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範文/讀後感/列表

《在愛裡相遇》的讀後感

學做“好大人”,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

《在愛裡相遇》的讀後感

很慶幸在某位媽媽的推薦下讀到這本書,與其說《在愛裡相遇》是育兒書籍,不如說是心靈雞湯,它是我看到的最好心靈自修書籍之一,或許因為她是以一位媽媽角度執筆的緣由吧。很佩服Bubu那份“盡心努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及對孩子的百般溫柔和理解。整本書傳遞著“讓孩子時刻感受安定和愉快”的訊息,對生活的真愛。

喜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是一種最好的身教。

“不一定是讓肢體或腦力無所事事才叫停頓,‘轉換’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休憩與再出發。”感謝Bubu的點播,讓我有機會重新悔過,有機會真心去體會生活中的美好。“成長”的過程需要時間,無法因為我們的需要而跳躍,因此,作為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成長,學會沒有“自由自在、隨心所欲”而帶來的特有幸福。不要抱怨工作、生活中的忙碌,用坦誠的心去積極面對生活,幸福自然會向我們走來。

身教重於言傳,孩子是看著大人的背影長大的。其實管教孩子,首先要管教自己。父母,尤其是母親,應該讓孩子時刻能感受到安定和愉快的訊息。Bubu說:“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規條,而是自己樂意當個好大人”,“做個好大人,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森信三先生說:“管教不是教孩子去做,而是默默地做給孩子學。”父母以身作則,跟時間好好相處,凡事都要提前作準備。而對待孩子,我們應該要保持溫柔,避免粗暴的語言、大聲的呵斥,並且在每日的生活中表達關懷、陪伴和照顧。

Bubu說:“我們總是過度高估物質條件帶來的幸福,但我認為最好的家庭,是父母擁有穩定愉快的情緒,喜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現在的我們將孩子完全扔給老人,並且以“為了孩子,為了全家幸福”的口號,很容易就陷入追求高物質生活的“奮鬥”中,把對孩子的愛“暫時性”地全部奉獻在事業攀升過程中。我們完全無視了這是“練了芝麻,丟了西瓜”的過程,到孩子長大成人時,又陷入“父母辛苦工作,孩子不爭氣”的結局。真是可憐了孩子,悲哀了大人!

安全感或許並不是無憂無慮的態度,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問題的信心。

“培養孩子寧靜的身心”讓我深有同感。的確,人在安靜中,才能審視自己、與內心對話。“安全感或許並不是無憂無慮的態度,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問題的信心。”作為母親,要時刻讓孩子感到安定。無論我們每天處於什麼位置,身處何地,生活都要有重心。因此,在孩子獨立操作一件玩具或者眼睛長時間停頓在某處時,我更願意選擇不去打擾。心亂的父母無法帶給孩子安靜與安定感,我們要避免跟孩子抱怨“我很忙”。Bubu的“不要因為忙而亂”也將會成為我努力的目標。

對於“愛”,我們要給的恰當,來不得一點勉強。“給孩子真正的自由”是每位父母都需要修煉的。真誠地去接納孩子的本性,父母不要刻薄於對孩子的欣賞、肯定和鼓勵。成長需要時間,長大也需要放手。“不要對孩子有不符合年齡的期待,也不讓他們有不符年齡的依賴。”同樣,當孩子自己努力盤爬時,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要知道,很多時候孩子可以做得比咱們想象還要好。

雖然我不信上帝,但我同樣被上帝創造母親而感動。非常喜歡bubu給母親的評定:柔然、堅韌和希望。這六個字讓我作為母親感到自豪和自我肯定,母親的職位是其它人無法比擬的,她就是這個家的靈魂人物。她有對孩子百般的溫柔,有對家人的無限忍讓,有對困難的堅強和不懈。

當孩子正專注的觀察蘋果樹下的毛毛蟲吃葉子,螞蟻搬家,我們應該學會安靜等待,在孩子第一次攀登上更高的臺階時,我們應該跟孩子一起喝彩,而在孩子玩土、玩沙、做遊戲時,我們靜靜的陪伴,孩子就會覺得很滿足。因此,我們不要期望於僅僅的一次策劃遠途旅行、精心備置的聚會或價格昂貴的遊樂場、早教系統,的確“無論父親、母親,只有真心關愛,必定不會遺漏孩子需要被關愛的心靈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