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通用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天朝的崩潰》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通用5篇)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1

最近,在學校的要求之下,我閱讀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讀完這本書,發現這是一本寫的很好的書,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枯燥,和那些歷史專業書完全不同。通過這本書,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歷史,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不吐不快。 對我們來說,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去忽略這段歷史,畢竟它並不光彩,這是充滿屈辱、血淚、傷逝、仇恨的二百年,一個人,如果有選擇,總不願意面對不堪的情形。而我,總在懷疑,為什麼一二百年裡,皇帝個個都是昏君、大臣個個都是奸臣、吏治一黑如墨、經濟一貧如洗,雖然也有好人,但一定是生不逢時,不得重用或遭人迫害;而那些奸詐的官吏,卻總能如魚得水? 此時的清政府,此時的中華民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許許多多的人認為鴉片戰爭中的失利是由於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戰爭的勝利。這種想法是否正確?

琦善、奕山、牛鑑是著名的賣國賊,如果把鴉片戰爭搬上京戲的戲臺,他們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臉。而林則徐、關天培、葛雲飛,則是一個個正氣凜然的名字,虎門硝煙、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敵愾、共同對敵的架勢。從現在的歷史書裡,我們知道鴉片戰爭會失敗,敗在昏聵的皇帝、腐朽的社會制度、無恥的賣國賊。

但是這本書卻有不同的觀點:關天培、林則徐的紅臉,奕山、琦善的白臉,其實是經過後人的描畫,是為了意識形態的統一認識而特別實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種。關天培自己未必以為自己是為國捐軀,更多的可能是堅守了職位的本份;林則徐不一定是瞭解了世界局勢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禦敵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堅持為官操守維護天朝體統;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戰派,惜命、愛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說他們都為一己之私慾賣國求榮恐怕有失公允;連道光這個老皇帝,他當不好這個皇帝、眼界不高、謀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國是他自己的,總談不上自己出賣自己。 作者通過此觀點進而引出主題:鴉片戰爭的失敗,究竟應歸結於中國的落後和保守,還是應歸結於琦善等人的原因?本書的核心問題,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能否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這是一場勝或負的結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戰爭,還是一場必定要失敗的戰爭?如果戰爭必敗,我們又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作者不斷地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之下,提出假設,因為已經發生之事並不是最有可能發生之事,歷史學家會注意到歷史可能出現但未能出現的轉機。

《天朝的崩潰》從兵力、武器、指揮、戰術等諸方面證明當時的清軍無論如何抵擋不了英國侵略軍的進攻。文中關於中英雙方使用武器、艦船、軍隊的編制以及作戰方法,都有很細緻的描述。例如對英國軍艦的載炮門數,更是不厭其繁一一例舉;對英軍採用的戰術,即戰艦攻擊正面陸軍抄襲背後的近代軍事學術,也是做了具體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雖在人數上佔優勢,但當時的清軍駐防分散,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戰鬥力相當差勁。而英軍在鴉片戰爭後期人數已經達到兩萬,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而且在大部分戰場,清軍迎戰的兵力僅比對手略多或持平。其次從武器上說,清軍的火器源於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而且受資金等條件限制,難以更新,有的火槍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類似,式樣和當年明軍阻擊後金進攻時的紅衣大炮差不多,鑄造技術也落後,使用時經常被炸裂傷及自身,射程、準確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還使用大刀弓箭,無法和近代化的英軍相比。最後制海權的喪失,我覺得是清軍戰敗的另一重要原因。近代以來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英國的海軍力量一直稱雄世界,而在近代的戰爭中,誰取得了制海權,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這就是在50年後的甲午戰爭中日本首先要殲滅北洋艦隊的根本原因。從這幾點來看,清軍實力實在無法和英國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侵略者大的毫無還擊之力時仍然做著天朝美夢。這也是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朝方面從來沒有把英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戰敗之後也從未吸取教訓。

在作者看來,中國應該向日本一樣,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而應當儘快簽訂和約,再走自強之路。對此我不贊同,我認為當時,中國的改革勢在必行,而簽訂合約後的安逸並不適合中國,抵抗、犧牲是一個必然付出的代價,直接投降的作法從中國人民的感情上是說不過去的,雖然這樣一定充滿了鮮血,但也只有鮮血,才能激勵國人的覺醒;只有鮮血,才能推動中國的發展。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中國發展到這個樣子,應該說被列強的炮火開啟國門是一個必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似乎也是無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戰敗後的中國沒有能夠及時走上自強的道路。

