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拜訪武侯祠,草堂瞻詩聖散文

目的地成都。

拜訪武侯祠,草堂瞻詩聖散文

沿途行駛管中窺豹:在成渝環線上就感覺到大成都磅礴的氣勢,四通八達的大環線把成都與重慶緊密聯絡在一起,把歷史上蜀漢三國的底蘊表露出來,把天府之國的富庶與現代的騰飛圈畫出來。成都,祖國大西南的大都市,已經成為航空、鐵路、陸路、水運的交匯點;歲月流逝蜀道難已經成為歷史,現在成都已經是一帶一路的始發、中轉和加油站。

蜀漢在這裡建都,歷史的厚重、蓉城的魅力就植根在這片熱土上。來到成都,拜訪武侯祠是必定的選項。

來到景區大門口,褐紅底色金字書寫的‘漢昭烈廟’牌匾清晰醒目。大門左側‘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右側‘全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豎掛著兩塊藍綠色的標牌。‘武侯祠’‘漢昭烈廟’,這是為何?想來已經是第二次到此,不禁與同行的老哥幾個淺聊了幾句。怎麼說呢,這裡長眠著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先葬為始,武侯祠是後建的,明代君臣墓祠才合為一體。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號‘忠武侯’,由於諸葛亮深受蜀漢百姓愛戴,人們也顧不了什麼君臣有別順嘴叫慣了武侯祠。俗話說官大表準。皇帝優先稱謂的‘漢昭烈廟’也就名正言順了。

牌匾座次可解,但這裡供奉著一位偉大的智者長眠著一位梟雄。

順著中軸線前行。前邊就是劉備殿,居中供著劉備貼金塑像,兩側偏殿供著關羽、張飛。關羽殿有其子關平、關興、周倉脅伺;張飛殿有其兒孫護隨。身為皇帝的劉備,只有其孫在側,究其原因,其子劉禪不僅丟了江山基業還“樂不思蜀”,可嘆,自坐像被後人毀掉後再無重塑。

劉備殿後,兩側是文華、英武兩個拱門。進去可看到文臣、武將兩廊塑像,裡面分別供奉著當時輔佐劉備的文與武頂級人物

對‘三顧堂’兩側的對聯印象頗深。上聯是‘兩表酬三顧’,下聯是‘一對足千秋’。要知道,這對聯大有出處,是詩聖杜甫所題。‘出師表’‘後出師表’是諸葛亮酬謝劉備三顧茅廬之情,‘隆中對’說的是諸葛亮縱論天下乃世間奇人。

再往後就是武侯祠了。大殿內居中供奉著金光閃閃羽扇綸巾滿腹經綸的諸葛先生塑像。兩側偏殿供奉的是他的.子孫。仰拜諸葛先生,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臥龍農耕、初出茅廬、借東風、舌戰群儒、空城計、草船借箭、七擒孟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最後邊是三義廟。其間有劉關張雕像,再現了最初涿州桃園三結義的場景,一代蜀漢開國元勳,正是從桃園結拜開始征戰建立偉業。

劉備的惠陵高大肅穆,有翁仲神獸排列,圍擋的紅牆翠竹極具韻味。

一路走來,轉幽靜,賞盆景,觀花草,聞暗香。看古樹盤根錯節,拱橋水影玲瓏璧巧,漢宮殘柱歷經滄桑;接著參觀三國文化陳列館,駐賞殘壁石刻《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睹物思情,這些創造歷史的先賢和舊物已經成為殿堂級人物和歷史的見證,懷著憑弔的敬意緩步走出。

出得武侯祠後門就是歷史上老成都的策源地——錦裡。

一塊石碑上陰刻描紅的“漢故錦裡”篆字,訴說著它的歷史久遠。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人流,國人老外塵外之人的混雜,各種小吃各種氣味的瀰漫,琳琅滿目原始現代的商品,三國人物做成偶像的創新,小街窄巷展示吆喝的店鋪,這一切都還原構成了錦裡當初今世的跨越時空,原來老成都的縮影在這裡。

遠離喧囂來到草堂,瞻拜唐朝偉大的詩人——杜甫。

唐朝的詩,是我國詩壇皇冠上的明珠。大文豪魯迅先生曾講:“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在唐朝眾多的詩人中,李白、杜甫、王維、李賀,被後人冠以詩仙、詩聖、詩佛、詩鬼稱謂。李杜,更是群英翹楚。李白的詩豪放浪漫,而杜甫的詩更貼近勞苦大眾,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真實的寫照。

草堂地處成都西郊。走進草堂謁拜心緒油然而生,整個景區花香草綠裝點潔雅,返璞歸真樸實無華,儼然是一處世外桃源。讓歷史回放當時的情形:當時詩聖為躲避‘安史之亂’來到成都,他當時已是貧困潦倒,在友人的幫助下才得以結草廬安身立命。據史料講,詩聖在這裡住了四年,共創作出詩歌二百四十多首,其中不乏描寫草堂的詩句。

譬如,描寫草堂位置:“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又譬如,描寫草堂環境:“柴門古道旁,入門四鬆在”“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再譬如,描寫季節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詩中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看得出,詩聖很愛惜護佑自己的居住環境不乏溢美之詞。

徘徊在草堂景區深處,欣賞千詩碑,品味詩境觀摩書法;幽廊曲徑處,體味竹娑橋水勾連;參觀博物館,草堂遺址文物印證;入室草堂屋,瞻拜詩聖懷古看今。翠綠的草坪上,詩聖的塑像栩栩如生,春夜喜雨園,更是把人帶到了《春夜喜雨》中的意境。

一代代後人敬仰詩聖,除了儘可能想象復原詩聖詩句中鄉野村風的居住環境以外,還依據詩聖曾做過唐朝少陵、拾遺、工部官吏職務,追贈配屬建築及辦公場所,工部祠就是明例,而詩史堂則是歷代文人墨客紀念詩聖的地方。

一行人駐走停歇,尤其是看著春夜喜雨園活靈活現的雕塑,不由得想起了詩聖“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像我們這樣的年齡,誰人小時候沒背誦過“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今天來到了詩聖作詩的茅屋草堂,真切感到不虛此行,了結了一樁心願。

草堂,從茅屋建起,歷經千餘年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規模,浣花溪,也從曾經的“門泊東吳萬里船”變成了小橋流水,唯有詩聖杜甫千秋!

下午,我們參觀了寬窄巷子。

如果說錦裡是老成都歷史的縮影,那麼寬窄巷子就是歷史上老成都的高檔社群。清康熙年間準噶爾生亂,清廷派兵平亂後,留下千餘官兵永駐成都,建起了屬於官兵生活的‘滿城’,這就是寬窄巷子的前身。風雨飄零歲月研磨,後來只剩下寬窄巷子輪廓。經過現代改建,這裡不僅能看到老建築的遺存,也能品咂到成都人的‘慢生活’,還能感受到濃郁的商業氛圍。

錦裡、寬窄巷子依附厚重的歷史,是蓉城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漣漪,是老成都不可或缺的點綴,是盛世逢春盛開在川府旅遊百花園中的兩朵奇葩。

再見,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