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定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根據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群安排可有所側重。

1、基礎型學習任務群

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形成良好語感;通過觀察、分析、整理,發現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範,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奠定語文基礎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認識有關人的身體與行為、天地四方、自然萬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認識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的常用字;學習書寫筆畫簡單的字,初步體會漢字結構的主要特點。

(2)先認先寫基本字,學習部首檢字法,嘗試發現漢字的一些規律,初步學習分類整理課內外認識的字;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發展獨立識字能力。

(3)認讀拼音字母,拼讀音節,認識聲調,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音序檢字法;在日常交際情境中學習漢語拼音和普通話。

(4)誦讀、記錄課內外學到的成語、諺語、格言警句、兒歌、短小的古詩等,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成自主積累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

(1)在真實的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獨立識字與寫字,初步梳理常用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絡。

(2)關注校園內外漢字和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情況,整理自己的發現並和同學交流,互相正字正音。

(3)誦讀、積累成語典故、中華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詩詞和新鮮詞語、精彩句段等,豐富自己的語彙,分類整理、交流,初步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在語言積累和運用過程中,體會同義詞、反義詞等詞語的作用,發現、感受語言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第三學段(5-6年級)

(1)主動通過多種方式獨立識字,按照漢字字形結構等規律梳理學過的漢字。豐富自己的詞語積累,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

(2)開展校園內外講普通話、寫規範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情況的調查,整理、分享自己的發現。

(3)誦讀優秀詩文,分主題梳理自己積累的成語典故、格言警句、對聯等語言材料,並嘗試運用到日常讀寫活動中,增強表達效果。

第四學段(7-9年級)

(1)在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發現、感受和表現語言文字的魅力。圍繞漢字、書法、成語典故、對聯、詩文等方面內容,策劃並開展語文學習、展示和交流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及其文化內涵的認識和理解。

(2)梳理學過的語言現象,欣賞優秀作品的語言表達技巧,初步探究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律。學習按照詞類梳理字詞,學習整理典型的語法、修辭應用例項。

(3)繼續豐富自己的積累。分類整理、欣賞、交流所積累的詞語、名句、詩文等,並在日常讀寫活動中積極運用,提升自身的中華文化修養。

[教學提示]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識字內容,選擇適宜的學習主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寫字、誦讀、積累、探究的興趣,並注意將語言積累、梳理與體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識字、寫字、語言積累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激發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

(2)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識字與寫字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綜合運用隨文識字、集中識字、注音識字、字理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逐步發展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第一學段應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合理安排識字與寫字的量。一年級第一、第二學期會認的字大致安排250個和350個,其中二分之一的字會寫。應先認先寫《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中的字,充分發揮這些字構形簡單、重現率高、組字構詞能力強的特點,打好基礎,舉一反三。應重視學生的寫字姿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誦讀、積累與梳理,重在培養興趣、語感和習慣。引導學生增強語言積累和梳理的意識,教給學生語言積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積累、梳理與運用相結合。誦讀材料要選擇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既要有文化內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日積月累,不要貪多求快;提倡熟讀成誦,不要死記硬背。引導學生藉助資訊科技等多種方式彙總、梳理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創意語言資料庫,並能學以致用。

(4)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方面的知識,要避免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脫離實際運用進行機械訓練。在教學中應根據語言文字運用的實際需要,從遇到的具體語言例項出發進行指導。

(5)識字評價要考察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藉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查檢字詞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寫規範字的習慣,減少錯別字。第一、第二學段應多關注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第三、第四學段要重視考察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寫字評價要考察學生對要求“會寫”的字的學握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語文知識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2、發展型學習任務群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資訊,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物件,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資訊,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有關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認識圖文中相關的漢字,感受美好親情;學習運用文明禮貌語言,與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交流溝通,學會感恩。

(2)閱讀有關學校生活的短文,認識圖文中相關的漢字;學習與同學、老師文明溝通;樂於分享學校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熱愛學習,熱愛學校。

(3)在革命遺址、博物館、公園、劇場、車站、書店、超市、銀行等社會場所中,學習認識有關標牌、圖示、說明書等,瞭解公共生活規則,學會有禮貌地交流。

(4)學習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短文,將讀到、聽到、看到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有關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短文,學習用口頭和書面的方式,客觀地表述生活中的見聞片段。學習寫留言條、請假條、簡訊息、簡單書信等日常應用文,注意稱謂和基本格式,文明禮貌地進行交流。

(2)學習閱讀說明、敘寫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賞大自然的奇妙與美好。學習用日記、觀察手記等,展示自己觀察自然、探索科學世界的收穫。

(3)學習具體、清楚、生動地講述有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勞動模範、科學家的事蹟,以及反映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

第三學段(5-6年級)

(1)觀察、思考日常生活,閱讀記人敘事的優秀文字,學習通過口頭表達、書面敘寫,與他人交流身邊令人感動、難忘的人和事。

(2)走進大自然,走進科學世界,走進社會,閱讀參觀訪問記、考察報告、科技說明文、科學家小傳等文字;學習記筆記、列大綱、寫指令碼、畫思維導圖等整理和呈現資訊的方法;學習通過口頭表述和多種形式的書面表達,分享觀察自然、探索科學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3)能寫日記,關注家庭、學校、社群生活中發生的新鮮事。

(4)學習革命英雄和勞動模範的事蹟,嘗試用多種媒介方式記錄、展示、講述他們的故事,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敘事性和說明性文字,發現、欣賞、表達和交流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熱愛生活,感恩生活。

(2)閱讀科技作品,欣賞人類的科學創造,關注祖國的科技創新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交流自己的發現與體會;學習為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貢獻的傑出人物的事蹟,激發創造精神。

(3)學習跨媒介閱讀與交流。通過多種媒介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鮮事,比較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嘗試探究不同媒介的表達特點;閱讀新聞報道、時事評論等作品,關注社會主義建設新成果,就感興趣的話題與同學進行線上線下討論,根據目的與物件選擇合適的媒介進行交流溝通。

[教學提示]

(1)應緊扣“實用性”特點,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進行教學。第一、第二學段可以圍繞“我愛我家”“我愛上學”“文明的公共生活”等主題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語言,學會文明交往,學習表達生活;第三、第四學段可以圍繞“擁抱大千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科學家的故事”“數字時代的生活”“家鄉文化探究”等主題,開展閱讀與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表達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和感受。

(2)學習活動可以採用朗讀、複述、遊戲、表演、講故事、情景對話、現場報道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蒐集處理資訊等融為一體;應加強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指導,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和資訊化平臺,引導學生提高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逐步增強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規範性。

(3)評價應注重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語言運用的實際表現,圍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閱讀與交流的實際任務,評價學生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能力。在評價中,應引導學生注意實用性閱讀與表達的目的、物件、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內容明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明瞭,注意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規範。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瞭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位;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並學習講述革命領袖、革命英雄、愛國志士的童年故事,表達敬仰之情和向他們學習的願望。

(2)誦讀表現自然之美的短小詩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與變化。

(3)學習兒歌、童話,閱讀圖畫書,體會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並講述革命故事、愛國故事、歷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閱讀描繪大自然、表現人類美好情感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結合自已的生活體驗,嘗試用文學語言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3)閱讀富有想象力和表現力的兒童文學作品,欣賞富有童趣的語言與形象,感受純真美好的童心,學習用口頭或者圖文結合的方式創編兒童詩和有趣的故事,發展想象力。

第三學段(5-6年級)

(1)閱讀、欣賞革命領袖、革命先烈創作的文學作品,以及表現他們事蹟的詩歌、小說、影視作品等,感受革命領袖、革命先烈偉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認識生命的價值;運用講述、評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體驗。

(2)閱讀表現人與自然的詩歌、散文等優秀文學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用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的觀察與體驗,抒發自己的情感。

(3)閱讀表現人與社會的優秀文學作品,走進廣闊的文學藝術世界,學習品味作品語言、欣賞藝術形象,複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積累多樣的情感體驗,學習聯想與想象,嘗試富有創意地表達。

(4)閱讀反映少年成長的故事、小說、傳記等,交流自己獲得的啟示;學習運用細節描寫等文學表現手法,描述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反映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偉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蹟的優秀文學作品,感悟革命領袖、革命英雄、模範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精神,運用多種方式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2)閱讀表現人與自然的優秀文學作品,包括古詩文名篇,體會作者通過語言和形象構建的藝術世界,借鑑其中的寫作手法,表達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抒發自己的情感。

(3)閱讀表現人與社會、人與他人的古今優秀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學習欣賞、品味作品的語言、形象等,交流審美感受,體會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內涵;嘗試寫詩歌、小小說等。

(4)領略數字時代精彩的文學世界,欣賞由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藝術魅力。

[教學提示]

(1)可以根據學段學習要求,圍繞多樣的學習主題創設閱讀情境。比如,第一學段“春夏秋冬”“多彩世界”“童心天真”“英雄的童年”,第二學段“飲水思源”“珍愛自然”“童年趣事”,第三學段“英雄讚歌”“壯麗山河”“愛與責任”“成長的腳印”,第四學段“光輝歷程”“精忠報國”“社會萬花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等。在主題情境中,開展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

(2)注意整合聽說讀寫,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朗讀、默讀、誦讀、複述、評述等方法學習作品。重視古代詩文的誦讀積累,感受文學作品語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獨特魅力和思想內涵,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鼓勵學生在口頭交流和書面創作中,運用多樣的形式呈現作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引導學生成長為主動的閱讀者、積極的分享者和有創意的表達者。

(3)評價應圍繞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性表現進行。第一學段關注閱讀興趣,通過朗讀和想象等,側重考察學生對作品情境、節奏和韻味的大體感受;第二學段在閱讀全文基礎上,側重考察學生對重要段落和語句的理解,以及對作品的語言和形象的具體感受;第三、第四學段,側重考察學生對語言、形象、情感、主題的領悟程度和體驗,評價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關注研討、交流以及創意表達能力。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係;辨析態度與立場,辨別是非、善惡、美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負責任、有中心、有條理、重證據地表達,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有趣的短文,發現、思考身邊的鳥獸蟲魚、花草樹木、家用電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處,說出自己的想法。

