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幼兒園的教案 (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的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的教案 (15篇)

幼兒園的教案 1

一、設計意圖:

為了充分挖掘孩子身邊的教育資源,讓幼兒瞭解家鄉走進家鄉,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同時也根據《綱要》的指示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結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將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並通過遊戲使教育生活化,根據孩子已有的實際能力、實際水平及學習特點,制定本次活動的目標。在活動中,我們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嘗一嘗、摸一摸等活動環節,給幼兒留下愉快的情緒體驗,感受家鄉真好,生活真幸福!這一主題活動注重幼兒的親身體驗和操作,也更注重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環境的互動,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番薯粉的製作過程。(重點)

2、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並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難點)

三、活動準備:

番薯粉若干,榨汁機一臺,沉澱好的溼粉一盆,已燒好的佐料一盆,沙布,鐵絲籃,水,臉盆,已洗好的番薯,菜板,菜刀,鐵鍋,酒,鹽,味精等。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多種感官瞭解番薯粉特性

1、今天老師在你們桌上放著一盆食物,你們看這是什麼?它是什麼顏色?看上去是怎麼樣的?

2、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教師給予肯定。

3、教師小結:這是一盆白白的番薯粉,看上去一粒一粒粗粗的。(評析:讓幼兒通過視覺來認識番薯粉的一些直觀特性,為下面幼兒進一步去摸一摸是否如此作好了鋪墊。)

4、請幼兒用手去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5、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教師給予肯定。

6、教師小結:番薯粉摸上去粗粗的,捏進去很光滑。(評析:通過此環節,讓幼兒更深瞭解到番薯粉的一些更細的特性。)

(二)製作番薯粉

1、小朋友們說番薯粉從哪裡來的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到底是怎麼樣來的呢?今天老師做給你們看。(評析:讓幼兒大膽地與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尋找答案,接著再來觀看教師製作番薯粉,使幼兒知道番薯粉的實際來源,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原有的生活經驗得以糾正,從而使生活經驗得以提升)

4、教師小結:番薯粉是用番薯榨出來的,通過用沙布和水把和粉隔離出來,沉下來把溼粉晒乾就是番薯粉。

(三)品嚐番薯羹

1、番薯可生吃也可熟吃,番薯粉應怎麼樣吃,可燒什麼吃?(熟吃,羹吃,粉皮吃等)

2、教師小結:番薯粉生的不能吃,燒熟了有各式各樣的吃法,可以燒羹吃、燒粉皮吃和各式各樣精肉攪拌起來吃。(評析:讓幼兒對番薯粉的吃法有更深的瞭解。)

3、今天老師做燒羹給你們吃,你們看番薯粉現在是白的,放到熱的湯裡會是什麼顏色?吃在嘴裡是什麼味道?

4、幼兒品嚐。

5、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教師給予肯定。

6、教師小結:番薯粉放到熱的湯裡會變色的,它的味道很好。(評析:讓幼兒通過親身品嚐,使新知識進一步鞏固,同時也使膽小的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加深印象,增強了幼兒的自信。)

幼兒園的教案 2

活動設計背景:

海底世界是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生活著許多新奇的生物,也是一個神祕的國度。魚是兒童喜愛表現的物件之一,海底世界深藍色的海水裡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魚類,還有許多的海洋生物,是一個一個充滿了神祕色彩的水下世界。孩子們往往會被這些吸引,對海底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我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了這個活動,通過繪畫,剪貼的形式來實施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魚的形狀特徵,色彩變化,促進幼兒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的能力,通過這次活動,來抒發幼兒對海底世界美好感情。

活動目標:

1、 畫出形狀、大小不同種類的魚,嘗試用線條變化和疏密變化來裝飾小魚。

2、 幼兒對畫的造型、上色、線條來發展小肌肉。

3、 通過對海底世界動物---魚的繪畫來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

4、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小魚。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

活動準備:

1、 海底世界魚的圖片。(PPT播放)

2、 畫有海底世界水草的背景圖一張。

3、 海底世界音樂磁帶。

4、 蠟筆、畫紙、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 律動匯入

1、 師:“今天讓我們坐著潛水艇去海底探險吧!來,準備好了嗎?出發吧!”(幼兒跟著老師在音樂中做律動進場坐下)

2、 請小朋友看和海底世界魚的圖片。邊看師邊介紹。

提問:剛才看到了些什麼?它們都長什麼樣子?它們一樣嗎?身上有什麼顏色和花紋?(引導幼兒說出與的基本特徵)

二、 老師示範畫魚

1、 引導幼兒猜測背景圖。

來到了海南海底世界了,可是海底的魚都去嗎了呢?

