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試題

當前位置 /首頁/試題大全/高三試題/列表

寧夏銀川一中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文綜歷史試卷

文綜歷史試卷

寧夏銀川一中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文綜歷史試卷

第Ⅰ卷(選擇題,140分)

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4.古代“文化”一詞源於拉丁語cultura和colere,本義為“耕作”、“栽培”、“養育”等,

在印歐語系kwel-字根,則有翻動一塊土地、運轉與耕作之意。據此判斷,中國文化源頭應始於

A.一萬多年前新石器時代 B.文獻與考古會考證出的夏朝

C.進入青銅時代後的商朝 D.封邦建國體制確立後的西周

25.《中國社會史》在評價清前期經濟時說:“農業、手工業和貿易的史無前例的發展高潮,以其生

產以及內部交易的數額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以下最能說明上述論斷的現象是

A.當時中國是東亞、東南亞貿易的中心地區

B.當時中國對西方的貿易長期出現逆差狀況

C.當時中國生絲、茶葉、瓷器暢銷世界各地

D.當時中國的GDP佔到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

26.《從科舉制度的廢除看近代以來的文化斷裂》一文指出,農村知識分子大量地單向地向城市流

動,並在城市中去尋求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的機會與空間,是清末民國以來社會變動的一個基本趨勢。這一趨勢說明的實質問題是

A.近代中國工業化的發展趨勢迅猛

B.近代農村生活的艱辛導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對農村人才的強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農村的差距日益擴大

27.孫中山規定:“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

民國元年元旦”。孫中山改歷改元的深層動因是

A. 與國際接軌的時代需求 B. 破除專制制度給人的思想束縛

C. 彰顯炎黃子孫共同的民族訴求 D.“反清復明”的政治需要

28. 《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第一次發生於公元前221年,第二

次發生於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這三次社會變革的共同影響是

A.都改變了社會的性質B.人民的思想在當時都有所改變

C.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 D.變革帶來了國家政權的變化

29.某學者在其著作《中國近代通史》中寫到:“國共兩黨,一個關注上層,一個關注下層;一個

重視軍事,一個重視民眾;一個注重槍桿,一個注重筆桿;一個擅長武鬥,一個擅長文鬥。”文中描述的現象應該發生在:

A.國民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30.西塞羅說:“國家是人民的事業。國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維護正義,物質目的就是保護私有

財產。國家是人民為了正義和保護私有財產,通過協議建立起來的政治組織。”從語意判斷,西塞羅此處評價的是

A.埃及法老專制 B.雅典民主政治 C.羅馬法治精神D.西歐封建制度

31.公元1500年以後的世界史,歷史學家稱其為“近代史”。下列選項最能代表近代歷史發展特色

的是:

A.人文主義興起,社會走向世俗化,宗教信仰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B.工業發達以後,農業的產值日減,導致工業國家不再重視農業

C.封建制度解體,民族國家興起,政治權力結構由分權走向集權

D.中產階級是工業革命的新產物,也是近代社會變化的主要推手

32. 中國對聯、西方諺語中,有不少是以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為背景,反映了當時歷史風貌,為

研究歷史提供了非常珍貴有價值的資料。表一中對聯諺語的內容與反映的史實對應正確的有幾個?

表一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33.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成為美國總統後說:“如果任何政黨試圖要廢除社會保障、勞工法和農場

專案,那你就不會在美國曆史上再聽說這個政黨了。”這反映出艾森豪威爾的主張

A.受到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B.與民主黨政策逐漸趨於一致

C.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D.延續了共和黨傳統經濟政策

34.2011年,德國和法國共同編撰的“講述歐洲歷史的教科書”歷時五年終於完成。創造了編撰

共同歷史教科書的德法模式,即“雙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爭議問題達成共識,再開始共同撰寫教科書”。編者認為這套書的最終目的,是鼓勵學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歷史,不會只給一種答案。據此判斷,編撰此書體現了

A.價值判斷高於史實判斷 B.對於民族國家身份的認同

C.歷史共識需要批判思維 D.批判思維比歷史真實重要

35.“它站起來反對18世紀的古典主義、啟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這些領域內的秩序”,強調“對

自然之愛、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間的聯絡”。最符合上述創作傾向的作品是

A.《人間喜劇》B.《母親》C.《老人與海》D.《巴黎聖母院》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60分)

