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教學設計/列表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

課標要求與分析課標要求:

在新課標中,對《城市化》的第一個小知識點“城市化”有如下要求: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對於上述內容,課標還提出了活動建議: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時期的地圖、照片,或進行走訪,討論城市的變化,交流感想。

課標分析:

本次課程內容主要學習四個內容,根據上面課標的要求,本節課不僅要求學生對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點的認識,還要求學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時,課標說明了本節內容的教學方法,運用圖片對比及學生參與活動來讓學生對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認識。

教科書分析

本次課包括四個內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過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標誌;三是推動城市化的的動力;四是城市化的影響。重點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過程;城市化的特點;推動城市化的的動力。難點是城市化特點的概括。對於“城市化的影響”這一內容,只要求簡單瞭解。

學情分析

“城市化”研究是我們身邊的地理現象,從學生的已有基礎知識來看,他們對城市化有一定的瞭解,但這種瞭解往往是粗淺的、片面的,本節教學將以圖片、講解及分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更加理性、深入地瞭解城市化相關問題。

在前兩節從靜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間結構與服務功能的特徵之後,本節教材主要從動態的角度探討城市化。

設計理念與思路

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主要以講解+小組討論為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影像與教材的學習,能準確的說出城市化的定義及其衡量標誌。2、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學習推動城市化的動力。3、理解城市化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展示武漢的一些照片,讓學生從感知上認識城市。2、展示課本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城市化的定義。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講解衡量城市化的標誌。

4、小組討論推動城市化的動力。

5、展示城市化前後的建築、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圖片,讓學生理解城市化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對城市化有更深刻的瞭解,並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小組討論實驗法

教學媒體黑板、多媒體

教學過程

1、學生觀看有關武漢的一些照片,讓學生從感知上對城市有個大概印象。

2、課件展示倫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擴充套件圖提問:倫敦市的區域範圍呈現一種什麼趨勢?

3、課件展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

先引導學生看圖例,並提出問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等級及數量上有哪些變化?”,然後讓學生觀察圖片並進行思考,在此期間,將我國城市等級分類標準補充到板書上,最後請一位學生進行回答,並對其回答進行判斷和補充。

4、由上面的`環節歸納出城市化的概念。

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學習衡量城市化的標誌。

6、通過練習題目對剛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題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標誌是:(C)

A、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B、城市規模擴大

C、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數量增加

題目二: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對城市化的理解正確的是:(D)

A、大批的農民遷移到城市,由農民變為市民

B、農民進城的數量越多,就說明城市化率越高

C、農民進城越多,這個地方的社會發展越先進

D、農民生產方式的工業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由上面的題目二,提出“我國最近幾年出現的大量農民工湧進城市與城市化的關係”這一問題,並進行解釋,解釋時說明這隻代表老師個人觀點。

8、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出問題“是什麼原因推動向農民工等農村人湧向城市,推動城市化的動力有哪些?”,根據班級學生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別分析使農業人口離開農村的原因有哪些,吸引農業人口進入城市的原因有哪些,並結合自己身邊的事例進行說明分析。總結學生討論結果,並不斷進行解釋、補充。

展示課本上的《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驅動示意圖》,以比較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對推動城市化的動力進行學習。

9、展示城市化前後的建築、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圖片,讓學生理解城市化的影響。

10、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回顧,並指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東非裂谷帶的形成原因以及擴張結果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徵

[教學難點]東非裂谷帶的成因及擴張結果

[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區圖、地形圖、東非大裂谷景觀圖

[匯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瞭解了西亞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陸上還有很大一片土地我們還沒有了解,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書)

[引導讀圖]非洲政區圖

[提問]

① 這個地區包括哪些國家?(除北非五國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國家)

② 北非與該地區的劃分依據主要是什麼?(大致以北迴歸線為界)

③ 請具體描述該地區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赤道和南北迴歸線均穿過該地區,基本關於赤道對稱;東鄰印度洋,西鄰大西洋,東北為紅海,東南與馬達加斯加島隔莫三比克海峽相望)