2、 出示蠟筆,這是一隻魔術筆,它知道魚躲去哪裡了。

師用蠟筆在紙上畫魚,上色。講解線條的排列,疏密距離。

三、幼兒畫魚

1、師:“真神奇,我們也來試試吧”請個別幼兒來畫。

2、小結。

3、提出作畫要求:

A 畫魚時可以讓魚遊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遊擺姿勢。

B 給畫好的魚穿上漂亮的衣服。

C在用剪刀時要小心點,不能傷到自己和別的小朋友。

D 畫好之後剪下來送到海底去。

4、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四、結束部分

1、評析

請把魚剪下來的幼兒說說話的什麼魚?魚在幹什麼?漂亮嗎?為什麼?

2、把魚貼到海底世界背景圖上。

3、請幼兒們觀察海底世界的魚,一起分享有特色的魚。

4、收拾剪刀工具。

活動延伸:

把魚引申到科學領域,來認識魚,魚的種類,魚的生活習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於樂,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當一條條形態各異的小魚從孩子的小手中描繪出來的時候,我真的都有激動地感覺。雖然魚的姿態不是很美,畫面佈局中還存在著問題,線條不是那麼的優美。但對於小班下學期的孩子們,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首先,目標定位準確。在設計活動前,我深入地瞭解了孩子們的能力水平,針對他們的實際需要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為活動能順利的開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形式設計注重多樣性。在設計活動形式時,我把 圖片引入課堂,並在教師示範時,恰當的融入神祕的色彩的變魔術,使得活動變得生動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非常感興趣。同時,多層次,多角度對不同形態魚的欣賞和感受,為幼兒的大膽表現提供了豐富感性材料。第三,注重了孩子的差異。在活動過程中,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力差的孩子,我幫助他們畫出魚的身體,讓他們添畫出魚的其他部分。能力強的孩子,則鼓勵他們畫出魚的遊戲情景。這樣,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當然,這次活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目標在實施活動時指導的不夠,如花紋的設計缺乏創新。還有,活動設計中對孩子的自主創造發揮提供的空間還不夠,孩子的思維還有一定的侷限性,如魚的形態還不夠豐富。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只有充分的瞭解孩子,制定出孩子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才能切實的促進孩子的發展。同時輔以豐富的活動設計,就會使孩子對活動充滿興趣,在自由快樂中獲得成功。

幼兒園的教案 3

活動目標:

1、願意動手製作紙盤比薩,體驗製作成功的快樂。

2、能用彩色三角形紙拼貼出比薩的外形,並會用紙團、碎紙等裝飾比薩。

活動重難點:

重點:會用三角形彩紙在紙盤上拼貼出比薩的外形。

難點:能大膽地用多種顏色的紙團和碎紙裝飾、貼上比薩。

活動準備:

1、課件。

2、材料:一次性紙盤:三角形彩紙(同紙盤樣大的圓形,對摺3次後剪開)若干;彩色皺紋紙若干;固體膠每人1個。

3、廚師帽子,圍裙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引出主題。

1、觀看小豬佩奇課件,激發幼兒製作的願望。

師:你們穿的是什麼衣服?我們穿著廚師的衣服是要做什麼呢?師:小豬佩奇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他跟弟弟一起製作了披薩,可是客人太多了,邀請小朋友幫忙一起做。

2、欣賞比薩照片,引發動手製作的願望。

師:你吃過比薩嗎?比薩是什麼形狀的?它的上面有些什麼?

師:今天我們要做的披薩是有幾塊組成的?我們一起伸出手指數一數。(手口一致的點數)

(二)展示製作材料,探索貼上比薩的方法

1、將一次性紙盤、三角形彩紙展示給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地猜測貼上比薩圓餅的方法。

小結:把三角形彩紙的角朝向紙盤的中心,張挨著一張地均勻貼上在紙盤上,做成一個圓圓的餅。

2、引導幼兒按規律貼上,給不同能力幼兒提出不同能力要求。

3、呈現皺紋紙團、彩色碎紙等材料,鼓勵幼兒說出裝飾比薩餅的方法。

小結:為了讓我們的比薩更“好吃”,可以用固體膠將紙團、碎紙等不同的“餡料”貼上在圓餅上。

(三)動手貼上比薩,個別指導

1、貼上時要儘量整潔,不要把膠水彩紙弄到身上、桌子上。

2、巡迴觀察,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佈置比薩展櫃,體驗成功的快樂

1、從圖案的`均勻畫面的整潔等方面進行評價,讓幼兒體驗貼上成功的快樂。

2、互相品嚐。

3、給小豬佩奇送披薩。

幼兒園的教案 4

目標預設: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徵,知道肥皂有去汙的作用。

2、通過操作分類活動,瞭解肥皂的種類。

3、在看、摸、聞、搓、吹的活動過程中,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定位於感知肥皂的特徵,瞭解肥皂的用途。

2、是通過分類活動,瞭解肥皂的種類。

設計理論: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以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有:操作、遊戲、嘗試、體驗等方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搓一搓、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中獲得感知;教師還鼓勵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著不同的分法,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瞭解肥皂的種類;讓幼兒在洗一洗、搓一搓、吹一吹的遊戲活動中加深對肥皂的認識,並體驗了肥皂的用途。最後,最後,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與小猴姐姐一起到小猴王國去旅行,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到太陽下玩吹泡泡的遊戲,會有什麼發現呢?讓幼兒在遊戲的愉快氣氛中感受到科學活動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設計思路:

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此次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操作分類——遊戲體驗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徵,瞭解肥皂的基本用途。

2、樂於參與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3、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認識肥皂

猜一猜,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嗨!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猴姐姐,今天我想帶你們去小猴王國旅行,你們看,小猴姐姐這裡有一隻神祕的盒子,盒子裡有一樣東西,猜猜看會是什麼呢?

