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三個和尚》的故事,孩子們都很熟悉,這首歌曲的歌詞內容和故事內容相匹配,念起來琅琅上口。歌曲旋律優美、歡快、動聽。樂曲中的“嘿嘿、咿咿”使歌曲變的詼諧、有趣,深得孩子們喜愛;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認識到音樂課不僅僅是教會幼兒學會唱這首歌,還應在幼兒會唱的基礎上發展幼兒多方面的音樂素質,於是,在我設計了 “以動畫片配歌曲為主線,以三個闖關形式,引導孩子們不僅學會唱這首歌,並且培養孩子用對唱的形式表現歌曲,體驗唱歌獲得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根據歌詞內容的變化用不同的對唱形式表演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教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活動準備:

《三個和尚》動畫課件、圖譜、禮物盒、禮物、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引起活動興趣。

《柳樹姑娘》使幼兒能夠用“哼唱”、“啦”、 “唱詞”等不同方式練習發聲。

二、看動畫引入主題,學說歌詞。

1. 利用闖關的形式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2. 用不同形式學說歌詞,進入闖關第一環節。

① 示範唱歌曲(要求幼兒說出其中部分歌詞)。

② 分析圖譜,有節奏讀念歌詞,強調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個和尚》。

③ 幼兒和老師進一步熟悉歌詞。

④ 老師宣佈:

剛才由於小朋友們的團結努力,你們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關(開啟神祕禮盒第一層),想不想把第二層也開啟呀?那就進入咱們今天的下一個環節——學唱環節。

三、用不同一形式學唱歌曲。

⑤ 試聽《三個和尚》音樂,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⑥ 試跟老師唱一遍(糾正不足之處)。

⑦ 配旋律唱,注重節奏感培養。

⑧ 提出更高要求,給動畫片配唱歌曲時的表情、聲音、節奏等。

5.配動畫片演唱。

6.老師宣佈第二關順利通過(找一名幼兒開啟神祕禮合的第二層)。

四、用對唱地方法表現歌曲。

1. 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聽?(幼兒回答)。

2.老師與幼兒試著對唱。

3.老師、幼兒對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組、交換對唱(糾正不足之處)。

5、幼兒用對唱形式進行表演唱,為動畫片配音。

6、老師宣佈:順利通過第三關。

五、結束部分老師總結:

1.幼兒商量:一個和尚有水喝,而三個和尚為什麼又沒有水喝了?怎樣才能有水喝呢?

2.老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我們不能學習三個和尚的懶惰,只有團結、合作才會有水喝,今天由於我們小朋友的團結合作,才會很好地完成交給你們的任務。

3、發禮物結束活動。

教研點評:

這一教學活動選材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孩子們非常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活動匯入時,結合春天裡柳樹發芽自然匯入發聲練習,接著,教師採用多種方式,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並用教學課件、闖關、對唱、配音、討論等形式,不斷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突出了教學重點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受到了藝術的薰陶,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歡快、舒暢的情緒。

2、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重點難點:

感受歌曲優美、歡快、舒暢的情緒。

環境與材料準備:

1、活動前反覆播放歌曲錄音,請幼兒熟悉這首歌的旋律。

2、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

一次備課

一、欣賞歌曲

1、請幼兒記住歌曲的名字,聽一聽歌曲裡唱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小世界"。

2、教師放錄音,請幼兒欣賞。

3、說一說,歌曲中唱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小世界?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含義: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有哭也有笑,有高興也有憂愁。我們熱愛這個世界,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溫暖的太陽,有美麗的月亮,有許許多多的朋友。我們的友誼可以越過高山,可以穿過大洋,讓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的小世界。

5、教師放錄音,請幼兒再次欣賞一遍歌曲。

二、學唱歌曲

1、幼兒學做"錄音機",教師唱一句,幼兒"錄"一句。教師可以通過模仿扭旋鈕的動作,不斷調整"錄音機"力量的大小,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以此方法學唱第一段。