(2)大膽提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閱讀、觀察、請教、討論等方式,積極思考、探究,樂於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說出一兩個理由。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有關科學的短文,嘗試發現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草木等大自然的奧祕,依據事實和細節,運用口頭和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

(2)閱讀解決生活問題的故事,尤其是中華智慧故事,結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習思考的方法,嘗試運用列提綱、畫思維導圖等方式,表達故事中的道理。

(3)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主動記錄、整理、交流自己發現的問題和思考,學習辨析、質疑、提問等方法。

第三學段(5-6年級)

(1)閱讀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短論、簡評,結合校園或社會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學習有理有據地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2)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現並思考成語、對聯、諺語、繞口令等多種語言現象的特點,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3)閱讀有關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故事,用畫思維導圖等方式輔助,簡潔清楚地表述科學家發現、發明的過程,學習科學家的創造精神,體會猜想、驗證、推理等思維方法。

(4)閱讀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學習其中的思維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關於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秀作品,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方法,結合生活經驗和閱讀材料,闡述自己的感悟和觀點。

(2)學習關於科學探究方面的文字,聯絡自己的科學學習經歷,圍繞問題提出、探究過程、解決方法等進行專題式的研討、演講和寫作。

(3)閱讀詩話、文論、書畫藝術論的經典片段,嘗試運用其中的觀點欣賞、評析作品。

(4)學習革命領袖的理論文章、經典的思辨性文字(包括短小的文言經典),理解作者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圍繞社會熱點問題,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參與討論。

[教學提示]

(1)應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在不同學段創設適宜的學習主題和學習情境。比如,第一學段“生活真奇妙”“我的小問號”,第二學段“大自然的奧祕”“生活中的智慧”“我的奇思妙想”,第三學段“社會公德大家談”“奇妙的祖國語言”“科學之光”“東方智慧”,第四學段“生活的感悟”“探究與創造”“藝海拾貝”“理性的聲音”,等等。將文字閱讀和自主探究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空間。

(2)應設計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等多種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發現、思考、探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應注意不同學段的特點,避免操之過急、求之過深。第一學段,重在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引導學生多觀察相似事物的異同點,多問為什麼;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充分表達,以表揚為主。第二學段,可通過具體例子引導學生知道事實與觀點的不同。引導學生髮表對文字的看法,嘗試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文字中尋找證據支援自己的觀點。第三學段,應引導學生分析證據和觀點之間的聯絡,辨別總分、並列、因果等關係,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評價。第四學段,注意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冷靜地思考問題,識別文字隱含的情感、觀點、立場,體會作者運用的思維方法,如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等,嘗試對文字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基於閱讀和生活實際,開展研討等活動,表達要觀點鮮明、證據充分、合乎邏輯。

(3)應鼓勵學生藉助現代資訊科技,自主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拓展思路,支援自己的思考和論說。應引導學生學習蒐集和選擇資訊的基本方法,關注資訊的可靠性和權威性。能區分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4)評價要關注學生在問題研究過程中的交流、研討、分享、演講等現場表現,以及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文字、表格、統計圖、思維導圖等學習成果,要特別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和思維的方法。

3、拓展型學習任務群

整本書閱讀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藉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富有童趣的圖畫書等淺易的讀物,體會讀書的快樂。

(2)閱讀、朗誦優秀的兒歌集,感受兒歌的韻味和童趣。

(3)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書,想象故事中的畫面,學習講述書中的故事。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表現英雄模範事蹟的圖書,如《小英雄雨來》《雷鋒的故事》等,講述英雄模範的動人故事。

(2)閱讀兒童文學名著,如《稻草人》《愛的教育》等,感受作品傳達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述故事大意。

(3)閱讀中國古今寓言、中國神話傳說等,學習其中蘊含的中華智慧,口頭或書面分享自己獲得的啟示。

第三學段(5-6年級)

(1)閱讀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如《可愛的中國》《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講述自己感受到的家國情懷和愛國精神。

(2)閱讀文學、科普、科幻等方面的優秀作品,如《寄小讀者》

《十萬個為什麼》《海底兩萬裡》等,學習梳理作品的基本內容,針對作品中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交流。

(3)梳理、反思國小階段的閱讀生活,運用口頭或書面方式,與同學分享自己整本書閱讀的經歷、體會和閱讀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革命文學作品,如《革命烈士詩抄》《紅巖》《紅星照耀中國》等,體會、評析革命領袖、革命英雄的愛國精神和人格魅力。

(2)獨立閱讀古今中外詩歌集、中長篇小說、散文集等文學名著,如《朝花夕拾》《駱駝祥子》《艾青詩選》《西遊記》《格列佛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根據閱讀進度完成讀書筆記,針對作品的語言、形象、主題等方面的話題展開研討。

(3)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豐富、拓展名著閱讀。藉助多種媒介講述、推薦自己喜歡的名著,說明推薦理由;嘗試改編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嘗試撰寫文學鑑賞文章。

[教學提示]

(1)應統籌安排課內與課外、個人與集體的閱讀活動,宜集中使用每學期整本書閱讀課時,兼顧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閱讀,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閱讀整本書。指導學生認識不同型別圖書的特點和價值,根據自身實際確定閱讀目的,選擇圖書和適宜的版本,合理規劃閱讀時間。應創設自由閱讀、快樂分享的氛圍,善於發現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成功經驗,及時組織交流與分享;善於發現、保護和支援學生閱讀中的獨到見解。

(2)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為主。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通讀整本書,瞭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區域性、區域性與區域性之間的關係;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閱讀中的作用。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經驗。

(3)根據開展讀書活動的實際需要,合理推薦和利用適宜的學習資源,如拓展閱讀的書目、參考資料,以及相關音訊、視訊作品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體驗,拓寬閱讀視野。藉助資訊科技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提供寫作、展示、研討和交流的平臺。

(4)注意考察閱讀整本書的全過程,以學生的閱讀態度、閱讀方法和讀書筆記等為依據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圍繞讀書的主要環節編制評價量表,製作閱讀反思單,引導學生從閱讀方法、閱讀習慣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進。

跨學科學習

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

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圍繞愛圖書、愛文具、愛學習等主題,走進圖書館、閱覽室、書店、文具店,在借用、購買、整理圖書和文具的過程中,學習識字、說話、計算、設計、美化,學習與他人溝通、交流,養成愛書、愛文具的好習慣。

(2)在班級、學校或家裡養護一種綠植或者小動物。綜合運用語文、科學、數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習日常觀察和記錄。

(3)參與學校、社群舉辦的節日和風俗活動,留意身邊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等文化現象,感受和學習生活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二學段(3-4年級)

(1)嘗試運用科學、藝術、資訊科技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富有創意地設計並主動參與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等校園活動。

(2)參觀物質文化遺產,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傳統節日節氣、民俗風情、民間工藝、歷史和傳說等;探尋日常生活中龍鳳、松竹梅蘭等中華文化意象。積極參加學校、社群舉辦的文化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獲得多樣的文化體驗。

(3)選擇自己發現和關心的日常語言、行為、校園衛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研討,嘗試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與同學交流。

第三學段(5-6年級)

(1)積極參加校園文化社團,參與學校和社群舉辦的戲曲、書法、篆刻、繪畫、刺繡、泥塑、民樂等相關文化活動,體驗、感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多種形式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

(2)綜合運用語文、道德與法治、科學、勞動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小組研討,集體策劃、設計參觀考察活動方案,運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學成果。

(3)選取衣食住行、學校、地球、太空等某個方面,設計人工智慧時代的未來生活,運用多樣形式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呈現與分享奇思妙想。

第四學段(7-9年級)

(1)結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學習,或者自己參與的科技活動,學習撰寫並分享觀察、實驗研究報告。

(2)在心理健康、身體素質等方面,選擇師生共同關心的問題,組織小課題組,開展校園調查,學習設計問卷、訪談、統計、分析,撰寫併發布調查報告。

(3)在環境、安全、人口、資源、公共衛生等方面,選擇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查詢和閱讀相關資料,記錄重要內容,列出發言提綱,參加班級討論。

(4)圍繞仁愛誠信、天下為公、和諧包容、精忠報國、英勇奮鬥、自強不息、明禮守法,以及科學理性、藝術精神等,選擇專題,組建小組,開展學習與研究,運用多種形式分享學習與研究成果。

(5)組建文學藝術社團,開展相關文化活動,參與社群文化活動與文化建設;在參與過程中寫出策劃方案,製作海報,記錄活動過程,運用多種媒介釋出學習成果。

[教學提示]

(1)充分發揮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勢,增強跨學科學習的計劃性和目標意識。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生活的範圍、學習興趣和能力,精心選擇學習主題和內容,組織、策劃多樣的學習活動。考慮每學期的課時安排,把握活動週期和難度。第一至第三學段以觀察、記錄、參觀、體驗為主,第四學段以設計、參與、調研、展示為主。

(2)要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學習和生活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和實踐創新能力。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問題探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學會提煉、表達、呈現學習成果,著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要拓展學習資源,增強跨學科學習的綜合性和開放性。充分利用圖書館、網際網路、社群生活場景、文化場館等,為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提供必要的支援;也可以結合學校和社群開展的文化活動進行語文跨學科學習。

(4)評價主要以學生在各類探究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活動過程中完成的方案、海報、調研報告、視訊資料等學習成果為依據。教師可以針對主要學習環節和內容制訂評價量表,邀請相關學科教師、家長、社會人士參與評價。評價要關注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評價以鼓勵為主,既充分肯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又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斷提高跨學科學習的質量。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我閱讀認真學藝的樂師得到的的感悟。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師文的樂師,聽說魯國出了一位才華出眾的音樂大師,師文十分欽佩他的音樂才能,於是離開了鄭國,長途跋涉來到了魯國,想拜師傅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可是師傅因為藝術造詣深厚且為人清高,並不輕易收弟子,師文沒有放棄,用自己的誠信和毅力感動了師傅,師傅終於肯收下師文為徒弟。在跟著師傅學習樂藝的日子裡,師文廢寢忘食,不分晝夜,刻苦鑽研各類調琴等技術,他深深的知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經過長達四年的勤學苦練,終於彈奏出了美妙的音樂。

