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觀察兒童》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兒童》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兒童》讀後感

《觀察兒童》讀後感1

寒假裡接著繼續暑假沒看完的書《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看到第十章節之後又所感悟:對瑞吉歐教育來說,教師的角色既不是母親、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伴,而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在瑞吉歐的教育者那裡,教師支援兒童的學習並不簡單地表現為“傳道、授業、解惑”。把知識呈現給兒童或回答他們的問題,並不是教師的主要任務。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幫助他們自己發現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

因此,幼兒教師要做到始終是“新”,這個“新”不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更新,而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角色定位的“更新”。新型的教師角色定位。在有關介紹瑞吉歐的文體中,大致對瑞吉歐的教師的專業性作了如下描述:

①促進兒童在認知、社會、情緒、創造力和身體各方面均衡地學習。

②班級管理。

③學習環境的設計與佈置。

④提供兒童適當的保育與輔導。

⑤行政事務上的溝通與協調。

⑥追求自我在專業上的成長。

在分析了教師在瑞吉歐課程發展中的作用後,我想用這樣的語句來形容比較貼切:“教師是幼兒的夥伴、傾聽者;是支持者、引導者;是學習者、研究者。

另外瑞吉歐教師的工作都能做到多、細、深。多是指觀察得多,記錄得多,對於幼兒的一舉一動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有很多的專案的'策劃也是從觀察中得來;細是指不僅觀察地細而且研究地也非常的細,比如:海蒂是個4歲大的孩子,她不喜歡看到湯姆老師的臉上戴著一個和實物一般大小的麗莎老師的面具。海蒂告訴湯姆:“你不可以這樣子,那是麗莎的名字。”教師就將這句話記錄下來,並認真研究海蒂抱怨的真正的含義?4歲孩子無法分辨代表物品的文字與代表的文字之間的不同,海蒂把所有的字當作是代表物品的象徵符號,所以她用“名字”來代表“臉孔”這是她的認知。

研究了以後,教師就能站在一個更好的位置去協調和建構她的進展。深是指教師在規劃組織時,能引導幼兒向更深的內容進行挑戰,如:有一組幼兒對於窗外高大的向日葵感到興趣,他們十分驚訝向日葵裡頭竟然有這麼多的種子,教師覺得向日葵的花應該在幼兒的記憶中長久儲存,便提議幼兒用紙與彩筆製作一朵開花的向日葵。這些畫成功地完成了,幼兒在畫中注意到每一顆小種子,老師與小朋友都同意這個畫畫活動增加了他們對從沒注意過的細節的變化。

但教師還是覺得活動比較狹隘,她詢問幼兒為何對於向日葵的種子感到驚訝,幼兒回答說他們記得在6星期前種的向日葵子,而現在向日葵花的種子就象當初他們種在土裡的一樣。於是教師又建議幼兒畫出這些種子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畫出他們無法觀察到的,畫出他們認為種子在向日葵裡產生的步驟。結果幼兒畫的畫五花八門,表現了幼兒的才智,突顯了幼兒的想象能力。

《觀察兒童》讀後感2

《觀察:走進兒童的世界》讀後感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走進孩子的世界裡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才能站在他們的角度,用孩子的視角理解外在的事物,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們最迫切想要獲得什麼,用怎樣的方式、手段更容易接受外在的資訊。那麼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呢?這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最近我仔細閱讀了《觀察:走進兒童的世界》,給我許多的啟發,“善於觀察孩子,是一條走進孩子世界的捷徑。”

一、觀察兒童,加深對兒童的瞭解。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觀察和評價兒童的重要性。觀察兒童的一個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對兒童需要的瞭解與理解。所有兒童都有自己的特點。要滿足兒童的個體需要,就必須認識到兒童之間的差異並承認兒童有權利得到尊重。如果忽視了孩子間存在的差異,教育者用同樣的標準衡量不同的孩子,那麼這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不公平,教育就成為了一種反覆性的`練習。就象兒童觀察者vivian所說的:“每當我想到兒童之間存在的差異,對教育的興奮感就油然而生。如果失去兒童的獨特性,教學就變成無聊的重複性的練習。

