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觀後感/列表

觀電影《楢山節考》有感而發1500字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死和生一樣重要。“視死如歸”、“置之死地而後生”等等言論表明:中國古人對於死的看法近乎高尚。這段關於死亡的隨想,由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所激發。

觀電影《楢山節考》有感而發1500字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山村偏僻得彷彿與世隔絕。於是越遙遠淳樸的地方,所激發出來的人性美與人性中的殘酷,也就越發真實貼切。這個村子裡面有一個習俗,抑或是說一個規矩:年逾70歲的老人,便不能在村子中繼續生活下去。必須被自己的孩子送到楢山之上等待死亡。用片中阿玲婆說的話就是:“到楢山神那裡去。”這是他們村莊一直以來的規矩,誰家若是違反,便會被村裡的村民瞧不起。阿玲婆的丈夫利平在年輕的時候,就因為不忍將自己的母親送上楢山而遭到唾棄。而事實上,這項規矩確是與人性相悖,利平當年的退縮和矛盾應當被理解!有了前車之鑑,阿玲婆在對自己的兒子辰平說起這件事情時說:“慣例就是慣例,光有慈悲心是行不通的。”她藉著這句話告訴她善良的兒子辰平,不要因為慈悲去破壞規矩,那樣會遭到羞恥,和當年的利平一樣。

辰平怎麼能不憎恨這慣例、怎麼能不痛心疾首?他的母親雖然快到70歲了,但他母親身體硬朗,甚至能用牙齒咬斷草繩。最重要的是,那是他的母親啊。在母親身體尚為康健的時候,送母親離開人世,試問幾個孝子能夠坦然無意。當然,辰平的憂慮與痛苦,阿玲婆全然看在眼中。她知道辰平仁心善良,為了不讓兒子為難,為了讓兒子心裡輕鬆些。阿玲婆故意製造出一些自己老了的跡象,如用石頭砸掉自己的牙齒。

上楢山的日子越來越近,阿玲婆為辰平張羅續絃;將作風不正、喜歡偷東西的孫媳婦——阿鬆驅逐出門;帶領新的兒媳婦阿玉去能夠抓到魚的地方……做好這些事後,阿玲婆知道,歸期已到。但她平平淡淡,泰然處之。許久之前就開始準備,就像是去赴一場高貴的盛宴,就像是一次朝聖的禮拜。

出門後,被送走的長者不能說話;出門時不能被他人看見;到目的地不能回頭……帶著種種規矩告誡,辰平揹著母親上路了。一路的沉默,相互無交談。辰平刮傷了腳,阿玲婆心疼的給他包紮;辰平遇到過不去的砍,阿玲婆指引他走另一條路。整個過程中,痛苦的辰平揹著沉默淡然的阿玲婆。到了楢山頂,堆堆白骨,盤旋的禿鷲,死亡的氣息是那樣強烈。辰平止步不願向前,阿玲婆示意他繼續走。腳過之處,森森白骨。在一石墩處,阿玲婆讓辰平放下她。辰平面對著黑壓壓亂飛的禿鷲、滿地白骨,早己心如刀絞。阿玲婆見他猶豫,使勁捶打掙扎,辰平才放下她。

影片的最後,辰平與阿玲婆分別的一幕以及辰平痛哭的聲音讓人記憶最深刻。阿玲婆朝聖般端坐在地上。痛苦萬分的辰平不願離去,失聲痛哭抱住母親。阿玲婆像安慰孩子一樣慈愛的撫摸辰平的頭,然後示意他離開。辰平最終是走了。整個生死分離,阿玲婆始終一臉淡然安詳的模樣。辰平下山了,天空飄起了雪。在那一刻,也許阿玲婆真的是見到了楢山神,不然為何那樣淡然;在那一刻,人性的光輝集中在她身上:作為母親,處處替孩子著想;作為生命,視死如歸。

阿玲婆將死亡神聖化,將死亡看做是去與山神作伴,並且死亡是一件高貴而神聖的事情。她這樣做何嘗不是為了自己那慈悲心腸的兒子著想,如若她有一點懼怕,辰平就會走上當年利平同樣的路。而辰平呢,他的痛苦和無奈無疑是最深。再偉大的的愛,再善良的心,終是抵不過世俗的慣例,他不得不忍著痛苦與憤怒,將自己的母親送走。上山,對於阿玲婆來說,是一種合乎禮教的儀式,是對生命的一種尚好的結束方式。但是對於辰平來說,是痛苦,是折磨。辰平順從了阿玲婆,從另一種看法來說也是順從了阿玲婆的意願。

如果,阿玲婆對於這個“慣例”有一絲的不順從,那麼辰平,定會有十足的勇氣和信心,去推翻這不合人性的慣例!

電影《楢山節考》是著名導演今村昌平根據日本作家深澤七郎1957年創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於1983年獲得第36屆嘎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