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九年級教案/列表

《棗兒》優秀導學案設計

 學習目標:

《棗兒》優秀導學案設計

1.瞭解劇本的基本內容,指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分析戲劇的方法。

2.品味劇本的主題,感悟人生中體驗成長帶來的思考。

3.體會並同情老人與孩子孤獨寂寞的無奈。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訓練為能

  第一課時

1、為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竹匾(biǎn) 撣去(dǎn) 囫圇(hú lún) 咀嚼(jiáo)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津津有味:形容特別有滋味

躊躇:猶豫不決

躡手躡腳: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很輕。

3、詞語積累。

喃喃自語   躡手躡腳   驀然   躊躇  雕塑

4、本文的作者是 孫鴻,體裁是 戲劇 。

一、理解探究我能行

1、老人為什麼留著這些“棗兒”?

老人留著這些棗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吃。

2、孩子為什麼懷揣這一個“棗兒”?

孩子懷揣棗是為了給自己的爸爸吃。

3、.再讀舞臺提示從人物的動作神態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樣的性格特點?

老人:善良和藹飽經滄桑、孤單無助

孩子:天真可愛又可憐

4、“棗兒”除了指真實的“棗兒”,還有其它含義嗎?

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但更主要的是傳統生活的象徵,是精神家園的象徵。

二、合作釋疑我展示

1、老人有幾次回憶起兒子棗兒小時候的事?他對男孩又是什麼態度?他的這些回憶和態度反映出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老人有三次回憶起兒子棗兒小時候的事。 老人對男孩始終是十分疼愛的。 老人的回憶,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想念,反映了他對兒子的至愛親情。他對男孩的態度,表現了一種不是祖孫而如同祖孫般的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也折射了他對兒子的親情。

2、作者想要借棗兒表達一種什麼思想感情?

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但更主要的是傳統生活的象徵,是精神家園的象徵。全劇以棗兒為象徵,借棗兒來寫親情,又借親情來反映我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作者在劇本中既表現了現代化程序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的固守、對精神家園的追尋,也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

3、本文的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謠,它在劇在起到什麼作用?

這樣寫既與開頭相呼應,又強化了劇中情境和內容,深化了全劇的思想感情。

4、文章的題目為什麼以“棗兒”命名?

“棗兒”是全文的線索,是人物對白的話題

  第二課時

課外語段閱讀。

寂寞的月亮

在我的視野裡,月亮是寂寞的。她那麼孤單地懸掛在天空,星星離她那麼遙遠,地球離她那麼遙遠,就連一直在給她光和熱的太陽,也總是離她那麼遙遠。月亮孤孤單單地懸掛在天上,已經有數億萬年了吧?這是何等漫長的寂寞呵!

看那些從月球上發回來的照片,月亮上面,永遠都是冰天雪地的樣子,永遠都是戈壁荒原的樣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峽谷,可那些峽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廣裹地鋪展開去的,不是江南水鄉那樣的美,而是無盡的荒涼。月亮上沒有風,她連聽一聽輕風吟哦的機會都沒有;月亮上沒有雨,她連看一看雨絲飄飛的可能都沒有。她沒有樹,沒有水,沒有空氣,甚至連一丁點的小小生命也沒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關於月亮,從古到令,有很多傳說,什麼“嫦娥奔月”,什麼“吳剛伐

桂”,但是月亮壓根兒就沒有過這些。那些傳說,不過是人類的種種附會罷了。月亮什麼也沒有。也許,她正是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圍繞著地球旋轉的吧?如果是這樣,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讓人心疼了。可是,我們心疼過或關心過月亮的寂寞嗎?沒有。我們似乎從來就沒想到過她的寂寞與孤獨。我們看不到她的時候,總是在心頭埋怨著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責著她。很多年了,月亮總是這樣被我們埋怨和指責著。我們只知一味地從她那裡享受月光、獲得詩意、索取浪漫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月亮,我們寫過很多詩文,但一篇篇翻開來看,那不是寫給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們藉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我們還藉助月亮唱過許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沒一首是專門唱給月亮的。是的,我們不僅沒有為月亮付出過什麼,而且,還無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們的這些行為,是多麼地自私!

