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人生感悟/列表

你的身體,是不是別人的奴隸?

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了,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這一生,就白活了。

你的身體,是不是別人的奴隸?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克特提出了真自我與假自我的概念。這首先在與媽媽的關係中形成,而後擴充套件到其他所有關係中。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自己的感受而構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先圍繞著媽媽的感受而構建。

後者的悲哀是,他自動地尋求別人的感受,並圍著別人的感受轉,他為別人而活。


我們的身體不屬於自己,而屬於紅太陽。

英國另一心理學家萊因(也有譯作萊恩)則說,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體和他的自我是一起的。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體和別人的自我在一起。結果是,有假自我者,他的身體與他的自我分離,而在尋求與別人的自我結合,更容易被別人的自我所驅動,而不是被自己的自我所驅動。何等可悲。

假自我會導致一個常見的現象——遲鈍。即,當身體遭遇到一些刺激時,反應總是慢一拍,不僅如此,刺激引起的感受也不夠清晰與鮮明。

遲鈍只是一個表面反應,更深的邏輯是,假自我者將身體與“我”分離,並將真自我割裂到一個與身體無關的空間,所以身體的傷害也不容易讓他們有徹膚之痛。

萊因講了一個例子:一位男士,一天夜裡路過一條小巷,迎面而來的兩個男人在擦身而過的一瞬間,突然揮起棍子向他打來,他吃了一驚,隨即釋然,因他想,他們只是打我一頓,這不會給我打來真正的傷害。

這個例子中的“不會給我打來真正的傷害”,其意思是,身體不是他的“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傷到他的自我。

這位男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他的例子或許算極端了一些。但講到遲鈍的話,相信太多人深有體會。一位女士,在擁擠的公交車上被人踩了一腳,她當時沒什麼感覺,等下車時才發現,這一腳把她踩得很厲害。

所以說,遲鈍,是因為身心分離的結果,沒有“自我”的關注,身體的感覺變得不敏感了。

不管一個人的假自我多嚴重,他仍然會尋求真自我。或者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部分是留給最真實的自己的。然而,身心分離導致的結果是,他們的真自我與身體沒有連結。

可以說,假自我者,仍在尋求為真自我留一塊純淨天地,常用的辦法是,他的真自我與哲學、理論或純粹精神結合在一起,完全不沾染卑俗的身體。但身體是真實的,身體才能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絡。所以,這個純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體的滋養,淪為虛幻。

萊因對此論述(我稍做了修改)說:

當自我放棄自己的身體和行動,退回到純粹的精神世界時,最初可以感覺到自由、自足和自控。自我終於可以不依靠他人和外部世界而存在了,自我的內心充實而豐富。

與此相比,外部世界在那兒執行著,在自我眼裡是多麼可憐。此時,他感覺到自己的優越性,感覺自己超然於生活。

自我在這種退縮和隱蔽中感到安全。然而,這種狀況不能長久維持。內部真實的自我得不到外界經驗的確認,因此也無法發展自己,這導致持續的絕望。最初的全能感和超越感現在被空虛和無能所代替。他渴望讓自己真實的自我進入生活,同時也渴望讓生活進入自己的內部。但這時,假自我者會感覺到內在純精神性真自我的死亡,因而會產生深深的恐懼。

宋明理學中的“存天理,滅人慾”,其實可以看成是我們民族的集體自我的嚴重分裂的結果。人慾即身體,天理即純精神性的真自我。徹底否認人慾,也即徹底否認身體,而沒有身體做支援,所謂的天理,就變得越來越玄幻。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太極端了些,但貶低個體的身體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規範,一直是我們文化的主旋律。或者說,是儒家的主旋律。

在這樣的主旋律中,王陽明和他的心學是非凡的存在。王陽明知行合一,因他證到天理即人慾,“我”心即天理。他首先身心合一,他的身體不是父母、聖人、帝王或他人的奴隸,而是他自我的一部分,是身心靈共同體的一部分。他的心學沒傳播開,因忠孝兩全才是咱們中華的傳承,這個傳承,製造著一批又一批的炮灰式的生命。

身體是靈魂的居所。

懷有美好理想或純淨精神的人,一定要問問,你的身體在哪裡?若所謂的純淨精神不能和你的身體合一,而只存在於你或一兩知己知道的幽靜之處,那麼答案很可能是,你活在虛假中。

一位網友在我的微博上留言說:我一直覺得只要掌控了一個工作上很難的東西,就能得到徹底的自由。那個“很難的東西”就是我純淨的精神吧?很怕萬一不關注美好的理想,身體就跟著死亡了。

這段話很經典,他的假自我,是用來應對工作的。萊因說,假自我者總有一種感覺,外部世界不友好甚至很殘酷,所以必須辛苦地應對,不管人還是事。

他的真自我,不是那個“很難的東西”,而是“徹底的自由”。這份徹底的自由,不能從現在追求,而要一直將精力放到掌控那個“很難的東西”上,這導致代表著“徹底的自由”的真自我,從來都是一個虛幻的存在,得不到滋養。

一直記得一段很有智慧的話:

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了,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這一生,就白活了。

這是存在主義哲學式的話語,萊因也是一位存在主義心理學家,而存在主義一直強調這樣的人生哲學:

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

願你從現在開始,從那些看似瑣碎的時刻開始,活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