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荷馬史詩》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荷馬史詩》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馬史詩》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1

神話一直都是孩子們的嚮往,在看《荷馬史詩》以後,我更加是這麼認為。美國有一部非常大電影《特洛伊·木馬屠城》,影片的內容就是出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書和電影的細節也有差別,書是偏向於描寫希臘的神,而電影是表述人的,可是這兩者又是那麼緊密地聯絡著,不能缺其一。

特洛伊一戰到底是真是假,一直都是世界之謎,可如今已在土耳其挖掘到特洛伊的遺址,這多少也有點證據證明特洛伊曾經輝煌得存在。這場戰爭充滿了希臘特有的神話色彩,這是如此,使人感覺到這場戰爭的盛況是如此空前絕後。

正所謂亂世造英雄,這場戰爭無正義可言,表面說是有世上最美麗的女人海倫引起,實際上還是權力在做崇。帕里斯聽神的指示,愛上了希臘國王弟弟的妻子海倫,並把她帶回了特洛伊。於是希臘就藉此正式攻打特洛伊,在兩軍對峙的時候,希臘國王就很直接的告訴了他弟弟,別傻了,我不是為你的女人而來的,我要的是更大的權力。戰爭就是如此莫明其妙地開始了。

赫克托爾是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哥哥,特洛伊最優秀的戰士,他的父親稱他為“天下最好的兒子。赫克托爾有一條原則:敬重神明,忠於妻子,保護祖國。然而赫克托爾被逼上這場戰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愛他的弟弟,他要捍衛他任性的弟弟的愛情。當希臘大軍列大特洛伊城外時,赫克托爾毫不猶豫地應戰了。作為父親,他是那麼深情地告訴還抱著一個小寶寶的妻子:“我也想看著我們的孩子長大,然後有許多的姑娘追求他。”無論是哪一方面,赫克托爾都堪稱偉大,包括他最大的敵人阿喀琉斯也同樣是如此認為。

阿喀琉斯是全希臘最好的戰士,他刀槍不入,驍勇善戰,唯一的致命傷是腳踝,這是神話的魅力。他似乎天生就是屬於戰爭的了,他熱愛戰爭,一個不折不扣的冷血殺手。他的母親是神,預言阿喀琉斯若是參加這場戰爭就必然會死亡是相連的,他最後還是選擇了榮譽,他不甘於平凡,在希臘的神話中,它是最勇猛的戰神。在赫克托爾殺了他的表弟後,他親手殺死了赫克托爾。最懂英雄的人就只有英雄了,阿喀琉斯最後對赫克托爾說了一句,我的兄弟,我們很快又會見面了,改變了阿喀琉斯一生,導致阿喀琉斯死亡的並非是他一直嚮往的榮譽,而是平靜而不平凡的愛情。他愛上了他的俘虜,赫克托爾的表妹布里塞伊斯。他讓他的部隊回希臘去,而他卻毅然進入了木馬,起初我也不明白他為了什麼,原來是為了救他心愛的女人。帕里斯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踝,書上說是由於太陽神阿波羅幫助帕里斯,阿喀琉斯在臨死之際,抱著布里塞伊斯,“我征戰一生,是你給了我平靜。”原來英雄最後想要的也不過是平靜。

特洛伊淪陷,戰爭也就結束了,英雄們的靈魂也得以平靜了。有人如此寫過,在戰爭的最後,我們記住了阿喀琉斯的強大,赫克托爾的偉大。我們不禁要問,戰爭到底帶來了什麼?我不知道。

戰爭的背後到底又蘊藏了什麼?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2

歐洲文學起源於古希臘時代,而荷馬史詩則是這一源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甘泉,它啟迪著後世詩人豐富的靈感,促成了無數傑作的誕生。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記》)和《奧德修記》(又譯《奧德賽》),相傳為公元前9世紀左右由一個盲詩人荷馬所作,但詩人的生平已不可考。

荷馬史詩的內容來源於公元前20世紀特洛亞戰爭後流傳在民間的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在公元前9世紀至前8世紀由荷馬整理加工成演唱本史詩形式,在公元前6世紀被正式寫成文學。到了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經亞歷山大城學者編訂後便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樣子。

