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九年級教案/列表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反思彙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反思1

本年度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有效教學課題大賽,在課堂教學中探究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這節課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聽課老師的好評。但課後回顧時,我有如下反思: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反思彙總

一、這節課的成功之一在於我一改過去常用的串講法,採用了誦讀法進行教學

這是一首抒情詩,最能體現出杜甫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在制訂的三個學習目標中,主要以“朗讀訓練”為重點。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誦讀的過程就是由口入心的過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過程。以誦讀法教授古詩文,自然、親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內容瞭解、感情體會、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調、風格等內在美的感悟、欣賞。在這節課上,我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以多種形式的讀貫穿全課,要求學生在讀準、讀順、讀懂的基礎上讀出詩的味道,讀出作者的形象,讀出自己的感悟。整節課書聲琅琅,效果極好。深刻的印象就是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順勢點撥學生的寫作方法。比如,在指導第一小節的朗讀中讓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從找到的字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概括出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第二節借事抒情,第三節借細節抒情,第四節直抒胸臆,使文章感情達到高潮。這樣便於學生體會抒情在文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讓學生體會學習文章的細節描寫

比如第一節中的“飛”“灑”“掛胃”“飄轉”“沉”等動詞細緻地寫出了風吹茅草的情狀,學生不難體味出詩人焦灼、苦痛的心情。第二節“倚仗自嘆息”不僅可以想象出詩人氣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窺視到詩人悲嘆群童抱草,屋破難修的無可奈何的心情。第三節中的“嬌兒惡臥踏裡裂”一句,學生的注意力放在“惡臥”二字上,我就引導他們可能由於孩子的睡相不好蹬破了被子,還有就是被子本來就不結實了,恰巧孩子一蹬就破了,從而體會作者換不起被子的生活窘迫之景。“嬌兒”二字寫出了詩人對孩子的疼愛之情,而絕無怨恨之意。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飢餓哀號、流血死亡的時代背景了。第四節六句,直抒感慨,表達了詩人美好的願望和高尚的情操。詩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己及人、由近及遠、由小及大,一想到飽經喪亂、顛沛流離的“天下寒士”,在此風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滅了“小我”,為天下受苦受難的人們振臂高呼,發出了黃鐘大呂般的強音。在小結的過程中我再用抑揚頓挫、滿含激情的語調說出下面這段話: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為“詩史”,他本人也被稱為“詩聖”。這時,教師補充“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命名為“世界文化名人”的內容,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確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

整節課,我始終處於一個積極的引導者的地位,教學問題的落實始終由學生來完成,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節課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也品嚐了失敗,發現了不足。在開頭初讀把握較長句子的停頓時,對學生朗讀節奏的劃分指導不夠,以致在這一環節耗時過多,影響了後面的教學環節;在質疑中給學生時間不足,不善於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對學生髮言的評價不夠到位等。這些都有待日後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反思2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漢濱區教研室張老師的《國中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市級小課題研究組。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不斷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特別是在古詩詞教學方面更加深入的探究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

在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時主要設計兩方面重點:情境匯入和有效朗讀。

新課改倡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詩聖”杜甫的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面對的是一群14歲左右的少男少女,他們成長在豐衣足食的年代,受經歷與知識積累水平的限制,對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改變黑暗現實願望的古代詩歌要達到深層理解必然有一定難度。如何為學生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感情氛圍,從而實現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在備課組活動中,我聽取了同行的意見後,這樣匯入新課:在我們祖國燦爛的文學史中,唐詩是一串璀璨奪目的明珠。在這串明珠中,杜甫的詩作以其強烈的時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獨佔鰲頭,被譽為“詩聖”。 那他怎麼會淪落到身居簡陋草堂的地步?在這個條件惡劣的地方,大詩人又會有怎樣的遭遇和感慨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跟隨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去了解一下。

接下來我簡要的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這首詩寫於 唐肅宗上元二年(744年)秋天,安史之亂還未平定,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又輾轉經同谷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樂和自足,於是歌唱春雨,尋花漫步,遣興江邊,以詩酒自娛。但是,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上元二年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必定會受到感染。精心設計的導語營造出了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氛圍,把學生帶進特定的情境中,為下面我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濟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有效誦讀方面的設計原因和對策: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初讀感知,掃除字詞障礙;再讀詩歌,疏通詩歌大意;三讀感悟,體會作者感情;四讀品析,揣摩精美語言。採用教師範讀,互讀互評,學生賽讀,小組展示讀等不同方式朗讀品味。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容和感情的層層深入和理解,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無論是為深入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薰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新課程標準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詩歌教學的 “朗讀訓練”都是重點,我設計這樣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讀,從而實現語文教育的薰陶感染目的。

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基本完成了預定目標,但在課堂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詩歌教學該不該深究字詞賞析,還有如何讓學生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等。最後,借用屈原的一句話來表達自己未來的教育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反思3

中學語文課本選入了杜甫詩作九首杜甫是詩壇之聖,《茅》詩是傳世之作《茅》詩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抒發的是憂國憂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教學意圖是想通過對《茅》詩的學習,讓學生串綴起同一時期、反映同一主題的其它詩作,聯想當時動盪不寧的社會面貌;體味連年窮兵黷武給社稷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從而使學生受到愛國愛民的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視和平的思想感情?

課堂上,學生回憶了過去學過的杜詩,使之對杜甫的認識更深刻更全面,對杜詩意蘊的體會更形象更豐滿既溫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帶舊,使學生的感知向深層發展?

教學過程中,以誦讀為主,用誦讀把整節課串聯起來,使整節課以詩教詩,以詩學詩,師生沉浸在詩的氛圍中,學生受到詩中意境的感化,語言的薰陶,在學詩中提高認識,愉悅身心,得到美的享受,達到拓展學生視野,提高欣賞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