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我的書緣散文

我相信緣分,人與人之間聚散離合就是如此,其實讀書也一樣,也有書緣。

我的書緣散文

我幼時很少讀書,不像很多前輩自幼熟讀四書五經,成年後便滿腹經綸、通曉古今,很讓我羨慕。可以說是與書錯過了一段緣。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將至而立之年的我,只能從繁重的工作中扒開一個缺口,聞一聞書香之氣,雖不能“養浩然之氣”,卻有靜心清腦、安神補心的功效,不愧為醫治職業病的“一劑良藥”。回想過去時光中與書之間情緣,有遺憾、有歡樂,有感慨、有收穫,在此一吐為快。

從國中開始,受大姐和二姐的影響,我開始讀一些“雜書”,像《魯濱遜漂流記》、《城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特別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大姐和二姐的最愛,早晨天還未亮就能聽到她們站在院中歪七扭八卻激情飽滿的朗讀聲: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在我因被吵醒而感到不滿的時候,她們便給我講保爾的故事,講保爾如何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勇往直前,如何從敵人的手中死裡逃生,保爾便成為了我心中的大“英雄”。每天我都嚷著姐姐給我講保爾的故事,大姐乾脆把書又“偷”了回來(其實書是大姐從同學手中借來看的,但只在課間十分鐘外借,為此,大姐動了歪腦筋,放學時最後一個走,從同學“桌洞”裡拿回家,第二天第一個到將書放回原處,神不知鬼不覺),當我捧起書時,封面上印著一行字: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我開始通宵達旦的讀書裡的每一行字,並與保爾結為了朋友,甚至有時我會對著姐姐模仿保爾對達雅說的話:好姑娘,你別擔心,我可不會這麼容易就進棺材的。引得姐姐一陣大笑。但被母親聽到了,就會一頓臭罵。從那時起,我便對書有了不可分割的感情。

上到高中,九門功課壓得我一時喘不過氣來,一段時間便無暇讀書了。但周圍一些所謂的“差生”都在讀,他們讀的書要比我以前讀的任何一本都要厚、都要大,著實讓我眼紅,忍不住心癢便借來讀,但裡面都是講一些修仙、修神之類的東西,說什麼“吞噬靈劫”、什麼“忤逆蒼穹”,吹得眼花繚亂、漫無天際,沒讀兩頁便將書送還了。記得還書時那個“差生”的表情十分詫異:“這本你也看過了,可是最新的?”我說沒有。“那不願意看嗎?”我說是。於是他匆匆將書翻過其中一頁上,“看這裡,特別精彩,你慢慢讀。這書是慢熱型的,越往後越精彩!”我只好接過書,看到葉修麟已練就先天神功,並要去找冰山老妖復仇,我無奈的將書合攏遞給他,他似乎有些生氣:“靠,你有沒有讀過書啊?”我說讀過,但不喜歡讀這樣的。他笑著搖搖頭擺擺手便走了,留下了一句嘆息:“真沒品位。”

直到分科時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文科,從此沒有了“力的分解”、“時間與位移”、“阿伏加德羅定律”之類的困擾,學習壓力便小了很多,課餘之間便解脫似的奔向學校圖書館,圖書館裡的租價不算便宜,兩毛錢一天,我記得租的第一本書是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的《荊棘鳥》,拉爾夫與梅吉纏綿悱惻、感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把我深深吸引,也就是這本書,讓我養成了上課做小動作的習慣,我將課外書藏在課本下面,偶爾看一次講臺上唾沫橫飛的老師,接著又低下頭,津津有味的讀、忘卻自我的讀。然後,《海邊的卡夫卡》讓我認識了村上春樹的“後現代虛無主義”,《玩得就是心跳》讓我見識到了王碩嘲諷權威話語的“痞子文學”,《彼岸花》讓我走進了安妮寶貝無可救藥的“城市荒漠”……之後便讀艾米麗·勃朗特、大仲馬、餘秋雨、李敖等,反正中國的外國的、活人的死人的都去讀,不過為了省錢,我讀書總是“不求甚解”,讀得快也讀得粗,因此落下來一個“消化不良”的“症狀”,未能真正領悟到書中的真諦。但終究讀得很快樂,並且奇怪的是,讀書雖然讓我不再喜歡聽講,但對我的學習成績影響甚微,高二一整個學期,我的成績像汽車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樣暢通無阻。