荷馬史詩的內容非常豐富,它廣泛地反映了古希臘時代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鬥爭和思想感情,堪稱人類社會童年的“百科全書”。它在西方古典文學中一直佔據最高的地位,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就被公認為文學作品的楷模。2000多年來,西方人一直認為它是古代最偉大的史詩。馬克思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說它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

荷馬史詩的成就是巨大的。掩卷之餘,我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驕橫傲慢的阿伽門農,輕薄無能的帕里斯,水性楊花的海倫,鍾情痴心的卡呂普索。當然,最讓讀者難以忘卻的還是三位英雄人物,阿喀琉斯血氣方剛,單純執著,是力量的化身;赫克託耳是一個具有濃厚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為保衛家園,戰死沙場;俄底修斯則是個大智大勇,百折不撓的英雄。在描寫這些人物時,作者運用了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如寫俄底修斯假扮成乞丐回家,眾人都認不出他,只有一隻老狗搖尾歡迎他,這種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令人拍案叫絕。史詩結構精美,剪裁巧妙,佈局完整。兩部史詩的時間跨度都長達10年,但詩人只截取了幾十天發生的事,而又重點寫了某幾天,都是一個情節,一個主要人物,一箇中心。這種以點帶面的結構,使得史詩繁而不亂。史詩的情節起伏跌宕,引人入勝,充滿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把我們帶入到一個神奇、悠遠的古希臘時代。樸實、流暢的語言,有如一股清新的海風,讓我們感受到人類原始時代質樸自然的語言風格。特別是那些新鮮、奇特而又不失貼切生動的比喻的運用,更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總之,荷馬史詩以絢麗多彩的生動畫面,氣勢雄偉的高昂基調,單純質樸的藝術風格,在歐洲文學史上豎起了第一座光輝燦爛的紀念碑。

荷馬史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兩部史詩包括了絕大部分的希臘神話。這些神話成為後世文學家們創作的題材。“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說自己的作品是“荷馬盛宴的殘渣”。維吉爾、但丁、彌爾頓、莎士比亞、歌德這些享譽世界的文學家們都從史詩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到了20世紀,人們痛感現代文明的墮落,他們把目光轉向了悠遠純真的神話時代,詹姆斯·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就直接借用了《奧德修記》的故事。而今,“特洛亞的木馬”,“不和的金蘋果”,“阿喀琉斯的腳後跟”,“阿波羅計劃”這些史詩中的人名,地名和典故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常用語。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學藝術中的瑰寶,在藝術上達到了幾乎難以企及的高峰。同時,史詩具備某種超越個別文化,超越個別時代地域的普遍意義,使任何讀者都更容易產生共鳴,發生興趣,它的永恆的藝術魅力永遠讓人迷醉。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3

神的國度與人的國度,神性與人性,界限可是森嚴?

宙斯愛赫克託,只是因為他的獻祭豐厚,而並非因為他是個英雄;這種基於利益的喜愛終於使其架不住眾神的裁斷,而判決赫克託死亡。

阿喀琉斯在庸庸碌碌地長壽和短暫卻閃光地生活之間,選擇了後者。

奧德修斯經歷萬般苦難卻矢志不渝地回家,他是智慧而堅韌的,是真正的英雄,這種英雄比阿喀琉斯那種特別能戰鬥的英雄強過百倍,所以奧德賽專寫奧德修斯的故事;而阿喀琉斯做了些什麼呢?我的印象是他一直在與人爭鬥,顯示其力量,此外並無其它;其侮辱赫克託屍體的事蹟則更使他顯得氣量狹窄、意氣用事和水準低下。

當美神阿弗洛狄忒與戰神阿瑞斯私通被美神的丈夫設計網住,並請眾神來參觀評斷之時,阿波羅問赫爾墨斯,若是你這樣,當會如此?赫爾墨斯則答為了接近美神,他願遭受更為難堪之事。看來,孔夫子所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也適用於希臘的神。

荷爾德林的一首詩曾寫出了神與人,尤其是與詩人的關係:

