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勵志大全/勵志小故事/列表

生命從六十歲開始勵志故事大綱

1937年2月姜淑梅生於山東省鉅野縣農村,因生逢亂世,和大多數人一樣,很難有學習的機會,早年讀過幾天書,後來忘得差不多了。

生命從六十歲開始勵志故事

1960年成家後的姜淑梅為了躲避饑荒,和丈夫“跑盲流”來到黑龍江省安達市,在一家磚石廠做了臨時工,在這片土地上,她與丈夫生育了6個兒女。

1996年,丈夫因車禍去世,姜淑梅的精氣神兒似乎被抽走了,為了使悲傷與絕望中的母親轉移注意力,女兒艾苓將她接來,還提出讓她認字,並將它作為母女交流的一種方式。在艾苓看來,每天認字寫字,可以讓母親從悲傷裡解脫出來,減輕對父親的思念。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姜淑梅開始了自己的識字之旅。女兒、身邊的孩子都成了她的老師,牌匾、廣告、說明書、電視字幕,都是她識字的教材。艾苓想不到已60歲的母親學得非常認真。

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學,一個字一個字地記,姜淑梅堅持不懈,識字越來越多。一年後,她就能讀幼兒故事書了。

時光在姜淑梅的勤奮、堅持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她能認識四千多漢字。認識的字多了,姜淑梅的“野心”也大了起來。

一次家庭聚會時,姜淑梅對大傢伙說,“我想跟小女艾苓學寫作。”話音一落,平時不苟言笑的三哥哈哈大笑,二女兒借用趙本山小品裡的一句臺詞說:“趕緊寫吧,東邊茅樓兒沒紙了!”

她認為他們太瞧不起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暗下決心學好寫作。

艾苓沒有取笑母親,她發自內心地說:“媽,你寫吧,我支援你!”

剛開始時,幾張紙、一支筆、一塊橡皮,寫寫擦擦,姜淑梅就把寫作當成玩兒,只當消磨時間了。

寫著寫著她找到了樂趣,就愛上了寫作,感覺天短了,時間不夠用了,她的生命好像重新開始了……

她著迷於寫作,就像一個窮孩子,從來沒玩過玩具,忽然間得到一堆積木,就堆啊堆啊,玩啊玩啊,樂此不疲。有次,姜淑梅左胳膊摔得骨折了,動手術時,一聲沒吭。三天之後她就拿筆開寫了。艾苓叫她多歇幾天,她說:“寫東西了就不難受,閒著才難受。”

姜淑梅越寫越順,不僅寫自己的故事,沒事還出門“上貨”,就是聽別人講故事。她每天早晨3點醒來,寫到5點鐘左右出去跳操,回來吃過早飯,上午要麼寫東西要麼看書。寫作和看書都在客廳沙發上,把稿紙放腿上寫,趴枕頭上寫,累了就仰在沙發上打一會兒瞌睡。

艾苓仔細閱讀母親的文章,她驚喜地發現,母親文風樸實,直白的語言,毫無做作的敘事風格,鮮活感人的故事……沒有經歷過戰亂、饑荒年代的人,不可能寫出這樣的細節!而這種寫法最為生命力最為震撼力!

往昔的苦難和不幸就像埋在姜淑梅心裡的種子,經過多年孕育,長成了大豆、高粱、穀子、玉米,現在到了豐收的季節。2013年8月姜淑梅已寫出了130個大大小小的故事。10月,在艾苓的.幫助下,姜淑梅挑選出60個故事,在76歲這年出版了《亂時候,窮時候》,全書分為三部分,講述了百年來,作者親身經歷的民國時期、抗戰時期、新中國成立後的“亂窮時期”。該書引起讀者和網友的熱烈反響,被稱為:“每個字都釘在紙上,每個字都戳到心裡!”眾多讀者、網友感動落淚。

2014年春,七十七歲的姜淑梅加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

2014年夏天,姜淑梅的第二本書《苦菜花,甘蔗芽》上市,好評如潮。

寫作使姜淑梅開始了新的、有意義的生命歷程。如今她正在寫第三本書。她樂呵呵地對女兒說:“俺要每年出一本書,跟辣椒似的,老了老了,倒更紅了。”

生在亂時候,長在窮時候,吃的是苦菜花的姜淑梅終於盼來了甘蔗芽。現在的她不必像以前終日忙於生計,她有了自己的生活樂趣。平常在家,除了讀書、寫作,她學會了彈電子琴,學會了唱歌,有時忙中偷閒地和女兒一起聽演唱會。她幾乎每天要晨練一兩個小時,在堅持鍛鍊方面一直不輸給年輕人。

姜淑梅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僅讓自己有所收穫,還影響了周圍的人,特別是家裡的晚輩。她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裡的每一位成員,這就是長輩的力量,同時也是榜樣的力量,她成就了一本勵志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