④ 與其它大陸比較,該地區的海岸線有怎樣的特點?(比其他地區的海岸線平直,西部有一個較大的海灣——幾內亞灣)

[承轉過渡]還記得剛學習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麼特點嗎?(以高原為主)現在一起來看看與它同在一塊大陸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

[地圖展示]非洲地形圖

[提問]

① 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區主要分佈在該地區哪個方位?(東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區主要分佈在該地區哪個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區在該地區哪個方位?(西北沿海和東南沿海)其中哪個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區)

[補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陸又被稱作“高原大陸”。正是由於非洲大陸很多沿海地區地勢較高,所以才沒有被海水侵蝕得彎彎曲曲,而是比較平直,海灣和島嶼都比較少。

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與北非相比,地勢哪個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該地區的地勢特徵什麼?(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③ 該地區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區?(東非高原、剛果盆地和東非大裂谷)

④ 東非大裂谷的起止點在哪裡?(北起死海,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贊比西河)

(簡單介紹東非大裂谷)

[提問]為什麼會在非洲大陸上有一個這麼長的裂谷帶呢?

[學生思考、回答]略。

[提示]我們知道,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有的會相互碰撞,有的會彼此張裂。當板塊碰撞,隆起的部分就形成了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就是板塊向相反方向運動的`結果。這樣的運動一直在繼續著,想象一下,幾億年之後,這個地區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

[學生想象、回答](有可能會變成海洋)

[進一步提問]既然這個地區是板塊運動活躍的地區,那麼還可能出現什麼情況?(火山噴發)的確,這個地區有許多的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海拔5895米。

[引導學生在圖中確認乞力馬扎羅山的位置]

[轉折](引導學生觀察地形圖)再來看看這裡的河流狀況,這裡有哪幾條主要的河流?(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根據該地區的地勢特徵,判斷一下它們的流向分別是怎樣的。其中尼羅河和剛果河分別經過了哪些地形區,流入了哪個大洋?

[學生回答]略。

[進一步提問]看看這個地區有幾個主要的湖泊?其中三個位於東非裂谷帶附近,請你們猜測一下,兩者有沒有什麼聯絡?(湖泊的形成與裂谷帶一樣,也是板塊運動的結果)

[補充]還有一個地方需要介紹,這就是好望角,請大家在圖上找到它,這是非洲的最南端,同學們知道為什麼稱他為好望角嗎?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資料,瞭解一下好望角名字的由來]

[新課結束,複習反饋]

板書設計: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位置和範圍

二、“高原大陸”

1.高原為主

2.東非大裂谷:範圍、成因

3.剛果盆地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點評:

本節課的教學較好的貫徹了國中地理新大綱的教學要求, >教案設計注意從改革教學方法入手,採用“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提高本節課的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剖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問題的精神和能力得到提高,並注意培養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多媒體 >課件輔助教學,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日本的輪廓圖。

2、瞭解日本的地理特徵,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礦產,並分析其特點與成因。

3、瞭解日本的農業發展條件、主要的農作物及出口的農產品,並能運用高中地理知識與原理進行解釋。

4、分析歸納日本的工業與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工業分佈的特點等。譬如以日本臨海型工業佈局為例。

5、運用高中地理知識分析日本的人口分佈、民族構成、人口遷移、城市化程序特點。

二、本講重點、難點

重點:日本的地理特徵。

難點:

1、日本的農業和工業發展的條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

三、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國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們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的呢?(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河流以及資源等;工農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板書)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來學習世界國家地理中的日本,還是跟上節課一樣從以上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徵(板書)

1、地形(板書)

讀圖:請大家把地圖冊翻到日本這一頁,找到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提問:根據地形圖,來總結一下日本的地形狀況?(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高,四周低,沿海地帶分佈著狹小的平原。由四個小島組成: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由此總結出其地形構成:)

2、氣候(板書)

提問:根據它的海陸位置(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氣候特徵(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和,降水較多;夏季涼爽,降水豐富,原因:四周環海,受海洋影響大,沿岸有強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書)