“如果生活純屬勞累,人還能舉目仰望說:我也甘於存在?是的!只要善良,這種純真,尚與人心同在,人就不無欣喜以神性度量自身。神莫測而不可知?神如蒼天昭然顯明?我寧願信奉後者。神本是人之尺度。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我要說星光璀璨的夜之陰影也難與人的純潔相匹。人乃神性之形象。大地上可有尺度?絕無。”

《荷馬史詩》,一本蘊含哲理的書。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4

整個荷馬史詩上篇的精彩,不就是海倫的精彩,開戰時,美人是因由;勝負分,美人是戰利品。數個國家屍骨成山血流成河,無數英雄相惜,然後一決生死,無數夫妻溫存,然後天人兩隔,無辜孩子被獻祭、殺戮、枉死,家國塗炭,生靈絕滅,轟轟烈烈的戰爭曠日持久長達十年,竟無人怨怪海倫?真是奇談!那麼多英雄,雄奇偉岸,神袛護他時左擋右遮,讓其死時毫不吝惜。是不是可以說明在他們心裡,他們永不會缺英雄,前仆後繼只要有神在,英雄的血統自會代代香火鼎盛,而美則可遇不可求,沒說護佑卻總得保全。可見在他們的觀念裡,美多麼彌足珍貴是不是因此他們的美人才總是那樣攝人魂魄靈動不可方物,比如赫本,比如費雯麗…

放在中國美人可沒那麼好的待遇。紅顏禍水,烽火戲諸侯,一騎紅塵妃子笑等等,豈不弱爆了,還廣招罵名,每一個都死的很難看。

民族性格使然吧?真是相去深遠。

以美人嫁老頭,即使一時有衝動,多半時候卻沉重透不過氣來,中國男人似乎非的壓女人幾頭,才顯得出男人氣概。在中國,美跟權勢富貴家族榮辱比起來更像個工具,而且中國的美人註定是要麼薄命要麼不長久,似乎美是不現實的,非醜了不踏實?

以美人嫁青壯年,碰到的人,生命大好,懂得美,理解美,寵溺美,眷戀美寬容美,所以無論男人女人之美都能美的肆無忌憚,讓人徹頭徹尾的甘願匍匐稱臣,多好。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5

荷馬史詩是對人性的描述,寫得很華美,也很真實。能夠看作是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來作深刻的寫實。

史詩第一部《伊利亞特》,從寫神的爭鬥開始,寫的是神的慾望和貪婪。西方的神,本就是人化的神,與東方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截然不一樣。之後,史詩從神正式寫到人的慾望和貪婪。人對情慾、對權力、對榮譽的貪婪。然而,男人和女人的慾望和貪婪卻有不一樣,也許男人的慾望要純粹得多——能夠為了女人,放棄王位;為了權力放棄女人;也能夠為了榮譽放棄一切。而女人們似乎是情慾的貪婪者,但事實上,她們什麼都不想放棄。她們不會和流亡的王子浪跡天涯,即使他風姿依舊;更不會與戰敗的國王床第之歡,即使他腰纏萬貫。

從這個角度上講,女人比起男人來,似乎更加貪婪。阿喀琉斯、赫克託耳、阿伽門農,男人們的英雄,因為女人而死;女人們也死了,被更不肖的男人殺死。在我看來,他們都是自殺的,死在自我的慾望和貪婪之中。

史詩第二部《奧德賽》,也描述了人類相同的貪婪。但這部後期作品,謝天謝地,也展現了人類完美的品質——女人對感情的忠貞,男人對家庭的依戀和職責。俄底修斯是特洛伊之戰的智者。也許,僅有真正的智者才能明白,僅有完美的品質才能幫忙自我找到幸福之源,慾望和貪婪只會毀掉自我。正如赫克托爾所說:“幸福的日子其實很簡單,辛勤的勞動;愛自我的妻子,愛自我的丈夫;同情弱者。”

《荷馬史詩》,一本蘊含哲理的書。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6

《荷馬史詩》是相傳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荷馬史詩》被稱為“希臘的聖經”。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希臘史稱作“荷馬時代”,因《荷馬史詩》而得名,《荷馬史詩》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伊利亞特》敘述的是古代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的一場戰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的妻子海倫,希臘人為奪回海倫,組成十萬聯軍,遠征特洛伊城。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年。以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勇將阿喀琉斯的爭吵為中心。最終,希臘人用木馬計智取特洛伊城,大獲全勝。