2、整體學唱第二段,再學唱第一段的基礎上,教師可播放歌曲錄音,引領幼兒整體學唱第二段和結束段。

三、演唱歌曲

1、幼兒學會歌曲之後,教師組織幼兒討論:用什麼樣的心情和聲音來演唱這首歌?請幼兒試一試。

2、將幼兒分成兩組,第一組唱第一段,第二組唱第二段,兩組合唱第三段。

活動反思:

1,拓展引導: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變形的關鍵就是靈感的來源。而在教學過程當中儘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教師是起到一個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因此讓人耳目一新的匯入是能激發學生繪畫靈感的關鍵。本堂課我的匯入是讓學生幫助老師繪畫在圓裡面展開想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繪畫的慾望。匯入新穎但挖掘的深度不夠,應拓展引導,多帶動學生的聯想,就像劉純志組長說的一樣,讓學生去畫自己內心的小世界,而不是侷限於畫老師範畫當中的小世界。

2,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優異的學生表現欲更強,舉手的次數更多,因此更活躍,但同時卻埋沒了一些平時表現不突出的學生,課堂是屬於所有學生的,不是屬於優秀層次學生的。教師應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多關注表現不怎麼突出的學生。

3,提問方式有待加強:比如說把“世界是什麼樣的?”一問換成“你想給你的世界裝扮成什麼樣?”也許更能激發學生內心的小世界,讓學生的思維跟著活躍起來,多想一想結果,因此教師在提問的時候應全面關注學生及教師的內心想法。多換位思考,讓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

4,幼小的心靈需要鼓勵的帶動:本堂課,因為我怕打擊學生幼小的心靈,所以在展示的環節不敢叫“差”生上臺來展示,其實如果做了結果可能恰恰相反,因為幼小的心靈雖然很容易破碎但幼小的心靈更需要老師的帶動和鼓舞。我們應該都留些機會給這些“差”生,並且正確的去引導他們,多鼓勵他們,讓其認識錯誤併產生“我要改正我要做得更好”的念頭。

5,課堂小結切勿呆板:本堂課我覺得我最大的失誤就是組織課堂小結這一環節時的語言當面用詞過於強硬。因為學生繪畫速度不一致,儘管有些學生已經畫完了,但有些同學可能剛投入到繪畫當中來,因此進行課堂小結時應用委婉的方式來說,以此讓學生很快的接受老師讓學生停下來的建議。比如說“同學們讓我們先停下手中的筆,讓我們來看看畫完了的同學的畫,也許你會對你的創作更有靈感哦!”另外在平時課堂上應鍛鍊速度慢的學生加快繪畫速度!

以上幾點是我本堂課的收穫,也算是伴我成長的一個必經之路,我覺得像我們這些新進的還未長大成熟的教師更應該虛心的向前輩們去學習,多請老師們來聽課,尤其是評課至關重要,這樣我們互相之間的成長速度會更快。

今後在教學道路上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尋找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快速成長方法,並讓自己堅強快樂的成長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青海民歌《半個月亮爬上來》,感受歌曲優美、恬靜的意境,瞭解歌詞的大概意思。

2、通過聽、看、給圖片做標記及用襯詞伴唱等,瞭解歌曲並體驗歌曲的美。

3、對欣賞歌曲感興趣,樂意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1、電腦及放映裝置。

2、小圖片、筆,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瞭解歌詞的大概意思。

教師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輔助問題:是優美恬靜的?還是歡快、熱鬧的?)

教師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想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二、傾聽、欣賞歌曲,在附的小圖片上做標記。

1、教師提問:小圖片上有什麼?

2、教師指導語:請小朋友一邊聽歌曲,一邊在小圖上做標記,歌裡唱了什麼,你就在相應的圖畫上畫勾,如歌裡唱了月亮,你就在月亮上打勾。

3、傾聽一遍歌曲。

4、教師提問:歌裡唱了些什麼?你能不能用像阿姨一樣好聽的聲音說呢?