正如書中所說:歷史學最基本的價值,就在於提供錯誤,即失敗的教訓。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以史為鑑”,正確的看待歷史。一個民族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他們勝利時的收穫。勝利使人興奮,失敗使人沉思。一個沉思著的民族往往要比興奮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我們要吸取教訓,不斷地鞭策自己,不在重複那些錯誤,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2

今年是甲午年,一提到這個年份,我想華夏兒女想到的一定會是100多年的甲午戰爭。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茅海建先生寫的《天朝的崩潰》,在讀完這本厚達600多頁的書之後,我同作者寫完書的感受似乎有幾分相似,沒有一點輕鬆的感覺,反而更加的沉重。這是一本記錄那段晦暗歷史的戰爭回顧,它承載著國人恥辱的記憶。甲午戰爭的意義並沒有隨著時光的消逝而日漸減少,反而更加的厚重。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它是讓每個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悲慘記憶。這本書真正的給我揭開了戰爭的這一段歷史,用嚴謹的史學作風闡述了中國為什麼會失敗?中國的路究竟該如何走。

在學生時代,老師講到過這段歷史,當時年少輕狂年紀的我恨那些反對禁菸、反對抵抗的人,恨他們的喪權辱國,但是看完了這本書,我突然覺得那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那個朝代、甚至是整個古代封建帝國的問題。那是整個封建帝國“一言堂”的悲劇。那個時代在皇帝的思維裡,中國傲視“四夷”,甚至對英國的印象只是船堅炮利,沒有對資本主義的崛起引起跟深層次的思考。中國人一直處於麻木之中,一直在“天朝”的舊夢中難以醒來。之所以中國會被侵略,其實真的不應該去怪任何人,甚至是任何朝代。那是時代造就的悲劇,那是多年延續皇帝“一言堂”的悲劇。古代社會一直都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如果皇帝有才學、想發展,那麼這個社會就是清明、昌盛的,但如果皇帝是昏庸、荒唐的,那麼這個朝代最終會走向極端的衰敗。 歷史已經用事實告訴我們“一言堂”的悲劇,而在當下,在這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時刻,我們更要以史為鑑,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紮緊“一把手”在人、財、物權力管理制度的籬笆,杜絕“一支筆”、“一言堂”。

我認為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拒絕“一言堂”,約束自身行為,善用手中的權力,不斷自律、自省、自勵,真正做到慎獨、慎己、慎微。

第一,民主決策,群策群力。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我們應該主動拒絕“一言堂”。實行民主決策制度,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由大家集體討論決定,堅決杜絕決策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個人的獨斷專行,謹慎用好手中的權力,不做“土皇帝”。

第二,慎思謹言,一心為政。古人云,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領導幹部應當慎言、慎行、理性地考慮得失,要做到誠信而不失信於民,言必行,行必果。領導幹部必須在需要面前要學會選擇,在誘惑面前要學會放棄,在原則面前要學會堅守,才能突顯其公道正派、品行端正、廉潔自律、兩袖清風的優良品德。領導幹部自身良好的品德就是政府公信力的一面鏡子,更是大力弘揚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思想。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人民給的權力造福於民,把自己置於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養成在監督下工作的良好習慣。

第三,以民為本,全心為民。人民群眾永遠是為政的基礎和根本,權力就是責任、幹部就是公僕、領導就是服務。領導幹部需要明確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要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和感情基礎,工作中才能時時刻刻有為人民謀利之心、為人民造福之意。

歷史的教訓至今還深深地烙在那古老的鐵炮炮身上,波濤拍打著炮臺,其石壁上也會清晰地刻著這段慘痛的歷史。歷史在用他獨有的方式去書寫。記憶過去,是為了更好的面對未來,要真正能夠走出歷史陰影,實現社會和解與和諧,要做到的是“不計前嫌”,絕非“不記前嫌”。“不計”是種選擇後的寬恕,“不記”是對歷史的謀殺。