提問:繼續看圖,看河流的數量,流向及其長短並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國土狹小)

4、資源分佈(板書)

提問:從日本的資源分佈圖中我們可以獲取什麼資訊(森林、水利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

林-多山地,降水豐富;地熱能-位於歐亞板塊與太平板塊的消亡邊界,火山地震活動頻繁;風能-處於季風氣候區)

二、農業(板書)

提問:通過前面農業區位因素的學習,大家應該知道從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個國家的農業狀況(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政策,農業生產技術,工業基礎,勞動力,地價水平)引導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知識分析具體例項,便提問邊進行補充,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然後得出如下結論。板書:

種植業:平原狹小,人多地少,稻米單產高,可自給。

措施:小型農機具;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種等。

漁業發達:遠洋、近海捕撈和近海養殖發達。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於此,形成的北海道漁場。

其他:丘陵種果蔬,但仍需大量進口。

主要農作物:水稻

進口農產品:小麥、玉米、蔬菜和水果

三、工業

讀圖:指導學生閱讀日本工業分佈圖,並思考一下問題

1、根據所學知識如何分析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狀況(板書)

(結合所學過的工業區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響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響因素如某些工業對礦產、水能、空氣或氣候等有特殊要求;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政府、

科技等;其他社會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業部門?(板書)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

3、日本發展工業的'優勢與劣勢分別有哪些?(板書)

(優勢:國土狹小,國內市場狹小,礦產資源貧乏;劣勢:勞動力充足,文化素質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

4、日本的工業分佈區主要分佈在哪裡,為什麼?(板書)

(主要分佈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這些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利於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

引導:解決了以上幾個問題後,我們能不能總結一下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呢?

5、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板書)

(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缺陷:工業產品依賴國際市場銷售;工業原料嚴重缺乏;依靠國際市場進口)

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板書)

引導:讀課本內容,通過小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國土面積狹小

2、人口問題

老齡化嚴重

原因:(1)隨著生活環境、飲食和營養狀況改善與醫療技術的進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斷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佈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積狹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所以人口和工業也多集中在這一地區。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4

一、學情分析:

在高二地理文理教學中,這學期我擔任高二五個理科和一文科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其中1、2班基礎較好,8、9、10、11班的基礎較差。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國中和基礎比較薄弱,另外一個是他們的地理學習習慣不好,不愛學習。如何讓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這是本學年的教學重點。這一切都要求老師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好教研組、集備組整體優勢。

二、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重點,深入瞭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6個,5個班學生基礎都較差,在高二年級也非常特殊,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1、2班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好點。總的來說,學生的情況不夠理想,給教學帶來許多困難。

四、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 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於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髮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絡,是對已發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斷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六、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儘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後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

七、具體措施: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

《課程標準》是教學、命題的標準和依據,教學過程中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制定教學目標,落實高中地理教學的目標要求,為會考和大學聯考打下牢固的基礎。

2、認真鑽研教材

在教學中既要重視教材中學科知識點的落實,也要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重視教材的整合,樹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價值觀,使教材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料來源,根據《課標》要求選取恰當的案例,彌補教材的不足。改變傳統地理教材觀,由單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轉化,由依賴教材向主動構建教材轉化。

3、重視課堂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課標》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關鍵性目標。要在教學中倡導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重視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穩固的學科基礎知識之上的。

4、重視備課環節

備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學情和教材,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解讀《課程標準》,依據《課標》要求和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處理好“量”與“時間”的關係,合理取捨和整合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校內備課組的活動,開展校際交流,尋求共同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5

第一節

教學目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並會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

(3)瞭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並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佈示意圖的繪製;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於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於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 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成語。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彈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2)講解小故事---“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視訊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思考: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有何不同?極地高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成因有何差異?