本捲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42~46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5題,共135分)

40.(25分)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華人的夢,如何才能真正富強,這才是最關鍵的。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試題。

材料一 《近代以來世界強國的力量來源》

——約瑟夫·奈《美國霸權的困惑——為什麼美國不能獨斷專行》

材料二 世界製造業產量的相對份額(1750—1900年)(堆柱順序:英1德2美3中4)

——資料(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材料三 當時,在中國享有帶有不平等性質的權益的國家主要是美、英、蘇三國。在具體

實踐中,中國政府採取了不同的對策。美國是當時與新中國最為敵對的國家。中國政府對中美商約等一系列條約採取了不予承認的立場,美國此前在中國所享有的特權至此在大陸全部喪失。這種處理乾脆利落。蘇聯是中國最重要的盟友。對於中蘇友好條約,中國政府並沒有斷然宣佈廢除,而是積極地與蘇聯政府展開重新談判。1950年2月,中蘇訂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及有關協定。協定規定在不遲於1952年末之前,蘇聯將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及一切財產無償移交中國,蘇軍從旅順口撤出,大連行政完全由中國政府管轄,蘇方臨時代管或租用的財產,應由中國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說中國已經完全掙脫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條約的束縛。

——裴堅章《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79年)》

(1)根據材料一,按照力量來源對上述強國進行分類並說明理由。結合所學知識,簡

要分析18世紀法國的文化如何成為力量來源。(8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工業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分析明清以來(戰爭前)中國製造業日益衰退的原因。(8分)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待不平等條約及其國家的對策。(9分)

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三:187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

表四: 2010年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

比較表三、表四,提取有關中美科技發展的資訊,並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

(二)選考題:共2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3道地理題、2道歷史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並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對應題號塗黑。注意所做題目必須與所塗題目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

45.【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有學者認為,秦以後中國曆代的變法大致可以分為徵農、徵商和農商並徵三種類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稅人為主的徵農型變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頒佈條文中有“樂遷者聽逐空荒,不限異州他郡”之規定,租調製以“一夫一婦計”……明朝的“一條鞭”法和清朝的“攤丁入地”都是以稅地為主而進行的徵農型變法。特別是“攤丁入地”因法律上先已宣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從此即將舍地稅人的制度徹底廢除了。徵商型變法,西漢的桑弘羊變法是其典型。鹽鐵官營……

篇二:高三歷史衝刺練習三

2016屆高三歷史衝刺練習<三>

24.《春秋·公羊傳》記載:“隱(魯隱公)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魯桓公)何以貴母貴也。”這種立嗣方式

A.有利於加強君主專制B.實施的目的是防止因爭奪君位而引起禍亂

C.表明王后左右了王位的繼承D.表明賢德是宗法制確立繼承人的首要依據

25.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農業擁有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方、良種選育、能量迴圈等眾多配套措施的農藝體系。這一“農藝體系”的主要特點是

A.精耕細作 B.刀耕火種 C.男耕女織 D.自給自足

26.《十二銅表法》中規定:“以後凡人民會議的所有決定都應具有法律效力”;“執行死刑時由刑事事務官監場,對一切刑事判決不服的有權上訴”;“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刑”。這些規定

A.維護了奴隸主利益 B.是習慣法的彙編

C.體現了奴隸制民主 D.保護了私有財產

27.“忠君愛國”在北宋末年成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標準。佛教也提出與儒家倫理道德相協調,“佛法據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應提倡忠君愛國,所以有的寺院稱為“護國寺”,有的稱“報國寺”。上述歷史現象反映了

A.儒學開始吸收佛道思想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儒學與佛教互動融合D.佛教融匯儒學倫理

28.狄德羅是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他指出:“能夠實現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體,任何政體都是要改變的,專制政體終會消逝,由適合人性的政體取而代之。”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A.強調自由,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 B.強調挑戰王權專制,實現人民的自由平等

C.強調追求自身的發展與現實幸福 D.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限制君權

29.“不合宜者,漸漸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說與耶穌之旨相反,故各國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辯駁蜂起,今佩服者漸多,而格致之學從此大為改變。”材料中的“其說”是指