1、讓幼兒猜一猜,摸一模,聞一聞。

2、原來是肥皂寶寶,請一幼兒把肥皂寶寶請出來

二、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肥皂,說說自己的發現和肥皂的作用。

1、小猴姐姐這裡還有許多的肥皂寶寶,我們也趕快把它們請出來吧。幼兒來桌子邊圍著一起喊:肥皂寶寶,請出來!(老師開啟蓋布)

(1)哇,這麼多的肥皂寶寶呀,請你們每人挑一塊你自己喜歡的肥皂寶寶,拿在手中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說說你的肥皂寶寶是什麼樣子的?

(2)先與旁邊小朋友互相講一講,再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這麼多肥皂寶寶是不是一樣的?什麼不一樣?(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聞起來有的香味,有的藥味。)

2、欣賞課件,認識新式肥皂,進一步瞭解肥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幼兒看課件認識蛋糕肥皂、棒棒糖肥皂、不鏽鋼肥皂、竹碳肥皂等。

老師小結:很多的新式肥皂看起來更漂亮,用起來更方便,對我們的健康越來越有好處,所以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肥皂。

3、說說肥皂的用途。

那你們在什麼地方也見過肥皂寶寶?

肥皂寶寶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它有什麼用?

什麼時候要洗手(在飯前便後、手髒)、洗澡(保護面板)、洗衣服(乾淨、香)等

教師小結:肥皂的用處。

三、感知肥皂遇水後的變化。

小猴姐姐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肥皂寶寶有一個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玩遊戲知道它是誰嗎?(水)你們也想跟肥皂寶寶和水一起來玩玩?(先把袖口捲起來)

1、老師提出要求:看一看,肥皂在水裡會有什麼變化?你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2、幼兒嘗試跟肥皂寶寶和水一起玩

(1)現在小猴姐姐想知道你們是怎麼玩的呢?

(2)幼兒試一試

(3)你們是不是讓形狀相同肥皂寶寶們在一起玩、或者味道相同的肥皂寶寶們在一起玩呢?

(4)幼兒說說自己的做法。

(5)幼兒再嘗試操作

3、幼兒合作:引導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祕密:發現很滑。用手搓一搓開始能產生白白泡沫,漸漸白白泡沫變成黑黑泡沫,能溶在水裡。白白的水變成黑黑的水。

4、把肥皂放在筐中,到一邊去把小手洗一下,然後用毛巾把小手擦乾。再過來告訴大家你的發現。

(1)肥皂在水中摸起來有什麼感覺?(滑滑的)

(2)小手搓一搓會發現什麼?(白泡泡變成黑泡泡)

(3)剛開始的水是沒有顏色的,然後呢?現在呢?(溶在水中,水變白了,就叫肥皂水,肥皂水變成髒水。)

四、“吹泡泡”遊戲(在活動室一邊放四盆肥皂水,讓幼兒在輕鬆、愉快音樂聲中玩“吹泡泡”遊戲。)

1、小猴姐姐跟你們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吹泡泡”,看誰吹的泡泡又高又大又多。

2、最後、小猴姐姐帶你們去小猴王國旅行。

五、延伸活動

到太陽下玩吹泡泡的遊戲,會有什麼發現呢?

幼兒園的教案 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與理解環境優美、建築設施齊全、健康和諧有序的小區文化。

2.通過經驗介紹、觀察分析、選擇判斷等方式,樂意與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見解。

3.增強自信心和表現力,進一步激發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教學相關圖片、統計表、宣傳片、標記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活動:誇誇家鄉,激發學習興趣。

師:朱老師家住在三茅,在長旺工作,對長旺這個地方還不是很熟悉。小朋友們都住在長旺嗎?請大家向我介紹一下長旺,來誇誇長旺。

小結:長旺是一個美麗、衛生、現代化的鄉村!

二、觀察分析活動:情景比對,選擇判斷

師:前些天,我在微信朋友圈說了要買房的想法,熱心的朋友向我推薦了兩個小區,他們還幫我去實地考察了一下,有的把他們小區的情境畫下,有的拍了些照片發過來,大家一起看看,幫我選一選。

1.觀察小區景觀圖,第一次選房【圖1、2】

師:這是方方小區,這是圓圓小區。

(1)提問:你更喜歡哪個小區?為什麼?