前者由於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後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週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課堂小結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為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課後習題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徵是怎樣形成的,並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教案網權威釋出高中地理教案:常見天氣系統。

第二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高壓、低壓系統的活動規律與天氣特點。

2、過程與方法:會運用簡易天氣形勢圖分析各地天氣系統及天氣變化趨勢,並分析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論聯絡實際,增強防災抗災意識。瞭解科技前沿,樹立學習科學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的理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氣壓分佈圖判斷其氣流狀況及天氣特點;

2、能讀懂簡易的天氣圖,推測近期的天氣變化趨勢,並用規範的語言來表達。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匯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別有意義,它是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閱兵儀式了吧?這些鏡頭,你們還記得嗎?

【PPT投影】展示閱兵儀式的照片:英姿颯爽的三軍儀仗隊、激動得流著淚的抗戰老兵、踏著“七彩祥雲”而來的空軍方陣。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閱兵儀式上那道最美的風景——湛藍的天空呢?事實上,如此美麗的天空,來之不易。為了確保閱兵的順利進行,從8月20日起,北京地區正式啟動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通過全市上下共同聯動,積極協調周邊省市協同減排,全力保障閱兵紀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氣質量已連續天天優良,空氣質量保障情況甚至超越了2008年奧運會期間。當然,如果沒有老天爺幫忙,誰也不能保證當天一定是好天氣。就像秋遊之前,你是否也擔心過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專家9月2日的分析預測吧!

我們之前已經對氣候有所瞭解了,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範圍大,時間長,一般變化不大。但是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裡的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天氣是短時間的、多變的。那麼,專家們憑什麼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我們發現文中在講到晴的時候,提到了當時“影響北京的天氣系統主要是東移的槽脊”。

【講授】引出“槽、脊、高壓、低壓”的定義

教師引導:其實槽和脊是天氣系統的名稱。天氣系統通常指引起天氣變化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鋒面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而所謂天氣預報就是對各種天氣系統的預報,通過對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系統的產生、移動和消亡的變化來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

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瞭解“高壓與低壓”、“槽和脊”,並歸納在這些天氣系統在等壓線分佈圖上的氣壓分佈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內容,學習到了“高壓”和“低壓”,“高壓”即中心氣壓高於四周,“低壓”剛好相反。由高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由低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

教師引導: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師在等壓線分佈圖上可先找到高壓脊,畫與之相垂直的一條線,請同學們說說其與等壓線相交的點上分別對應的數值,對比後發現,脊線上的氣壓值高於兩側。所以脊線本質是氣壓比兩側都高的點集合。

【活動】探究一 高壓與低壓的大氣運動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 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北京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1)標出控制北京地區的天氣系統的名稱

教師引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佈狀況,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圖上北京附近正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著?

學生活動:讀圖後,分析北京附近氣壓的分佈情況,找到天氣系統的中心,通過比較中心與四周等值線的數值分佈,結合教材內容,找到了“高壓”中心,並在圖上用“G”標出。在此基礎上,畫出由它延伸出來的高壓脊(脊線)。(一位同學上黑板演示,其餘同學在學案上畫。)

活動一(2)畫出此時北京和伊爾庫茨克的風向

教師引導:先請同學講講風向的畫法。

學生活動:畫過北京的風向的基本步驟,回答要點如下:

1、先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責畫法),風向右偏。

3、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確定風向,用箭頭標出。

4、準確說出風向:西南風。過伊爾庫茨克的風向的畫法類似,為西北風。

活動一(3)(4)完成高壓(反氣旋)示意圖(畫出高壓系統周圍四個點各處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並用簡要的文字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請學生在黑板上標出該高壓系統北部和東部的風向。

學生由此發現,在高壓系統的不同部位風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氣好像發生了旋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氣水平渦旋,我們把它叫做反氣旋。高壓和反氣旋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一個指氣壓狀況,一個是指氣流狀況。畫過北京、伊爾庫茨克等四個風向後,可利用這一方法在高壓系統的模式圖當中將大氣運動的

教案網權威釋出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氣候變化。

第三節

教學目標

1.閱讀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圖等有關圖表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利用有關圖文資料,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岸、水迴圈、農業等的影響。

3.通過討論交流,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樹立合作意識和全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難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匯入】匯入

播放視訊

從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從西半球的坎昆到東半球的巴黎,雲集各國首腦,聚焦全球目光,關注一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

那麼,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表現?對人類活動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板書】

【活動】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學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完成了知識的準備,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探知全球氣候變化的歷程。

請大家完成活動二。

活動三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這幅圖同學們能看懂麼?