A.達爾文的進化論 B.盧梭的“天賦人權”思想

C.法拉第的電磁感應 D.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

30.甲午中日戰爭後有一份《中外日報》指出:“我們在以前還講什麼自強、求富,現在別再講那些門面話了,倒不如直截了當地講救亡”。這表明甲午戰爭失敗

A.促成了中國起步邁向近代化B.使清政府從此喪失輿論支援

C.刺激了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D.激發起民眾盲目排外的心理

31.1913年張謇說:“為捍衛圖存計,若推廣植棉地、紡織廠是;又惟有開發極大之富源,以馳逐於世界之市場。若開放鐵礦、擴張制鐵廠是”“謂我國鐵業發達之日,即日本人降伏於我國旗之下之日”。材料反映出

A.一戰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民族資本主義的工業體系日益完備

C.抵抗日本侵略成為實業家門的共識D.實業救國成為民國時期的思想潮流 32.近代以來,中國先進人士提出過很多主張。以下觀點在提出時就得到群眾廣泛支援的是

A.北大學生的“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張謇的“富民強國之本實在於工”

C.嚴復的“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 D.鄭觀應的“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33.某一歷史檔案中寫到:“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並在蔣主席領導之下,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徹底實行三民主義。”據此判斷這一檔案

A. 促進了國民革命在全國的興起 B.在形式上奠定了和平建國的基礎

C.表明國共謀求實現第三次合作 D.標誌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34.蘇俄的新經濟政策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都是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的創舉。兩者的根本相同點在於

A.都主張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B.都注重經濟結構的平衡發展

C.都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D.都注重從實際出發調整生產關係

35.中蘇建交一個月後,周恩來在外交部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就兄弟國家來說,我們是聯合的,戰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會主義道路。但國與國之間在政治上不能沒有差別”,該材料反映了當時中國實行的外交政策是

A.“一邊倒”B.“一大片” C.獨立自主D.“另起爐灶”

40.(25分)自古以來,中外城市經歷了不同的時代變

遷。城市化問題是影響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方學者比較中世紀的中國和西方的城市後認為:中國城市處於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審判上表現出隨意性。相比之下,歐洲的城市則更為自治和獨立。大多數城市都有和民法法典保護公民的法律權利。歐洲城市中的商業影響也要強大得多。而中國城市工商業中,國家起了主導作用,諸如國家制鐵廠和皇家陶瓷廠(官窯),食鹽貿易的許可證制度等等。

——A·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

材料二 近代中國出現的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中,香港、青島等長期為列強佔據;上海、天津、漢口等被闢為通商口岸,出現了畸形繁榮的商業區;近代工礦企業和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唐山、無錫等城市的興起;鄭州、石家莊等因地處鐵路樞紐得到較大的發展。帝國主義的商品衝擊了農村手工業,製造了眾多的遊民無產者。而新式工廠發展滯後“中國工業發達愈慢,吸收遊民無產者的能力愈小。”

——摘編自周谷城《現代中國社會變遷概論》等

材料三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國家。從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葉,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從20%上升至51%。約克郡的城鎮數量由1801年的15個增長到1891年的63個。從1820年到1830年,曼徹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業城市的人口增長達40%以上,是增長最快的10年。

——摘編自阿薩·勃裡格斯《英國社會發史》等

材料四 城市的水泥叢林使人疏離了自然的美好;城市的廢氣、噪音和汙水侵蝕了人的健康;城市的爾虞我詐汙染了人的心靈所有這些沉重的代價,只不過為我們換來了表面上看似富足一點的物質生活而已。

(1)根據材料一分別概括中世紀的`中國與西歐城市發展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新興城市的特點。根據材料二、三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英兩國城市發展差異很大的原因。(14分)

(3)據材料四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人類城市化程序的利與弊。(5分)

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明朝與西歐在17世紀的歷史發展狀況對比

提取兩項有關明朝與西歐的不同歷史發展狀況,並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處明確清楚;分析說明符合史實且合理充分。)

45. (15 分)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有學者認為,秦以後中國曆代的變法大致可以分為徵農、徵商和農商並徵三種類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稅人為主的徵農型變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頒佈條文中有“樂遷者 10 / 12 聽逐空荒,不限異州他郡”之規定,租調製以“一夫一婦計”明朝的“一條鞭” 法和清朝的“攤丁入地”都是以稅地為主而進行的徵農型變法。特別是“攤丁入地” 因法律上先已宣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從此即將舍地稅人的制度徹底廢除了。徵商型變法,西漢的桑弘羊變法是其典型。鹽鐵官營鹽鐵的生產和運銷,一切由國家包攬古人云“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萬乘之國,人數開口千萬也”。食鹽壟斷,形式上是徵商,本質上仍是徵農。