師文用自己的'毅力和誠信給自己爭取了學習樂藝的機會,並把握住了機遇,刻苦鑽研,反覆研究,舉一反三,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知識為自己所用。他沒有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喜怒,而是持之以恆,通過不懈的積累達到了文化藝術造詣的高峰。

我們作為國小生,正是打基礎學習文化知識的階段,更應該珍惜學習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不斷的積累,慢慢的摘得學業上的桂冠。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3

不知不覺兩個月的假期過去了,教師是個讓人嚮往的職業,不僅可以教書育人,更有假期讓我們調整自己。都說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樣在路上,這個假期我陪家人一起去古都西安走走看看。平時利用空閒時間,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

這個假期我又把之前讀過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拿出來認真拜讀了一遍,同時還閱讀了其他相關的還有書,再次閱讀還是感受頗深的。

現在家長也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都會給孩子買上很多書,有的家長交流時很著急,孩子讀書時只是水過地皮溼,靜不下心,讀不進去。

我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樣一群雖然普通平凡但熱愛語文教學的小語人,他們沒有忘記葉聖陶老先生說過的語文,就是要多讀多寫多背。如何做他們形成了自己簡單可行的高效課堂模式。

正常的語文課上,老師和學生一起幾乎把每把每一篇課文的每個句子每個詞語都要分析透徹背下來,甚至抄寫。這樣的課堂,索然無味。在我的語文課堂上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作為一個轉行的語文老師,沒有專業的基礎知識打底,課堂管理經驗不足,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

韓老師他們這批先行者,像夜海中的燈塔,給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在盡力高標準的去完成學校各項工作的'同時,悄悄的在自己的課堂上領著學生讀起來,一本一本的讀學生們越來越喜歡讀書了,課間都要交流下,又看了什麼書。

這屆一年級還剛剛開始,只是領著他們讀了一本又一本的繪本,我是一個樂於創新探索實踐的人。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有書,這就是幸福。我願意在6年的時間裡親手為他們種下幸福的種子,只求付出不求回報,希望讀書可以成為我的學生們在童年時間最美好的回憶。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也會克服不易,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草根小語人。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4

這次的內容大概是盧梭從一個天真的少年到他事業有成的這段時間的事。

經過這一段的閱讀,對一個現象很感興趣,那就是我感到盧梭的部分心理活動和對外界事物的反映與我極其的相似。我這麼說的意思並不是說我也有成為一個偉人的天資,而是說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應或情感,可能是組成一個人內心情感或個性的基本因素。我想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這裡我佔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論吧。就像是七巧板一樣,幾種同樣的普遍的情感,經過不同的組合,演變成了千千萬萬種不同的個性。又或者可以說是樂高玩具,幾個簡單重複的.積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個世界。

最開始這麼意識到這個理論,是因為我之前產生了這麼一種認識,即人人都一樣。意思是世界上其實沒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聰明的人,一個人每多一個缺點,都會有一個相應的優點作為補償,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過個人認為比例較低,否則就不會被稱為天才了。所以說,既然認識到盧梭與我一樣,一個幾百年前的歐洲人與一個幾百年後的中國人一樣,那麼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認為是的。

虛榮與自我保護,也許是人天生就擁有的一個特質。至少作為生物的基本特徵之一,自我保護我肯定紮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細胞中的。但是在這裡,虛榮與自我保護之間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來不相關的兩個概念,其實是相通的。我這裡所說的自我保護,並不是物理上的保護,而是精神的一種自我保護。在一個人受到攻擊時,這裡當然也包括精神的打擊,通常情況下,大腦都會給出一個應對的訊號。在我所讀到的盧梭的懺悔錄中,他即使用文章給予了攻擊他的人以反擊。

在這裡,既可以是認為是在他的角度對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認為是他對於攻擊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認為他已經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辯解的成分。這能不能叫做虛榮呢?虛榮心是一種表面上追求榮耀、光彩的心理。在這裡,我想這個判定的界線是模糊的,所以應該是既是又不是吧……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5

有幸,學校發給每位教師一本朱永新先生的書《我的閱讀觀》,只是在會議上隨手翻了幾頁,便被深深吸引了。

朱永新先生的思想總是那麼鏗鏘有力,讀著他的文字,總有一種歡欣鼓舞的感覺。

不知是不是命運的安排,我竟真的來到這所學校,看到走廊上那頗具文化韻味的牆面設計和那醒目的幾個大字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總有一種心欲騰飛的感覺。

今天,捧著沉甸甸的書,我沉浸其中。翻到朱餘之爭,我看到了兩位教育大家關於閱讀的分歧與辯論,更加興趣盎然。兩人為為國家閱讀節的設立而產生了不同見解。朱永新在提案中寫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們中華民族的閱讀水平堪憂。由於國民疏於閱讀,遠離經典,導致部分國民缺乏應有的文化底蘊,心態浮躁。他認為:。猶太民族為什麼那麼強大?為什麼這個在公元70年後就失去了祖國,到處流浪,寄人籬下的民族,卻產生那麼多世界級偉人呢?為什麼他們依然能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這與猶太人視書如命、崇尚讀書息息相關。 而餘秋雨先生則認為,其一,現在每年已有世界讀書日,沒必要再增加類似節日;其二,網路閱讀日趨流行的今天,資訊爆炸,閱讀不是欠缺,而是成為災難;其三,今天閱讀不再重要,對文化見識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遊歷、體驗、創造。我被兩人的堅定立場與博學善論所折服。但是,我想說,無論如何,兩位學者的目光是一致的`,即都關注閱讀。我贊同,佩服。但我想,這場爭論無論結果怎樣,都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讓很多人重新將眼光投向閱讀。有了分歧與爭論,才有關注與發展。

我敬仰朱先生及他敢於創新的思想,崇拜他思國憂生的胸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崗位上的小輩,我喜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6

第一次閱讀朱永新教授的代表作《我的閱讀觀》,感覺很開心,因為他的文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有理論有實際,平易近人,用樸素的語言結合生活的事例闡述具有教育科學規律性的理論。朱永新教授語言自然流露,讀他的文章時常讓我反思,檢視自己平日的閱讀,使我原來混沌的思想豁然開朗,更讓我的心靈得到洗滌,認識上得到昇華。

這本書中很多觀點能讓我們產生共鳴,當我讀到“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應該是一朵美麗的花。教師也不是春蠶,教師的生命應該在四季拔節。教師的幸福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應該是自己的充實與成功。”我的內心十分激動,像這樣打破傳統的定義,重新賦予教師新的生命,不正是我們內心所憧憬的麼?雖然我們如此平凡,但每一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行走,為未來和現在工作。除此之外,老師為了向讀者說明讀書的意義所在,不是一味地用一些枯燥的理論來說服讀者,而是通過自身經歷和一些各種各樣鮮明的例項來展現讀書的重要,所以讀到一些朱老師的觀點時,並沒有感到有些乏味,而是被朱老師平實的語言所打動,因為看似簡單的言語,其實是飽含了朱老師的心聲的傾訴,是朱老師用一種真誠的情感來讓我們讀者感受到讀書的意義。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裡的這句話: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他必須做好一個人,爭取做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並學習的人。如何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只有通過閱讀來改變。有“讀”就有“行”,有“行”才有“變”。我們許多人讀書,以讀而讀,並不思“變”,看了朱教授的書,我們感受到了讀書的精彩,那就是一個“變”字。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有教師通過讀書改變了學生,改變了班級,更變革了教育。讀再多的書,不思,不行,就不能“變”。正如書中所說:讀書讓教師更智慧。通過讀書,讓我們的教育重拾往昔的智慧,續寫新的傳奇。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7

20xx年,全民閱讀第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為推進國民閱讀單獨闢版論述,閱讀成為國家戰略層面上的考慮;有一段時間,有一篇印度工程師寫的《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的帖子紅遍了朋友圈,其實,如果沒有這林林總總關於閱讀的資訊,也許你還未曾注意到閱讀有什麼用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阿蘭德波頓有一個著名的回答:讀書無用,但仍要讀。不過,日本作家齋藤孝未必認同這個回答的前半部分。《閱讀的力量》這本書就是他的回答。

作為一名日本明治大學的教授,齋藤孝似乎並不滿足授人以魚,更加樂於授人以漁。曾經以閱讀能力強的給世界他國留下印象的日本,如今,閱讀也已經成為一種式微的活動,齋藤孝教授不僅僅致力於教授學生,更致力於推進日本國民掌握閱讀的能力,並且重建這一日本軟實力資本。

其實,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齋藤孝教授的方法論同樣可以通用於我們的讀者。如果簡單的`概括這本關於閱讀學的書的話,書裡只是講了兩個問題,前者就是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後者是如何習得這項有用的技能。阿蘭德波頓並非實用派的作家,從哲學和文學的意義上來講,筆者當然更喜歡這一具有美學意義的回答,但是事實上,讀書的確就像齋藤孝教授告訴我們的讀書的確有用。

讀書架構了你的人格,塑造了你的人格,讀書培養你的學習能力,讀書還可鍛鍊交際能力,甚至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項公文的處理,每一項新技能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讀書怎麼可能沒用呢?當然,在眼下這個浮躁的氛圍裡,讀書當然不可能為你賺錢,還有可能從你兜裡掏錢以購置讀書的必要工具書,也不可能讀書破萬卷就會有人稱你為成功人士。如果以當下的物質成敗來論讀書的力量,讀書不但無力量,還可能消耗力量。

無獨有偶,筆者前一陣正好看到一篇名為《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已經50歲了,他現在在幹嘛?》的文章,那個當年被恥笑、痛斥的北大才子陸步軒,在歲月的沉澱下,已經堅實有力的回擊了當年加在他身上的悽風冷雨。如今他建立了土豬肉第一品牌,和他人聯手打造的壹號土豬銷售超過10億,還出版了自己的書,並將自己的土豬品牌推向了網際網路,上線天貓旗艦店。或許,這個例子可以有力的回擊讀書無用論,即便是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讀書亦不是無用之事。

