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教學反思/列表

國小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大綱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國小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不斷應用,學生在學習上興趣越來越濃了,課堂上不再是那種沉悶、冷言寡語的場面了,而是充滿生氣、你爭我搶回答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解答別人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氛圍使作為老師的我不得不動手動腦,盡力做到能用多媒體上課就用多媒體上,使學生和老師都能從中受益。

《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我就應用了課件,學生理解課文容易了,老師教著也省力了。這一課我是這樣上的,先是螢幕邊展示畫面,同時閱讀與畫面相關的課文內容,而學生是邊聽邊看,當讀完一遍課文後,我問學生:“通過邊年看畫面邊讀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學生幾乎都舉起了小手。甲說:“我知道種葫蘆的人都非常喜歡小葫蘆。”乙說:“我知道小葫蘆一開始長得非常好,後來葉子上生了蟲子,小葫蘆全掉了。”丙說:“我知道了種葫蘆的人沒有治葫蘆葉子上的蟲子。”學生你一句我一句幾乎把課文內容全說出來了。這比不用課件多讀三遍課文都管用。首先學生認真看圖,也認真聽讀的內容;其次畫面栩栩如生,一目瞭然,不用再費盡心思去想。我們農村使用的`是黑白版課本,學生就更不容易看明白書中插圖,通過課件使用,彌補了這些不足,學生自然而然也就對學習產生了興趣。

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對課文內容熟悉的過程快了,再解決其他問題也就容易多了。這一課當學生掌握了課文內容後,理解“事物間各部分是有聯絡的”時,回答問題比較貼切。還有,通過多媒體的使用,在低年級段識字方面也是省時省力,在這方面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快樂。現在我不再感到使用課件費勁而又麻煩了,而是感到其中的方便和省力,同時也體驗到了什麼是一堂課40分鐘的真正藝術。希望我們都抽出一些時間下一些功夫製作一些課件,來達到課堂上預期的效果。

  國小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2

俄文講述的是一則寓言故事:種葫蘆的人由於不瞭解葉子和葫蘆之間的關係,到最後,原本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都落光了。本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部編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重視感悟和體驗。因此,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裡包裹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當然,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在詞句中,因此,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悟,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成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完《我要的是葫蘆》後,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一個拓展,我結合文章的空白之處,設計了想象說話的內容,想象說一說:你想對他說什麼嗎?這樣學生說話讓他們有了較大的伸展空間。在學習中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發展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課後,我讓學生續寫這個故事,給了孩子們一個開頭"第二年,種葫蘆的人又種下了一棵葫蘆"。這樣不僅促進學生了解種葫蘆的人錯在哪個地方,進一步理解了課文,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與生活緊密聯絡。

另外,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諸如寓言故事之類的文體,可能有點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整個授課中我雖然是以讀為主,在讀中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但始終還是牽著學生走,沒有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也是今後課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國小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3

《我要的是葫蘆》是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屬寓言性質。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深愛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結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要培養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並能在閱讀中不斷積累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切入點,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從課題入手:“我要的是葫蘆,言外之意是我不要葉子”。因為切入點選得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紛紛提出:那個人為什麼得不到葫蘆?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出了頗有深度的問題——“蚜蟲吃的是葉子,可落下的為什麼是葫蘆?”

文學作品都有一條線索,或為情感線,或為敘事線。教師要善於把握這條線,並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貼近這條線。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教學中抓了芝麻而丟了西瓜,《我要的是葫蘆》一文,篇幅雖短,但要落實的知識點卻不少。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抓住一條線:“變”。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過了幾天,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變化告訴我們葉子葫蘆之間究竟有什麼密切的關係?明確了這麼一條線,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採取了比較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啟用學生的思維,再次明確本文要解決的難點:種葫蘆的人為什麼沒有得到葫蘆?當學生學完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圖——學文——品文,引導得出:因為葉子長得好,所以葫蘆才長得可愛。從而為後文的學習打下鋪墊。當學生學完第4自然段時,我又引導學生小結:因為葉子長了蚜蟲,所以葫蘆才一個一個都落了。最後通過這種變化對比,學生明白了葉子與葫蘆之間的密切聯絡。

但由於沒有好好把握二、三自然段的教學,以致思路混亂,拖了時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再仔細地研讀文字,精心設計每個環節,更好地完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