懂,那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們一起來研究怎麼讀這一副圖~

活動四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近現代的氣候變化。

活動五

是誰?讓北極熊哥哥如此憂鬱?

是誰?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帽子不翼而飛?

又是誰?讓馬爾地夫陣地不保,眼看著就要香消玉殞?

不僅僅是馬爾地夫,世界各地的陣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著人類,下面,我們將走進非洲的肯亞,看一看氣候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接下來,我們要去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地方,請同學們拿好筆,一邊觀看視訊,一邊記錄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快速記錄,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記得最多!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帶入了地球的第三極——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經歷氣候的變化,成為全球氣候變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監測和研究表明,過去半個世紀,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1℃,極端高溫頻次顯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計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積在30年級退縮15%。

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利於牧草生長,增加了牧草產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變了農區種植制度,作物適宜種植區域擴大,拓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的空間。

降水增多,冰川面積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澤溼地面積不斷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觀視覺效果更好。

高原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的同時,融雪徑流有時也引發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影響生產和牧民生活。氣候變暖還導致凍土消融,高原公路凍土病害加劇,許多跑運輸的司機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歸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同學們是否明白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問,運用整體性的原理,將選項填入合適的空格。

從這兩個關聯圖中,我們來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

據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四種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瞭解地質災害的關聯性,理解監測防禦地質災害的重要性;

3.瞭解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瞭解關於地質災害方面的科學研究的進展。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能正確評價地質災害和人類活動的關係;

2.增強學生面臨地質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3.讀圖獲取資訊能力。

三、情感目標

強化學生科學的人生觀,使學生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組,使蒐集與地質災害相關的各類資料。

教學過程:

課件演示:唐山地震圖片,有配音。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看了有關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圖片和文字資料,我們發現,陸地環境的變化有時異常激烈,這些自然現象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它們常常給人類環境造成極大的損害和威脅,我們稱為地質災害。請同學們思考,你所瞭解的地質災害有哪些,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主要地質災害目錄

觀看錄影:地震基礎知識

提問:地球為什麼會有地震呢?

學生回答:(板塊邊緣,地殼不穩)

觀看錄影:地震發生的原因

教師總結:知道了地震發生的原因,我們不難知道世界地震的分佈。

觀看圖片:展示“世界地震分佈圖”和“六大板塊的分佈圖”

提問:雖然我們很少親臨地震,但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地震實際上是地球內能在地殼的斷層帶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釋放的過程,請大家發揮想像,地震會產生哪些危害呢?

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略

教師補充:我們很容易看到地震帶來的直接危害,而實際上,地震常常會帶來其它一些間接危害,這些間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為慘重的損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災,引發的瘟疫等等。

過渡:剛才我們看了世界地震分佈圖,事實上世界火山的分佈和地震分佈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礎知識。

播放錄影:“火山的基礎知識”

教師引導並提問:通過觀看錄影,我們瞭解了關於火山的一些知識,請你回憶一下,火山的分類有哪些?你覺得這樣的分類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學生思考回答:略

教師總結: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說明了我們對於火山噴發規律的不甚瞭解。要確切瞭解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學研究。

過渡提問:為什麼義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動頻繁的國家?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回答:略

課件演示:展示板塊碰撞的動畫。

分組討論:火山噴發也是破壞性很大的地質災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噴發有沒有有利的方面呢?請舉例說明。

