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八年級教案/列表

《敬業與樂業》教學簡案+教學反思

 《敬業與樂業》教學簡案

《敬業與樂業》教學簡案+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特點;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能力目標:

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的論述自己的觀點。

 教育目標:

尊敬學習,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點、難點

把握中心論點,體會敬業與樂業的情感。

  策略和方法

討論法。

  第一課時

 教學程式

  一、匯入:從提問學生對待自己的學習態度入手。

教學目標提示:同學們學習這兩篇課文時要注意兩點:1課文是怎樣開頭的?2課文中說理時,舉了哪些例子?是為了證明什麼觀點的?

關於作者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二、整體感知

1、 讀課文認字與詞語及名句的解釋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旁騖 佝僂 承蜩 倘若 褻瀆 駢進 強聒

2、 握文章的中心論點?

3、 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4、 文章最後怎樣總結的?

以上提綱挈領性的給學生了提示的問題後板書即可,不必詳細。

作業:1、書寫字詞

2、完成《目標》第一題

課後記:掌握字詞,梳理結構,是本課的重點。但必須注意板書地清晰。

  第二課時

一、 字詞複習

  二、 研讀與探討

1、 怎樣理解“業”的含義?

“業”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 怎樣深入理解“敬業”精神?

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幹一行,愛一行,不能蔑視普通職業,尤其體力勞動。

3、 論證上的最大特點

(1) 引用經典、格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如儒家的《禮記》、《論語》、《老子》、《莊子》等。

(2) 舉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孔子、朱熹、曾國藩。

關於課後練習的討論:

“合理的生活”指什麼?

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對於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認真的做好,並在做事中發現了樂趣,而不是發牢騷。

 《敬業與樂業》教學反思

《敬業與樂業》選自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其第二單元的選材要求是:在感受人類精英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情感、閃光的思想的同時,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品味不同場合、不同背景下口語運用的技巧。如何更好地貫徹這個要求?我認為須把握三個環節感悟三個美。

一、引導朗讀 感悟結構美

《敬業與樂業》層次清晰,結構緊密,邏輯性強。感悟其美關鍵要具體引導學生做好兩點:首先,朗讀中把握語段語氣的基礎上抓語段關鍵句。例如文章首段的語氣是轉折語氣,其關鍵語句在後——“敬業與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其次,引導學生讀懂段段之間的銜接,明確每個話題的起承轉合。例如首段的關鍵語意是:“敬業與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二段的關鍵語意是:所以在演講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從銜接上看,兩段是典型的總分關係,而二段關鍵句又是分話題的總起句,承接的是三四段的兩個並列段,合的是五段:“我徵引儒門……萬不能容赦的”這幾句,(也是一個典型的總分總關係。)轉的也是五段末句:今日所講……何種態度。這樣,在反覆朗讀中不難感悟行文中“三個話題”的基本佈局。

二、抓引言設疑 體會說理美

這篇演講詞語言表達通俗淺顯,但學生在閱讀作者大量引用的經典、格言,往往會淺嘗輒止。為此,在教學中,我不僅引導學生反覆誦讀經典、格言的註解,還加以相應的提問。這樣來真正準確把握課文主要觀點,感悟作者的說理美。例如:文章分述的第一個話題我這樣問:作者談有業之必要,作者是怎麼說的?有學生回答:作者引用孔子言、講百丈禪師故事來“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勞作”我接著說:“是的,那麼業的必要性說透了嗎?”學生只理解了孔言中的兩種人就是因為沒有業而難造就,而百丈禪師的例子似乎讀不懂,我提問:百丈禪師為什麼不吃飯?生回答:門生替他服務了。我說:“好,那百丈禪師是怎樣一個人?”生回答:始終如一。我問:哪兒可見?生:“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我問:始終如一,“一”指什麼?生:“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至此學生豁然開朗——有業可成性格。這樣,再引導學生品味一反一正,一理一事結合起來文筆簡練,形式多樣,說理全面的亮點就水到渠成了。

三、議作者理念 悟人性美

在這點上,文章的“敬業”與“樂業”兩部分體現的尤為突出。例如在“敬業”部分的六段,我提問道:作者提及“大總統”和“拉黃包”兩個職業意在何?學生不難明白:職業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神聖,是不分高低的。在七段中我提問道:作者為什麼“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學生細讀之中也會抓出作者的理念:大家同時替社會做事,怕的是做不好對不住這一天的飯。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把握作者的敬業態度——專心做事,不管事情大小。至於樂業部分,作者的人性美我認為主要是感悟演講中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裡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這句是作者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是作者語重心長的疏通讀者的苦樂觀。明確這一點,後文“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的期望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在這三個環節的展開突破中,我認為學生較好的感受了作者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情感和閃光的思想。至於在此基礎上怎樣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其焦點問題是: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試從文中舉出例子,並做說明。其具體做法形式是:學生各抒己見;老師媒體出示共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