三、看錄影,邊欣賞歌曲。

1、教師指導語: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首動聽的歌曲是誰唱的?(介紹歌曲的名字及演唱者)

2、看錄象中的歌詞意境。

3、教師指導語:這首歌曲的歌詞很有意思,(屈老師 )每唱一句之後都要唱一句“咿啦啦……”

四、邊看錄象,邊參與伴奏。

1、教師提問:你們想和阿姨一起來唱歌嗎?用什麼樣的方法為阿姨來伴唱呢?(幼兒伴唱咿啦啦……”)

2、教師示範唱一句歌曲,指導幼兒用“咿啦啦……”伴唱。

3、看錄象,完整地伴唱。

五、結束語: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一首青海民歌,我們祖國很大,有很多好聽的民歌,下一次再給你們介紹好嗎?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優美的民歌,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接觸和了解我國的各民族風土人情,因為這是一首很靜的歌曲,沒有動作也沒有表演,所以在活動時我設計了讓幼兒參與的打勾這一環節,讓幼兒主動去思考去參與。有點欠缺和倉促的是我想讓幼兒參與伴唱的活動沒有達到效果,我原來想讓幼兒以合唱隊的形式來伴唱的,結果匆匆忙忙收場。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搖籃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基礎上,學習仿編搖籃。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搖籃曲》。

2、創編所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出示搖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搖籃,師問:看,這是什麼?搖籃的什麼用呢?睡在裡面有什麼感覺呢?

2、師:睡在搖籃裡軟軟的,很舒服,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像搖籃一樣的東西,我們一起起來看看吧。

3、欣賞課件(沒聲音的畫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間的聯絡,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你覺得什麼像搖籃呢?它搖著誰?

二、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見了哪些好聽的話,用詩歌中的話來說一說。

(要求幼兒要用詩歌中的話來說說,同時出相應的圖片,來加深對詩歌的印象,熟悉詩歌內容。)

為什麼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為什麼說大海是魚寶寶的搖籃?花園是花寶寶的搖籃?)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師提問:星寶寶怎樣的睡的?

為什麼白雲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課件,師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著的?花寶寶是怎樣睡著的?小寶寶是怎樣睡著的?

(3)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誦讀(看著圖把這首詩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和幼兒分角色誦讀。

(3)用好聽地聲音來讀一讀。

師: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和小寶寶都睡著了,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我們就用輕輕的、好聽的聲音來讀讀這首詩歌吧。

三、發揮想象,仿編詩歌。

1、藍天裡的星寶寶以外,還會有誰?

師:那我們試試,把太陽編到好聽的詩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來詩歌中的白雲圖片替換為太陽,連貫地看圖朗誦整句話。)

2、大海中除了魚寶寶,還會有誰?

3、花園裡除了花寶寶外,還會有誰?

把創編的內容看著圖完整地朗誦,提醒幼兒用輕輕地、好聽的聲音進行誦讀。

[活動延伸]:

將圖片放在語言供幼兒自己練習誦讀詩歌。

小百科:搖籃是可搖動的嬰兒臥具。嬰兒睡在上面會很舒服。還有一種專為嬰兒睡覺的時候唱的歌,名為《搖籃曲》。通常十分輕柔,演唱者一般為女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聽辨不同的音樂角色,感受樂曲中有趣的動物形象。

2、體會音樂情節的變化,嘗試用簡單的表演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活動準備】

CD播放器、鴨媽媽和小雞的手偶、幼兒人手1套指偶、幕布臺。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農場裡的臨時媽媽》

