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牛皮靰鞡茅草塞散文

這些天,連續寫了東北的“七大怪”,今天,說一說最後的一怪:牛皮靰鞡茅草塞。

牛皮靰鞡茅草塞散文

這個怪有點特別,還是與東北出名的“三寶”中的一寶:“烏拉草”有關。是怪也好,是寶也罷,咱就聊上它幾句。

我的老家屯子的東面五、六裡處有一條小河流,叫漂河。河的兩岸是大片的溼地,除了生長苫房草外,還有老百姓冬天取暖“絮鞋”用的烏拉草。這種草長得和三稜草、塔頭纓子有些相近,但又區別,烏拉草葉寬、軟,根部發紅,不懂的人,常常把塔頭纓子割回去,只能當柴火燒,不能絮鞋用。

說烏拉草的用途之前,不能不說一下靰鞡。靰鞡是東北老輩人冬天都穿過的一種鞋,它是用整張牛皮經過很多道工序製成幫和底的在一起沒有接縫的鞋,這種鞋的皮革厚厚的,在鞋面和鞋口處做成了一排粗大的褶,用皮條穿了,整個鞋肥肥大大的,穿在腳上像兩隻船,人們叫這種鞋為靰鞡。這樣的鞋封閉性好,耐磨,裡面除了裝腳外,還可以裝很多讓腳取暖的東西,當時,農村人生活困難,根本沒有錢買其他東西,就用一種草甸子的草絮到鞋裡,即軟乎,又暖和,天長日久,大家就把這種草叫靰鞡草,靰鞡兩個字寫起來還麻煩,後來的人就改成了這樣三個字:烏拉草。

在東北的民間傳說,這靰鞡鞋還是皇帝御封的呢。說的'是乾隆皇帝東巡來到關東地區,看見這裡的老百姓腳上用一塊動物皮裹著。乾隆帝便問:“這是什麼?”百姓答:“鞋。”乾隆是位聰慧有學識的帝王,他說:“此鞋獨到奇特,又倍受大家的喜愛,還沒有名字,就叫它靰鞡鞋吧!”這靰鞡鞋就這樣是皇帝給起的名。

有一年,乾隆皇上帶著貝勒大臣和八旗兵,到寧古塔的雞林鳥喇山裡打獵。有一天,玩到天將傍晚,已打不少的獐狍野鹿,皇上越玩越高興。天徹底黑了,他們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這些人只好在山神廟裡住下來。這山神廟只有一座正殿,皇上和大臣們都睡在正殿裡。當兵的在院裡點上幾堆火,在草甸子裡割些靰鞡草,鋪在地上過夜。半夜,皇上凍醒了,他腳上穿著一雙氈“踏踏瑪”靴,因為白天打獵出汗,這時,靴已不保暖,腳凍得像貓咬似的。為暖腳,皇上就在大殿裡來回走跺腳。這個時候,他就聽院裡“砰!砰!”有人捶東西。皇上走到院子裡一看,滿院子當兵的睡在靰鞡草上,一個個睡得都挺香。皇上想:“怪!我穿氈靴子還凍腳呢,這些當兵的就穿一雙牛皮靰鞡,怎麼不凍腳呢?”皇上循聲到牆角一看,餵馬的戈什哈正坐在地上捶靰鞡草呢。只見他捶完後,揉巴揉巴草續進靰鞡裡穿上就睡下了。皇上明白了:“啊!這靰鞡草是寶貝呀!”於是在當兵的身子底下拽出兩把草也捶上了,捶完續在氈靴裡,只覺著暖烘烘的。第二天天亮後,皇上問貝勒大臣:“關東幾宗寶?”大臣說:“人蔘、貂皮、鹿茸角。”皇上說:“不對,關東三宗寶:人蔘、貂皮、靰鞡草。”這靰鞡草也就成為皇封的寶貝了。

立秋以後,是割烏拉草的季節,把這種草從草甸子割回來要涼晒乾透,捆成茶杯粗細的捆兒。然後放於蔭涼處。在冬季冷的時候,取出一捆,放在石頭上或者硬木頭上,用木棰反覆均勻地敲打,直至把草敲打得非常柔軟。然後再用左手提著草的稍兒,右手五指作梳子用從草稍梳到根。直到把草梳完,然後,可以用它往靰鞡或者其他的鞋裡絮了。往鞋裡續草也是個技術活兒,續得好,可以把草續成一個氈襪形的“草窩”,很保暖。絮不好的,常常“滾包”,有的地方草多,有的地方草少,凍腳還不舒服。

東北的冬天,天短夜長,每到傍晚的時候,就能聽到村裡各處不時地響起沉悶的“咚、咚——”的砸草聲,草的清香也隨著這“咚咚”聲散發出來。

一首樂曲廻蕩在夜空裡,砸來了月亮。

一縷清香溢在農家小院,喚來了星星。

鄉村裡的人們雖然很窮,腳下熱火,心裡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