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語故事的文學知識

古代成語故事(通用27則)

古代成語故事(通用27則)

02-28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代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古代成語故事篇1三國時候,...
求幾個古代成語故事

求幾個古代成語故事

01-15
完璧歸趙公元前283年,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玉璧,叫“和氏璧”,是個無價之寶。秦昭王聽說後,非常羨慕,就想把它弄到手。於是,秦昭王派使者帶書信去見趙惠文王。說秦國願意拿15座城池來換那塊“和氏璧”。這可讓趙王作...
古代成語故事:三顧茅廬

古代成語故事:三顧茅廬

10-03
【成語】:三顧茅廬【拼音】:sāngùmáolú【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成語故事】:東漢末年,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裡。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
古代成語故事:銷聲斂跡

古代成語故事:銷聲斂跡

01-19
【成語故事】唐僖宗時期,長安人宗生與四川節度使陳敬瑄關係密切,後來兩人因色失歡。因發生戰亂,唐僖宗逃到四川,宗生也逃到錦江,因害怕陳敬瑄知道,他就到資中郡去旅遊,一路銷聲斂跡,唯恐走漏訊息。【典故】宗國亂離,僖宗幸蜀。...
古代寓言故事成語

古代寓言故事成語

01-03
導語:寓言故事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講明深刻的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古代寓言故事成語1井底之蛙、杞人憂天、喪家之犬、畫蛇添足、指鹿為馬狐假虎威、班門弄...
古代成語故事有哪些?

古代成語故事有哪些?

04-09
口若懸河晉朝時,有一位大學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輕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尤其是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象,都能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識十分淵博,對於事情也常常能有...
古代成語故事: 狂泉

古代成語故事: 狂泉

07-22
從前有一個國家,一國的人都得了癲狂病,整天鬧呀、叫呀,幹一些荒唐至極的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個國家有一眼叫做“狂泉”的井,誰要是喝了那裡的水,立刻就會變得癲狂起來。而這一國的人除國君外,全都喝“狂泉”的水,所以一...
古代成語故事15篇

古代成語故事15篇

12-21
古代成語故事1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後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
古代誠信的成語故事

古代誠信的成語故事

11-24
導語:孔子說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古代誠信的成語故事,歡迎借鑑!1.晏殊信譽的樹立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
古代成語故事:發奸擿伏

古代成語故事:發奸擿伏

06-09
【成語】:發奸擿伏【拼音】:fājiāntìfú【解釋】:發、擿:揭發;奸:奸臣,壞人;伏:指隱瞞壞事。揭發隱祕的壞人壞事。【成語故事】:“發奸擿伏”這則成語的擿是揭發奸邪,使其無法隱藏,形容吏治精明。這個成語來源於《漢書.趙廣...
古代成語故事:千金市骨

古代成語故事:千金市骨

09-08
【成語】:千金市骨【拼音】:qiānjīnshìgǔ【解釋】:花費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羅致人才的迫切。【成語故事】:這句成語見於《國策·燕策一》:“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
古代成語故事

古代成語故事

04-03
執竿入城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翻譯: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
古代的成語故事三則

古代的成語故事三則

05-16
亡猿禍木(wángyuánhumù)唐朝大曆年間,有數百隻猴子棲息在古田的杉木林中,附近的農民嫌它們危害莊稼,想把林子砍光然後殺猴。群猴中的一隻老猴見人伐木,就跳到附近的一家房屋開始縱火燒屋。農民見房屋燒起來了趕緊去救...
古代成語故事大綱

古代成語故事大綱

06-30
執竿入城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翻譯: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
古代成語故事:差強人意

古代成語故事:差強人意

07-30
【成語】:差強人意【拼音】:chāqiángrényì【解釋】:差:尚,略;強:振奮。勉強使人滿意。【成語故事】:吳漢是劉秀的一個部下,平常不太喜歡說話,個性也是直來直往。剛開始,劉秀沒有很注意他,後來聽到一些將軍常常稱讚吳漢,才開始...
古代成語故事範例

古代成語故事範例

10-05
執竿入城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翻譯: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
古代成語故事:滔滔不竭

古代成語故事:滔滔不竭

07-06
【拼音】tāotāobùjié【成語故事】唐朝時期,中書侍郎張九齡負責吏部選拔人才,他主張不循資格用人,設十道採訪使,受到皇帝的讚許。他不但能很好地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且是有才的詩人。他能言善辯,每當談論經書時總是滔滔...
古代成語童話故事

古代成語童話故事

02-03
古代成語童話故事1古時候,有個燒木炭的老漢有兩個兒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紅山,老漢快去世時,把東崗分給了青山,把西崗分給了紅山。西崗樹木稠茂,能燒很好的木炭,紅山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燒木炭,日子過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後,樹都...
古代成語寓言故事

古代成語寓言故事

11-01
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給孩子學習寓言故事,就是一顆智慧的種子,一旦播下,就會長出慧根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代成語寓言故事,歡迎閱讀!中國古代成語寓言故事1:拔苗助長古時候宋國有個人,看到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心裡很著...
古代成語故事:為虎作倀

古代成語故事:為虎作倀

08-18
唐穆宗長慶年間,傳說有個處士馬拯,聽說衡山祝融峰人住著一個伏虎長老。他帶了一個童僕,上山去拜訪那位長老。他登上祝融峰,見到一座佛寺裡,果然有個鬚髮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熱情,一定要留馬拯吃飯,可是廚房裡的油和鹽正巧...
刻舟求劍古代成語故事

刻舟求劍古代成語故事

10-29
1、刻舟求劍的故事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行。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裡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劍掉進水裡了!”這個楚國人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後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
古代成語故事:杜口裹足

古代成語故事:杜口裹足

07-31
杜口裹足【注音】dùkǒuguǒzú【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解釋】杜口:閉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閉著嘴不敢說,停住腳不敢走。比喻...
古代成語故事:手不釋卷

古代成語故事:手不釋卷

12-29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一次,他點兵3萬,用船80餘隻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著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裡。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臺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為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佔...
古代經典成語故事

古代經典成語故事

10-21
古代經典成語故事古代經典成語故事1春秋時,有父子二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皙喜歡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再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到了戰國...
古代成語故事3則

古代成語故事3則

05-06
人面桃花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