1、講述故事《農場裡的臨時媽媽》(手偶配合講述故事前半段)。

引導語:農場裡住著許多的動物朋友,他們之間經常發生一些有趣的事,今天,我就來講一個發生在農場裡的故事。聽好了,我要開始講了。農場裡住著雞媽媽和它的孩子,他們的鄰居是鴨媽媽和他的孩子。有一天,雞媽媽要出遠門於是請鴨媽媽幫它照顧孩子們,鴨媽媽很熱情的答應了。雞媽媽走了,小雞們和小鴨們一起玩。小鴨在河裡游泳,小雞們岸上看著他們可羨慕了因為小雞不會游泳。這時鴨媽媽到池塘邊來教孩子們回家,於是小鴨們上了岸和小雞們搖搖擺擺回了家。到了家,鴨媽媽發現小雞的數量不對少了一隻。於是他就回到池塘邊尋找,原來啊!有一隻小雞因為很羨慕小鴨游泳的本領正站在池塘邊學者小鴨游來游去的動作呢!鴨媽媽大聲叫小雞回家,可是小雞不願回去。鴨媽媽大步大步走上前想把小雞帶回去,小雞看見鴨媽媽來了它連忙向前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

師:誰聽出來了?剛才老師講過這段音樂講的誰和誰的事?(可以提示故事裡有誰?)

幼:鴨媽媽、小雞

師:音樂裡,哪裡是鴨媽媽的聲音?那裡是小雞的聲音?你能聽出來嗎?我們來聽音樂。(單放小雞和鴨媽媽的音樂引出手型動作)聽了音樂,猜猜看小雞和鴨媽媽發生了什麼事?

幼:小雞在跑,鴨媽媽在後面追.

師:我們再來仔細聽音樂,這次我要請出小雞和鴨媽媽,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幼兒聽音樂教師用手偶表演)音樂聽完了,誰聽出來了,音樂開始小雞和鴨媽媽在幹什麼?

幼:小雞在跑、鴨媽媽在後面追。

師:你們能不能學一下小雞在跑,鴨媽媽在追這個動作。(放小雞和鴨媽媽教師指導)表演的真好,老師跟你們學好嗎?準備好了嗎?小雞呢!鴨媽媽呢!不過我有個要求哪裡是小雞在跑,哪裡是鴨媽媽在追?請你們用動作大膽表現出來。(放音樂老師帶領幼兒學動作在小雞落水停下)

師:小雞怎麼了?

幼:掉進水裡了。

師:小雞掉進水裡會發生什麼事?接下來我們繼續聽音樂。

師:小雞掉進水它發生什麼事?

幼:喊救命

師:喊救命時小雞的聲音會怎麼樣?

幼:大聲

師:為什麼這麼大聲?

幼:希望鴨媽媽來就它。

師:小雞叫救命時聲音是一直很大聲嗎?有沒有變化?聽聽看。(放小雞落水音樂)

師:小雞叫救命時聲音是一直很大聲嗎?一起來聽聽看,為什麼聲音會一會大,一會小呢?

幼:透不過氣來。

師小結:音樂當中會告訴我們許多的訊息,小雞的聲音一會大一會小說明小雞掉到水裡透不過氣來,它會被淹死嗎?我們來一起聽一聽。(放謝謝你音樂)

師:小雞被淹死了嗎?

幼:小雞被就起來。

師:小雞被救起會說什麼?

幼:謝謝你。

師:我們聽聽音樂裡小雞是怎麼對鴨媽媽說話的?仔細聽聽,(放最後的音樂)誰來學一學小雞說話的節奏?小雞的這個聲音是什麼意思?

師:故事講完了,音樂也聽完了,有趣嗎?想不想再聽一遍,我們請出小雞和鴨媽媽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小雞準備好了!鴨媽媽準備好了?小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嗎?(放整段音樂)

師:表演的怎麼樣?那有沒有哪位小朋友想一起表演呢?

