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課文/列表

九年級語文試卷的分析

本次九年級語文試卷命題基本以安徽省2006年實驗區會考題型為主要模式,充分體現知識與能力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適度增加了探索性、研究性、開放性試題的比例,基本做到了客觀、全面的考查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九年級語文試卷的分析

一、基本情況

本次試題滿分100分,共分語文積累、閱讀、語文綜合運用和作文四大板塊。其中語文積累20分,閱讀32分(包括現代文閱讀20分和課內文言文閱讀12分),語文綜合運用8分,作文40分。

總體來看,這套試題題型接近會考而又有所創新,難度適宜、結構合理。全面貫徹落實了新課改理念。缺點在於考查內容不全面、題量偏少。

二、具體分析

1、試題難度適宜。

試卷在難度上既照顧了中下等學生,讓他們有話可說,又使尖子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既側重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試題特別注重學生的人文性教育,側重考查學生獨特的見解和感受,靠死記硬背來得分的試題較少,主觀性試題比例明顯增加,具有很強的開放性。

2、試卷結構合理。

試卷整體結構設計合理,語文積累、閱讀、語文綜合運用和作文的安排與會考“一卷四塊”的設定完全一致。實踐證明,這種結構設計簡約、科學、合理。特別是語文綜合運用的安排更是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3、考查內容不全。

雖然整體安排合理,但試卷在具體小題目上的設定是有所遺漏的。比如卷面書寫、課外古詩詞、議論文閱讀、口語交際和名著閱讀的缺失,其中名著閱讀和議論文閱讀的缺失無疑是最大的缺憾。無論從會考題型,還是從九年級上冊的課文內容來看,名著閱讀和議論文閱讀都應該作為重要的內容來考查。這樣的導向才更有利於今後的教學。

4、試卷題量偏少。

試卷總共20題,通過考試的具體情況來看,題量是偏少的。大多數學生用了不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即完成了試卷。題量偏少除了上文提到的考查內容的缺失外,更重根據是閱讀題本身設計的不合理。

從我們平常考試的經驗來看,閱讀題以3題為宜,從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的內容來看,課文體裁是詩歌(1單元)、議論文(2單元)、小說(2單元)和文言文(1單元)。可見,議論文和小說應作為現代文閱讀的主要內容,而試卷竟忽略了這些。如果能再加一題議論文閱讀,題量可能會更適當。

5、部分題出得不夠嚴密。

如第6題填關聯詞語第(2)題:“_____學習_____要靠理解力,____要靠記憶力,____理解力和記憶力____有多強,要理解和記住剛學會的東西,總要有個過程。”這句話選自《從三到萬》,由於命題者刪掉了後面的“哪一個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麼都學會,其結果必定要吃大虧。”這一表示結果的句子,使這一句的關聯詞語無法填。按原文意思第一個空應填“因為”,但學生從題目中找不到“因為”後面的結果。

三、幾點建議

1、考查內容應更全面。

考查內容應立足於九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在此基礎上適當延伸。在內容方面卷面書寫(會考是以設定卷面分來體現的)、口語交際、名著閱讀和課外古詩詞不應遺漏。而閱讀題應根據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的內容設計。

2、題型設計應更靈活。

特別是“語文積累”這一項的題目設計比較呆板,應更靈活一些。第3—6題的設計都不太靈活,特別是詩文名句的考查,僅是寫上句或下句,缺乏靈活性強的理解性默寫。

3、試卷素材應更新穎。

試卷素材的選擇應新穎,題目設計應增強時代感,貼近現實,貼近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