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拜謁司馬遷祠廟散文

十年前,去韓城考試,才知道那裡竟是司馬遷的故里。韓城隸屬渭南,也算家鄉了,心中自豪之餘,就渴望有一次隆重的拜謁。

拜謁司馬遷祠廟散文

司馬遷在我心裡一直都是一座豐碑,魯迅評其《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郭沫若說其“功業追尼父”,而師範的時候班主任王天明老師曾將他創作的司馬遷名句書法作品(《報任安書》中的:“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親手裱成四吊獎給我。我將其掛於床前,任它每每激勵我前行,也常常能看到司馬先生的音容,那是怎樣的一副容貌?內心強大,滿面憔悴,卻站在歷史的巔峰。

我喜歡文字,而《史記》之文字,恰恰是敘事散文之典範和標杆。心嚮往之,也必手足趨之。十年之後,從未淡過的一個期望,終於在今年中秋佳節要變為現實,心中多少激情澎湃竟難以書寫。

雨,淅淅瀝瀝的,毫無停的意思,把整個中秋籠罩成了一片猶豫時節,想是要阻止我這場不太遠的遠行。樓下水泥地面上已長出翠綠的一片青苔,心在家裡蝸居久了急要找一個出路。開啟網頁,想在附近找一片明媚天氣竟難上加難,確切的說想讓韓城的天與白水的天不一樣確實難上加難。但這又怎麼能阻擋一顆遠行拜謁的心?

因為司馬遷公,韓城是在心裡極遠,在路程極近的一個去處。早上六點起床竟發現天氣晴好,再看看韓城的天氣竟預報是陰天。待收拾停當,準備啟程,雨就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待車行至倉頡路,快出縣城的時候,已經下起了中雨,雨滴就像從天射下的一支支箭一樣,嗖嗖地落在車上。再看韓城的天氣,手機上顯示的還是陰天,和白水的天氣顯示一樣。但願那邊真是陰天。

車子走得很慢,尤其過了堯山地界一下子就像進了霧中,難行得要命。一排三四個車,齊頭並進,蝸行一般,但我們沒有什麼猶豫的,想象前途的一片燦爛就更加增添了信心。再說,這樣的天氣去拜謁司馬遷祠廟更有一番風味,想想司馬遷一生之坎坷多舛,這又算得了什麼?

車子到了蒲城,雨雖一直下著,但是霧總算散了,視線不受影響,上了高速直奔韓城。

我們第一站到得是黨家村,這算是個鋪墊。畢竟是買了小科以後的第一次遠行,畢竟出行的不止我一個人,所以總要找些厚重的理由。司馬遷祠廟竟一時不敢輕易造訪,只能把行程先改為黨家村,而黨家村吸引我的則是琳琅滿目的磚雕和慈禧太后題寫的“福”字。黨家村古建築保護得較好,四合院雖沒有北京的大氣,但是功能卻一樣齊全,所有房屋都院牆高築,高得讓人感到壓抑。村中行道甚是狹窄,估計也就湊合過得了馬車,但是道路全部用鵝卵石鋪成,走起來給人一種悠遠舒適的感覺。這些建築多半是明清時候的,元朝的很難見到,多數牆上的磚塊已經斑斑駁駁,滄桑得很。我們順著箭頭標示的路一直走,不到兩個小時就走出了黨家村,大概是思想的疲憊,不願想象幾百年前這裡的興旺和發達,不願想象這裡的先進和貢獻,出了門,竟覺得這趟走得太沒意思,加上大雨突然來臨,一下好的心情被沖刷的無處躲藏。

離了黨家村,急急忙忙午飯後,就按照導航的指引趕往司馬遷祠廟。

一想起司馬遷祠廟就在不遠,一想到十幾年的期望就要一朝實現,心裡既激動又忐忑不安。追尋司馬之蹤跡談何容易?真的不敢想現在的設計師把這所廟宇折騰成什麼樣子?

