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當前位置 /首頁/詩詞歌賦/古詩/列表

蘇軾的古詩飲湖初晴後雨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飲湖初晴後雨》:

蘇軾的古詩飲湖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絕句,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這首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翻譯: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作品賞析:

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豔,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讚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入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餘,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

下半首詩裡,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喻體和本體之間,除了從字面看,西湖與西子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著眼點所在只是當前的西湖之美,在風神韻味上,與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相似之處。而正因西湖與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無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一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於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濃妝、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於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這裡,詩人抒發的是一時的才思,但這一比喻如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所說,“遂成為西湖定評”。從此,人們常以“西子湖”作為西湖的別稱。蘇軾本人對這一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詩中多次運用。後人對這一比喻更深為讚賞,常在詩中提到。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整合》中稱這首詩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名篇”。其特點之一是概括性特別強。它寫的不是西湖的一處之景或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的全面寫照和全面評價,區而它就具有超越時間的藝術生命色。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此外,這首詩在藝術手法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

互文。如:“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上半句省落“雨亦奇”,下半句省落“晴方好”。全句意思是說西湖的山水不論天晴還是下雨都很美妙。不能理解為:西湖的水只是天晴好看,西湖的山只是下雨美妙。

對偶。如:“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正對,意義相近,互為補充。由於“水光瀲灩”與“山色空濛”,“晴方好”與“雨亦奇”,自獨立成景,又共同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對仗工整,創造出神祕的意境,表達出作者對西湖的神往之情。

比喻。詩歌中把“西湖”比作“西子”即西施,蘇軾以自己的奇妙的觀察品味,把西湖的自然美比作天然美女西施。通過巧妙地比喻,構成一幅生動可感的西湖影象,創造出更真切的意境,是十分貼切的比喻。西湖也叫西子湖,這個名字是從這首詩歌中的比喻而來。西湖也因此而錦上添花,越來越聞名。

個人感受: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西湖賞景時的感受,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是十分美麗的,就好像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我沒有去過西湖,但讀了古詩,我彷彿來到了西湖,欣賞了西湖不同天氣下的美麗景色。

特別是最後兩句巧妙的比喻,怪不得“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原來是這兩句傳世名句的傳神比喻呀!西湖的美在詩人的筆下熠熠生輝,詩人賦予了西湖靈魂。。我不由得跟著音樂輕聲慢吟,讓西湖的美在我的心中迴盪。我愛讀《飲湖上初晴後雨》,我愛詩人筆下的西湖,我愛祖國絢麗多彩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