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草原牧歌唱出生態憂慮的散文

作家滿都麥的作品我並不陌生,讀了《滿都麥小說選》之後,更增進了我對這位蒙古族作家的瞭解。他寫的小說、散文、專題史料、兒童作品、評論和歌詞,獲過多種獎項。從數量和影響來看,他的主要創作還是偏重小說,而小說給人突出印象的則是他寫草原生態的作品,《滿都麥小說選》正是這類作品的結集。

草原牧歌唱出生態憂慮的散文

過去我也曾讀過寫內蒙古草原的作品,但多數是以觀光者和局外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地區風貌以及人們的生活境況。如寫風土人情的表面特徵,多數也都是一種獵奇式的美麗描繪。而作家滿都麥的小說則不同凡響,因為寓“我”在其中:“怎麼?我竟跟狼同流合汙,變成了狼的同類?他因意識到這一點而不寒而慄,毛骨悚然。他的腦袋嗡地沉了下去,他發現自己已經不是什麼男子漢,而是一個卑劣的屠夫和劊子手……。”《碧野深處》講述了黃羊——狼——受傷的人這樣一個三者關係的故事。小說中的主人公納吉德體現了人類的良知和理性本真,他在懺悔中領悟了存在本身的含意,其間亦隱藏著作者善意的提醒:自然間的生物鏈不能也不應去破壞!“……因為狼的天性就是食肉,這個世界本應該有它們生存的空間……”,“……聽到馬群的嘶鳴聲,頓時感到有一股熱流湧遍了全身……。”《夜茫茫,他在荒原上》中留洋歸國的主人公為儲存一部蒙古族祕史艱難地逃亡著,路遇狼,狼奇蹟般地“饒恕”了他,聽到駿馬的嘶鳴,他振作起了生的勇氣和信念。狼也好,馬也好,草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它們是草原的精靈。愛護馬愛護狼就是愛護草原愛護生態,這是作者給予我們的忠告。“……敖包下,白樺林中的烈火整整燃燒了一個月,烈火中馬嘶狗吠人泣的聲音一直沒有斷。這撕裂人心肺的聲音,時而低沉下去,時而又高亢起來,一直在烈火中喧響……。”一些人的姿縱妄為,使草原在哭泣在滴血,痛斥他們的良知和人性喪失殆盡,鞭笞邪惡慾望佔滿整個身心後的醜態行徑,喚醒人類保護草原保護家園的天性,這就是《馬嘶·狗吠·人說》揭示的主旨意義。“……從生態平衡角度講,狩獵最終危害人類自己。尤其是在草原上,獵狼絕對是錯誤的……沒有狼、馬群和牲畜……在這片土地上都將變得遲滯、怠惰和沒有精神……”,“……唉,能有幾個人懂得大千世界上的生靈萬物相互依存的千絲萬縷的聯絡呢……在這片土地上,最危險地敵人不是狼,而是……以殺生為業的獵人……。”巴拉丹無意中救過一隻被他剪成四耳的狼崽,在狼與人相遇的剎那,不幸中的萬幸四耳狼救了巴拉丹。《四耳狼與獵人》強化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靈性相通、情感相近的生命事實,倡導以一種敬畏和愛慕的`心情崇尚自然、護衛自然。“……真是不可思議啊,一個民族如此遺棄和背叛祖先樹立的圖騰,又在意味著什麼?是古老淳樸的民族走向異化消亡的象徵?還是脫胎換骨進步的開始?……”人性的徹底異化,是變本加厲的野蠻和殘忍,最終必將走向自身的滅亡。《人與狼》中一次又一次地追問,是作家對草原生態文明發出的強烈渴念和呼喚。“……人離開了故土,就像吃奶的嬰兒離開了母親。只要還有一口悠悠氣,我是一天也不捨棄祖先的遺產和生我養我的這片草原……。”兩個蒙古老人的對話顯示了他們不離不棄草原故土的深厚民族情結,實質上是對民族生存狀態和文化前景的深深憂慮:“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現在”,現在人們扶犁墾荒,根除綠色,炸山、挖地,開礦建廠,工業時代和後工業時代,人類會給後輩兒孫留下些什麼呢?又能夠留下些什麼呢?至此,草原生態問題的嚴重性、迫切性、長遠性、發展性等一一深入讀者腦際,百思千慮,頗有啟迪,這就是《戈壁深處》帶給我們的美學意義。

拜讀作家滿都麥的小說,屏息靜氣裡的唏噓暗泣之聲,形成一波又一波湧動著的情感之潮,與文中的故事情節、文化理念交融和呼應。我認為作家滿都麥的小說寫的太好了,真想篇篇都引,一引到底。讀他的系列草原生態小說,深為他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維護生態環境的歷史使命感所感動,覺得20xx年在北京召開的滿都麥小說研討會,實在是中國作協明智的選擇,很值得向全國讀者推薦,一切關注生態環境惡化的人們都不能不撥冗一讀。

我國古代《左傳》有“天人合一”的追求,其中就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意。但今天,由於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對資源的無限制開發,生態危機已成為全球性的危機。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和破壞也在快速增長。然而,它所造成的危害卻遠非人人都能認識到位,都能有足夠的警覺。

草原是馬背民族的家園,滋養了蒙古族一代又一代人,但誰能全面地知道,以前和如今的草原又是怎樣一種境況?

母語作家滿都麥以他生於草原長於草原,以他在草原上的所見所聞,以他令人觸目的文學筆觸,為我們展現了草原生態被破壞和汙染的慘境,為整治生態環境、真正貫徹“以人為本”、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發出了有力的呼號!他憤怒地揭露和控訴了那些目光短淺、唯利是圖、竭澤而漁、不計後果的愚蠢行為和某些人,以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虛靈,以深刻的描寫和引人入勝的敘述、犀利尖銳的剖析,鮮明而生動地揭示,讓讀者去痛恨、感動、悠悠深思。

《滿都麥小說選》幾乎篇篇是激情洋溢、義薄雲天,充滿民族勇氣、正氣,對環境破壞和汙染的罪惡行為加以討伐的憤激檄文。對此,作為一個深受他作品的讀者,我深表敬佩和感激。回望草原民族,“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方式,使草原民族形成簡約的理念和風尚,不事奢侈,不事浪費,一物多用,物盡其用,這種獨特的理念與行為準則,不僅使草原民族能夠在觀念上愛慕自然、敬畏自然、崇尚自然,而且在實踐領域,從生活方式到生產方式都同自然生態息息相關,融為一體,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作一種重要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一以貫之,使之能夠在知、行統一上得到昇華。無疑地,《滿都麥小說選》對於我國正在崛起的環境文學的貢獻是巨大的、突出的、少有的、珍貴的。它不僅為保護彌足珍貴的草原生態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當今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啟迪。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以人為本”與“和諧社會”掀起新的浪潮之際,我們應該走近作家滿都麥。我相信,他的生態小說一定對人們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央的精神會有啟示和幫助,也一定有利於動員廣大群眾為改變環境惡化的狀況,為建設我國更加美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光明未來去努力奮鬥!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腳下正在向前延展的路,除此別無選擇!

《滿都麥小說選》是草原牧歌,它唱出了作家對生態深深的憂慮,它傳承文化,擔當道德,以文明教化讀者,以道德規約社會,以它不甘示弱的強光照亮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