課件演示:對火山噴發這種地質災害應該有正確的評價。(1)從災害的角度看(2)從資源的角度看。

承接過渡:地震和火山噴發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質災害。它們分別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和岩漿活動在地表的體現,而另外兩種地質災害同樣不容忽視。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課件演示:請大家看下面的這組圖,思考後面的問題。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地質災害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我們應該積極的防禦,儘量減少這些危害造成的損失。我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地質災害的發生也十分普遍。

動畫演示:請大家觀看我國的地質災害圖。

提問:這麼多的地質災害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但這都是不能迴避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防禦呢?請大家觀看下面的錄影,看看日本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錄影:日本地震災害的防禦

分組討論:在地震多發地區的人們,應該如何防禦地震?(分地震前,地震來臨時和地震發生後三個階段各應該做些什麼事?)

教師總結:請參考擴充套件資料“地震發生時的應變”,接著總結地震災害的防禦措施(三方面)。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7

【教材結構】

地球上各種水體都處於不斷的迴圈運動之中。陸地上各種水體不僅自身都有各自的運動系統和運動規律,而且它們之間又彼此密切聯絡、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一個較大的迴圈運動系統,而這一迴圈系統又是全球水迴圈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節教材按照這樣的思路,第一部分講述了陸地水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型別;第二部分講述了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的相互運動、相互轉化的關係;第三部分說明了陸地水的運動更新,即闡明瞭全球水迴圈運動的過程和規律。

一、引言部分: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引言以簡短的文字,說明了陸地水在地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這部分應講清水資源的概念、陸地水對人類的重要意義,從水資源的概念自然過渡到陸地水體型別。

【教法設計】

我採用了“目標題目化導學”方式,用投影顯示有關題目,讓學生看書後回答。

二、陸地水體型別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紹了陸地水的概念。然後從陸地水的來源入手,簡要說明了主要的陸地水體型別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從各種水體的靜態儲水量和動態儲水量兩方面,著重分析了各種水體特點及其對人類開採利用的價值。

講“陸地水體型別”時,首先從陸地水體的空間分佈,講明陸地水體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為哪幾種水體。然後從空間補給而言,明確陸地水的補給來源,以及陸地各種水體的形成。

【教法設計】

由於這一部分內容的難度不大,我設計了幾道題目投影出來,讓學生自學,在書中找答案。另一方面本節內容較多,這樣處理可以節約時間。

然後從人類利用水資源的角度,從靜態水資源和動態水資源兩方面分析。說明動態水資源是人類開發利用的重點;並著重指出,對動態水資源的利用,應以不汙染、不破壞和不超過其更新速度為前提,否則會造成水資源的枯竭。在講述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時,強調了兩個資料,即陸地水只佔全球水體總量的3.5%,人類目前可利用的水資源僅佔陸地水資源的0.3%,使學生認識保護水資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二、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

【教材分析】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主要是指它們之間的運動轉化及其水源補給關係,因此,這部分教材實際上是講述陸地水的補給,其中重點介紹了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與陸地其他水體之間的水源補給關係。

【教法設計】

講授“陸地水體的相互關係”時,引導學生觀看課件“河流徑流與降雨量關係圖”和“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關係圖”,使學生明確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以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溫變化有密切的關係。通過分析“河水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知道河流與地下水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關係,再以長江與洞庭湖湖泊為例說明湖水與河水之間的.互補關係。

三、水迴圈及意義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的最後部分,從陸地淡水資源更新的角度,講述了地球上的水迴圈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水迴圈是自然界最活躍的物質迴圈之一。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對前面所述的海洋水和陸地水等有關內容的總結。

【教法設計】

在講解“水迴圈”時,我先播放“水迴圈”的課件,引導學生結合地圖完整地敘述水迴圈運動的全過程及其主要環節,並要求學生自己繪出示意圖(一個學生上黑板畫,其他同學畫在本子上)。課文中重點介紹了海陸間迴圈和陸地迴圈,對海洋迴圈只是稍帶提及,教師可適當加以補充,使學生理解水迴圈的全過程。然後總結“水迴圈”的意義。最後(如有時間),我打算談談人類活動對水迴圈的影響,好的和不好的各舉一例(如修水庫和圍海造田)。