不管有無用處,讀書一旦變成了習慣,就如同吃喝拉撒睡一樣正常和必要。讀書的人總會讀書,已經無需考慮 有沒有用。這個時候,你應該考慮的是,雖然讀書,但是我會讀一本書嗎?在這本書裡,齋藤孝教授用了大量篇幅去講解如何去閱讀一本書。

由淺入深,由感興趣的到不感興趣的,由那些緊張輕鬆的到深沉厚重的,這是最基本的方法。齋藤孝列出的文庫本圖書和50冊知識新書兩個鍛鍊目標,在中國可能還找不到合適的參照座標,不過根據他書裡對這些書的分析,筆者覺得我們可能讀一些名著經典合集以及一些技能性強的科普讀物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很喜歡齋藤孝教授的比喻讀書是一種體育運動。當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的時候,為了美為了健康能夠堅持的體育運動,在精神的世界裡,可以等量替換成,讀書是精神世界的一項體育運動。這項運動,一天兩天不見成效,天長日久將受益無窮。

讀書有用,也要讀書。讀書之前如果能讀一讀有關讀書的書,那再好不過。這本《閱讀的力量》以邏輯性、實用性、知識含量大取勝,絕不像它看起來那般輕薄。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8

《閱讀的力量》這是一本由枯燥資料和生動結論相結合的書。作者極力想證明的是自由閱讀的重要性。FVR就是無壓力閱讀,為了興趣而閱讀,不需要寫讀書報告,不必回答每個章節後的問題,也不用為每個生字查字典。FVR不僅僅對學習母語有幫助,也是讓外語能力登峰造極的方法。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相比,“閱讀是唯一的辦法,唯一能同時使人樂於閱讀,培養寫作風格,建立足夠詞彙,增進語法能力,以及正確拼寫的方法”。

《閱讀的力量》中提到,直接教學是兩種程式的組合:技能培養,刻意學習一種規則、詞義或拼寫,然後讓這個規則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輸出過程;糾正錯誤,當錯誤被改正時,老師就希望學生能意識到自己對規則、詞義或拼寫的知識都應該被改正過來。這不正是我在過去詞語聽寫這一環節所採用的方法並期望得到的結果嗎?讀了克拉生例舉的許多反對直接教學的事例後,我才終於明白,學生在聽寫環節的“糟糕表現”是因為我的愚蠢,而非他們態度不認真。

“傳統的語文教學僅是測驗,而這種測驗方式只能讓在書香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順利通過,而那些不幸生長在圖書資源不足的環境中的孩子則會失敗。”細細一想,不就是這樣嗎?那些在聽寫中每次能拿全分的學生態度確實認真,然而他們花在記憶詞語的時間卻明顯比其他人少,而這部分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顯然比其他人多得多。曾記得我以往教過學生的一件事,班級里語文成績最好的一位同學,肯定不是學習最認真刻苦的,但卻一定是班裡閱讀最多的一位學生。另有一名學生,曾經因為聽寫不出,單獨就一篇課文中的詞語準備了近二十分鐘,最後聽寫時也沒有全部正確。而他,平時是最討厭讀書的,每週兩次的讀書心得,也總是想方設法與我討價還價,要換成寫隨筆。其實,他所謂的隨筆也就是生活流水賬。但我想,寫總比不寫好,因而也只能這麼為此了。

總之,這本書非常有意義,希望小夥伴有時間一定要去讀一下這本書!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9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我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且我們也深知閱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資訊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閱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閱讀是學習的基礎!

在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在我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買各種圖書,心情好的時候能陪著她閱讀,但是總不能持之以恆!有時女兒拿著她的書要求我講故事時,身心疲憊的我總是以各種藉口推脫,那時女兒總是悻悻地獨自拿著書茫然地翻閱,有時總覺得挺對不住她的。多些時間給孩子,少些時間給和電視。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們也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她閱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自從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這項活動以來,孩子每天晚上睡覺前總會拿著書讓我給她閱讀,在每次讀第一遍時她總靜靜的聽,讀第二遍時她就會提各種問題,例如她不懂的詞語,她會讓你解釋,就這樣一遍一遍,直到她全部理解為止。通過這一段時間的閱讀,發現孩子的有很大的提高,前幾天她的張老師說孩子的記憶力很好,講課的時候精力集中,我想這應該也是親子閱讀帶來的益處吧。

親子閱讀給了我不小的驚喜:我發現女兒的語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師們都說他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如:一次,她說:“我長大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我聽了以後覺得很驚奇地說:“你怎麼知道出類拔萃這個詞的?"她說:“我是在書上看到的呀!"今年,我們帶她去北京玩,回來後她大發感慨,“媽媽,北京好美啊!我真喜歡北京!”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很多,我們為此感到欣慰,這可是她在平日的閱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呀,然後再在生活中地運用。 我們都相信關於孩子閱讀不僅僅只是這些。還有許許多多好的方式和方法。只要能及時把握教育的契機,恰到好處。一定還會引領自己的孩子成功的走過這個“幼兒語言的關鍵期”。 此次,作為家長真的很感謝幼兒園老師們的良苦用心,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下一代,她們不僅給予了寶寶們的關愛,還要為我們家長增長知識搭建平臺。我們可要真該努力了。

非常感謝幼兒園給我們提供了一次繪本學習的機會,在週末的時間裡,認真地聆聽,觀摩應彩雲名師團隊的繪本講座,對於我們已經開展的繪本教學真的有了許多的教學思路和。

我們都在羨慕著應老師他們能“玩轉繪本”細細想來確實我們許多工作的不到位。

我們在選擇繪本的時候有認真的去篩選繪本嘛嗎?在認真研究幼兒的年齡特點了嗎?互動,的角色都有適時的加入嗎?原來我總是以自己的教育不足為藉口,其實不然,很大時候,可能真的是自己的拖延而致。在面對文庫中諸多的領域,不同作者的繪本,常常不知該作何選擇在這次的繪本交流會中,我也見識到了許多優秀的繪本,算是一種收穫了,但最值得的還是為我們提供一個選擇思路:

1、 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

2、 依據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

3、 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

4、 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當然,光是有選擇也還是不夠的。一本很好的繪本要是沒有很好的教學方式也說一種失敗。看應老師的課,覺得很輕鬆,所以的銜接都是特別適宜的。在聽了4場後,我們在羨慕的同時也在總結著:

1、 匯入(出售繪本封面,請幼兒描述,引入主題)約3min

2、 開始故事(聲請並茂,節奏,語調很重要。大概3、4副畫面)3min左右

3、 互動,引入遊戲或練習(與主題有關)10min左右

4、 繼續故事3min左右

5、 互動,討論,教師小結並將興趣繼續延伸,激發幼兒閱讀興趣。2min左右

除去這些,也還是要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來進行一定的調整。所以,我所看到的幾堂課都是不一樣的感覺,及時流程相類似。但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色。林老師和何老師的親和力和應變能力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像投影儀出現問題了,孩子們開始躁動,但老師還是以的方式“原來風太大了”逗得孩子們大笑,課堂繼續。

由此可見,繪本的選擇,教學方式和教師的狀態都是重要的。

我也在,我們班級在週五開展的繪本集教到底欠缺了什麼? 好像都欠缺了許多,更覺得自己失敗極了,不過也幸好在這次的學習中,讓我發現了所欠缺的東西。因此必須要加強要求自己,瞭解繪本,瞭解孩子,同事也瞭解自己。希望我們的班級繪本課會越上越好。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0

這次聽劉憲華“主題閱讀”的課讓我大開眼界,領略了不同的授課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談談我的體會。

1、主題閱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著主題來閱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閱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閱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閱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蘊,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題閱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路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閱讀”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閱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

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蛻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閱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瞭解這一事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我的感覺中,主題學習做到了透過一個個小小的主題,讓學生看到的是具體生動的世界。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1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只是我個人的理解和學習體會,所以供大家參考,請大家多多批評和指正。我今天也特別珍惜這樣的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共同分享,分享我的一些理解和這個學習的體會。

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主要變化

這次我理解的主要的變化是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這次的課程標準的修訂,重要的一個就是凸顯出價值的引領,以文化人。也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課程在立德樹人,在學生髮展的過程當中到底發揮什麼樣的價值和作用,特別是在我們所說的從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這個角度,到底怎麼來給學生奠定一個基礎。

第二就是素養,我們這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以核心素養為綱,以學習任務作為導向。以素養為綱的這樣的一個課程標準,從課程目標到課程內容到課程實施到課程評價,這樣的一些設計我們到底怎麼能夠實現。

第三,在這裡很重要的就是義務教育課程,我們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立足於學生的語文學習的實踐。立足於學生的生活,不僅僅是學生的學校生活,還立足於學生的社會生活,也就是我們義務教育強調義務教育課程的基礎性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緊密聯絡,強調語文學習是語文實踐活動來完成的。

第四,這次課程標準強調情景,特別是強調我們語言文字學習的真實的學習的情境。那麼從我們的內容的設計來看,強調主題的重整。

1、價值引領,以文化人

從第一個方面——“價值引領以文化人”來看,從課程標準可以看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的內容,無論是在我們的課程目標,還是在我們的課程內容都得到了一種彰顯。可能老師們也一直在關注,實際上這裡非常重要的就是強調語文課程它的育人價值的一種體現,也是核心素養的一種體現,我們後面再和大傢俱體來分享。

2、素養為綱,任務導向

第二個就是“素養為綱任務導向”。我想在這個課程標準裡,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兩個體現,就是素養型的課程目標和結構化的課程內容。那麼素養型的課程目標到底和我們原來的課程目標有什麼大的差別或者是差異?我們可以看到課程標準裡頭,在結構化的課程內容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這樣的一些探索,我們到底怎麼來理解和認識,以及我們在未來如何落實?我想這是這次課標修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3、立足生活,實踐主線