(2)舉手投票,記錄小結。

小結:大家的選擇都有自己的道理,覺得這兩個小區環境都很優美、設施齊全、現代化。

2.實地考察,觀察分析情景,第二次選房。

(1)實地考察【播放音樂】

師:仔細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比一比,然後再決定選擇哪個小區,把你的姓名標記貼到記錄表中。

(2)明確任務要求:兩個小區你都得去看一看、想一想,然後再比一比,最後決定選擇哪個小區,你就把身上的標記貼到第二次選房記錄表中,為喜歡的小區投上一票。音樂響起就出發,音樂一停就坐回椅子上。

(3)胸貼投票。

(4)表述選房理由,進行簡單標識記錄。

提問:你選擇的是哪個小區?理由是什麼?

小結:考察得真仔細,認真地做出了選擇,方方小區的人們熱情、懂禮貌,能夠互相幫助,很有愛心,能夠友好相處很幸福;圓圓小區的人們遵守規則有秩序,講究衛生、愛運動懂得健康生活。

2.綜合考慮,個性需求,第三次選房。

師:大家選擇了自己更喜歡的小區,朱老師熱愛運動,注重健康生活。哪個小區更適合我?

小結:我們選擇居住的地方,不僅要環境優美,設施全,人們能夠文明友好、健康快樂、安全有序地生活也很重要!

三、拓展延伸活動:傳遞資訊,宣傳家鄉

1.設想愛護建設美好城市。

2.觀看家鄉宣傳片。

3.為家鄉代言,增進愛家鄉的美好情感,體現交流和諧美好的景象。

幼兒園的教案 6

活動目標:

1. 在撐傘的情況下,練習平衡、跳躍、走S路線的技能。

2.體驗《黃雨傘》中的孩子們雨天撐傘上學的獨特感受。

活動準備:

人手一把小傘、一個小書包,獨木橋四座,塑料圓圈若干,小椅子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用手中的傘作為操棍,進行簡單的操節。

2.回顧繪本《黃雨傘》的內容

師:前段時間我們欣賞了繪本《黃雨傘》,各種顏色的雨傘隨著它的小主人,走了好多路,經過了好多地方,最後來到學校,他們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呢?(……)

二、遊戲:撐傘上學去,練習平衡、跳躍、走等動作。

1.介紹遊戲材料,講解遊戲過程和要求。

2.請一名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示範完成這個遊戲過程。

3.老師再次強調要求:

(1)走小橋時要注意不能掉下來,手中的傘要撐好,不能倒;

(2)過小水溝要兩個腳一起跳過去,不能走著過去;

(3)小樹林要求走S形的路線,最後順利到達學校,完成之後不能玩傘,坐在小椅子上,為你的好朋友加油,聽明白了嗎?

4.幼兒進行初次練習。

三、進一步感受撐傘去上學的樂趣。

1.對遊戲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

2.並讓幼兒再次進行遊戲,進一步體驗這份獨特的樂趣。

四、放鬆離場。

師小結,活動結束

和孩子們一起拿著傘做一些放鬆運動。

遊戲玩累了,休息一會兒,來說說一個人撐著雨傘,揹著小書包去上學的感覺怎麼樣?

幼兒園的教案 7

活動目標:

1、瞭解清明節的傳統節日風俗,傳承傳統習俗製作清明果。

2、鍛鍊動手能力,體驗製作美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及習俗(掃墓、踏青、蹴鞠、吃清明果等)、有過包餃子的經驗。

《清明果》課件:習俗圖片,清明果來歷故事,各種各樣的清明果圖片,清明果製作視訊,清明果製作步驟圖,背景音樂等。

材料準備:每組一份青麵糰、肉餡(或其他餡料)、柚子葉若干、一個大盤子。

活動過程:

談話,回顧清明節習俗。

——師: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嗎?(掃墓、踏青、蹴鞠、吃清明粿等)根據幼兒回答播放對應習俗圖片。

播放故事文字,講述故事,瞭解清明節吃清明果的由來。

——師:小朋友都知道清明節的習俗,那你們知道為什麼清明節要吃清明果嗎?

——教師講述故事。

播放邀請函,以奇奇邀請小朋友參加清明果展激發幼兒興趣,感受清明果造型的多樣性。

——師:原來清明果習俗是這樣流傳下來的,你們知道清明果都有什麼造型嗎?(幼兒自由討論)

——播放邀請函。師:老師收到一份邀請函,是寶寶巴士的奇奇邀請我們去參加清明果展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各種清明果圖片,感受清明果造型的多樣性。

——提問:清明果都是什麼顏色的?清明果的造型有哪些?你最喜歡哪一種?

嘗試製作清明果。

1、觀看清明果製作的視訊。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視訊,視訊裡就藏著製作清明果的小祕密。我們一起來看看!

