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四年級作文/列表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1

今天,我匆匆寫完作業去上網,聽朋友介紹我登上了摩爾餐廳,這個遊戲可真好玩呀!不但可以買食物還可以賺錢,不過我現在的餐廳不夠僱員工了,於是我便向各個餐廳請教經驗,店主們大部分說經營不但要看顧客來的多不多而且還要看客人們來的最愛吃什麼菜,什麼菜賺得最多再做決定。聽了這些話我急忙開啟餐廳日記看看客人們一般都點些什麼,經過一番查閱我終於找到了客人們最愛吃的東西“蘑菇湯”、“芹菜炒肉”。接著我開始計算那道菜的利潤最高:芹菜炒肉的成本是15元,一共可以做15份,每份可以賣3元,利益是30元,每份利益2元。蘑菇湯成本是20元,可以做20份,每份可賣5元,利益是80元,每份利益4元。蘑菇湯每份利益高,所以我每天多做了一些蘑菇湯,現在我的餐廳已經是五星級了。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和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標。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標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標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標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標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裡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於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於3.5元,20減3.5等於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並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於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祕,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4

正文內容簡介: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在昨天的數學課上..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頗有趣的數學題: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

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來思考的話,我們應該從條件出發,一步步的推.最後推出結論.可是在這道題中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於是,我就從後往前推:長滿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長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時候就長了半池。本來是日增一倍,現在便成了日減一倍,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這樣的思路,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得解。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5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裡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為我知道這裡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6

這一次數學考試,我竟然考了100分! 還記得我懷著緊張的心情考完了這份卷子。第一堂課下,我發現桌子上有一張白白的紙,我心想:不好!難道是考試卷發下來了嗎?我不禁哆嗦起來,翻開一看,原來是大試卷,不是答題卡,我鬆了一口氣。第二堂課開始我就覺得心神不定了,好像將要有一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總之渾身都不安寧。 下課了,我來到課桌前,發現又有一張白紙出現在我的課桌上,“這肯定又是大試卷。”

我若其事地翻開那白紙,一看,這不是大試卷,而是真正的答題卡,上面還有一根“火腿腸”和“兩顆雞蛋”正瞪大眼睛望著我呢!我緊張的.心頓時放開了,變成了一顆高興的不能再高興的心,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數學考滿分。以前都是就差那麼幾分,所以考滿分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個夢想,今天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回到家中,我想給媽媽一驚喜,哭著對她說:“媽媽……我數學……沒……沒考好……”媽媽擔心地問:“怎麼會考不好呢?你平時不是很努力的嗎?”說完,我擦擦眼淚,忽然變了個臉說:“哈哈!媽媽你上當了!我考了100分,你以為你女兒有這麼笨嗎?”“唉!你這小丫頭,演技到不錯,長大了你就去當演員吧!” 說完我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7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跟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場。

早上8點多鐘,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南大街。正巧,站臺邊有一位老爺爺,他的身邊有一臺“會說話”的秤。

看到我走過來,老爺爺笑著說:“小朋友,稱體重嗎?”

我有點好奇地問:“稱一次要多少錢呀?”

老爺爺爽快的回答:“稱一次只要1元,而且還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呀!

於是,我在秤上站穩。老爺爺把開關開啟,只覺得有一個軟軟的東西往我的頭頂上一碰,隨後,機器上打印出一張小長方形的紙條,上面寫著:“體重:27。0公斤身高132。5釐米”呀!這半年我長高了4釐米,可是體重呢?

這時,我記起數學課上老師說過,“千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公斤,沒想到今天被我遇見了,而且我知道我的體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來的路上,我好開心啊!我一定要把身體鍛鍊的棒棒的!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8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則新聞,說是人的心臟與人的拳頭是一樣大的。今天,我就來量一量自己的拳頭,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臟多大。可是我們的拳頭是不規則的物體應該怎麼量呢?我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藉助水來量,因為在我們實踐課上藉助水量過土豆呢!

我找了一個地面半徑為4釐米,高9釐米的空心圓柱,我在裡面放滿了水,然後把拳頭放進去,水面立刻上升,我再把拳頭拿出來。水面立刻從9釐米降到了4釐米,我再用“4的平方×3.14×(9-4)”得計算求出了自己拳頭的體積,約為251立方厘米。

我測完拳頭體積之後,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正確,於是我又用了一個實驗來證明,結果算出來是250立方厘米,跟上次算出來的相差不大。

這一個實驗告訴我,只要自己敢於去探索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實踐出真知!”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9

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它的用途十分廣泛。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專賣店買衣服,他挑中了一條褲子,標價286元。結賬時,爸爸用了會員卡可以打8折,這時他微笑著問我:“建樹,最近你不是學到了小數的乘法了嗎?你來算算這條褲子8折的話要付多少元?比原來的價錢少多少元?我拿起紙和筆飛快地算起來:如果打8折就是286乘0.8等於228.8元。比原價少:286減228.8等於57..2元。我抬起頭來說:“8折要228.8元,比原價少57.2元,對嗎?”爸爸說 :“對的,你真聰明!”我忽然想到:當另一個乘數小於1的時候,它們的積小於第一個乘數。付完錢後,我們又來到了菜場。我們先到了水產區,準備買一條扁魚,我問阿姨:“扁魚多少元一斤?”她說:“8元一斤。”我挑了一條中等大小的扁魚,阿姨稱了下1.3斤。我在心裡默算了一下:1.3乘8等於10.4元,爸爸摸著我的頭說:“又對了!”阿姨收了我們10元,又送了我們幾根香蔥,付完錢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小數的乘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要好好的學習和利用它。

四年級上冊數學日記10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裡,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非常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