師:還有沒有誰想來的?在正式表演之前,我們把小雞和鴨媽媽的動作練一練,好嗎?看看你們的小椅子底下有什麼?(小雞、鴨媽媽、幼兒左右手各帶一個)

聽音樂和老師一起表演,想不想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呢?帶上我們的小雞和鴨媽媽到外面表演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教材簡解】

如何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歌曲,僅僅學會歌曲是不夠的,教師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東西。仿編歌曲《春天在哪裡》這個活動就是挖掘了歌曲可拓展之處,讓幼兒在創編歌曲時更好的感受春天的多種聲音和聲音的美妙、有趣,潛移默化的引導幼兒不僅可以用眼睛看世界,也可以用耳朵聽世界,感受除視覺外的聽覺美。使學生在表現和創造中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享受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幼兒用不同演唱方式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目標預設】

1、學習仿編歌曲《春天在哪裡》,體驗成功的樂趣。

2、學習問答形式和分組唱和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培養幼兒用耳朵感受生活的能力和體驗季節之美的審美能力。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5、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重點和難點】

學習仿編歌曲《春天在哪裡》,替換動物的歌聲。

【設計思路】

《春天在哪裡》這首歌曲,歌詞格式整齊、壓韻,唱起來朗朗上口,頗含詩意。春天在那裡?以這個問題引頭的歌詞,展開了廣闊的畫面,也給幼兒提供了無限的想象餘地。詩歌以明快的節奏,營造出輕鬆歡快的格調,與春天的景色融合一體,給幼兒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啟迪。一般人們是從視覺上感受到春天的到來,而忽視聽覺感受到的春天。我想讓幼兒通過仿編歌曲《春天在哪裡》中還有會唱歌的XX,讓幼兒感受春天聲音的美妙。讓幼兒老歌新唱,多唱法。讓幼兒在拓展歌曲,創編歌詞,運用不同唱法再次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感情。

【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念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生活的聯絡。”時值初春,春的氣息悄然而至,春天的生機和希望,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歌曲《春天在哪裡》正好表現這一主題,學生對春天有較豐富的生活經念與知識。新課標同時指出:“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中。”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單純的傳授知識解決難點,而應在豐富、生動、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體驗、探究、合作、綜合等方式和過程來進行,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美,讓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等因素緊密結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仿編歌曲《春天在哪裡》這個音樂活動正是讓幼兒在春的意境中,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創編,進一步豐富歌曲,讓幼兒在創作中體驗快樂和成功,並進一步感受春天聲音的“美”,從而使幼兒對春天在視覺和聽覺上有更新的認識和體驗。

【教學準備】

1、春天圖片一幅、歌曲圖譜一張。《春天在哪裡》歌曲磁帶及伴奏帶。

2、錄音機、磁帶(錄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鴿子、鳥叫、小雞、小鴨等聲音)

【教育過程】

一、複習歌曲《春天在哪裡》

教師帶領幼兒將歌曲完整唱一遍。

二、看圖譜仿編詩歌

1、出示詩歌曲圖譜

提問:春天除了有會唱歌的小黃鸝,你知道春天還有會唱歌的誰呢?(幼兒回答,教師在圖譜上替換相應的圖片)它是怎麼唱歌的?(引導幼兒一起模仿歌聲,如:蜜蜂——嗡嗡嗡)

2、我們一起用歌曲裡的節奏來唱一唱。(如:還有那會唱歌的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還有那會唱歌的小蜜蜂。)

3、出示幼兒不易想到的春天的歌聲:春雨—淅瀝瀝、溪水—嘩啦拉、鴿子——咕咕咕

師:這是誰?它們在春天裡是怎麼唱歌的?(幼兒不知道時播放它們的聲音,讓幼兒模仿。)誰來唱一唱?(幼兒嘗試唱出創編歌曲)

三、唱仿編歌曲,感受春天聲音的美妙。

1、放伴奏帶,幼兒分組歌表演仿編的歌曲,如:一組唱蜜蜂,一組唱青蛙,一組唱春雨……

2、教師小結:原來春天的蜜蜂、青蛙、春雨、小溪……都會唱歌,春天到處都有美妙的歌聲。

四、學習用問答形式和分組唱和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1、師:歌曲中有一句問句,是哪一句呢?(春天在哪裡?)

