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慨嘆告貸散文隨筆

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先生也說:什麼最難?——借錢!

慨嘆告貸散文隨筆

當一個人面臨窘境,需要向人告貸才能過坎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無論向誰告貸,都存在著這麼幾個問題:一是唯恐遭到拒絕(哪怕是深表同情之後最委婉的拒絕);二是能否在給對方的承諾中如期如數償還;三是一旦對方借給了你,你就欠了對方比金錢還要貴重的幾乎終身難以償還的天大人情——因為,他是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的。

於是,李嘉誠先生又說: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不僅肯借,而且連個借條都不讓你打的人,一定是你貴人中的貴人。如今,這樣的貴人不多,遇到了,必須珍惜一輩子。——誠哉斯言!

筆者是國家中級公務員,現已退休,處於中國“中產階級”的邊緣,生活不困難,尚略有盈餘。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突然而來的災難使我不得不緊急告貸。我向同學關係層、同事關係層、朋友關係層、網友關係層,分別發出了求援資訊。其結果是,令筆者感慨萬千。現將結果,以資料形式公佈,請大家一看,並深思。

一、我向同學關係層發出求援資訊(自以為關係非同一般者)凡38條,其中回覆29條,施以援手者2人,其餘對我深表同情,但愛莫能助;不予回覆者9人。

二、我向同事關係層發出求援資訊(自以為關係非同一般者)凡10條,其中回覆8條,施以援手者2人,其餘對我深表同情,但愛莫能助;不予回覆者2人。

三、我向朋友關係層發出求援資訊(自以為關係非同一般者)凡31條,其中回覆25條,施以援手者0人,25人對我深表同情,但愛莫能助;不予回覆者6人。

四、我向網友關係層(網路文學社團、博友往來者)若干人發出求援資訊,回覆者僅7人,其中,愛莫能助者3人,表情(汗顏)回覆者1人,調侃者1人,出高招讓我網貸者1人,施以援手者1人!

另外,還向一位中學時代的班主任老師、校長(已經退休)發出求援資訊,立即得到他老人家給予的所求數額的援助!

綜上所述,最靠不住的是朋友;最令我感動的是那位博友,她是上海的一位女士,我們只是部落格文章交流、網路資訊往來,而她竟然對我如此信任,十分難得!因為,筆者同時還求助於兩位筆者曾經幫助過她在紙媒上發表了作品的.博友、和一位筆者曾經給她在中國作家網發表評論極力推崇她的博友,二人回覆的話高度一致:借錢給您,我向老公咋樣交代?這裡,我尤其十分感激我中學時代的班主任老師、老校長,其施於援手給我的痛快舉動,真的出乎意料。至於同學層、同事層的那4位,亦令筆者感激!

世界上最精明的猶太人說:借錢,即是掏錢給自己買了個敵人。

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或多面性的。老於世故、洞悉人情的猶太人,所說的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那是針對告貸者中的小人而言的。倘若把它當做一個普遍真理,未免失之偏頗。不僅在主觀上否定了人之良善本性、人之崇高友情、幫助他人之善舉;同時,也在客觀上侮辱了受困者,把告貸者不分良莠,一鍋煮了,極大地傷害了告貸者本來就很脆弱的自尊。

借債還錢,殺人償命,這是常識,天經地義。然而,借債有借債的難處,討債有討債的無奈。借債的人往往是君子之諾,討債的人往往是小人之舉,從古到今,這早已是一個普遍現象。當君子之諾無法兌現(不管是主觀惡意還是客觀受限),且久而久之,債主也就只能以小人手段討之了。

那個新編楊白勞和黃世仁的小品,用置換了身份的楊白勞和黃世仁的故事,一再警示施借者,對於告貸者千萬莫懷惻隱之心!

施借者有愛心,告貸者講誠信,是這種事情中最值得稱道的結局。

樂施援手,講究誠信,是施借者與告貸者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其意義,已經遠遠超過金錢本身。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然而,在金錢之上,還有更具價值的東西,它是我們人性中最寶貴最應當珍視的品質。筆者每每念及於此,就會為之高山仰止,熱淚盈眶。

筆者曾告貸於人,也曾施借於人,箇中感受,可謂五味雜陳。總之,施借於人但求返本,不求額外回報,更不以施者驕人;告貸於人,必分文不少,且加帶利息奉還,並永遠牢記其援手之恩。

故而,筆者由衷地讚歎李嘉誠先生所說的話,雖然他是富豪,可他畢竟是受儒家文化深刻影響的中國人,而不是精於算計、只擁有金錢,卻連祖國都曾經丟棄了兩千餘年的猶太人!

有一則故事,始終令筆者難以忘懷:舊時,魯人闖關東;閩人下南洋;陝人赴新疆;晉人則走西口。離鄉背井,走南闖北,蓋為養家餬口,亦圖擺脫貧困也。數代節衣縮食,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始有發家致富者,曰閩商、晉商焉。某甲某乙,皆走西口之晉人,相互照應,情同手足。乙得甲之幫襯,不數年,腰纏萬貫,為一方首富。甲則屢屢賠本,潦倒落拓。乙每念及彼時得甲相助之情義,心內多有不安。於是借予甲五十萬做本錢,為其解困。不料甲賈運多舛,再度血本無歸,五十萬之告貸,遂為死債。一日,乙造訪甲,見其家有舊斧一柄,便隨手帶回。之後,打發管家將五十萬借據送予甲。甲見乙在借據上寫道:“賢弟之斧,愚兄以五十萬購得。現將賢弟借據奉還,你我債務,從此歸於烏有。”甲顫顫未及語,老淚先已奪眶而出也。古有“資斧”之說,此為“資斧”之演義也。俚語有云:“人情大於債,頭頂鍋子賣。”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