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四年級教案/列表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與反思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生命的珍貴與愛心的無價,感受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跨躍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1、 師生蒐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為理解課文有關內容作好準備。

2、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了溫暖,這節棵我們繼續學習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隨著課文的學習再一次去感受人與人間最純真的感情。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開啟書,快速瀏覽課文,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小錢------------------臺灣青年、李博士)

  三、品讀感悟

1、讓我們用心去讀課文,畫出使你感到心酸難過或感動的語句。

2、學習課文第二段

你讀了哪些語句,讓你感到辛酸難過

(1)出示(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A、請你談談你的感受。讓學生抓住“靜靜地、蒼白、紅潤、凋零、綻放、唯有”詞語和比喻句理解

B、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樣?

C、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來讀這段話。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在小錢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命運出現了一絲曙光,誰來讀讀看到希望的句子

(2)出示“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終於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A、指讀這段話,談談你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談何容易、十萬、輾轉”來理解。

B、他的親人和醫務人員可能找過哪些地方?還可能遇到什麼困難?

C、小錢的家人和醫務人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臺灣找到了合適的骨髓,小錢的生命出現了轉機。讓我們齊讀這段話。

3、學習3----6自然段

小錢既是不幸的,病魔糾纏著他,折磨著他;小錢又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臺灣了有合適骨髓的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骨髓手術的日子翩然而至,臺灣卻發生了一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播放地震錄象)

(1)看完錄象,你有什麼感受?

是啊,9、21大地震多麼令人心驚膽寒呀!它不但給臺灣帶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還奪去了兩千人的寶貴生命,過後仍不斷有強烈的餘震發生,千百萬臺灣民眾處在大地震的恐慌之中,正在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等待著骨髓移植的時候,臺灣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想象一下人們會在餘震中做些什麼,想些什麼?

(2)當時餘震不斷,人們的生命仍然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在做什麼?請同學們再細細品味課文中的3---6節,想想課文中哪些描寫人物的詞句使你感動。

學生自瀆3---6小節

(3)彙報:誰最讓你感動?

感謝臺灣青年:讓你感動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抓住課文第四節和“靜靜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針頭從肌膚裡脫落”等語句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

寫話練習:此時的臺灣青年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沒有逃到空曠的安全地帶,也來不及顧及家人的安全,冒著生命的危險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內心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想些什麼呢?讓我們用心去貼近這位青年的心,聽聽他會想些什麼

指導朗讀

感謝李博士:訓練學生總結語言的能力,抓住“沉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奔波,連夜”理解

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臺灣和大陸現在還沒有直接通航,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往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儘管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為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讓我們帶著感動和深情讀3—6節。指名分自然段讀。

3、 品讀第7小節

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有話想說,出示幻燈片“這真是一座用 架設的生命橋啊!”

學生填空 板書(愛心 血脈親情)

小錢得救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使小錢得救了!讓我們和作者一道用課文的最後一段來傾吐我們的心聲!(齊讀最後一段)

  四、拓展練習

1、小錢得救了!一年後的一天,他終於和那位捐骨髓的臺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2、播放《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讓我們用感恩的心去讚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用崇敬之情去讚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用無私的愛去讚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

課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99年的真實的故事。語言樸質而生動,洋溢著濃濃的真情。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像李博士一樣的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從而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像含苞的即將凋零的花朵,他在靜靜地期待著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反思這節課,我覺得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與遺憾。

  一、在品味課文時,對學生朗讀指導還欠缺。

引導學生深入課文,體會語句含義,激發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感情表達出來。學生有時朗讀不到位,例如: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重點是要學生體會小錢的不幸,悲傷與絕望,朗讀時要讀出這樣的感情來。學生在讀的時候,感覺完全是為了讀而讀,朗讀時聲音也不夠收放自如,聲音上揚,因此感情沒有到位,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如當時,我能夠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並給予恰當的範讀,用聲音帶動學生,將會對學生進一步感受文字,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起到作用。

  二、在課文講授中,忽視了對部分關鍵詞語的感悟。

比如“唯有”,雖然讀了句子,但沒有對“唯有”進行深入挖掘,這裡為什麼要用這個詞,用這個詞,你有什麼感受?這樣對課文的內容就挖的更深了,就能讓學生體會到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

  三、對於主題點撥和深化還不夠

課文的主題是頌揚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和愛心,但是對於這個主題的點撥和深化還不夠。

  四、自身應變能力不夠靈活。

對學生回答問題之後的評價語言比較單一,有些語言不夠乾淨利落,這些還需在教學中多多鍛鍊。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正視自己的不足,踏踏實實地把課文中最基本的、最優秀的東西,教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