2、師:那老師來問?你們答?最後小蜜蜂的歌聲老師和你們一起唱。(師生合作,用問答形式和分組唱和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進一步練習:可以女孩問,男孩答或交換,最後可以用幼兒創編的歌曲,如;春雨/小溪/青蛙等的歌聲一起唱,進行多次練習,幼兒不易枯燥。

4、小結:春天來了,不光可以用眼睛看到,春天的歌聲也會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活動反思】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春天在哪裡》這首詩歌意境優美,全詩分四小節分別從“枝頭上”、“草地上”、“竹林裡”和“田野裡”四個地方,介紹了春天景物的特點。全詩語言整齊中富有變化,節奏明快,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極好教材。

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樂於讀書,並且讀出感情,首先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會對所讀的內容產生興趣,產生讀書的慾望。北方的春天來得比較遲,無法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麗和溫暖 。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上網蒐集了很多課文中描寫到的春天的圖片。在教學中,我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以及老師的範讀來渲染課文情景,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在講到春天的美景時我便把收集到的這些圖片展示出來給同學們看,他們不禁發出聲聲讚歎“哇噻,太美了!”“太美了!這時候我便因勢利導“你們誰能通過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春天很美很美?”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手,每一位同學都盡情地抒發了自己內心對春天的讚美。

這首詩在寫法上都是相同的,為了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情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這篇課文的第一小節時,我先通過範讀讓學生感受,再讓學生自由試讀、互讀、指名讀、齊讀,在多種形式的讀中體會春天的美麗。後邊幾小節則引導學生採用品讀、評讀、分組賽讀的形式展開。這樣學生在讀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每一位學生都變得想讀、能讀、樂讀,並且讀出感情,既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一堂課的成功與失敗與教師有著直接關係。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探索和思考,積極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和發展的空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會逐步提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特點。

2、積極參與活動,能有表情,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愉悅的參加歌唱活動,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小狗抬轎》ppt,模擬花轎、小狗和老虎頭飾。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誰到我們大2班來做客了?(出示小狗和老虎)小狗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麼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放《小狗抬轎》ppt)

二、欣賞故事,理解歌詞。

1、回顧ppt內容,瞭解歌詞內容。

提問:剛剛故事裡小狗和老虎,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ppt看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出示圖譜,然後逐句跟讀1-2遍)。

2、完整學說歌詞。

過渡: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完整地說一說吧。(完整朗讀一遍)剛才小朋友說得真不錯,老師覺得要是你們能有節奏的朗讀就更棒了,你們有信心嗎?那我們就開始吧。(完整朗讀第二遍)

3、小結:小狗和老虎之間發生的這個故事,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並且給它也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狗抬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4、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種形式、學唱歌曲、過渡:《小狗抬轎》 這首歌曲好聽嗎?(好聽)那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完整唱第一遍)

1、完整唱兩遍。小朋友這次唱得真不錯,如果你們能用更好聽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曲,再加上表情和動作就更棒了。

2、過渡:我們學會了這首歌曲,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想和你們玩一個遊戲,名字叫"歌曲接龍"。

歌曲接龍:

(1)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後半句。

(2)幼兒唱前半句,教師唱後半句。

(3)女生唱前半句,男生唱後半句。

四、創編動作、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小狗抬轎》

過渡:小朋友們唱的聲音真好聽,那你們想不想來表演一下《小狗抬轎》的這首歌曲呢?

