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基礎/成語/列表

識二五而不知十成語大綱

識二五而不知十成語1

識二五而不知十成語

【成語】:識二五而不知十

【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簡拼】:sewebzs

【解釋】: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鬥晉楚也;晉楚不鬥,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示例】:夫回瑗可棄,而楊董獲升,可謂~者也。 唐·劉知幾《史通?品藻》

【語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懂得全面看問題

【順接】:十一千百 十一而稅 十七字詩 十七弟子 十萬火急 十萬火速 十三太保 十不一存

【順接】:得一望十 論一增十 七老八十 問一答十 問十答十 聞一增十 聞一知十 一五一十

【逆接】:安世默識 博學多識 博聞多識 博聞強識 不學無識 短見薄識 對面不識 多見廣識

【逆接】:識變從宜 識多才廣 識字知書 識微知著 識微知著 識微見幾 識微見遠 識才尊賢

識二五而不知十成語2

【成語名字】識二五而不知十

【漢語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近義詞】:管中窺豹

反義詞】:運籌帷幄

【成語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鬥晉楚也;晉楚不鬥,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成語解釋】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識二五而不知十造句】學習不能識二五而不知十,要全面細緻的學才會有所成。

【識二五而不知十的.成語故事

《越王勾踐世家》出自《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春秋時期的吳越之地,吳國和越國並立而存,卻因日久爭戰結下宿怨。越王勾踐打敗吳國老王闔閭,初嘗勝果,得意忘形之下,他不納范蠡忠言之勸,欲滅吳國而後快。終被吳王夫差和伍子胥領兵打得大敗。越王勾踐及其臣民命懸一線。范蠡請纓隻身去見夫差,一番鬥智,說服夫差收兵, 救下勾踐。數年之後,勾踐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從吳國返回了越國,臥薪嚐膽,暗中集結力量。勾踐終於得到了機會,舉兵伐吳。經過一場鏖戰,夫差成了越王勾踐的階下之囚。越王勾踐終於歷經十數年的勵精圖治、臥薪嚐膽,實現了復興的巨集願。自此,勾踐專心國事,富國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