可是,我們是否想過,月亮其實是不屑於自己的寂寞的。

數億萬年了,月亮從來沒有埋怨過廣寒宮的寂寞,也從來沒有向誰訴說過心中的孤獨。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為我們照亮黑夜,為我們排解寂寞。不是嗎?是月亮讓李白在孤獨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膽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遠結遊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遊子的心,所以她總是用她的圓祈盼人間團圓和美滿。她總是希望每一個遊子能夠平平安安回家,總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夠成為一生一世相親相愛的眷屬,總是盼望每一個家庭能夠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還為我們帶來許多浪漫的詩意,裝點我們的家園和生活,讓我們一代一代在這詩意的家園中生生息息。據說,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許多。由此看來,明潔而光輝的月亮是在勸化人們從善,是在把友愛、道德和人性灑向人間。是的,這就是月亮,她在廣寒宮忍受著永恆的寂寞,卻總是把美好與祝福呈獻給我們。

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從不計較和埋怨,始終潔白、純淨、無瑕地高懸在天空中,給予我們無聲的啟示與祝願。也許,這樣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隨便叫做一顆什麼星星。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她才值得我們前赴後繼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喚……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她獨自懸掛於天空,不因為眾星捧月而圓,不因為眾人遙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懸掛於天空,孤獨地潔白於天空。她不會因為什麼而改變,更不會因為什麼而消失。

在數億萬年的寂寞中,她銀色的圓,是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 (作者汪建中,有改動)

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月亮的寂寞的?

①月亮是寂寞的。她那麼孤單地懸在天空,已經有數億萬年了。②月亮是無私的(或“樂於奉獻的”)。她在廣寒宮忍受著永恆的寂寞,卻總是把美好與祝福呈獻繪我們;她很大度,很高尚,從不計較和埋怨,始終潔白、純淨、無瑕地高懸在天空中。③月亮是孤傲的。她獨自懸掛於天空,不因為眾星捧月而圓,不因為眾人遙望而亮。

2.月亮有什麼特點?請聯絡全文分點歸納。

①從外部看,星星、地球、太陽都離月亮那麼遙遠。②從月亮內部看,月亮上的山峰、峽谷、平原是寂寞的,她沒有樹,沒有水,沒有空氣,沒有生命。③從時間上看,月亮的寂寞是漫長的,已經有數億萬年了。④從人們對月亮的態度看,她的寂寞與孤獨從來沒有人想到過。

3.為了月亮,人們寫過很多詩文,但作者認為“那是我們藉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請以讀過的詩詞為例(上文中出現的詩歌除外),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舉出任何一首寫月亮的詩詞並作恰當分析均可。答案示例:作者認為“那是我們藉助月亮來寫給我們自己的”,意思是說人們寫月亮並不是為了表達對月亮的某種感情,而是借月亮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比如《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中“月有陰晴圓缺”一句,蘇軾是借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比況“人有悲歡離合”是自古難全之事,目的在於勸慰人們不必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耿耿於懷,可以說這句詩正是蘇軾寫給“我們自己”的。

4.從文中看,“月亮其實是不屑於自己的寂寞的”,但作者卻以“寂寞的月亮”為題,請你揣摩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

文章以“寂寞的月亮”為題,用擬人化的手法,給人以形象的直覺,即月亮確實是寂寞的。這樣安排意在用月亮的寂寞來襯托她的“不屑於自己的寂寞”,從而讚美月亮心靜如水,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5.文章的結尾說“在數億萬年的寂寞中,她銀色的圓,是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請聯絡全文,簡要分析這一結尾的表達作用。

①從結構上看,“在數億萬年的寂寞中”照應題目“寂寞的月亮”,突出了月亮的寂寞; “她銀色的圓,是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與開頭“給她光和熱的太陽”相呼應, 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②從內容上看,用“太陽神獎勵給她的一枚勳章”這一比喻,進一步讚美了月亮的崇高品格,意味深長地點明瞭文章的主旨。

6.下面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 (D)

A.歌頌了月亮淡泊寧靜、甘於寂寞的品格,希望人們用一顆寧靜、大度、善良的心去對待生活。

B.褒揚月亮在人們難以企及的高度,獨步於天庭,擁抱寂寞,把一片光輝灑向人間的崇高精神。

C.讚美月亮飄逸灑脫的風骨和特立獨行的風範,啟示人們面對喧囂的世俗要心靜如水,摒棄浮名。

D.崇尚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呼籲人們在生活中潔身自好,在孤獨中感受快樂,在寂寞中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