“當歷史不再昭示未來時,心靈便在黑暗中行走”又是一個甲午年,我國處於大變革大發展時期,我們要真正吸取甲午戰爭的教訓,真正的做到杜絕“一言堂”,還百姓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3

這是本好書。作者治學嚴謹——從每章後面長長的引用書單即可看出。通俗易懂——連我這樣不喜歡思考的人都能讀得不忍放下。觀點新穎——這條不多解釋。下面是自己看過後所想的。道德的困境抗英戰爭中有人認為失利是由於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戰爭的勝利。是否覺得荒謬?道德歷來是大家所提倡的,可是依靠道德的力量真的就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轉而想到,天朝是很喜歡樹立道德楷模的。而天朝每有貪腐,即認為是道德約束不夠。可是,人本質是自私的,怎麼可能要求每個人都達到聖人的標準?結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帶著偽善的面具,卻在背地裡做見不得人的勾當。戴面紗的歷史看過之後,會大呼原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有種被歷史課本欺騙的感覺。記得有人跟我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知道的或讀到的歷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歷史,所有流傳下來的史籍其實都是別人所記錄的,到底當時是什麼情況,我們也只能通過別人的眼睛去觀察。

尤其是作為宣傳工具的歷史教科書,更是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面紗,或厚此薄彼,或被選擇性遮蓋。實事求是抗英戰爭中,對戰雙方在武器裝備和軍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天朝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事情。那除了奮戰到死,是否還有其他的道路?或者說明白些,是否議和就是真的是賣國?有時候,說出實話真得很難。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4

當讀完本書後,我對這段距今已近二百年的發生於“天朝上國”的恥辱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無疑在這段歷史中應當有很多的罪人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受無數後人的唾棄與辱罵,但正如本書作者所言:“在天朝體制下,這種於制度,器物,士兵上面的差距,又豈是一兩個人可以彌補的。”

本書號稱“鴉片戰爭再研究,”主要從鴉片戰爭出發,以歷史人物的變化為主線,又從各種角度上分析了戰爭失敗的原因,最終完整的論述了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以及結果。我對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他能夠站在一個比較可觀的角度上去冷靜的分析整個事件和活躍在這個舞臺上的每一個人物感到欽佩。不論是主和派的琦善、伊布里或者主戰派的林則徐、奕經,作者都能從人物的性格、經歷等出發作出較為客觀的評價。縱觀本書,作者對各個名詞以及歷史事件的註解是最令我欽佩的,這是我看過註釋最多的一本書,相信作者肯定在上面花了不小的功夫。而且本書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瞭解到了晚清的一個官場環境,從京城到地方,一個七品甚至八品的小吏到了地方甚至比一省督撫還要厲害,主政一方的總督巡撫之間粉飾之風盛行,說之為胡編亂造都不為過。

就拿奉旨剿匪的“靖逆將軍”奕山來說,在道光帝不低於六道聖旨的催促下,這位深受皇恩的康熙帝的五世孫足足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到達廣東,而後手握數萬大兵的奕山在對英的`作戰中被打的落花流水,英軍一直逼到廣州城下,開出了數條條約。最終交出了六百萬的“贖城費”後英軍才撤去。但是他是怎麼彙報的呢?完全顛倒了歷史舞臺上的正反角色,英軍反而成了祈和的一方,還借段永福之口說出一段自我表白的話“大將軍奉命而來,唯知有戰,”一何壯哉!再說整個戰爭的決策者——道光帝,這位以勤儉而著稱的皇帝光是其自身對戰爭的態度就已經令人難以琢磨了。在英軍已經進駐長江時他還不瞭解“英吉利”到底為何物,且其本身又在戰與和之間反覆,沒有絲毫的堅決性。讀後感·在這樣的皇帝與大臣之間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大清王朝的餘暉,而道光帝自己如果知道僅僅在十四年之後他的兒媳慈喜將帶著一家老小匆匆逃出紫禁城奔向熱河,不知又將作何感想。

在讀完本書後,我不禁也要有同作者一樣的問題:中國大陸與西方的差距比起一百五十年前鴉片戰爭時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我相信時間終會給我們答案

  《天朝的崩潰》讀後感 篇5

可怕的不是活在夢裡,做夢總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謊言編織的世界中,永遠看不清世界的真相。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鴉片戰爭再研究”,作者茅海建是一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教授,本書是對鴉片戰爭的整段歷史做了全面的回顧,從戰爭的肇始到整個進行的過程以及最後的結束。