第三個就是在我們課程標準當中可以看到,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我們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強調了實踐主線。實踐的主線,在這方面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定的整合,強調的是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也就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一種表現。

4、主題統整,強調情境

主題的統整和強調情境這方面,我們強調真實的語文情境,統整的學習主題,典型的實踐活動。我剛才和大家分享了我們20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義務教育的課程改革推進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由於我們的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們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真正落實,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次我們課標修訂的過程當中,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探索和努力。

5、重點難點

我想從這次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修訂來看,有三個重點和難點的工作。這也可能是我們理解課程標準的非常重要的,可能是個難點,也是個重點。

第一個就是素養型的目標。就是我們到底怎麼來理解這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

第二個,在這個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我們怎麼來理解我們現在從按照素養的這樣一種理念來呈現我們的總目標。

第三個,可能大家看到的就是我們課程內容。這次的課程內容做了大量的探索,從課程內容來看,我們凸顯出的這種結構化的課程內容,我們如何來理解,如何認識,我們如何來落實,這可能是我們這次從課標來看的一個難點和一個重點。當然在這裡新增加的可能很多老師看到了,就是我們課標裡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學業質量,每個學段的學業質量。這個學段的學業質量,是我們未來對每個學段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表現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這樣的一個學業質量,我們到底怎麼來理解和如何來落實。

這是我理解的這次課程標準在修訂的過程當中主要的一些變化。

二、語文課程性質、課程理念

1、課程性質

從課程性質來看,這次的課程標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變化。我想建議老師們關注“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2011版的課標,我們的課程性質是這樣說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2017版的高中課標寫的是“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而2022版表述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我們怎麼來理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非常明確規定我們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在這次課程標準修訂的時候,我們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我的理解是語文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承擔起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責任和價值與功能,特別是要促進中華文化認同和文化傳承,維護國家主權,國家統一鞏固與促進民族團結這方面。

除了這樣的一個變化之外,就是從課程性質來看,我們強調綜合性和實踐性,還有一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從綜合性,實踐性來看,我相信在20年的探索過程中,很多老師在這方面有深入的理解。特別是這次我們強調核心素養,更加凸顯出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那麼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這方面就不再多囉嗦了,因為這20年的時間這樣的一個表述基本是沒有變化的。

這是我想非常重要的一個,就是在課程性質方面的變化。變化我相信,在我們語文課程,特別是承擔起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語文課程的奠基作用,更加凸顯出來。

2、課程理念

我從五個方面: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和大家分享課程理念部分。實際上,課程理念是統領我們整個後面課程目標設計,我們如何來理解課程理念就非常重要。

(1)目標: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

從課程目標來看,我們強調的是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我們要認識到語文課程要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語文在立德樹人方面有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那麼在這方面,我們從學生的核心素養來看,也就是從學生素養的發展角度,我們要凸顯出語文課程的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因此,在這方面,就是要構建素養型的課程目標。素養型的課程目標,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在義務教育階段體現出來的這種基礎性,它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突出它的基礎性。因此,我想課程理念,特別是從課程目標的角度來看,非常重要的就是立德樹人,核心素養型目標的建構,還有我們所說的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基礎。

(2)結構:注重階段性、發展性

從課程結構來看,非常重要的是義務教育的階段性和發展性。因為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不同,高中的就三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是九年。所以在九年的課程結構這方面,實際上給整個課程設計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相對於高中學段,義務教育階段實際上是四個學段。如何體現出學段的特徵,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需求,是一個非常難的工作。因此,在這次課程標準修訂的過程中,構建學習任務群的這樣一種方式,來體現出整個課程結構強調整體的規劃。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科,各個學段的特徵,凸顯出不同學段的核心素養髮展需求。但是,同時我們也知道1-9年級學生的發展,還要體現出它的連貫性,發展性,適應性。所以,從課程結構來看,強調的是階段性和發展性。一方面強調階段性的特點,同時又強調每個學段之間一種發展的連貫。特別是我們可以從內容上看到,幼小的銜接,以及九年級和高中的銜接工作。

(3)內容:突出時代性、典範性

從課程內容來看,就是突出時代性和典範性。時代性非常容易理解,實際上,每隔十年,我們的語言和文學研究,包括教育和心理的研究都出現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在課程標準修訂的過程中,前期對全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專家們還對最近20年文學、語言文字、教育、心理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行了總結和提煉。特別是課程標準的專家組裡有文學方面的專家,也有語言、文字方面的專家,參與了一些工作。我想充分吸收語言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就體現出了當代的時代性的語言生活的最新發展。在過程當中,課程內容還要凸顯出典範性。強調重視價值取向,那麼我要選擇的是文質精美的一些作品,凸顯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實施:增強情境性、實踐性

從課程實施來看,主要突出的是情境性和實踐性。情境性就是我們希望在未來的課程實施過程當中能夠創設從學生的語文生活實際出發,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特別是希望能夠在我們的教學過程當中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從教與學的方式來看,我們原來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方面,我們不斷深化。我們如何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富有創造性的發展?勇於去實踐,勇於去探索,養成一個這方面良好習慣至關重要。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不同差異,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這也是20年一貫的要求,特別是這次課標中強調了一句,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課程理念如何落實在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大家都知道,我們在課程內容這部分,有一個學習任務群。課程實施這方面,我們怎麼能夠真正的落實,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

(5)評價:倡導過程性、整體性

從課程評價來看,主要是倡導的是過程性和整體性。所謂的過程性,就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進步,在過程當中,我們不要搞得太繁瑣,我們要抓住關鍵,要突出重點。我們強調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特別是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評價。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的一些優勢來促進我們的評價,也在這方面做一定的提示。

我想這就是整個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這樣的一些理念,希望能夠落實在後面的課程目標,課程的整個內容,實施評價等各個方面。

三、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

1、核心素養

這次從修訂來看,高2017版的高中的課程標準頒佈了之後,可能很多老師對高中的課程標準的學科核心素養已經很熟悉了。那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頒佈了之後,很多老師可能也關注了在核心素養這方面的表述上的變化,那我們到底怎麼來理解、怎麼來認識?

我談一些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看法,我想在這裡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強調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當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這四個核心素養在修訂的過程當中,主要有這麼三個問題:核心素養的關鍵的表現特徵是什麼?核心素養的指向是什麼?核心素養的價值,特別是四個核心素養在課程育人這方面的獨特的價值。

從文化自信來看,可能老師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強調學生對中華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從語言運用來看,我們要強調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思維能力方面來看,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崇尚求真創新的精神和意識。從審美創造來看,要涵養學生的高雅情趣。

這方面和高中的課程標準的表述是不太一樣,這個表述主要又發生一些什麼樣的變化?變化的根據是什麼?

我想我們可以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很多老師關注這個問題,可以知道七八年前核心素養剛出來的時候,很多專家提出來核心素養有這樣六個特點。

一個特點是最關鍵最必要的,然後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然後是通過教育能夠形成發展的,第四個就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第五個就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兼具的,第六個就是它的作用的發揮具有整合性。

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素養,具有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所以我們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理解義務教育核心素養和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變化。我想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理解,大家看是否合適,就是體現出了核心素養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這個特點。

我們剛才講到,高中學段三年,義務教育階段九年,我們現在基本上是按照四個學段來設計,我們在高中實際上核心素養我們更多注重的是在表述的過程當中內容的指向,更多的只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的在表述方面,更重視的是核心素養是經過學習了之後,學生的一個應然的一種狀態,也就是學生學習完了之後他的學習結果,他的表現的一個狀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所以從表述上發生了這樣的一些變化。

因此,我想在這裡大家看到從文化自信這個核心素養來看,我想有四點和老師們分享。

從文化自信來看,我們希望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及作品的獨特的價值的過程當中,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感受獨特語言文字和作品的獨特價值,認識中華文文化的豐厚博大這個過程當中,能夠熱愛國家的語言文字。

第二個我們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強調的是我們要培養學生繼承和弘揚這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對於當代文化,特別強調學生關心社會文化生活,積極參與文化活動。

對於外國文化特別是我們說的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我們希望學生了解和借鑑,或者是讓學生感受多樣的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精華。

因此,在核心素養凸顯文化自信方面,我理解的從這四個方面體現出來。

第二,從語言運用的這個角度,我理解的是強調的是語感,是學生的語言的經驗。我們希望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感,在積累梳理和整合過程當中,學生不斷獲得一個良好的語感。再一個,就是了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語言的經驗。我們特別強調的就是要在義務教育階段正確規範的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的內涵,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豐厚的情感。這是從語言文字的角度(理解核心素養)。

從這樣的一個角度大家會看到,我們強調核心素養在學生身上的一種應然的表現。

從思維能力的這個角度來看,我想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個就是思維能力——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然後是思維品質,五個思維品質。這裡非常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培養學生崇尚真知的精神,就是要有一種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敢於探索創新積極思考的態度。這是從思維能力的這個角度來理解核心素養。

從審美創造的核心素養來看,我是這樣來理解的。

第一個是我們要讓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其作品,在體驗語言文字及其作品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豐富的審美經驗,這是基礎。

第二個,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要具有感受美,發現美,然後表現美,創造美的這樣的一種能力。還有一個就是審美觀念——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具有涵養高雅的審美情趣。這是從審美創造的角度來理解核心素養。

在這裡非常重要的就是四個核心素養,四者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在這裡大家可以從語言描述的角度,特別課標裡頭也有這麼一段話,在這方面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者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係,語言和審美之間的關係、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我們知道是在語文課程的過程當中,學生的思維、審美,文化都是以語言運用為基礎的,也就是學生的審美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是以語言運用作為基礎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我們理解這樣四個之間的關係?首先理解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在落實的時候,特別在高中,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在寫這個目標的時候,經常講到說,這個是語言的目標,這是審美的目標,這是思維的目標,實際上我們知道我們在表述目標的過程當中是有所側重,但是是否把它割裂開來,我想這可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特別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我建議大家不要割裂,我們要有所側重。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四個核心素養之間的這個關係。