——製作清明果有哪些步驟?(和肉餡→用鼠麴草、艾草汁揉麵團→包清明果→粽子葉→蒸清明果)

2、介紹製作材料及製作過程的要求。

師:今天廚房的阿姨們為大家準備了製作清明果的材料,我們來看看。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什麼呢?在製作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①揉好的青麵糰一份

②和好的肉餡一盆(可用豬肉、菜、香菇等做餡)

③粽子葉若干片(將包好的清明果放到粽子葉上)

④盤子(將製作好的清明果放入盤子)

3、播放音樂,幼兒分組製作清明果,教師巡迴指導。

4、互相欣賞,請幼兒介紹自己製作的清明果造型。

5、將清明果移交廚房阿姨蒸熟。

6、品嚐清明果,感受自己動手製作美食的快樂。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美工區提供超輕黏土讓幼兒製作不同造型的清明果。

家園共育:一同與父母製作不同餡的清明果。

附【故事】

清明果的來歷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裡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裡,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幼兒園的教案 8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麗。

2、知道花草樹木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3、萌發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增強環境保護責任感。

活動重點:

積極參與活動,知道花草樹木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學生觀察各種花草樹木。

2、複習兒歌《愛護花草樹木》,製作“小樹伴我生活”的告示牌。

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去小樹林觀看花樹。

師:你看到什麼?小樹長得怎樣?你能說說它叫什麼名字嗎?你最喜歡哪一種樹?(引導孩子用優美的詞語描述)

幼:我喜歡萬年青,我家就有萬年青。

幼:我喜歡廣玉蘭 ,廣玉蘭花很漂亮。

幼:我家有桂花,桂花很香,我喜歡桂花 。

幼:我喜歡松樹。

師: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栽這麼多花樹嗎?

讓學生暢所欲言

小結:花草樹木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2、帶領學生走進花園。

師:小朋友請看,這個花園漂亮嗎?

師:你能說出這些花的名字嗎?你最喜歡哪種顏色花?為什麼?(讓學生一個一個的說)

師:這麼漂亮的花兒我們能摘嗎?為什麼?

(1)聽老師講故事。

“有一天,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樹上開了這麼多美麗的花就摘了一朵,老師順手摘下一朵。”“又有一天,一個小女孩來到樹下,見到了樹上的花,也摘了一朵,老師順手又摘下一朵。”“這一天,樹前來了一群小朋友,一見樹上開滿了鮮花都想去摘,他們你摘一朵、我摘一朵。不一會兒,樹上的花就被摘沒了。”小朋友都知道,開滿鮮花的樹才漂亮。花沒了,光禿禿的樹

高興嗎?

(2)學生討論、交流,光禿禿的樹 為什麼不高興呢?

思考:小朋友摘花的行為對嗎?(啟發學生回答:樹花沒了,就象小朋友沒了衣服一樣。這就是樹不高興的原因。)

小結:是的,花兒好看不能摘。開滿鮮花的樹美麗,我們的學生園才如此美麗。

3、參觀新綠園。

師:小朋友,新綠園美嗎?美在哪裡?(引導學生說出:這裡的草兒綠,花兒美!)

(1)教師先帶領學生觀看已經被踩踏的花草,再帶領學生觀看沒有被踩踏的花草。

請學生說說這兩個地方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2)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花草?愛護花草樹木應該做到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保護花草樹木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做到不踐踏小草;不搖晃小樹;不隨便摘花……

小結後背誦:

兒歌《愛護花草樹木》

草兒草兒你別怕,我不會從你身上過。花兒花兒你別怕,我不會把你腰折斷。花樹花樹你別怕,我不把你花摘下 。

你要問我為什麼?我是小小環保員!(啟發學生說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加強環保意識。)

小結:如果花園裡沒有鮮花我們的環境還美麗嗎?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做?

二、給花草掛告示牌,萌發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1、檢查人手一個的告示牌,講解掛告示牌的注意事項。

2、給花草掛告示牌。(學生自由選擇花草穿掛)老師配合學生,做好行間指導工作。

幼兒園的教案 9

活動目標:

1、理解小恐龍“吃與不吃”的矛盾心理,體驗朋友相伴的重要。

2、樂於傾聽、觀察和思辨,願意幫助小恐龍製作蛋糕,忘記煩惱。

活動準備:磁鐵黑板,小恐龍和老鼠的圖卡、記錄表、計時器、ppt、白紙。

活動過程:

一、小恐龍的心事————引出恐龍“好吃”的問題

1、猜猜小恐龍發生了什麼事情?

2、你願意和一個要吃朋友卻孤獨的人做朋友嗎?(對幼兒的表述進行現場記錄)

小結:小恐龍它一個朋友也沒有,因為每次小恐龍餓得時候就會把朋友吞下去,他非常的難過。

二、小恐龍的友情———在情節中理解恐龍矛盾的心理,在遊戲中發展傾聽和有意注意

1、如果你是莫羅,你會說什麼呢?