四、作業佈置

根據教材76頁的“活動”,我設計了兩道練習題;可以作為課堂練習或家庭作業(視時間而定)。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8

【摘要】主題式教學是基於情景教學的一種新嘗試。本文在多次實踐嘗試的基礎上,選取了比較有代表性的例項,通過反思、驗證、總結,研究主題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高中地理主題式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xx)10-169-01

主題式教學是在情景教學的基礎上,使教學主題更為鮮明,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緊緊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探究學習。主題式情景教學倡導融主題、教材、教學方法、場景為一體,通過語言、教具、音樂等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中的主題式教學設計是產生於一次課堂教學實際案例,讓學生以農民工的來去為主線,進行主題式探究學習。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式教學設計例項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影響,理解區域發展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珠三角地區從“民工潮”到“民工荒”現象的剖析,研究農民工對珠三角地區城市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影響,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從圖文資料中提取地理資訊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以及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城市觀、發展觀和環境觀。

2.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基於湘教版“必修Ⅲ”中的“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教材以珠江三角洲為例來闡釋區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因為《洶湧的“民工潮”》這一案例與現實中近幾年珠三角地區的“民工荒”問題不相符,故而引出學生對“農民工在珠三角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序中的影響”的探究。該探究主題中涉及的人口遷移、產業轉移和區域工業發展的條件是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的舊知識,珠三角地區工業化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背景知識。從圖文中提取地理資訊以及問題分析能力是大學聯考要考察的`重點,也是學生比較薄弱、有待強化提高的。

3.重點難點

重點:珠三角地區工業化發展的階段及面臨的問題。

難點:工業發展過程中產業升級、產業轉移引起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4.教學過程

附:1.探究二材料近年來,珠三角地區頻頻報出“招工難”“民工荒”。但據調查,廣東省勞動力市場仍是供大於求,就業難與個別企業招工難並存,緊缺的是高階管理人才和高階技工,從來不缺少普通民工。專家認為中國目前處於“斷裂”的社會,經濟狀況懸殊的各階層無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結果導致“知識斷裂”,新創造出的工作位置不適合知識、技能低的人群,導致民工“迴流”、“民工荒”。

2.探究三材料讀黃河金三角地區圖。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把示範區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與裝備製造業基地。

二、主題式教學設計例項的分析與反思

1.教學主題的確立

教學設計的主題必須明確。主題是一節課的靈魂所在,貫穿學生自主探究的始終。主題的選擇要以某一知識內容為核心,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出發點。主題內容不能寬泛籠統,主題形式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確立,對知識進行整合和梳理,融合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內容的編輯

主題式教學需要對課程的內容、特點進行歸納總結,不拘泥於教材知識結構,對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圍繞某一主題,形成有明顯輕重區分的知識結構,層層遞進,深入探討。

3.教學設計的實施

教學設計必須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檢驗與完善,因此在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課堂的觀察,並及時進行調整,課後對教學設計進行反思與完善。要重視學生在主題式課堂中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得來的收穫和感悟,根據課堂反饋對教學設計進行及時改進。

三、結論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主題式教學的探究,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與要求,能夠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技能與專業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從課本到生活、從抽象到具體、從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自主探索的能力與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曉敏.地理主題式情境教學漫談[J].地理教育,20xx,(1):46-47.

[2]李三曉.淺談高中地理主題式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xx(3):167-168.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9

一、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提出本節知識要求:“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分析大氣運動的規律,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佈、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時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的形成;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及其季節性移動規律,為後面課時學習“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季風環流”和“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兩部分內容做好基礎鋪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節,本節內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全球大氣運動的規律需要在前面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運用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原理、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幾種作用力的關係等知識來分析,而後面的氣候型別的判斷則也需要由全球大氣運動規律的.知識來分析。三圈環流控制著各種形式的大氣運動,它的分佈及變化直接影響著天氣和氣候,因此三圈環流是本節重點,是關鍵之關鍵。為了能讓學生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進而使學生髮現氣壓帶、風帶的分佈規律,以免死記硬背。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由於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由於九年級地理課程開設的缺失,基礎較差,同時高一學生還沒有涉及立體幾何的知識,在空間想象能力上較欠缺,再加之理解運動又需要相關的物理學科知識,由於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要化繁為簡,層層推進,加強講解便於學生的理解,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效果會更好。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規律。