2、課程目標

從課程的總目標來看,2001版和2011版的總目標都是十條。

這十條是從人生觀,價值觀,文化,學生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的方法,習慣、思維,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來表述的。2022版的總目標一共有九條,第一條實際上是立德樹人,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後面的八條都是按照文化自信語言運用,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審美創造來四個方面來進行這個表述的,大家知道在目標的表述的過程當中,它是有所側重,第二條和第三條側重在文化自信,第四條、第五條是側重在語言運用,然後第六條、第七條是側重的思維能力,最後第八條和第九條是側重在審美創造上。

在學段要求這方面,素養型的這個課程目標,大家會看到和這個學段的2001版和2011版的學段目標有所不同。

我們前面是按照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來呈現我們的學段目標,2022版的學段的目標,我們是看到是以識字寫字閱讀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來呈現。這樣的一個呈現,我想和大家來分享一點理解,就是從語文實踐活動這個維度來呈現學段的要求,這是從五個方面整合到四個方面,更加綜合。另外一個對我們一線老師和教研員來講,可能學段的要求這部分是老師們最熟悉的,也是老師們最關心的,實際上我們知道,對於一線的老師和教研員,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學段目標這部分。

在從學的目標來看,我們體現出了這個延續性,也便於一線老師理解和把握。因為我想了這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從素養型的課程目標到課程結構化的課程內容,到學業質量,到後面的實施,有很多新的這樣的一些理念。對於學段的這個要求,學段的目標來看的話,我們做了適度的這個整合。

在這裡尤其和老師們分享的一個就是,不僅僅從六學制四學制的這個角度提出了這個四個學段,在這裡還兼顧到了現在有些地區按照五四學制來實施的。所以從五四學制到底怎麼來理解和這個實施這個落實這個學段的這個要求,也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是3-5年級,第三學段是6-7年級,第四學段是8-9年級。具體的內容,我在這裡就不再重複,因為老師們可能早已經看到這個這方面的內容。

四、課程內容

下面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下課程內容這部分的我的理解。

1、義務教育課程內容的發展

那麼義務教育課程內容的發展大家可能看到了,實際上從建國之後,我們語文教學大綱的課程內容有基礎知識,有基本技能,有思想教育。那麼有一段時間,我們把這些作為這個教學的內容在大綱裡頭呈現,那麼在01版研製的過程當中,大家看到01版的這個標準,從這個內容上來看,是沒有這個課程內容的,只有階段目標。所以我們看到01版的課標特別薄。當時呢,我還記得20年前的時候,很多其他學科的專家就一直在翻閱語文課程標準的時候,就一直在問。包括一些領導也在問,為什麼語文課程標準沒有內容,只有階段目標。實際上各位老師也都知道課程內容的這個是非常艱難的這麼一個過程,就是如何呈現這個課程內容,如何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非常艱難。在11版修訂的過程當中,試圖想在這方面做一些探索和突破。因此,大家知道2011版的課標,有學段的目標與內容,從表述上。但是,大家知道,這部分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學段的目標,我理解在11版的時候,力圖想去嘗試建構這個學段的這個內容,但是,我們在這方面的探索是做了一些探索,但是相對來說,和其他學科的課程標準來看,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那麼,這次呢,大家會看到非常大的一個變化,就是2022版的課標就單設了課程內容這部分。這個課程內容這部分,我想到底怎麼來理解?從整個的這20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研製和修訂的過程當中可以看到這個發展的過程。

2022版以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方式來組織和呈現課程內容,我想,這是一個探索,一個突破。那麼,我想,做這樣的一個探索和突破,非常重要。就是我們希望通過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和呈現,來帶動教的突破和學的突破,那麼也就是我們教,我們倡導的探究與研討的學習方式,學科與生活的這樣的一種結合,我們真正在教的方面怎麼能夠突破,如果我們在我們的內容這方面我們沒有大的這個改進的話,可能很難很難。

2、課程內容探索

我們剛才和大家分享20年的課程改革,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方面,我們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課程內容的組織和呈現,那麼制約了我們的學生的學習,也制約了我們這個教師的這個教。特別是課程內容按照原來的這樣的`一種方式去呈現的時候,那麼,我們沒有辦法這個來落實我們我們所倡導的這種綜合性的、專案式的學習,凸顯出實踐這樣的一種這個學習方式。所以我想,在這裡從課程內容的探索突破來看,更重要的是,希望從內容,課程內容的這個變化來帶動教與學的變革。

3、課程內容探索與突破

因此,課程內容在這方面這個探索呢?我想有這樣的,我想有這樣的一個變化就是學習任務群,用學習任務群的方式來呈現課程內容。那麼,一方面,當然,我們很多老師從2017年就關注了高中的課標的18個實習任務群,義務教育到底應該構建多少個學習任務群?當然很多老師也充滿了期待。說高中的課程標準有18個學習任務群,很多老師也做了很好的探索,特別是高中的老師。我們義教的老師呢,也瞭解了學習任務群,在這方面的實際上也有很好的一些認識和理解,我想在這裡,首先這個和大家分享這麼兩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學習任務群的這樣的一種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呈現,實際上在我們一線的語文教師教學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在20年這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線的很多的老師,教師和教研員,在課程內容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所以我想的我想這是第一個觀點,不是從17版高中特標憑空產生的,而是實際上我們這幾十年的時間,通過一線的老師和教研員的這樣的一個辛勤的探索,寶貴經驗在這方面的一種體現,特別是在課程內容,在這個組織,這個重組,這方面,我們很多一線的老師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

第二個觀點呢,就是學習任務群這樣的一種課程內容的這樣的一種組織方式,在語文學習,這個學習來看,可能有不同的這種理解,但是我想呢,在這裡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就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原來課程內容,我們更多的是從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這樣的一種線性的這種排列,那麼包括這種選文的這種排列。知識點的排列,能力訓練點的這種排列,我想的,在這個這次課程內容的這個建構的過程當中,從靜態的知識如何轉化為學生的動態的實踐。也就說,靜態的語言知識如何轉化為動態的語言實踐過程,那麼這是我想這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實際上在課程實施的過程當中是都有所體會,有所感受的,就是我們死記硬背了很多的概念性的,這個知識,並沒有給我們帶來能力的這種變化。那麼,我們往往是在學生的語言的積累,語言的梳理,語言的探究的過程當中,能夠把我們的語文能力與這個核心素養提升起來的。

所以我想的在這裡,非常重要的第二個觀點就是,我想因此呢,這樣的話呢,強調我們剛才強調的,就是用課程內容的這個變化來帶動教與學的這個變革。因此,在學習任務群,我想呢,在這裡有非常重要的三個關鍵要素。

一個就是語文情境,因為在這方面,我們這些年一直在強調,我相信我們老師們都已經熟悉了。第二個呢就是統整的學習主題。第三個呢就典型的實踐活動。

那麼通過真實的語文情境,統整的學習主題,典型的語文實踐活動,那麼讓我們的學生真正的從一個靜態的知識變成了一個動態的,我們說的語文實踐過程,那麼,在這樣的一個這個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理解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群,那麼我想的話呢,我們應該說可能就便於我們的這個落實。這是我想主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我剛才說的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和教研員,多年的這個探索的結果寶貴經驗的這樣的一個體現。第二個呢,就是追求的是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這種融通,那麼從靜態的課程知識變成動態的語文實踐過程。那麼這樣的話呢,使得這個課程內容發生了這個變革之後來帶動教與學的這個變革。

4、課程內容體現的特點

因此,在課程內容這方面體現出來的就是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這個交融。這是從任務群的這個建構來看,那麼我理解體現出這樣的三個特點。

5、課程內容組織原則

在課程內容組織這方面,從課程的內容和組織原則來看。那麼我想有三個觀點就是:第一個就是堅持以文化人。第二個就是加強語文基礎。第三個就是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那麼從這個以文化人,凸顯這個價值引領這方面這個大家看到這個非常明顯,那麼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加強語文基礎。我想呢,在這方面從語文學習任務群來看是非常明顯的。

(1)主體和載體形式:強化“以文化人”價值取向

那麼從語文化人的這個價值取向來看,從這個課程內容,主體和載體形式呢?有這樣的幾個方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主題和載體形式,有革命文化這個主題載體形式,還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外國的優秀的文化,實際上就是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還有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學生的日常生活。那麼這樣的話呢,使得我們把這個主題和載體形式,能夠用這樣的一種主題和載體形式來呈現,我們就是我們的這個課程內容。

(2)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內容的銜接

因此呢,這樣的話呢,我們從這個課程內容來看,大家會看到六個學期任務群和高中的必修的這個學習任務群是有一定的這種銜接和延展的。在這方面呢,我們也希望體現出義務教育階段的這種基礎性和階段性的這種特徵和特點,特別是在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還有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這方面,凸顯出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特點,這是從六個學習任務群的設計來看。

(3)構建語文課程內容體系

那麼六個學習任務群之間的這個關係是什麼?