材料二 典型的農商並徵型變法,是王安石變法。在徵農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貸谷於民,立息以償”“凡當役人戶,以等第出錢,名免役錢”。在徵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凡商旅所有必賣於市易,或非市肆所無必買於市易”,真正達到了“盡收天下之貨自作經營”的目的。其時,市易司甚至連果實之類都自作經營。

——以上材料摘編自程念祺《中國曆代變法型別及其成敗》等

(1)根據材料一概括徵農型變法的演變趨勢。如何理解“食鹽壟斷,形式上是徵商,本質上仍是徵農”?(7 分)

(2)比較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變法中徵農、徵商方面措施與材料一中同類措施的主要不同點。(8 分)

40.(1)中國:中央行政控制強;城市發展缺乏法律保護;國家官營經濟佔主導;(實行官營手工業壟斷)國家實行專賣制度。(任答3點,3分)

西歐:城市自治權利較充分;以立法推動城市化程序;(民營)商業影響較大。(3分)

(2)特點: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近代工商業的推動;鐵路等新式交通的影響;帶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6分,每點兩分,三點即可)

原因:中國:列強經濟侵略;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破產農民難以轉化為產業工人。(4分,最少兩點)

英國:工業化迅速發展(工業革命推動,交通發展);社會經濟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4分)

(3)利:城市化促進經濟發展;城市化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城市化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3分,答出任意3點)

弊:環境汙染損害健康;功利主義和商業氣息濃厚,淡漠了人的感情。(2分,言之成理、符合事實,酌情給分)

41.(12分)

評分建議:提取資訊準確,明朝與西歐比較內容符合史實。(6分)能從明朝與西歐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不同逐項說明(6分)

45.

(1)趨勢:以“稅人為主’’向以“稅地為主’’轉化(或徵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轉為以土地為主)。(4分)理解:鹽鐵專賣制度,利用國家壟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表面上是徵收商業稅,實際上對人口眾多的農民實現了間接徵稅(間接地榨取了農業賦稅)。(3分)

(2)均田制、一條鞭法、攤丁入畝徵農均與土地直接相關,而青苗法和免役法避開土地佔有問題而徵農;(4分)鹽鐵官營是對生產和生活必需品進行壟斷經營,而市易法是對一般商品的壟斷性經營。(4分

)

篇三:2015-2016學年高二歷史嶽麓版選修1單元檢測:第二單元《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D.加速了民族間的融合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比較、辨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兩次改革的相同影響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進政權的封建化即社會制度的變化。

9.北宋前期,軍隊人數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但宋神宗時期,軍隊總數由原來的110餘萬減少至80餘萬。這說明( )

A.北宋中期兵源匱乏

B.與少數民族作戰,損兵折將

C.王安石軍事改革卓有成效

D.財政困難,招兵養馬捉襟見肘

答案 C

解析 “省兵”是王安石變法的重要內容。

10.在王安石變法期間,一些人家紛紛讓已成婚的兒子獨立門戶,分家而過,這是為了( )

A.逃避農田水利法的義務B.逃避保甲法的義務

C.逃避免役法的義務

答案 B

解析 保甲法規定,農戶每戶兩丁以上,抽一人為保丁,農閒練兵參與治安,戰時編入軍隊作戰。讓成婚的兒子分家而過,就是為了減少家中的男丁數,以逃避保甲法的義務。

11.導致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觸動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反對

B.用人不當,危害百姓,人民反對

C.政令不通達,一些地方官不執行新法

D.保守派司馬光當政,堅決反對新法

答案 A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史實的理解能力。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於變法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反對而導致失敗。而B項屬區域性性原因,D項是指王安石變法被廢除。

12.“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由此可見,元朝的行中書省( )

①最初是出於軍事需要而設立的 ②實際上是中書省的派出機構 ③確保了地方的獨立性 ④對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影響深遠

A.①②

C.①③

答案 A

D.逃避方田均稅法的義務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的“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表明行中書省最初是出於軍事需要而設立的,而“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仿中書省建制”則說明行中書省是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元政府實行行省制度,目的是加強對地方的管轄,而不是確保地方的獨立性,③說法錯誤,④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13.下圖為元朝行政機構示意圖,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A.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關