2、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抬轎用什麼動作來表演呢?老虎坐在轎子裡搖扇子怎麼表現呢?小狗疼的`汪汪叫又怎麼表演?(幼兒一邊說一邊學)那下面老師來扮演老虎,請八名幼兒裡做小狗一起表演,其餘幼兒跟鋼琴演唱歌曲。

3、幼兒分組表演。

4、小結:今天我們學了這首歌並且還進行了表演,開心嗎?那我們回家後把這首好聽的歌唱給爸媽聽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上下來,氣氛非常好,孩子們和家長都非常開心。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是活動場地。由於當天是家長半日活動,所以人比平時多一倍。所以在表演的時候就顯得非常擁擠,如果我能在活動前將椅子排成馬蹄形,那表演的場地就會大出一倍,就不會那麼擁擠了。還有就是活動材料準備的不夠充分。當天就準備了一對竹竿做花轎。孩子們在做遊戲時的等待時間就比較長。如果能準備三對竹竿的話就不會出現等待的情況了。而且活動的場地也不僅僅侷限在教室裡面,走廊裡也可以表演。在“表演”這一環節,我擔心幼兒不會表演,就把我的思路說出來讓幼兒們去表演,雖然他們每個人都為能夠表演感到高興,但是卻顯得很被動,我說怎麼演就怎麼演,表演得沒有什麼創意。我想,如果我能夠大膽的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去表演,那麼他們也許會設計出多種思路,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教學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具有初步音樂節奏感,並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併合拍,願意在音樂伴奏下感受音樂、表現節奏。

3、激發幼兒對歌唱表現的興趣,能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是一段非常好聽的旋律,樂曲所要表現的是黑夜裡滿天星星閃爍、此起彼伏的美景。讓幼兒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奏。熟悉4/4節奏並學會運用簡單打擊樂,是本教材的重點;而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鼓勵幼兒大膽在音樂伴奏下聽音樂打節奏時示範和指導並表現是本教材的難點。

教學活動準備:

1、小星星貼上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

2、《小星星》CD、歌曲圖譜

3、人手一個樂器:三角鐵、馬玲、鈴鼓、小鈴等樂器。

教學過程:

1、誰是小星星

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著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並給小朋友戴上星星頭飾,老師是月亮媽媽。

師:"我們可以用什麼節奏型來表現輕快、跳躍的小星星"(引導幼兒嘗試用手拍出XX|XX|的節奏。

2、活潑調皮的星星

師:"天黑了,月亮媽媽帶著小星星出來了,你們猜猜在這天空中最調皮,象一隻只小眼睛。"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要用輕快、跳躍的唱法來表現閃爍的星星。

3、安靜柔美的星星

師:"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引導幼兒用舒緩、連貫的唱法表現累了的小星星。

師:"現在我們又可以用什麼節奏型來表現玩累的小星星?(引導幼兒拍出X—|X—的節奏型)

4、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

將幼兒分為四組分別敲出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1)先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星星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2)再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不同的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6、四組幼兒一起配上樂器,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寶寶回家了

師:剛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齊又動聽,天快亮了現在我們聽著音樂,星寶寶回家的舞蹈吧!

師彈出小星樂曲,幼兒聽音即興做相應的動作。

8、結束活動

師:"天亮了了,小星星們回家吧!"

活動反思:

《小星星》是一首我們班小朋友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在課間、散步、吃飯前我們都會讓孩子們來唱唱,那麼在第二課時我們應該把目標定位在什麼地方呢?如果還是重複的讓幼兒集體來演唱這首歌曲,不僅孩子們會覺得很無趣,也不能使他們的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和提高。《綱要》中也提到:“幼兒園……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揮潛能,並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和條件”。

