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課文/列表

歐洲的二戰反思閱讀題

歐洲的二戰反思

歐洲的二戰反思閱讀題

黃 晴

在人類的歷史上,愛與恨、生與死,似乎是一個永恆的個人話題。在國家層面,戰爭與和平似乎也是一個永恆的社會話題。歷史上,歐洲是近代兩次世界大戰的源頭,也是對戰爭的慘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區之一,因而這裡有著豐富的戰爭文化反思。

對一戰,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無義戰”,只是新老強權之間一場“競於力氣”的戰爭;對二戰,由於法西斯主義的極端反人類性質,便有了一種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戰後思索。

在歐洲,對戰爭的反思是與對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層思索相聯絡的。以德國法西斯主義為例,從表層看,它以種族優越感為精神基礎,以反猶主義為煽情手段;從思想特徵上看,它具有神祕主義和非理性崇拜的特點;從深層看,它與西方文明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暴力推崇傾向有相當的關聯。60多年來,歐洲對戰爭的反思和對法西斯主義的分析批判一直在進行,而且越來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價值的某種缺失。

在歐洲,對戰爭的反省具有一種全民性質。希特勒只是一狂熱偏執的煽動者,但民眾在狂熱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卻是他得以登臺的背景。歷史證明,犯罪行為一旦披上一種“政治正確”的外衣,便是一場社會災難。反猶主義是法西斯主義的根源之一,但在歐洲,反猶主義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文化。二戰後,法國、波蘭等國對此也進行過反思乃至道歉,說明反思並不是戰敗國的專利,而是人類對人性的再梳理和提升。據報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兒子找了一個猶太女友,這個猶太女孩竟遭多人羞辱,反映出歐洲種族主義文化的頑固性。

在歐洲,對戰爭的反思,對歷史的態度有一句名言:寬恕,但不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係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無寬恕之心,或會化為冤冤相報的“西西里式仇殺”,不知伊于胡底。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是非如不釐清,歷史的教訓如不記取,戰爭罪犯如不被繩之以法,不僅受害者人心難以平復,加害者還會圖謀東山再起,悲劇還會重演。

在歐洲,對戰爭的反思,也是一種良知的拷問,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重建。記得看過一個紀錄片,二戰後,法國出現了對通敵者的街頭追打、遊街、婦女剃光頭之事,法國人對此也進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對納粹,就不能仿效納粹對猶太人的行事方式。正義的裁判是基於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並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今天,在歐洲,人們已安享了60多年和平。但在世界範圍並非如此。在二戰之前和期間,猶太民族飽受磨難,流離失所;今天,在中東,另一個民族也在飽受磨難,流離失所。悲劇在角色轉換後繼續上演,令人長嘆。6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並不遠,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話:善良的`人們,你們要警惕。

(選自《歷史教學問題》,2010年5月,有刪改)

10.下列對“歐洲的二戰反思”特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歐洲的二戰反思比一戰更深刻的重要原因是二者的性質不同。

B.歐洲的二戰反思帶有全民性,既有戰敗國的,也有戰勝國的。

C.歐洲的二戰反思是與對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思索同步進行。

D.歐洲的二戰反思不僅從未間斷過,而且越來越深。

1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由於歐洲有豐富的戰爭文化反思,並且是最深刻感受戰爭慘烈的地區之一,因此說歐洲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源頭,

B.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兒子的女友遭羞辱,可見歐洲種族主義文化並未消失。

C.對納粹分子的懲罰也必須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不能採用以牙還牙的方式進行報復。

D.如果沒有歐洲的二戰反思就不可能有現在歐洲人民安享和平的60多年。

12.文章結尾寫道:“善良的人們,你們要警惕。”根據文意,請概述我們應“警惕”什麼。(3分)

  參考答案

10.(3分) C(錯在“同步進行”,原文是“相聯絡的”)

11.(3分)A(錯在因果倒置)

12.(3分)(1)世界範圍的戰爭從未遠離人類。(2)引發戰爭的文化基因並未消失。(3)人類應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每個要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