B.樞密院負責糾察百官

C.御史臺統領全國軍事

D.宣政院管理臺灣和西藏事務

答案 A

14.一條鞭法是明代中葉後賦役制度方面的一項重要改革,主要是總括一縣之賦役,悉併為一條,即先將賦和役分別合併;再通將一省丁銀均一省徭役,每糧一石編銀若干,每丁審銀若干;最後將役銀與賦銀合併徵收。這一制度的實行與當時的資本主義萌芽之間的關係是

( )

A.沒有關係

C.促進作用

答案 C

解析 通過一條鞭法的實行,促進了貨幣商品經濟的發展,從而在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15.張居正死後官秩被削,名譽被毀,禍及家人同僚,十年改革毀於一旦。主要原因是( )

A.明神宗的反對

B.改革收效甚微

C.損害了豪強權貴和腐敗官吏利益

D.張居正為官暴戾

答案 C

解析 張居正改革損害了當時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勢必遭到他們的反對。

二、非選擇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於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使其)

務本於內,而使秦人應敵於外。故廢井田,B.阻礙作用 D.有關係

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通典·食貨》

材料二 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為什麼要“誘”三晉之人,三晉之人為什麼會受商鞅之“誘”,結果如何?(10分)

(2)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說法的原因。(10分)

答案 (1)因為要發展農業生產,增強經濟實力;“利其田宅”;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免除徭役。結果:經過幾年的努力,秦國達到了國富兵強的目的。

(2)是商鞅變法實行的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等獎勵軍功措施的結果;使三晉之人為秦所用,而秦得以專心應敵於外。

17.有學者認為,秦以後中國曆代的變法大致可以分為徵農、徵商和農商並徵三種類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稅人為主的徵農型變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頒佈條文中有“樂遷者聽逐空荒不限異州他郡”之規定,租調製以“一夫一婦計”明朝的“一條鞭”法和清朝的“攤丁入畝”都是以稅地為主而進行的徵農型變法。特別是“攤丁入畝”,因法律上先已宣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從此即將舍地稅人的制度徹底廢除了。徵商型變法,西漢的桑弘羊變法是其典型。鹽鐵官營鹽鐵的生產和運銷,一由國家包攬古人云“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萬乘之國,人數開口千萬也。”食鹽壟斷,形式上是徵商,本質上仍是徵農。

材料二 典型的農商並徵型變法,是王安石變法。在徵農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貸谷於民,立息以償”“凡當役人戶,以等第出錢,名免役錢。”在徵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凡商旅所有必賣於市易,或非市肆所無必買於市易”,真正達到了“盡收天下之貨自作經營”的目的。其時,市易司甚至連果實之類都自作經營。 ——以上材料摘編自程念祺

《中國曆代變法型別及其成敗》等

(1)根據材料一概括徵農型變法的演變趨勢。如何理解“食鹽壟斷,形式上是徵商,本質上仍是徵農”?(10分)

(2)比較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變法中徵農、徵商方面的措施與材料一中同類措施的主要不同點。(10分)

答案 (1)趨勢:以“稅人為主”向以“稅地為主”轉化(或徵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轉為以土地為主)。

理解:鹽鐵專賣制度,利用國家壟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表面上是徵收商業稅,實際上對人口眾多的農民實現了間接徵稅(間接地榨取了農業賦稅)。

(2)均田制、一條鞭法、攤丁入畝徵農均與土地直接相關,而青苗法和免役法避開土地佔有

問題而徵農;鹽鐵官營是對生產和生活必需品進行壟斷經營,而市易法是對一般商品的壟斷性經營。

解析 第(1)問“演變趨勢”依據材料“稅人為主的徵農型變法”到“以稅地為主而進行的徵農型變法”;“理解”依據材料“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萬乘之國,人數開口千萬也。”得出國家壟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表面上是徵收商業稅,實際上對人口眾多的農民實現了間接徵收農業賦稅。第(2)問依據材料進行比較概括:均田制、一條鞭法、攤丁入畝徵農均與土地直接相關,而青苗法和免役法避開土地佔有問題而徵農;鹽鐵官營是對生產和生活必需品進行壟斷經營,而市易法是對一般商品的壟斷性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