兒童希望能與周圍的成人分享自己的成績,無論是成功地把手指餅乾放進嘴裡,還是畫一幅畫來記錄某一難忘的時刻。觀察兒童能夠幫助我們分享他們的成績,體驗他們積極的情感。無論如何,成人不能將兒童置於令其感到悲哀或他人認為他們不道德的境地。在孩子們眼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行為,而在成人的眼種可能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因而當孩子自認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想得到成人誇獎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到孩子的能力,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如果這時給他們潑冷水的話,可以想象孩子們會多麼的沮喪。對他們自信心的培養是很不利的。

二、觀察兒童,設計適宜的活動。

觀察兒童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兒童的個體需要。我們與兒童一起工作較長時間後,能夠在經驗的基礎上積累和提煉豐富的知識。能夠敏感並準確的觀察和評價兒童的學習與發展,進而設計出適宜的活動。

三、觀察兒童,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作為幼教工作者,無論身處何位,都有責任儘可能的為兒童提供最好的經驗。而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之一也是要提高有關的意識和反應水平,我們必須保證自己始終保持最新的現代思想和理念,瞭解法律法規要求的變化,所有這些都將有助於專業發展。

觀察能力是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之一,教師只有充分觀察及瞭解幼兒的發展水平、行為特點、興趣傾向和學習風格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符合幼兒發展特點和學習需要的教學活動。因此具備了觀察的能力,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真正理解他們,促進孩子的成長。

《觀察兒童》讀後感3

觀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手段之一。觀察是教師用以蒐集幼兒資料、分析教育方法,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學習和改進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通過觀察,教師可以獲得有關幼兒發展與教育的實踐知識,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促進自身的教學反思,從而推動自己的專業化發展。那麼怎樣觀察呢?有這樣一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回答和指導——《觀察:走進兒童的世界》。

文中自始至終都鼓勵大家圍繞某一個主題尋找更多的資源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且理論之後的案例研究和思考內容更是給予了我們很好的理解平臺。其中一個思考的內容給我的印象很深。假設我們都在去觀察孩子戶外遊戲,有的老師會看見兒童正在合作開展遊戲,有的老師則認為兒童騎車時間太長,不能夠與同伴分享。有的教師會注意到,有的孩子站著看別人玩遊戲,但沒有真正參與遊戲。受已有的關於兒童的知識以及自身的先見和態度的影響,每一位觀察的人從同一情景中發現了不同的現象。那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如何有效的觀察兒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學習和提高的地方。當我們學會擁有了有效的觀察技能,我們就能在多種場合與環境中運用這種技能。

作為一名教師,觀察能力是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和素質。而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對本班的孩子進行各種形式的觀察。而觀察後往往會存在許多問題:如觀察記錄的內容不能切實為今後改進教育活動而用,觀察記錄的方法雜亂而造成觀察流於形式。這本書從意義、準備和方法等方面詳細解讀了觀察的過程並通過各種例項對各項進行了更細緻的解答。

在閱讀過程中我掌握了使之有效的觀察技能。在觀察中首先應充分做好觀察前地準備,確定好觀察目的和目標。第二,制定好觀察的計劃:包括時間、活動型別、場景中的位置;第三,選擇適宜的觀察方法,製作好便於操作的觀察記錄表;第四,參與觀察並做好觀察記錄;第五,將觀察資料與理論建立有機的聯絡;第六,將被觀察幼兒與發展常模進行對比,找出差距與不同,制定新的實施教育方案。相信在對此書的幫助下,將觀察做到有的放矢,將會使我們的'教育更加有目的性。使得我們制定的教育方案更具有針對性,使老師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更能夠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使幼兒真正的成為教育的主體。

對於我這位新教師來說,觀察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幼兒在角色遊戲中,在活動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若我能很好的觀察好,並記錄好,分析好。這才是一個成功的老師。今後我會認真細緻的做好幼兒的觀察工作,並靈活的採用不同的觀察方法,根據觀察的內容調整活動,設計組織適合幼兒成長的適宜的活動內容,真正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從而也促進自身專業化的發展。

TAG標籤:讀後感 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