作者的視角是全新的,並不像以往的論述一樣,落在“鴉片戰爭是中華民族走向被西方列強侵略的屈辱史的開始”這樣的論調上。而是“以求真的態度”從許多被忽略的鴉片戰爭的細節中挖掘出一直以“天朝”的自稱的清王朝為何從這場戰爭開始走向崩潰的原因所在。作者的論述重點落在了參與戰爭的包括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在內的共12位清王朝的關鍵人物上,他們被後世史學家或被稱為昏君,或稱為英雄,或稱為漢奸,而在作者的筆下充分體現了錢穆先生所說的“對待歷史要有溫情和敬意”的態度,力圖使他們的各自形象變得立體,摒棄只做單方面道德的評判,充分挖掘這些人在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上在當時背景下的表現。

正如作者文中所言:“歷史的述說中夾雜著悲痛”。當然以上帝的視角去看待和批判歷史人物,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從這些悲情人物的表現中我們卻能吸取許多教訓,這正是治史和讀史的最大意義所在。

鴉片戰爭的肇始,在於當時工業革命後的已步入工業社會的英國需要將清王朝納入世界貿易的體系中,他們通過輸入鴉片換取白銀和茶葉,獲得商業上的利益。而此時的清王朝仍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從皇帝到臣民仍處於天朝世界觀中:中國就是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其他要麼藩屬,要麼是蠻夷。英國在清王朝的眼中只不過是蠻夷,在整個戰爭過程中都是以蠻夷對待,清王朝秉持的是,要麼“剿夷”,要麼“撫夷”。

從今天的視角看,農業社會的清王朝面對近代社會的英國,是落後的制度與先進的制度之間的抗爭,無論在武器還是制度上,都是無法戰勝的,鴉片戰爭一開始就是一場註定走向失敗的戰爭。

這種後世看起來非常可笑的天朝的世界觀可以追溯到儒家最早的“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世界觀中,這種觀念已經延續了兩年多年可謂根深蒂固,因此鴉片戰爭的慘敗的教訓一點也不曾引起清王朝的反思,從天朝夢中被喚醒。而相鄰的日本,“黑船事件”之後同樣被打破國門,卻能從此走向革新的道路,最後甚至成了侵略天朝的列強之一。

而可怕的不是活在夢裡,做夢總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謊言編織的世界中,永遠看不清世界的真相。而清王朝的真正腐敗正在於除了皇帝外的所有的人都在撒謊,而皇帝是整個國家機器的中樞,所有的決斷都來自於他。

是什麼原因讓人撒謊呢?正《維特根斯坦》開篇就寫到的“當撒謊對我有利的時候,我為什麼要說實話呢?”從個人的原因來說,撒謊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個人的官位和前途,在個人利益面前,哪裡還有什麼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正是清朝的專制制度,沒有了決策的宰相制度,所有的決斷都是在於皇帝一人,官員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讓皇帝滿意,這樣的制度之下,人又如何做到不撒謊呢?

恐怕只有靠良心了,這也正是道光皇帝對臣民的要求,在道光的眼中,只要符合良心就一定能辦好事,辦事不利肯定是良心出了問題,因此道德的評判成了解釋一切問題的標準。而且最大的弊端就是,皇帝永遠都是正確的,錯誤永遠都是在辦事的大臣,因此隨便給大臣一個漢奸的罪名,便可以把失利的原因推給了他們,大臣們就永遠都是皇帝的替罪羊。

這也恐怕是我們中國文化裡最可怕的一點,我們對事實的客觀原因分析往往是忽略的,而是從人的善惡與忠奸等主觀原因去尋找原因,因為我們有“誠心正意”的要求,而且我們還相信人定勝天。過分強調主觀原因,無疑是盲目的。這正是整個清王朝的人犯的錯誤,同樣的錯誤在今天還在不斷的犯。

如果我們摒除主觀的因素去分析鴉片戰爭,這場將中國從此帶入世界的戰爭,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雖然這個過程是痛苦的,而150年過去了,我們的近代化如何了?

讓清王朝走向崩潰的那些制度上或者文化上的問題是否已經完全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