從這個課標來看的話呢,我理解就是這麼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就是屬於基礎的層次,語言文字積累和梳理,然後呢,實用性的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的閱讀與交流。是一個發展的,然後,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是一個拓展型的,整合型的,這樣的一個層次,我想這方面的可能很容易理解。

(4)課程內容呈現方式和設計要素

最主要的呢?我想主要的是我們怎麼來理解,就是學習任務群,從我設計的這個理念,就是我們從學習任務群來看,要圍繞著特定的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由相互關聯的系列的學習任務組成的,它具有這種情境性,實踐性和這個綜合性。我想,在這裡就不再多說了,我相信我們可能老師們都已經體會到。那麼從每個學習任務群的呈現方式和設計要素來看,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一個呢,就是學習情境;第二個就學習內容;第三學習方法;學習評價;還有最後這個學習資源。那麼每個學習任務群呢,都按照這樣的一種這個呈現方式來進行設計。

(5)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結構與呈現

每個學習任務群的結構是按照三大部分,一個就是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內涵是什麼?然後呢,呈現出四個學段的學習內容;最後,是這個學習任務群的這個教學提示。那我想在這裡,首先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在教學提示這方面,我想這可能和01版和11版的課標有點不太一樣。特別是在11版的課標,我們在教學建議這部分,寫的非常具體,也非常的詳細。那麼,我們看到2022版的課標,實際上在每個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提示這部分,針對這個教學任務,就學習任務群的教和學,我們在這個階段我們倡導什麼,我們建議老師如何做,如何落實,那麼我們避免什麼,可能在這方面都有一些更為具體的一些這個要求和提示,或者是一個建議。那這是任務群的結構和呈現方式,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兒。

五、語文學業質量

關於語文學業質量這部分,是一個完全新的內容。

1、學業質量研製思路

這部分的研製是非常困難。因為學業質量的研製,實際上我們知道它和我們的學段目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和我們每個學段的學習內容,課程內容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學業質量它是每個學段學生學習結束了之後的一個表現,也就是說學生在這個學段學完了之後的一個成就表現如何來進行表達。大家會看到學業質量這部分研製的思路就是我們提煉出關鍵的要素,描述出學生的學業的表現,然後又做了檢驗,就是每個水平又進行了這種檢驗。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得到了很多老師們的支援,特別是水平的分級這部分是非常艱難的,特別是語文綜合性比較強,要想像數學和其他理科那樣,很難把它進行水平的劃分。

2、研製學業質量

刻畫語文學業成就表現

在這方面,實際上我們是按照這樣的四個學段,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樣一些方面來呈現出學業質量。學業質量,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的語文學業成就具體的表現特徵的一個整體的刻畫。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的四個學段,在這裡,大家可能看到的是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和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文字運用的情境,整合了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來描述學生的成就的關鍵表現,來體現出每個學段結束的時候核心素養應該達到的水平。這部分說起來很容易,實際上這部分的工作做起來是非常非常艱難的一個過程,我相信我們老師在看到這部分的內容的時候,也會想到這部分的內容和前面的學段目標,和前面的課程內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我想隨著我們課程改革的推進,老師們也會提出一些非常重要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水平的分級這方面,雖然做了一定的檢驗,但是是否合適?我也相信,隨著我們的課程改革的推進,還會有一些新的成果會出來。

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學業質量這部分。

六、語文課程實施

1、教學建議

從課程實施這個角度,主要和大家分享兩大部分的內容。一個就是教學建議。因為前面的每個學習任務群都有了具體的學習建議,因此在課程實施這部分的教學建議都是一些原則性和導向性的一些建議。

我是從“目標確定”、“內容選擇”和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能夠充分地運用一些科技技術來推動我們語文教和學的方式變革這四個方面來表述的。

2、教學建議的突破

在教學建議這方面呢,我的理解是立足於語文學習任務群,追求“少而精”、“實而活”,就是要更多給老師們一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也要重視資訊科技與線上資源,創新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教學方式。

具體呢,我想和大家從四個方面和大家進行簡要地分享。

目標確定:第一個就是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方向。我想在這裡非常重要的就是把握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突出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特別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們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明確體現出我們教學目標的育人立意。那就是目標的確定要以人作為我們的立意,引導學生在語文文字的運用過程當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體會、弘揚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在這裡,非常重要的就是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我們希望老師們能夠把握這四個方面是整體交融的特點。在確定目標的時候,既有所側重又要融為一體,注意教學目標之間的關聯,避免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簡單地羅列。我想這是在教學建議這部分非常重要的一個提示,也是一個建議。就是希望老師們要注意在識字、寫字、閱讀的建構與梳理過程當中整體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內容選擇:第二個就是內容的選擇,內容的選擇更主要的是體現出語文學習任務群特點,從而來規劃語文學習的內容。特別強調,要注意語文的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功能,準確地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在這方面呢,我相信,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特別是新教材的使用,老師們肯定是對每個學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有了一種把握然後才知道教材怎麼使用,再落實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在這裡,我們要綜合地考慮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然後注重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還有就是凸顯出6個不同的學習任務群之間的內在聯絡,以及同一個學習任務群在三個學段的連續性和差異性。

實際上這方面對於我們國小的語文老師來講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我想我們如何整體把握三個學段的學習任務群的內容和6個學習任務群之間的聯絡,以及這三個學段之間的內在的連續性和這種差異性呢?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避免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注意幼小銜接,減緩坡度,降低難度,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別是幼小銜接,在這次課程標準裡面強調在一二年級要處理好幼小銜接的問題,注重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降低難度,要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減緩坡度,增強學生的趣味性和這個吸引力,以上是內容的選擇這方面。

活動設計:從活動的設計來看,強調的是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當中來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那麼情境呢,是源於生活當中的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它也同時服務於解決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所以在這方面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述,我們希望它本身就是源於生活中的語言文字運用,又服務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要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學習經驗和學生的學習,學生經驗之間的關聯。整合語文知識,用關鍵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體現出這種典型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方法,這樣,才能夠真正凸顯出情境的價值。同時在這裡還強調了學習資源。特別要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然後倡導學生在開放的語文學習的空間當中來學習語文,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和實踐活動當中來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就是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一些場景和活動當中來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這是從活動設計這個角度談我的理解。

網際網路+:那麼最後一點就是關注網際網路時代語文生活的這種變化,探索語文教育學方式的變革,現在可能我們所有的線上的老師都能夠感受到,包括今天有這麼多人來參與我們的這個活動也說明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特別是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日常生活當中語言文字運用的新現象和新特點。

那麼,我們要把握住資訊科技和語文教育教學的這種深度融合的趨勢。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功能,那麼我們要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的一些優勢,比如說在豐富學習資源這方面,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這方面,還有充分發揮大資料分析和診斷學生的學業表現這方面,以及現在我們因為疫情,很多地方又是不能夠到學校去上課,如何發揮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如何揚長避短?在這裡還有個提示,就是要避免網路沉溺,當然,現在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了,但是,我們要從正面的角度來理解網際網路時代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的一些變化,我們要充分地利用網際網路變化的一些優勢和長處,我想特別是在這兩三年的疫情的防控的狀態下,我們也深刻地體驗到了我們的網際網路對我們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產生的重要作用,在這裡我就不再多囉嗦了,因為我們每個人現在都還或多或少的,可能都在做線上的教學。但是我想,我們如何充分利用這樣的一些優勢,特別是在資源的豐富,個性化的學習,學生的學業的診斷這方面能夠發揮這方面的優勢,但是同時又避免太繁瑣給我們老師和學生帶來的更多的沉重的一些負擔,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這是我想關於教學建議這部分和大家分享的。

3、評價建議

關於評價建議呢,主要是從過程性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這兩部分提出來。

4、突出過程性評價的重要價值

那麼在過程性評價主要提出了過程性評價的原則,特別是課堂教學的評價,作業的評價和階段性評價這方面。那麼在過程性評價呢?我們主要來理解“評什麼”、“怎麼評”和“如何用”。

評什麼呢?大家知道我們要關注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那麼怎麼評呢?我們希望有多元的主體參與,多種方式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如何用呢?更多的是這種過程性評價,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診斷學生的學習問題來改進我們教師的教學。

5、突出評價和命題的導向性

在水平考試這方面,也提出了非常明確的一些要求。特別是突出評價和命題的導向性。這個導向呢,就是從命題的原則堅持素養立意,也就是說我們命題要素養立意,全面考察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

第二個,要堅持一標命題,體驗課程標準的理念,嚴格依據學業質量要求命題。保證命題框架,試題情境,任務難度符合學業質量要求。大家知道學業質量是我們命題的依據,再一個就是科學的規範。還要同時要做好命題的規劃,命題的要求在這方面的一些安排,特別是在具體的命題這方面,提出來了一些要求。

6、推動考試命題內容與方式變革

比如說命題的情境,如何從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的學習來設定,也可以從個人、學校、社會等角度來設定。每一種情境都有設定的建議,命題材料的選擇,題目的主體部分如何呈現,還有題乾的設計如何規範,在這些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一些建議。我們知道,這個課程標準是我們未來學業水平,包括考試這方面的依據,因此,這次的課程標準在考試評價這方面,特別是在命題這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我想在這方面,我就簡要的和大家分享到這兒。

7、教學研究與培訓建議

最後再說一下關於教學研究和培訓建議。這部分,比2011版的課標增加了很多的內容。因為教學建議還有教學資源這部分在未來的教材編寫和修訂方面,以及教材培訓這方面,肯定有很多老師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這裡我就不分享我的一些理解了。

我想在教學研究和培訓這方面再和大家分享幾句,從教師的發展來看,是堅持終身學習,提升專業素養,立足教學實踐,提高教研水平,適應時代要求,提高資訊素養。這是從教師的發展的角度提出的,這樣的三條建議。

那麼,從教研的角度來看,這個課標建議是聚焦關鍵問題,推進校本教研,加強區域教研,然後推廣典型的經驗。在這方面,我相信我們線上的教研員老師可能感受比較深。凡是我們在教研工作中做的比較好的一些區域,在一定程度上在推廣典型的經驗這方面做得非常好。還有就是發揮制度優勢,推進研修融合。

最後兩條,是關於培訓的,一個是培訓內容,一個是培訓效果,(如圖所示)這就是我想對這些工作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那麼由於時間的關係,關於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變化我就在上午用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想在這裡再次強調,這些只是我個人的理解和自己的這種學習體會,僅供線上的老師們參考。也請老師們提出批評和指證。我也相信,隨著我們課標的頒佈之後,我們老師依據課程標準,在這些理念上大膽地進行探索,在未來的教學實施,課程實施的過程當中一定會產生豐碩的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我們每一位老師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優秀成果的產生是伴隨著我們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步的,在老師們進行探索的過程當中,也是老師們不斷髮展和進步的一個過程。我相信我和大家一樣,在未來,隨著對課程標準理解的深入。我們在推進的過程當中還會有更多的一些理解和認識。未來也期待著我們老師能夠有更好的一些優秀成果,經驗能夠得到分享,獲得更好的專業發展。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2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將要永不垂朽,就象《簡愛》這樣深深地進入人們的靈魂。讀它,給你或許不是瞬間力拔山兮的氣量,但卻像品一杯香味悠遠的清茶,彷彿聽一首餘音繞樑的名曲。又如撩人的春風醉人的春雨親吻過越冬的枯枝:外觀雖然乾裂,生命卻已被從內部喚醒。

簡愛是個孤兒,在裡德舅母家中,她受盡屈辱,形成獨立,堅強,自尊的性格。在路德孤兒院,她經歷了一生難得的挫折,覓見了真正的友誼。在桑菲爾德莊園,她釋放了青春最火熱的激情,然後,遇見了美麗的愛情。

每個人都很平凡而普通,吃喝拉撒中成長起來,都會烙下人間煙火的痕跡,並受七情六慾的支配。在桑菲爾德莊園,從相遇相知到相愛,簡愛和羅徹斯特先生已然成了融為一體的靈魂。真情告白後,他們度過了簡愛生命中最快樂安靜的時光,彼時卿卿我我,此時花前月下。

劇情發展到一定階段,正如峰迴路轉一樣。當陌生人梅森突然闖入他們的婚禮,並說出羅徹斯特先生的身世後,簡當晚就果斷脫下剛穿上的新婚禮服,冷靜之後,

“我要離開你!”