《奧德賽》敘述伊塔卡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後歸國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人流傳下來的最早的文學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學的珍貴遺產。這兩篇故事都是古希臘盲人歌手荷馬所作,所以統稱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這個故事歌頌英雄的威武勇敢,讚美希臘民族歷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喀琉斯,他是個近乎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視榮譽,可是具有固執、易怒等弱點。

《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密,是人類禮貌史上的一部傑作。

正如雨果說的:一部傑作已經成立,便會永存不朽。第一位詩人成功了,也就到達了成功的頂峰。你跟隨著他攀登而上,即便到達了同樣的高度,也絕不會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但丁好了,而他的名字卻叫荷馬。

荷馬帶我走進世界文學史的殿堂!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7

《荷馬史詩》(之《伊里亞特》)講的是希臘和特洛伊打了十年的仗,最後希臘的奧德修斯想出了木馬計,終於把伊利昂(特洛伊)攻下了。那為啥希臘和特洛伊要打十年的仗呢,因為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把希臘的王后海倫搶走了。特洛伊戰爭是人跟人打,人跟神打,神跟神打,真熱鬧啊!

我喜歡奧德修斯,因為他聰明機智,英俊瀟灑,特別英勇,而且他射箭技術特別高,一支箭能射穿十二把斧頭。

下面我再講講阿克琉斯,他的盾牌特別堅固,打起仗來特別厲害,最後阿克琉斯被帕里斯的箭射中了腳踝,然後就一命嗚呼了。阿克琉斯的媽媽是河神,阿克琉斯剛一出生,她就抓住他的腳踝,放在神水裡浸泡,這樣身體就刀槍不入,但是,腳踝這個地方,河神忘了在河水裡浸泡,結果就成了他的弱點。

下面我再說說 赫克託耳,我最喜歡他了。他英勇無比,但是,他把阿克琉斯的朋友殺死了,還搶下了他的盔甲。阿克琉斯非常惱恨,發誓要報仇。盔甲有一道裂縫,其他人都不知道,只有阿克琉斯一個人知道,他就拔出利劍,“唰”的一聲刺中了赫克託耳盔甲的裂縫,結果,鮮紅的血流了出來,就這樣,阿克琉斯把赫克託耳殺害了。但是,我還是佩服赫克託耳,因為他是特洛伊的第一勇士。

《荷馬史詩》分為兩個部分《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考慮到敘事的繁雜,沒有引導他從巨集觀敘事開始,而是選擇了他喜歡的幾個人物入手,描述一二。

其實,《荷馬史詩》也是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的一本書,現在再閱,算是我們母子共樂了吧,喜歡的朋友不妨一讀。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8

赫克託戰死的那一段。就我個人閱讀體驗,赫克託是個比阿喀琉斯豐富的英雄。他身後是古老的文明,滿城的人民,前方是殺人不眨眼的阿喀琉斯。作為城市的守護者,他在槍林箭雨前放下武器,試圖妥協。面對著給全城帶來災難的海倫,他也給予了最大的包容和理解。讓他們衝到戰船之前的時候,特洛伊的預言家看到宙斯的預兆,讓赫克託停止攻擊。赫克託只說了一句:“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care about is our city.”

赫克託一直不敢面對阿喀琉斯,因為他知道阿喀琉斯是他的天命,他死亡的預兆。他繞著特洛伊跑,不想面對阿喀琉斯。但他在雅典娜的欺騙下終於鼓起勇氣面對這位半神背水一戰。他將死之際也終於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命運,說到:“我的生命是不能賤賣的,我寧可戰鬥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榮的結局,讓顯赫的功勳傳到來世。”

在那個背景下,無論實力如何,對於預言正確與否,開始他不敢面對,之後敢於面對。

赫克託沒什麼黑點,真面的英雄,待人友善忠於家人,守護家園子民,挺身一戰。

金庸在《碧血劍》後記《袁崇煥評傳》提到,和滿清皇太極設反間計,崇禎和他的大臣們怎樣商量要不要殺了袁崇煥,有劇烈的悽愴之感。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9

