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大校的女兒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校的女兒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大校的女兒觀後感

18集電視連續劇《大校的女兒》昨晚播完了,我也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它是一部促人奮進的好戲。我認為好在它塑造了一群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新人。他們是劇中人,也是現實社會的概括、昇華和反映。其中尤其塑造了大校的女兒韓琳和從戰士做起,駐過軍校,後來從連、營、團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升到師長的姜士安。他們既幸福,又不幸福。他們幸福是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有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條件和場所;他們又不幸,不幸在婚姻都不美滿。

韓琳雖然在婚姻上“失敗”了,但是並沒有影響她積極上進的性格。她大學沒有上成(被副司令員的女兒張雁南頂替了),學了護士,她在這個崗位上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她喜歡文學,常常寫點反映現實生活的文章,投給報章雜誌,不斷得以發表,鼓舞她的勇氣,更加激發了她的創造熱情。領導發現了這棵“苗子”,調她專門從事了文學創作工作。她非常注意深入部隊,深入生活,深入現場,親身體驗部隊的生活和戰士的歡樂和思想祈望,甚至她的視線也沒有放棄觀察軍人家屬的苦樂。她為軍區話劇團寫了不少反映部隊現實生活的劇目,受到戰士的歡迎和軍區領導的肯定和讚揚。

姜士安可以說是我們部隊中成千上萬領導幹部的典型,他作風紮實,常常和部隊摸爬滾打在一起,對部隊要求十分嚴格,又十分關愛戰士的思想和生活,做到體貼入微。既是一位要求十分嚴格的長官,又是一位和藹的父輩。最明顯的'例子是每年做好復員戰士的工作;還有在對待處理三團團長林志懷為了幫助自己的下屬而違反了紀律的事,既批評嚴格,處理寬容大度。從姜士安的身上學到如何在嚴格的部隊管理中,體現以人為本,關心愛護下屬。

姜士安師長所在的這個師,適逢部隊50萬大裁軍,師要縮編為旅,而且已經確定師、團幹部,轉業地方工作,當然也包括師長姜士安。幹部思想動盪,姜士安以自己的組織紀律觀念,壓住內心的不安,依然是自己作出榜樣加強幹部的管理。就在這個關頭,上級下達緊急命令,令這個師去參加抗洪搶險,部隊以高昂的鬥志,個個幹部身先士卒,經過六天六夜出生入死的戰鬥,終於戰勝洪水,堵住了大堤的缺口。得到軍區領導的表揚和肯定。部隊最後去向如何,劇情沒有交代,只是姜士安帶著將軍的軍階在銀幕上晃了一晃。

作家韓琳也把兒子留在父母身旁,自己跟隨抗洪救災的部隊深入與洪水戰鬥的第一線,獲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

人們說:“將門出虎子”,或者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些話有它一定的道理,這在於老一輩對子女的正確的、嚴格的教育和薰陶。姜士安的兒子姜龍為了完成父親的要求和爺爺的願望也以自願者的身份來參加抗洪現場的戰鬥。他和一個戰士在巡察堤防時,發現堤壩漏水冒泡的隱患,兩人毫不猶豫地跳入波濤洶湧的大江堵漏,危情消除了姜龍在那裡?人們都在懸念著他時,戲劇結束前姜龍獲救,站立在大堤上。姜龍還十分欣賞那位戰士對他說的一個道理,戰士問他:“世界上什麼東西用錢買不到?”戰士告訴他:“是本事!”

姜士安和韓琳本來是相愛的,但是他們遵守了為人做事的美德,相互支援和關懷,保持了同志的關係。當姜士安得知妻子翠華在公公突然去世後,忍受巨大的悲痛,沒有告訴在抗洪一線姜士安,以免影響他的工作時,姜士安對韓琳說:“翠華是位好軍屬。”這就告訴人們這個家庭將會美滿的生活下去。

這部電視劇的作者說:“以前大家所熟悉的我那些作品是‘寫’出來的,但這部作品是‘流’出來的。‘寫’是寫別人的故事,‘流’是流自己的故事。”

這是一部好作品,看後給人以鼓舞,從中學到為人處世的正確道理。在部隊的話怎樣作一個勇往直前的指揮員,和一個遵守紀律又像“小老虎”一樣的戰士。這個連續劇可以說百看不厭,再放時我還要看。《戈壁母親》中央電視臺又重播,我又收看,繼續從中獲得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