2、做蛋糕需要哪些材料呢?

遊戲一規則:聽謎語說出材料

遊戲二規則:在櫥櫃的九宮格里找出工具相應的位置並表述出來

3、做蛋糕

小結:一個人做事有點難,有了朋友的幫忙就簡單。

三、小恐龍的快樂———體驗朋友相伴的重要

1、現在你願意和小恐龍做朋友嗎?

2你們有什麼辦法讓小恐龍忍住不吃朋友呢?(表徵)

3你最喜歡故事裡的誰?

小結:小恐龍有了莫羅覺得很幸福,最後他倆成為了永遠的好朋友。

幼兒園的教案 10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

2.大膽嘗試,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通過活動,不斷提高觀察、比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玩具不倒翁,完整雞蛋殼、黃豆,橡皮泥、棉花、沙子等

活動過程

1.自由探索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1)師:老師帶來了一些“不倒翁”玩具給大家玩,你們玩的時候請仔細地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然後說說你們發現的祕密?

2.幼兒自由玩“不倒翁”。

3.師:“你們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祕密?這些不倒翁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摸一摸底部,發現底部都是半球體,有的“不倒翁”會倒,有的不會倒。

2.製作不倒翁。

(1)幼兒自由選取製作材料,嘗試製作不倒翁,教師巡迴指導。

(2)分別請製作“倒”與“不倒”不倒翁的幼兒演示自己的作品,說說用了什麼材料,交流製作經驗。

師:放棉花的“不倒翁”和放沙子和黃豆的“不倒翁”為什麼不一樣?小結:不倒翁的底部較重,放有重量的材料及把材料放在底部中間,重心才會穩,不倒翁才容易製作成功。

(3)幼兒再次操作。

小結:成功地做好一個不倒翁,它的底部應該是圓圓的、滑滑的,裡面還要有有重量的物品,物品要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

活動延伸

1.美工區手機乒乓球,讓幼兒製作不倒翁。

2.學習歌曲:不倒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積極探索不倒翁,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活動前我為每位幼兒都準備一份製作材料,為的是讓每個幼兒都有動手的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科學活動都應具有探索性,從探索性方面考慮,我的活動分成了五個環節:1、玩不倒翁,激發興趣。2、對比玩法,發現祕密。3、初步探索,發現問題。4、再次探索,解決問題。5、活動延伸。第一環節中,小朋友對這個玩具娃娃還是感興趣的,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激發了他們探索慾望。第二環節是通過對比比較,讓幼兒探索不倒翁不倒之謎,小朋友由觀察再到摸一摸,開啟看一看,不倒翁不倒的祕密,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第三環節是讓幼兒初步嘗試,(幼兒對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的認識基本上是由我牽著,按照我的設計一點一點來認識的,所以幼兒的學習有點茫然。)第四環節是讓幼兒重新嘗試製作不倒翁,在老師的指導下,雖然有點只是不倒,但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充滿了成功的喜悅。第五環節,活動延伸因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僅僅是位置擺放的問題,還有物體擺放多少、輕重等問題,所以最後將活動又延伸到了課後,讓孩子再去探索。 不足: 1、教具的製作有點問題,在幼兒操作中,幼兒操作比較困難,戴帽子、開啟帽子幼兒 都需要老師幫忙。 2、活動操作前,老師的要求講的不夠詳細。 3、每個環節之後,可以說些小結性話。 4、在探索不倒翁裡面的祕密時,對於他們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用圖片的形式來展示,幫助他們加深記憶。 5、操作過程中很混亂。對於幼兒出現的狀況,我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 6、整個活動我講的比較多,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沒有表現出來。(在幼兒探索發現問題後,可以讓幼兒自己總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幼兒園的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能夠隨著兒歌的節奏玩捉魚遊戲,獲得快樂的體驗。

2、加強幼兒對海洋動物的認識。

活動準備:海洋動物卡片、頭飾。

開展情況:

1、出示各種海洋動物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認識更多的海洋動物。

2、教師出示各種海洋動物的頭飾,如鯊魚、蝦、大魚、小魚、小丑魚等。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動物佩戴頭飾。幼兒佩戴好頭飾後說一遍自己佩戴的是誰?