由於託班幼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因此他們與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比較弱,經常會因一些小的問題和矛盾而發生爭執。針對他們的這些特點,我決定把第二次活動的目標定為:1、幼兒初步學會用輪唱的方式來演唱歌曲;2、幼兒在歌唱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與他人合作演唱的樂趣,初步建立合作的意識。輪唱是指由兩個、三個或四個聲部演唱同一個旋律,但不是同時開始的齊唱,而是先後相距一拍或一小節出現,形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效果。屬於多聲部音樂,各聲部既演唱同一個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對比、交叉的效果。從輪唱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演唱者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唱的部分,當別人在唱的時候又能不受影響,而託班的孩子們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極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所以運用輪唱的方式不僅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我來說也同樣存在著困難。主要的問題是怎麼讓孩子們清楚的知道這一段該我唱,那一部分又不需要我來演唱。由於具體形象思維是託班幼兒主要的思維特點,所以我考慮怎樣藉助具體的事物來讓他們學會此種演唱方式,於是圖片小星星便印入了我的眼簾。我製作了兩種不同顏色的小星星,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星星貼在小手上,同時讓擁有同一種顏色星星的小朋友坐在一起,這樣孩子們自然地就分成了兩組,接著我引導孩子們知道:當老師出示的星星跟你一樣時,就開始唱,當我出示另外一種顏色的星星時,就不需要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匯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為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裡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著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摘草莓——大班幼兒歌曲教案

活動來源:

在翻閱《歌唱活動》一書時,我看到了“摘草莓”這個活動,歌曲旋律很輕快、活潑;歌曲內容也有些情節性,易於孩子理解,很適合孩子來演唱。但是,這個活動的第二聲部設計得比較難把握。於是,我針對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進行了全面修改,並開展了此活動,應該說活動選材的靈感完全來源於學習,來源於書本。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初步學習用兩個聲部進行演唱歌曲。

2、在圖譜的幫助下演唱歌曲。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練聲。

“孩子們,讓我們先來亮一亮咱們的嗓子吧!”

學習歌曲。

1、欣賞教師範唱,瞭解歌曲與內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好聽嗎?”“這首歌曲比較輕快,非常的好聽。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圖。

2、再次欣賞教師範唱。

“再來仔細地聽一聽,聽聽歌曲裡唱了什麼?”

根據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圖譜,放於黑板。

擺放圖譜。

“誰來把這些圖譜根據歌曲擺一擺?”“擺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看圖完整演唱第一聲部,將歌詞與圖譜匹配。

“讓我們看著圖譜跟著老師輕輕地來唱一唱。”

三、練習兩個聲部。

1、討論、瞭解第二聲部演唱的位置。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小圖譜,為了使歌曲更好聽,我們還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圖譜,放在哪兒呢?”

“不僅要唱大圖譜,還要唱小圖譜,小圖譜怎麼唱呢?”

2、教師唱第一聲部,並用體態提示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來試一試唱這首歌,你們唱大圖譜,我來唱小圖譜。”

3、將幼兒分成兩個聲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唱歌,一邊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和諧一致就好聽了。”

結束:“我們把這麼好聽的歌去唱給弟弟妹妹們聽聽吧!”

反思:

1、圖譜與歌曲的結合。

在活動前,我準備了背景圖、大圖譜以及小圖譜,活動中,我先利用大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一聲部,在用小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吸引、調動孩子來參與活動,並通過擺一擺、看一看,使孩子們從中理解了歌詞,記憶了歌曲。

2、動作與歌曲的結合。

由於孩子是初次嘗試演唱兩聲部的歌曲,對於第二聲部的切入,孩子們不能很好地把握節奏,所以在活動中我利用肢體動作來提示孩子,被分成兩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揮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動流程層層遞進,過渡流暢。

用《摘蘋果》的曲調來唱《摘草莓》練聲,從兩聲部練聲到學習新歌,再加入第二聲部,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過渡時,緊接練聲時的情景銜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來引出新歌,引出老師的範唱。在出示大圖譜時,由於每張大圖譜上有兩句歌詞,所以範唱完讓孩子說,當孩子說出一句的時候,我會追問與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風輕輕吹,還有什麼在飛?”“什麼在風中飄香味?”“一顆顆紅草莓好象什麼?唱了幾次?”等等語句組織得很自然、流暢。

當然,“有完美的教案,沒有完美的課堂。”課堂是活的,總會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說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擺大圖譜的時間控制得再短一點,再緊湊一些,在請兩三個孩子擺完後,我就可以清唱來糾正孩子擺放的對錯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