高三時我開始學藝術,成為了一名藝考生,選擇的門類不是畫畫或者音樂,而是藝術文化管理,學的東西很多,包括影視評論、戲劇寫作、敘事散文等,教學的老師是山東藝術學院的研究生或者教授,他們在我眼中都是學富五車之人。記得在一次影視評論課上,教授讓我們談談馮小剛作品《無極》失敗的原因,我站起來回答說整部電影都在圍繞一個女人展開故事,未免太滑稽了。而教授立刻指出了我的偏見,他說,女人怎麼了,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戰爭就是因為一個女人爆發的,接著他開始講傾國傾城的海倫、執著於愛情的帕里斯和桀驁不馴的阿喀琉斯,繪聲繪色的將這場傳奇戰爭給我們講了一遍,講完後興致未減,又講起了諸神之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授講的西西弗斯的故事,他被宙斯打入地獄,每天要把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推到非常陡的山上,然後朝邊上邁一步出去,再眼看著這個大石頭滾到山腳下面,西西弗斯要永遠地、並且沒有任何希望地重複著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是多麼的悲哀絕望啊!教授的淵博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沒有廣泛的涉獵、沒有長期的知識積累,誰能講出這些動聽的故事呢?恐怕沒有吧。於是教授成了我的偶像,真正的偶像,我開始認真的讀書,也毅然下定決心:我的一生,必定要與書結下解不開的緣。

高中時代,對於許多人來說是戀愛的時節,而我回首張望,我似乎一直與書戀愛,也好,只要你不拋棄她,她定不會拋棄你,這樣的愛情,才是海枯石爛永不改變的。

上了大學之後,我才知道“大學是青春的墳墓”這句話毫不為過,由高中時期的“高壓嚴管狀態”到大學時代的“慵懶散”,無疑是一個突然的轉折,對我來說,有了充足的時間去閱讀。

我喜歡在週末休息時間去逛書攤,並專門看那些有些破的舊書,這類書大多是小販從收破爛的地方淘來的,也有很少是自己的藏書,只能靠碰運氣了。比如有一次我在路邊偶然看到一個小書攤,可以說這是我見到過的最小的書攤了,在一棵梧桐樹下,鋪著一張報紙,上面放著也就五六十本書,賣書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爺,坐在馬紮上裹著菸捲,我挑著他的舊書,發現有的已經發黴了,我拿起一本培根的隨筆選,紙張已經發黃,翻開一看,是1987年3月第三版印刷的,標價0.85元,書中還印有歷代哲學家像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的頭像插畫,甚是喜歡。賣書的老大爺說這些舊書都是他的藏書,我說藏書怎麼還捨得拿出來賣呢?他說其實一直都拿著這些書當寶,有的已經陪伴他50多年了,但越來越覺得自己老了,剩下的光陰不多了,總不能把這些書帶進墳墓吧,所以才決定把這些書拿出來晒晒太陽,給一些愛書的有緣人。聽罷,我掏出了2元錢給老大爺,他卻執意不肯收,只說如果喜歡就拿去吧,只要好好讀,我這個老頭子也就知足了。回到宿舍我便趴在床上翻開書讀了起來,剛翻開扉頁,就看到了這樣幾行藍色鋼筆字:

你從太陽中來

告訴我:

月亮裡有我們共同的

童年

臨別贈小弟:

10.18

書中沒有說明是哪一年,卻隱隱約約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背景,我時常猜測,那個老大爺是不是裡面的`“小弟”,而其中的“臨別”又有怎麼的不捨或者無奈呢?這本書便成為了我的第一本藏書。我卻沒有想到,我與老大爺的相遇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很多次走在那條街道上,卻再沒有看到他的身影,我也曾詢問過當地人認識姓尉遲的老人嗎?他們都不耐煩的搖搖頭。

讀書讓我不太喜歡說話和交際,一段時間,我開始喜歡獨自去新華書店,那裡是一片浩瀚的知識海洋,讓我乾癟的心如沐春風,有時一呆就是一天,濃厚的讀書氛圍非常愜意。那段時間,我讀的最多的書是泰戈爾、席慕容和海子,他們同樣是詩人,卻特立獨行,獨樹一幟,泰戈爾的深邃哲思、席慕容的款款柔情、海子的死亡絕唱,都是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讓我突然明白一個道理:每一個作者的背後都有一種情愫,每一種情愫的背後都暗含著一份希冀,每一份希冀的背後都包裹著一個新鮮的生命,每一個新鮮的生命都生著一張別緻的臉孔。

不得不感嘆,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有多少張臉孔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呢?學海無涯,就讓我們堅持讀下去吧。

大學畢業後走上了工作崗位,至今已有三年多,就像前面我所說的,只能從繁重的工作中扒開一個缺口,聞一聞書香之氣了。許多安靜的時刻,夜深人靜的時刻,妻子沉沉入睡之後,我總會悄悄走到書房,燃起一支菸,捧起心愛的書慢慢讀,倦了就仰起頭將書蒙在臉上,有時會做夢,夢到書長了翅膀,在夜空中飛翔,我就急了,也飛到了天上,可是“高處不勝寒”,我覺得好冷,卻怎麼也追不到會飛的書,正當我急得要哭時,書卻飛到了我手上,頓覺渾身暖和了,半夜醒來才知道,是妻子把書放到了我手上,並給我蓋上了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