3、教師帶領幼兒學說兒歌《大魚來,小魚來》。

4、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請兩名幼兒手拉手做“漁網”,其他幼兒做“小魚”(及其他海洋動物),“小魚”一邊說《大魚來,小魚來》的兒歌,一邊依次穿過“漁網”,當說到最後一個“來”字時,誰被網住,誰就要說出自己佩戴頭飾的名稱,如“我是大鯊魚”“我是小丑魚”,等等。說完鑽出“漁網”遊戲繼續進行。

5、遊戲進行3~5遍後,幼兒可以進行交換角色,繼續遊戲。遊戲中要提醒幼兒有序遊戲,避免擁擠碰撞。

活動反思:《大魚來》這個戶外遊戲是根據民間遊戲改編而來的,民間遊戲一直以來就是我們幼兒園開展的活動,孩子們也都很喜歡,經過改編的遊戲《大魚來》也很適合小班孩子年齡特點,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也很輕鬆,後來我又根據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這個遊戲適當的增加難度,做“漁網”的兩個小朋友一人選一個海洋動物,被“網”住的小朋友只能選擇這兩個其中的一個,選擇了誰就站到誰的身後,最後看看哪組人多,哪組就獲勝了,剛開始有的孩子不明白遊戲規則,一如既往的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經過老師的引導,慢慢懂得遊戲的玩法,孩子們都玩的很開心,每次戶外活動時還有好多孩子自己組織著玩這個遊戲。

幼兒園的教案 12

蔬菜在孩子的健康成長過程中,佔有重要的意義,它們是讓孩子身體健康的關鍵,所以,孩子們很有必要認識蔬菜,以及蔬菜的營養價值,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幼兒園教案,就是教寶寶們認識蔬菜。

一、教育目標

通過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的蔬菜知識,讓孩子們對蔬菜有個客觀的認識,這對於孩子的飲食觀形成很重要,孩子們的挑食厭食的習慣也會改正哦。

二、教育準備

蔬菜卡片,幻燈片

三、教育過程

1.老師給孩子們引匯出今天的課程內容;

2.老師給孩子們展示蔬菜卡片,讓孩子們認識蔬菜;

3.每個蔬菜卡片展示之後,老師通過幻燈片給孩子講解蔬菜的營養價值;

4.向孩子們推薦健康的蔬菜食用方法;

5.總結和蔬菜有關的知識。

在今天的這個幼兒園教案中,和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貼近,所以,孩子們學習之後,對於自己的健康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園的教案 13

活動目標:

1、學習聽訊號向指定方向跑的技能。

2、探索在快跑中不與他人碰撞的策略。

3、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雞﹑雞媽媽和老鷹頭飾,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雞媽媽真能幹,看我生下了哪個蛋寶寶!(生蛋後,幼兒蹲下)。

2、雞媽媽:我的寶寶快出殼吧。你們長多大了?快快讓媽媽看一看。

幼兒做伸頭。肩。臂。腰和腿的動作。

3、聽音樂做小雞操。(放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

二、基本部分

1、雞媽媽要帶小雞去捉蟲,捉到蟲子送到媽媽這兒來。

(提醒幼兒一次捉一條。)

2、雞媽媽:雞寶寶再去捉一條蟲子,送給小鳥吃。

3、雞媽媽:我們再捉一條蟲子送給小鴨吃。

4、如果遇到老鷹,趕快跑到媽媽這兒來。

(提醒幼兒快跑時前後擺臂。)

5、鼓勵幼兒探索在快跑中不碰撞的好辦法。

6、和大家一起分享小蟲子。

(鼓勵幼兒將捉到的蟲子送給客人吃。)

三、結束部分

放鬆整理。(放大公雞音樂,雞寶寶洗澡)

幼兒園的教案 14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積累關於重心、平衡的科學經驗。

2、對科技活動感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難點:

通過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積累關於重心、平衡的科學經驗

活動準備:

1、不倒翁一個、每人一個塑料套蛋玩具,一盤沙子等。

2、幼兒用書:《製作不倒翁》。

活動過程 :

1、玩"不倒翁",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教師將不倒翁向左右兩邊推,請幼兒觀察。

教師:請你們給這個玩具起個名字,你們想要不倒翁嗎?》。可是這裡只有一個,怎麼讓大家都能玩呢?

2、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製作不倒翁,探索不倒翁"不倒"的祕密。

幼兒自由選取製作材料,嘗試製作不倒翁,教師巡迴指導。當幼兒在製作中遇到困難或失敗時,教師進行提示,幫助幼兒完成製作。

請幼兒演示自己製作的不倒翁,交流製作經驗。

請幼兒拆開所有的不倒翁,互相看看裡面的填充物,談談自己的發現。

請幼兒改進自己的不倒翁木製作完成後玩一玩自己自作的不倒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積極探索不倒翁,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活動前我為每位幼兒都準備一份製作材料,為的是讓每個幼兒都有動手的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科學活動都應具有探索性,從探索性方面考慮,我的活動分成了五個環節:

1、玩不倒翁,激發興趣。

2、對比玩法,發現祕密。

3、初步探索,發現問題。

4、再次探索,解決問題。

5、活動延伸。第一環節中,小朋友對這個玩具娃娃還是感興趣的,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激發了他們探索慾望。第二環節是通過對比比較,讓幼兒探索不倒翁不倒之謎,小朋友由觀察再到摸一摸,開啟看一看,不倒翁不倒的祕密,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第三環節是讓幼兒初步嘗試,(幼兒對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的認識基本上是由我牽著,按照我的設計一點一點來認識的,所以幼兒的學習有點茫然。)第四環節是讓幼兒重新嘗試製作不倒翁,在老師的指導下,雖然有點只是不倒,但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充滿了成功的喜悅。第五環節,活動延伸因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僅僅是位置擺放的問題,還有物體擺放多少、輕重等問題,所以最後將活動又延伸到了課後,讓孩子再去探索。