2.能力目標: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繪製示意圖的地理技能和空間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習慣。

四、重點難點

1.重點:

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2.難點:

(1).三維空間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風

(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五、教學方法

採用設問式教學,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問題,層層講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設條件,通過回顧前面所學知識總結、得出單圈環流的結論;再否定其中條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環流的結論;否定其中條件之二,分析得出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結論。

學生採用探究式學習,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在“重新發現”和“重新組合”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強調自主學習。

六、教學手段和用具

講解分析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七、教學過程設計

【複習引入】:

複習熱力環流,本節知識的講解及學生的理解需要用到熱力環流的知識,複習有助於學生理解本課的知識。說明太陽輻射在高低緯度間的熱量不均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運動的規律以及對人類活動產生怎樣的影響是我們本節課開始學習的知識,引入新課,展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板書】: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新課教學】: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認識大氣環流的概念及其影響,課件展示總結板書。

【板書】:

1.大氣環流的概念及影響

【板書】:

2.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佈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

【師生探究活動】:

從課本33頁“活動”入手,假設條件“地球表面均勻,不考慮地球的自轉”。展示課件,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在上節課學過熱力環流的基礎上很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流圖,得出結論形成單圈環流。

假設條件“若地球表面均勻,且地球自轉”。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講解分析說明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要把它講清楚、講透徹,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要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完成。

【知識小結】:

課件展示“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知識框圖,引導學生認識總結三圈環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氣壓高低定風帶。”

【板書】:

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氣壓高低定風帶。

【板書】:

(2).氣壓帶、風帶的分佈

【師生活動】:

課件展示並演示“氣壓帶和風帶分佈圖”,引導學生認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明確其位置和範圍,各個風帶的風向變化,強調說明氣壓帶和風帶是近地面的大氣環流狀況,引導學生從圖中認識氣壓帶和風帶“南北對稱,相間分佈”空間分佈特點。

【板書】:

南北對稱,相間分佈

【講述】:

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的規律(略)。

【師生活動】:

指導學生閱讀“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圖,引導學生認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認識總結規律。

【板書】: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課堂練習】:

課件展示習題,指導學生完成。(略)

【課堂總結】:

課件展示知識網路圖,總結本課知識。(略)

【課後訓練】:

地理填充圖冊、練習冊(略)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引導看圖分析海陸分佈對氣溫、氣壓的影響。

2.討論分析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的形成分佈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3.掌握季風環流的形成過程,掌握季風環流對氣候的影響。

4.培養學生認識、改造自然的意識和相信科學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海陸分佈對氣溫、氣壓的影響;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的形成與分佈;季風環流的形成過程。

難點: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的變化對氣候的影響,季風環流對氣候的影響。

【學法指導】

結合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繪製並理解冬夏季節北半球氣壓中心分佈圖,季風環流圖。今

【學習過程】

一、【創景激趣,目標呈現】

同學們,地球表面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且分佈不均,海洋和陸地的熱力性質又有差異:海洋比熱容大,升溫慢降溫也慢;陸地的比熱容小,升溫快降溫也快。那麼北半球在夏季和冬季的時候,氣溫與氣壓的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天我們來學習《氣壓帶和風帶》。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的形成及風向

1.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A級)

2.請結合教材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冬季大陸會形成高壓還是低壓?夏季大陸會形成高壓還是低壓?請分別簡述理由。(A級)

(2)從緯度位置看,圖2.12兩個空氣柱分別位於哪個氣壓帶上?請在圖中分別以這兩個氣壓中心繪製閉合的等壓線。(B級)

TAG標籤:教學 高中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