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

當前位置 /首頁/勵志大全/勵志文章/列表

人生兩種態度的勵志文章

儒道兩家在中國歷史上不分伯仲。雖然儒家為歷代統治者奉為正統,但統治者多外示儒術,內用黃老,何況在知識分子一方,黃老學說一直是其精神支柱!

人生兩種態度的勵志文章

南懷瑾先生曾經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他把儒家比作糧店,道家比作藥店。糧食乃人們每日必須之品;藥,不生病便罷,若一生病,甚至比糧食還更為緊要、更為必需。

有兩句話很精闢地描述了儒道兩家對人生之不同態度。

儒家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道家則“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孔子老子都生在禮崩樂壞的周朝。以孔子的智慧,不會不知道社會潮流已然如此,無法轉變,但孔子依舊有一分力盡一分力,悽悽惶惶,到處奔走,希望能夠挽救社會。晚清名將曾國藩頗有孔子情懷,知道滿清無可救藥,但“大局糜爛如此,能盡一分力,必須拼命效此一分,成敗利鈍,付之不問。”又諸葛亮面對主子臨終託孤,明知阿斗不才,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道家不然。他們知道所處社會太亂,沒有希望,無法做出貢獻,因而遠走山林,逃名遁世,韜光養晦。用他們的話講,就是“行其所當行,止於其所不得不止”,因任自然,順勢而行。

道家以為,做人的根本大道已失,靠鼓吹仁義來挽救社會只能是徒勞甚至只會更加動搖、迷失人之本性。《莊子·外物》借老萊子(楚國一位隱者,也有人說他就是老聃)之口抨擊:“等到聖人出現,用盡心力去行仁,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了。所以說,完整的樹木不被砍伐,誰能做出雕飾的酒樽!潔白的玉石不被毀壞,誰能製成圭璋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與真情,怎麼用得著禮樂!五色不被攪亂,誰能調和文采!五聲不被混淆,誰能應和六律!砍伐原木來做器物,那是工匠的罪過;摧毀道與德來推行仁義,那是聖人的過錯。”

餘向來尤其推崇老子一段話:“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人之本性喪失,靠評先爭優來推動事業的進步,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人性更加迷失,甚至人與人之間關係微妙,爾虞我詐,你爭我鬥!網上不是調侃“三五”雷鋒日,過馬路的老奶奶被搶著學雷鋒的年輕人在馬路兩端攙來扶去的麼?

老聃言:“飛揚的米糠掉進眼睛,天地四方看來位置都變了;蚊虻叮咬到面板,讓人整夜都無法入睡。仁義作祟而擾亂我的心,沒有比它更大的禍害了。你只須使天下人不失去淳樸的本性,你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處世,又何必費盡力氣好像敲著大鼓去追那逃走的人呢?天鵝不必天天洗澡,自然潔白;烏鴉不必天天浸染,自然漆黑。黑白是天生的,不值得辯論;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泉水乾涸了,幾條魚一起困在陸地上。互相吐氣來溼潤對方,互相吐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記對方。”

儒家的勇武進取精神固然可嘉,然道家“行其所當行,止於其所不得不止”的順其自然態度亦不可缺。過去,我們多強調進取,而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斥之為消極落後,豈不知我們所拒斥的恰恰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