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觀止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止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止讀後感

觀止讀後感1

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有營養、有味道的書。那麼,什麼書有營養,什麼書有味道呢?在我看來,書中的營養是指書中所包含的哲理,讓讀者在閱讀後能夠在思想上邁出一大步。書中的味道意味著作者的寫作風格應該是獨特的,而不是大眾化的,可以帶給讀者獨特的感覺。這樣,所謂的“閱讀”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

即使浩瀚如煙海的書,這樣的書也少之又少。但至少在我看來,《古文觀止》是這樣一本好書。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從縱向來看,它記錄了從戰國時期到清朝每一代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劉禹錫的《陋室銘》,當閱讀時,讓我感覺我正駕駛著一艘小船,在歷史長河盪漾。

從橫向上看,《古文觀止》文章大都是散文,因為有很多散文,所以兼取了駢文。由此可見,本書的體裁風格是多樣而獨特的,如書、論、碑、記等。這確實是一本很好的縱橫交合的選集。

在閱讀《古文觀止》之前,我和幾個讀過它的'朋友討論過。一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文壇主要是現代的,而發展了幾千年的文言文越來越少,所以讀《古文觀止》並不有趣,既不懂也不有趣,只是瀏覽一番。後來,當我看書的時候,我也起了“同理心”,但隨著逐漸深入閱讀,我的心就像一條幹涸的河流,湧出了一個小小的甘泉。當泉水逐漸注滿滋養我的靈魂時,我恍然大悟:現代文和中古文都是文章,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在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有許多原因交錯其中,我們應該致敬,應該學習。

另外,我想提出一個建議。如果你正在讀《古文觀止》,請慢慢讀,慢慢品嚐,就像喝茶一樣,只有這樣你才能嚐到這杯熱茶的香味。

觀止讀後感2

我愛讀書,尤其是愛讀有營養,有味道的書。那,什麼書有營養,什麼書有味道呢?我認為吧,書中的營養是指書裡蘊含的哲理,讓讀者讀完之後可以在思想上前進一大步;書中的味道又是指作者的寫作風格要獨樹一幟,不要太大眾化,讀的時候有與眾不同的感受。如此說來,所謂“讀書”,乃讀者與作者的交流互動也!

即便書海茫茫,而且這樣的書也是少之又少。但至少在我看來,《古文觀止》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我們不妨分析分析:從縱向看,它記載了從戰國至清各朝各代文學大家的經典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劉禹錫的《陋室銘》等,讀起來的時候,直讓我感到我正駕駛著一艘小帆船,盪漾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橫向看,《古文觀止》興趣的文章大都是散文。因為散文比較多,所以兼取了駢文。由此看出,這本書的體裁風格多樣並別具特色,如書,論,碑,記等。實在是縱橫交美的好文選。

在讀《古文觀止》之前,我和幾個讀過的朋友討論過它。有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文壇主要是現代文,而發揚了數千年的文言文卻是日漸稀少,所以讀《古文觀止》沒什麼意思,既看不懂又沒有趣味,隨便翻翻即可。後來讀的時候,我也算“感同身受”,但隨著漸漸的.深入,我的心中好像枯涸的河道中湧出了一股小小的甘泉。到這股泉水逐漸溢滿滋潤我的心靈時,我豁然開朗:現代文是文章,文言文也是文章,兩者之間又有什麼不同呢?更何況,在那個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有多少道理交錯縱橫在其中,值得我們去瞻仰,去學習呢?

另外我提出一個建議,建議正在讀《古文觀止》的朋友慢點讀,像品茶一樣,靜靜地,緩緩地品,僅有這樣,才能品出《古文觀止》這杯熱茶的香醇。

觀止讀後感3

今天,讀到宋元文蘇軾幾篇文章,篇篇精華,而其中最觸動我靈魂的是《凌虛臺記》。此文大體內容是敘述蘇軾在中進士後任判官,為知府陳希亮屬下。陳知府“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便心血來潮,修建了高出屋簷的高臺,命名為“凌虛臺”,要求蘇軾作記,欲居功揚名。蘇軾卻並未趁機討好上司,歌功頌德,反而對陳知府直面批評,他認為事物有成有毀,不應以興建工程來向人炫耀而自足。

讀完文章,我頓感熱血沸騰。暫且不論蘇軾文筆如何美妙,立意如何深刻,單就蘇軾這種敢於對頂頭上司直面批評的精神實在讓我欽佩。這也許正是朝雲對蘇軾的“一肚子不合時宜”的'現實解讀吧。這種不合時宜是不隨流俗,敢於正視問題,敢於堅持個人觀點的文人骨氣。