車子停在大的讓我驚喜的停車場後,我們就進了祭祀廣場。還好,這裡天雖罩著一層陰雲,但雨徹底停了下來。拜謁的興致一下高了很多。

祭祀廣場非常大,正面樹立著巨形的司馬遷銅像。銅像前左右兩側是十二本紀景觀園,中間是祭祀大道。

廣場上最吸引人的`算是十二本紀景觀園了,這十二個園分別包含了九種文化,有五帝文化、夏文化、殷文化、周文化、秦文化(包括秦本紀和秦始皇本紀)、楚漢文化(包括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呂后文化、文景之治文化(包括孝文字紀和孝景本紀)、武帝文化等,這些文化主要用非常逼真、非常形象的雕塑藝術展現出來,提綱挈領,大筆勾勒,耐人尋味,發人思考,旁邊還配有小小的景觀,精緻而自然,沿著祭祀大道兩側穿行,彷彿穿越歷史之隧道,因《史記》,而與先秦、秦漢的偉人見面對話,感慨萬千。從進入司馬遷祠廟,到離開,我們都在這裡穿行,隨行的幾個小孩更是興趣盎然,見到這形象奇特又怪異的石雕激發出所有孩童的天性,找位置,擺造型,一時千變萬化,回來細數照片,竟在此處就有300多張。

司馬遷的巨大銅像巍然屹立眼前,但是其形象卻無法用高大來形容,滿面滄桑,額頭微微朝北,身體單薄,加上烏雲密佈,看得人痛苦壓抑。司馬先生因為李陵辯護而獲罪,遭受宮刑,忍受恥辱,千思萬想,經千萬之辛苦熬成《史記》一書,開中國歷史紀傳體通史之先河,又以精煉、準確、形象、客觀之文筆,引領中國散文文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站在雕塑前,心情既沉悶又激昂,我似乎能聽到生命最大的壓抑和最強的吶喊,能看到這漆黑的宮刑刑房司馬先生震破環宇的嘶喊,他才是真正的化悲痛為力量,他才是真正的為理想信仰而活著。突然,司馬先生之形象因一《史記》而巍然矗立,直至環宇,刺破霄漢!

過了祭祀廣場,很快就來到一座古橋。古橋名叫芝秀古橋,橋下芝水東流,兩岸蘆葦深綠挺拔,生命力正汪,遠處還有長得極其俊美的山竹。亭臺樓閣,如同南方。古橋用條石鋪成,條石體型較大,有些地方用鐵釘卯著,石面色澤黃暗,可見年月。也有精緻的地方,橋兩側立110多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不同的瓜果蔬菜石雕,隱約可辨。

過了石橋就看見高高聳立的磚木牌坊,上書“漢太史司馬祠”幾個大字。一直在上坡,踩著青石鋪砌的進山之路,踏上十幾個臺階,便是正門,門上啟功書“漢太史司馬遷祠墓”,檢票後,就進了真正的祠廟。放眼望去,司馬遷祠廟高高聳立在山頂,幾百個臺階上去更不容易,邊走中,我無意中喊了聲:“媽,小心點”,竟被講解員小寧聽見,她不僅講解清楚,感情充沛,也是非常有愛心的人。聽到我說這話,才意識了有一老人同行,一路上她一直拉著岳母的手,直到送我們出了祠廟門,岳母也很感激,邀請人家合影留念。這也不虧是司馬故里,連講解員也沾了文氣,優雅知禮,讓人心情大悅。

順著司馬古道上行,三五分鐘就看到“高山仰止”的牌坊。小寧為了使我們更好的瞭解司馬先生,就指引我們先繞向南邊,進了千秋太史公展館,瞭解了司馬遷的一生。瞭解完後我們就從“高山仰止”的牌坊前開始漫長而辛苦的攀階行程。也是修建者故意為之,階梯因四座牌坊分成三段,一段比一段臺階陡高,難走。按照小寧的說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感受司馬遷的不容易。而四個牌坊則分別是:高山仰止、史筆昭世、河山之陽、太史祠祠門。走過這些牌坊眼前就是太史廟,藍底金字“史聖千秋”赫赫入眼。再往裡有君子萬年的題詞和琳琳滿目的石碑。這些詞語確實切切,讓人無言。默站祠前,思想翻滾,有人建議我燒柱香給史聖,但是我連跪著的意思都沒有,只是用心的默默的悼念,他的君子形象就嗖嗖的入了心胸。也在跟我喊著:你還不努力?

轉過祠廟,往後行走就到司馬遷的墓地,是元代修建的司馬遷衣冠冢,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書寫的“漢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古柏蒼鬱遒勁,傳說植於漢代。

從八卦墓繞行一週,回來順著磨盤路下行,且走且看,且行且想,滾滾黃河擺在前方,新修的高速大橋矗立眼前,氣勢雖大,卻只是映襯太史公文筆之氣勢。

離了司馬遷祠廟,天依然陰晴,無半點雨下,本來還想著去別處看看,但是覺得這個行程已經很是充實,就驅車回家。要知道,人生苦短,要想有所作為,非司馬遷追求理想之精神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