她的理由很簡單,“我要尊重我自己!”

從莊園出走的簡愛,孤身在廣闊的原野上。那一刻,雷電交加,路途迷茫。裡德太太的暴力,洛伍德孤兒院的苦難,她都能挺住,但這一次,她徹底失望了。

當一個人傾盡真情之後,得不到預期的效果,要麼加倍的報復,要麼無恥的墮落。

《簡愛》該何去何從呢?

風雪交加夜,燈火映佳人。從荒原上闖出來的簡愛,此時端詳寧靜。經歷了所有該經歷的之後,使她變得更加透明,透明的就像眼前跳動的燭光。當然,如果此時羅徹斯特先生出現在她面前的話,她將會重整行裝,重新打理。

門開了,眼前並不是羅徹斯特,是一張清俊的面孔,他舉止優雅,行為彬彬有禮,話語差點兒打動了簡愛。直到此時,她才發現。她的心,一直都在桑菲爾德莊園,眼睛始終盯著羅徹斯特。

她始終堅信:能夠尊重自己的女人不會有太壞的結果。

終於他的訊息來了。不過,由於經歷了家庭的變故,他現在已經成為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可這一切對於簡和羅徹斯特來說,結局在料定中會必然發生,正像所有的古典小說結尾那樣,有情人終成眷屬。

簡·愛蔑視財富、蔑視社會地位和宗教的威儀,她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純潔的心靈。”她展現出來的人性美,在那個時代是那樣難能可貴。難怪她的信念和行動展現出來的力量,深深的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錢萬能的社會中的人們的靈魂得到淨化。

筆,在我手中飛快的旋轉舞蹈,抱著快要讀完的《看見》,在書上劃下這句話。的確,人若在暴風雨的.洗禮下被擊垮,又怎能看見雨過天晴後的彩虹?

十幾年前,柴靜剛剛跨進中央電視臺,她幾乎不知所措,批評與譏笑幾乎生吞了她,她這樣寫道:“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經開始發出了失敗者的味道……幾乎就意味著沒有指望了,很快你就會被盯上,毫不留情的被撲倒在地上,同伴會四處逃散,甚至顧不上看你一眼。”

想想自己,挫敗和糾結是我對自己上學期的總結。我在學校一天一天過這一成不變的學習生活,拼命地紮在書堆裡,我知道自己基礎不如別人,所以更是努力的去做各種練習題,我總是晚上很遲才睡,早上第一個起床,別人吃飯吃20分鐘,我只吃10分鐘。我奔跑著,在教室,食堂,宿舍之間奔波,在無邊的題海里掙扎,但似乎總是事與願違,成績總是不夠好,搞得自己心中焦慮不已。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跌倒在起跑線上的失敗者,什麼希望都沒有,在失望的黑夜中徘徊。借句柴靜的話:“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裡有慾望的題,他們不會觸動我。”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學不好的原因。在夜裡,我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蜷成一團,縮在被子裡,“我還能實現夢想麼?”我一遍一遍的反問自己。“也許,實現不了了吧。”我煩躁的將被子蓋在頭上,卻怎麼也無法入睡。

半夜,我掀開被子開了檯燈,把自己埋進書裡,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她瘦小卻又無比倔強的背影。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慢慢改變,慢慢適應,慢慢成長。她最終找到了自己,得到了認可,她依然在追逐夢想的這條路上執著,儘管生活需要她做小改變,她依然一步一步的向著夢想的方向奔跑。對我來說不也是一樣的麼?若把目標比做靶子,環境需要你脫靶的時候,你可以脫靶,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那是墮落。而我,不能墮落。錢學森曾說過“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我需要一步一步堅定執著地走下去!就像柴靜一樣,領導曾經在柴靜低落時告訴她“扶不起來就不扶了”但她沒有放棄,她始終堅持,她有目標,她從不屈服!而這正是我要學習的。無論遇到什麼,都要堅定、勇敢地走下去。

挺住,是一種堅持,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勇氣。我每天必須鼓足勇氣面對每一件事,用嚴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次作業,要將勤奮的習慣堅持下去才行。這又有什麼難的!

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新的一學期即將到來,我還將繼續前行,我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但我知道,柴靜會一直引領我走過每一道坎坷。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只要勇敢地挺住,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3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愛的教育下茁長成長。在我即將做媽媽的時候,常常跟周圍的鄰居媽媽們聊一些育兒心得,在那個時候我聽說了一位“驕傲”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能認識20xx多字,到了四五歲就完全可以自己閱讀了!當時我在驚歎她的孩子“聰明”的同時,我認識到了孩子的能力一定比我們大人原想的要超前、巨大的多!

到了我自己做媽媽的時候,我變自己看一些網頁,研究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徵,並且抓住了孩子識字的關鍵期2~2、5歲。在這個時期我們給孩子做了好多字卡,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字,每天重複,邊考邊教,大約在認識了200多個常用字的時候,然後就開始給孩子訂閱《幼兒畫報》這樣的雜誌,這個雜誌的好處是既有文字的故事,又有碟片用標準的普通話在講同樣的故事,因此孩子通過看碟片,翻看畫報就自己認識了更多的字,慢慢他自己從閱讀中找到了樂趣,找到了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的另一個方法,那就是“閱讀”!就這樣再給孩子買一些網上有專家推薦的,幼兒喜歡的圖書,他就慢慢變成“書蟲”了。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家長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且我們也深知閱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閱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閱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資訊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閱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閱讀是學習的基礎!

另外親子共讀,營造閱讀氛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也很重要。在家裡,父母應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閱讀榜樣。在週末時儘量安排時間與孩子到書城看書,在這種閱讀氛圍下,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會提高。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在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們也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著他閱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4

《閱讀的力量》,寫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孩子們明確有效提升閱讀興趣的因素,提倡“自由自主閱讀”,並且澄清了看漫畫書和言情小說其實與孩子的偏差行為沒明確的關聯,反而可以引導許多人養成閱讀習慣。

作為成年人,我們傾向於讀網路上的快餐文字,加上圖片佐料更是美味。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人在堅持不斷地讀紙質書呢?我們要是能瞭解這種閱讀的力量,對於語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語文閱讀老師,我認同。“睡前閱讀令人愉快。善於思考的人較愛閱讀。讀的越多的人越沒有“寫的恐懼”。閱讀能力好的人有更多的'自由閱讀。閱讀能力跟不上的學生被要求寫更多的作業和練習,這些都只是更加深閱讀能力的鴻溝。有人唸書給他聽時,即使是大學生也會變得較愛看書,及讀較好的書。大聲朗讀對增進識字力有多重功效。在家中或在學校有人規律唸書給他聽的孩子,閱讀測驗和詞彙測驗的成績都會比較好。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人念故事書。越讀,會越愛讀。”種種觀點讓人感嘆啊!

他強調的並不是多寫,主要是要“善於觀察、善於積累、善於思考、善於反思、善於理解他人、善於表達自己。”,通過閱讀、研究、實踐,《閱讀的力量》很好,很強大,值得老師和家長一讀。

閱讀讀書的心得體會15

本次學習,最大的收穫是:第一次聽說一個全新的名詞——群文閱讀。兩位老師從群文閱讀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閱讀形式,給我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閱讀課堂。於教授細緻的分析了群文閱讀的內涵。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後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王曉娟老師執教了《謝爾詩中的"不可思議"》。王老師不緊不慢,自然親切的語言,聲情並茂地朗誦,帶著孩子們在詩中想象畫面,發散了孩子們的思維,孩子們感受了詩歌的快樂與"不可思議",讓孩子們認識了一個充滿童趣的謝爾。四川瀘州的國小語文教師吳群執教了《孫悟空成長的.啟示》,細緻的分析了孫悟空的成長曆程,孫悟空從一個狂妄自大的石猴最終成長為成熟穩重的鬥戰勝佛,其中經歷的酸、甜、苦、辣,低谷與高潮時他的心理成長變化等 .在教師生動幽默的語言中,更是激勵著孩子們去大量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思維碰撞,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通過學習我對群文閱讀有了新的認識, 落實"群文閱讀"的前提是選好文章。教師要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針對相同的議題,進行多文字的閱讀內容選擇,進而才能進行多個文字、同一個議題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大量的去閱讀,去尋找同一個主題的文章,對大量的文章篩選之後給學生去讀。這樣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可以拓寬孩子的閱讀視野,引領孩子的閱讀生活。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利於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

此次素質講壇群文閱讀研討活動,帶給我全新的思考,要想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要想上好群文閱讀課,教師必須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備課,去讀書,然後帶領孩子去讀書,用閱讀給孩子們帶去快樂,讓孩子們沐浴在書的芳香裡——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

TAG標籤:閱讀 讀書 心得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