無獨有偶,《古文觀止》周文篇《晉獻文子成室》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晉獻文子主持修建的一座宮殿落成了,晉國各位大臣、貴族都出席落成典禮以示祝賀。參加典禮的人中有一位“張老”,他發表祝詞:“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意思為,這宮殿真高大呀,真華美呀!大王您將在這裡祭祀、奏樂,您也將在這裡居喪哭靈,您還將在這裡與祖先聚會(暗指死後的牌位也將被放在這裡)。這位張老不知是搭錯了哪根神經,竟然在國王宮殿落成大典上不奉上綿綿祝福,而是大放厥詞。

撫今追昔,當下社會多少人對領導唯唯諾諾,不敢說半個不字,不論好壞,不加甄別,一律歌功頌德。溜鬚拍馬唯恐不及,盡是作秀捧場官樣文章,又能拿出多少擲地有聲的巨集文大論。文學呼喚蘇軾一樣的大師,文人呼喚蘇軾那“一肚子不合時宜”的文骨。

觀止讀後感4

近段時間,因為小孫女纏著要聽故事,在講了《聊齋志異》裡的一些故事後,選擇了《古文觀止》裡的2文章,首先是文章裡的故事講解,然後再錄製古文原文。錄製之前,孫女會給爺爺捧杯茶潤喉。在故事講解的過程中,孫女時不時地會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並且還會前後聯絡起來說出自己的觀點。這麼小的孩子居然能夠喜歡聽我誦讀古文,既出乎我的意料,也使我感到無比欣慰和喜悅。

在誦讀並錄製這些古文的日子裡,我是受益最大的那個人。好像是面對眾多先賢在交流,聆聽他們對世事人生的理解,越來越強烈的一種感覺油然而生,覺得自己的生命拉長了數千年,視野拓展了幾萬裡。就像到華夏最高學府進修一個學年一樣,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歷史、哲學、地理知識,歷史興替歷歷在目,秀美山川盡收眼底,人生態度更加陽光。

在《誡兄子嚴敦書》裡更正了對“口無擇言”這個詞的理解,原以為是“口無遮攔”不分場合亂髮議論呢。讀了文章才知道這是對一個人(龍伯高)品德修為高的讚譽,品德好的人說出的任何一句話都是有道德的',根本不用刻意選擇。而人們經常引用的“刻鵠不成尚類鶩”“畫虎不成反類狗”也是出自馬援的這篇文章。

讀蘇軾的《超然臺記》,“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褔。夫求禍而辭褔,豈人之情也哉?”為“心有陽光,處處美景;欣賞美景,心更陽光。”這段話找到了知音。

孫女問我:“怎麼都是這麼好的故事?”我回答她說“所謂觀止,是幾千年來最好文章的集合。”

《古文觀止》滋養了祖孫倆的身心!

觀止讀後感5

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有營養、有味道的書。那麼,什麼書有營養,什麼書有味道呢?在我看來,書中的營養是指書中所包含的哲理,讓讀者在閱讀後能夠在思想上邁出一大步。書中的味道意味著作者的寫作風格應該是獨特的,而不是大眾化的,可以帶給讀者獨特的感覺。這樣,所謂的“閱讀”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

即使浩瀚如煙海的書,這樣的書也少之又少。但至少在我看來,《古文觀止》是這樣一本好書。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從縱向來看,它記錄了從戰國時期到清朝每一代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劉禹錫的《陋室銘》,當閱讀時,讓我感覺我正駕駛著一艘小船,在歷史長河盪漾。

從橫向上看,《古文觀止》文章大都是散文,因為有很多散文,所以兼取了駢文。由此可見,本書的體裁風格是多樣而獨特的,如書、論、碑、記等。這確實是一本很好的縱橫交合的選集。

在閱讀《古文觀止》之前,我和幾個讀過它的'朋友討論過。一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文壇主要是現代的,而發展了幾千年的文言文越來越少,所以讀《古文觀止》並不有趣,既不懂也不有趣,只是瀏覽一番。後來,當我看書的時候,我也起了“同理心”,但隨著逐漸深入閱讀,我的心就像一條幹涸的河流,湧出了一個小小的甘泉。當泉水逐漸注滿滋養我的靈魂時,我恍然大悟:現代文和中古文都是文章,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在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有許多原因交錯其中,我們應該致敬,應該學習。

另外,我想提出一個建議。如果你正在讀《古文觀止》,請慢慢讀,慢慢品嚐,就像喝茶一樣,只有這樣你才能嚐到這杯熱茶的香味。

觀止讀後感6

《古文觀止》。其實一開始,我對古文是厭惡的,這種厭惡來自另一本書,它叫做《五年大學聯考,三年模擬》。原先以為大學聯考以後,我就永遠和這些艱澀的文字說再見了,沒想到,陰差陽錯,我成了一個語文老師,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點自己對這本書的體會。

《古文觀止》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此書是為學生編的教材。而這本由兩位鄉村教師選編的“教材”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南朝太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TAG標籤:讀後感 觀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