在西方文學史上,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現存最早的的精品。一般認為,這兩部史詩的作者是西方文學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傳世的天才,飲譽全球的希臘詩人荷馬。荷馬史詩的歷史背景是曠世十年,規模雄偉,給交戰雙方造成重大創傷的特洛伊戰爭。像許多重大事件一樣,這場戰爭用它的血與火給文學和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英雄們的業績觸發了詩人的靈魂給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是他們在歷史和現實之間找到一片文學的沃土,在史實和傳聞上之上架起五光十色的橋樑,用才華的犁頭耕耘在刀槍碰響的田野,指點戰爭的風雲,催發詩的芳草,歌的香花。

的確,它的地位不容抹煞,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卻對荷馬史詩有點不同的看法。

《荷馬史詩》宣揚神的威力無比,對人任意殺戮,神完全控制著凡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命。神與神的矛盾往往通過戰爭來解決,而這些戰爭有是以犧牲眾多凡人為代價的,什麼為所欲為,不受節制。他們的殘忍程度令我吃驚。

宙斯的蠻橫,對妻子,兒女毫無親情可言,對妻子赫拉更是怒極而罵,毫無丈夫對妻子應有的關愛,對子女更是鐵石心腸,毫無父愛,一幅莊嚴不可侵犯狀。

用現在的觀點看,宙斯就是獨裁,就是專制。現在的人們已經無法忍受專制壓迫的痛苦了。既然我們對希特勒法西斯恨之入骨,那又為什麼嚮往宙斯呢,無非是人們變了態的對權力的嚮往,對利益的追逐。

史詩還創造了眾多的英雄,描寫英雄必然描寫戰爭,戰爭場面為英雄們提供了一展英姿的天地,英雄們把血腥的戰爭當作展現其英雄品格,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以最大規模殺死對方來展示自己超人的武藝,膽魄與智慧,這種瘋狂魯莽的性格卻也是是當今作戰的大忌,你越是想大規模殺死對方,就越容易中人圈套。這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特點。要放現在,這種人只配去扛木頭,抬鋼材,或許人家也不要他,現在人家都機械化了呀。

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失去了生命就什麼都不要提了,而那些所謂“英雄”視人的生命如草芥,實在令人忿恨。我們這些凡人憑什麼去崇拜他們呢?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既然不能實現民主自由,我們憑什麼景仰他們。

如果說有人特別聰明,那是因為神給了他智慧,倘若有人幹了傻事,那多半是因為神袛走了他的睿智。既然都神了,那還要人幹什麼?在一個受到神力控制的世界裡沒有不能解釋的事情,就象今天的社會裡封建迷信可以解釋一切一樣。封建社會已不復存在,但封建思想殘餘猶存,相信就是從荷馬那裡傳下來的吧!

總之,荷馬史詩卓越的結構某篇藝術的確值得讚揚,它的開山鼻祖地位不可撼動,但讀起來,去總有一種不同的感覺,便寫了出來。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10

世界名著之所以是世界名著,其關鍵在於獲得世界各國人的肯定與推崇。《荷馬史詩》作為世界名著,想必也早已被無數的讀者欣賞品味鑑評過了,如此一來,我的這篇讀後感未免顯得滄海一粟,其力也細,其功亦微;即便如此;讀過此書後的感情衝動還是讓我不得不寫下這篇讀後感。

首先,《荷馬史詩》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這麼一點:表現戰爭,動人心魄。讀《荷馬史詩》的人,如果對它裡面的戰爭場面描寫和英雄戰鬥描寫無動於衷的話,只能證明讀者的心不在焉已達到了如同白讀的程度。寫戰爭場面的史詩或史書,各國想必都有,然而能把戰爭場面描寫得如此富有震撼力、如此攝人心魄的,恐怕也只有這一本古希臘人的詩篇了。在《荷馬史詩》尤其是《伊利亞特》中,戰爭已經完全現出了它的原形——血腥與野蠻。就這一點來說,連現在的某些用高科技手段拍攝出來的好萊塢影片中的戰爭場景都無法與之比肩。

