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文學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典故的文學知識/列表
引狼入室的成語典故大綱

引狼入室的成語典故大綱

04-27
【成語】:引狼入室【拼音】:yǐnlángrùshì【解釋】: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成語故事】:有個牧羊人在山谷裡放羊。他看見遠遠地有隻狼跟著,就時刻提防著。幾個月過去了,狼只是遠遠地跟著,並...
東床坦腹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東床坦腹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10-31
東床坦腹,成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後因以“東床坦腹”代指女婿。東床坦腹【拼音】dōngchuángtǎnfù【成語典故】原文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
洛陽紙貴的成語典故大綱

洛陽紙貴的成語典故大綱

07-03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十分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
不為五斗米折腰成語典故大綱

不為五斗米折腰成語典故大綱

10-04
【出處】《晉書·陶潛傳》。【釋義】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成語典故】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東晉著名的詩人、辭賦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個沒...
熟能生巧成語典故大綱

熟能生巧成語典故大綱

02-03
熟能生巧【出處】(北宋)歐陽修《歸田錄》。【釋義】做什麼事情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成語典故】北宋時期,有個人叫陳康肅,號堯諮,他從小就喜歡射箭,整日練習,所以他的箭術十分精湛。他因此非常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有...
東床袒腹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東床袒腹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04-01
【出處】《世說新語·雅量》。【釋義】本指在東床上躺著的才能出眾、使人稱心的女婿。現用為女婿的美稱。【成語典故】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王羲之是當朝...
心有靈犀典故大綱

心有靈犀典故大綱

04-15
李商隱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詩人。唐文宗太和年間,李商隱參加了嶺南節度使王茂元舉行的一次宴會。在宴會上,他認識了王茂元的小女九朝雲。朝雲長得端莊秀麗,李商隱對她一見傾心,產生了強烈的愛慕之情。席終人散,李商隱回到自己...
夸父逐日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夸父逐日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07-15
夸父逐日: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夸父是中國上古時期漢族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在黃帝時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載天的大山,居住著大神后土的子孫,稱夸父族。夸父逐日的典故:遠...
禍起蕭牆的成語典故大綱

禍起蕭牆的成語典故大綱

02-11
禍起蕭牆【注音】huòqǐxiāoqiáng【出處】漢·蔡邕《劉鎮南碑》:“俄而漢室大亂;禍起蕭牆。”【解釋】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髮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捨我其誰的成語典故大綱

捨我其誰的成語典故大綱

09-18
捨我其誰【注音】shěwǒqíshuí【出處】《孟子·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解釋】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用法】作謂語、分句【近義詞】非我莫屬...
驚弓之鳥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驚弓之鳥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05-15
【成語】:驚弓之鳥【拼音】:jīnggōngzhīniǎo【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典源】:更贏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贏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有間,...
鐵杵磨針的典故大綱

鐵杵磨針的典故大綱

03-07
鐵杵磨針【注音】tiěchǔmózhēn【解釋】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出處】《方輿勝覽》【簡介】鐵杵磨針(tiěchǔmózhēn)是一個成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麼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是褒義詞,可做謂...
經典成語典故:不為五斗米折腰大綱

經典成語典故:不為五斗米折腰大綱

10-23
【成語】:不為五斗米折腰【拼音】:bùwèiwǔdǒumǐzhéyāo【解釋】: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成語故事】:“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
比肩接踵的成語典故大綱

比肩接踵的成語典故大綱

08-10
【成語】:比肩接踵【拼音】:bǐjiānjiēzhǒng【解釋】:猶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成語故事】:楚靈王知道晏嬰長得矮小,就和大臣們定計,想戲辱他。晏嬰到了楚國郢都,可是城門緊閉。一個楚國的衛兵把晏嬰領到一扇...
以古非今的典故大綱

以古非今的典故大綱

01-22
相信大家對以古非今和鐵杵磨針這兩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它們的由來恐怕很多讀者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語文迷小編為大家分享這兩個成語背後的故事。(一)以古非今秦始皇平六國,安天下,創下豐功偉業。有一年,為了慶賀自己的壽辰...
歷史成語典故:鴻鵠之志大綱

歷史成語典故:鴻鵠之志大綱

04-30
【成語】:鴻鵠之志【拼音】:hónghúzhīzhì【解釋】: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比喻遠大志向。【成語故事】:秦朝末年,有個叫陳涉的人,是當時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陳涉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被人僱傭耕田。一天,他在...
東施效顰成語典故大綱

東施效顰成語典故大綱

09-17
【出處】(戰國)莊周《莊子·天運》。【釋義】效:仿效;顰:皺眉。比喻胡亂模仿,效果極壞。【成語典故】春秋時期,越國有一位美女叫西施,無論舉手投足,還是音容笑貌,都十分惹人喜愛。西施略施淡妝,衣著樸素,但美若天仙,無論走到哪...
兼聽則明的成語典故大綱

兼聽則明的成語典故大綱

02-24
兼聽則明【釋義】同時收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明察秋毫。【典故】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問宰相魏徵:“我作為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矇蔽呢?”魏徵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一面之辭就會糊里糊塗,做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
關於雪中送炭的典故故事大綱

關於雪中送炭的典故故事大綱

01-13
【注音】xuězhōngsòngtàn【成語故事】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范成大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晚年退居故鄉石湖,自號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編為《石湖居士詩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
程門立雪的成語典故大綱

程門立雪的成語典故大綱

10-31
程門立雪【注音】chéngménlìxuě【解釋】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出處】《宋史·楊時傳》【簡介】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遊酢、楊時見程頤於洛(今洛陽),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遊酢(...
千金一笑的典故大綱

千金一笑的典故大綱

08-01
千金一笑【注音】qiānjīnyīxiào【解釋】形容美人的笑顏十分難得,價值千金。【出處】宋·張孝祥《虞美人》詞【簡介】“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當。”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六齣:“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
一鳴驚人的典故大綱

一鳴驚人的典故大綱

07-09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會有它蘊含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對一鳴驚人和安如泰山這個兩個成語並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來吧,下面就讓語文迷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一鳴驚人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
後起之秀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後起之秀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08-08
【成語】:後起之秀【拼音】:hòuqǐzhīxiù【解釋】: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成語故事】:東晉時,王忱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才氣,很受親友的推祟。他的舅父範寧,是當時著名的經學家,對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訪,...
指鹿為馬的典故大綱

指鹿為馬的典故大綱

08-11
[釋義]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正音]指;不能讀作“手指頭”的“zhí”;為;不能讀作“為了”的“wèi”。[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霸王別姬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霸王別姬的成語典故故事大綱

05-02
【釋義】姬: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