有些人要把孩子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接受這樣的教育?在這裡我想說:中國的教育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中國的孩子還是要接受中國的教育,對他們的發展是有用的。這可能是我片面的理解,但這也是值得我深思的。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個自然規律,我們是不可以去改變它的。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只要我們有能力、有信心 ,就完全能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並且在這個社會中找到理想的位置,因為競爭的時代裡,你我他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