“他一心想打死伊德莫紐斯卻被對手先投出的槍刺中,喉嚨被穿了一個大洞。他就像一棵聳立於山間的橡樹或白楊樹,或是挺拔的松樹被木工揮舞的利斧砍倒、運到海邊去做造船的木料……”

“他利落地倒下,槍還紮在心臟處,槍桿隨著還在跳動的心臟顫抖……”

“莫諾提奧爾特不甘示弱,砍中了他的腦門,腦殼劈為兩半,兩顆血淋淋的眼珠落在他腳下的塵埃裡,身體晃悠悠地倒下……”

真不知道連看到太陽西沉就忍不裝氨的一聲叫出來的金聖嘆看到這些描寫會做出如何反應。像這樣的血腥場面,在一般的令人作嘔的恐怖讀物中或許能找得到,甚或有甚於此,然而把這些用詩句來表現出來,卻達到了無可比及的藝術效果,即外俗內雅,當詩人貫注了他的真摯感情於這些嚇人的詩句中時,他就已經擺脫低階趣味的寫作,而進入藝術的創作了。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11

有一本書,名叫《荷馬史詩》,它包括了兩個故事:《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其中,我最喜歡《伊利亞特》這個故事。

《伊利亞特》敘述的是古代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的一場戰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的妻子海倫,希臘人為奪回海倫,組成十萬聯軍,遠征特洛伊城。戰爭持續了整整十年。希臘最勇猛的將領阿喀琉斯面對節節失利的危急局面,拋開與主帥的個人恩怨,奮勇作戰,扭轉了戰局。最後,希臘人用木馬計智取特洛伊城,大獲全勝。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人流傳下來的最早的文學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學的珍貴遺產。這兩篇故事相傳古希臘盲人歌手荷馬所作,因此統稱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這個故事歌頌英雄的威武勇敢,讚美古希臘民族歷史。阿喀琉斯是個不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視榮譽,同時又具有固執、易怒等弱點,這些弱點往往會釀成大錯。

在讀《荷馬史詩》時,我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滋味,裡面有著艱難、悲哀、痛苦,也有著一絲快樂和希望。書中情節生動,引人人勝。書中的英雄人物熱愛生活,追求道德,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奧德修斯不怕困難,用他非凡的智慧和意志戰勝各種磨難的精神,告訴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也要有毅力,不能畏縮不前。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正義必定戰勝邪惡,我們要做善良、正直、勇敢的人。

《荷馬史詩》這本書帶我走進了世界文學殿堂,同時也給更多熱愛文學的小讀者們帶來更為廣闊的閱讀視野。

《荷馬史詩》讀後感 篇12

之前對《荷馬史詩》史詩的印象是它的作者是個盲人,學習之後明白它的主題思想是歌頌氏族社會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屬於戰爭的哪一方,都在歌頌之列。《伊利亞特》的基調是把戰爭看成正當、合理、偉大的事業,但同時又描寫了戰爭的殘酷、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人民的厭戰反戰情緒,並通過英雄們的悽慘結局,隱約地表達了對戰爭的譴責。《奧德賽》是歌頌英雄們在與大自然和社會作鬥爭中,表現出的勇敢機智和堅強樂觀的精神。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侷限性。荷馬,生於公元前八世紀後半期的愛奧尼亞,是古希臘最著名和最偉大的詩人。他是《荷馬史詩》(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的作者。

《荷馬史詩》以揚抑格六音部寫成,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它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處理的主題分別是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基里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後,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皇后珀涅羅團聚的故事。

《荷馬史詩》是早期英雄時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藝術上的絕妙之作,它以整個希臘及四周的汪洋大海為主要情節的背景,展現了自由主義的自由情景,併為日後希臘人的道德觀念(進而為整個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念),立下了典範。繼此而來的,首先是一種追求成就,自我實現的人文倫理觀,其次是一種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學,剝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祕恐懼。《荷馬史詩》於是成了“希臘的聖經”。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侷限性。

有關特洛伊戰爭的神話故事與傳說在古希臘各地廣為傳誦。許許多多遊蕩於希臘世界的說唱藝人、遊詠詩人都樂此不疲,從而使之代代相傳,古希臘偉大詩人荷馬的兩部光輝詩篇《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便取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