不足:

1、教具的製作有點問題,在幼兒操作中,幼兒操作比較困難,戴帽子、開啟帽子幼兒 都需要老師幫忙。

2、活動操作前,老師的要求講的不夠詳細。

3、每個環節之後,可以說些小結性話。

4、在探索不倒翁裡面的祕密時,對於他們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用圖片的形式來展示,幫助他們加深記憶。

5、操作過程中很混亂。對於幼兒出現的狀況,我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

6、整個活動我講的比較多,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沒有表現出來。(在幼兒探索發現問題後,可以讓幼兒自己總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7、大班優質科學教案《可愛的不倒翁》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觀察與動手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輕,二是底面大圓滑。

2、簡單瞭解物體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之間的簡單科學道理。

3、萌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慾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7、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不倒翁數個;木板、錐體等物體若干。

活動過程:

1、 謎語匯入:一個老爺爺,別看年紀大,走路左右擺,就是不倒下。

2、 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1)、教師讓不倒翁動起來,並提出問題,不倒翁為什麼怎麼推它也不倒下?

(2)、幼兒分組,帶著問題去操作、探索和發現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

3、 進入集體活動環節,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徵:它的底部是什麼樣子?它的頂部是什麼樣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過程你發現了什麼?

(2)、不倒翁為什麼不倒?

(3)、教師小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體上重下輕,底部有一塊較重的鐵塊;二是底面面積較大並且圓滑,向一邊傾斜時,重力的作用使它搖擺起來。

4、 探索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之間的簡單道理。

(1)、幼兒分組操作木板,錐體,讓操作物體站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引領。

(2)、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讓物體站立,尋找發現物體穩定性與物體的什麼特徵有關係。錐體為什麼錐部在下的時,它站立不起來?

(3)、操作不倒翁,讓它左右大搖大擺,發現重心與重力作用之間的簡單的關係。

5、 教師小結。

(1)、通過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發現底面面積越大,物體越穩定。

(2)、通過操作不倒翁,當不倒翁倒向左邊時,重心和重力作用線在接觸點的右邊,反之相同;不倒翁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產生的作用就越大,擺動就越大。

6、 幼兒邊玩不倒翁邊念兒歌邊動作結束。

7、 附兒歌:不倒翁,真好玩,樣子長的也很獨特;

頭兒小來,腳兒大,頭兒輕來,腳兒重;

左推它不倒,右搖它不倒;

傾斜的越大,擺動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右邊;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左邊;

搖搖搖,擺擺擺,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活動反思:

就這樣一堂科學課形成了,在孩子們探索到不倒翁不倒的科學道理後,又產生了動手製作不倒翁的想法,於是一堂科學和藝術整合的課程形成了。

在藝術課製作不倒翁的過程中,幼兒興趣盎然,積極參與,這時,鄒宇軒小朋友大聲喊:“老師老師!不好了,不倒翁倒了!我連忙過去,原來雞蛋裝上種子等東西后,並不象想象中的那樣搖晃起來,反而是往那推向那倒,我一看馬上明白了,原來放入的種子由於沒有固定,雞蛋歪向哪,其內的種子一起就過去了,所以起不來,我故意裝做沒有辦法的樣子,著急的說:“那怎麼辦呀?”孩子們附和著:“對呀!怎麼辦呢?孩子們啞然了了一會,潘泰說:“讓種子不跑不就行了嗎?”這一提孩子開了鍋一樣的七嘴八舌的說開了:“用東西壓住!”不行,不行!口小東西進不去!”老師!老師!有了,用雙面膠帶呀!”老師老師!用膠水粘!”我沒有給予他們答案,我說:“孩子們,有這麼多的好辦法自己去試試吧!”在嘗試操作中,孩子們即既要考慮別把蛋殼弄破了,考慮酸奶瓶口的大小,又要想辦法把其內的種子固定,孩子熱火朝天的做著,操作的結果最後出來,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把種子裝進蛋殼(或者)後,然後倒上適量的膠水,讓膠水把種子固定在底部。製作現場一片狼籍,有破碎的蛋殼,有廢棄的膠帶,有各色的剪紙……

製作過程中,孩子們在學習中操作,在操作中又學到了和鞏固了知識。

幼兒園的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學習並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係。

2、能與同伴合作,嘗試仿編兒歌。

3、感受兒歌的趣味,喜歡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1、與兒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和果樹、小草和土地、烏雲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雲、樹葉、汽車、小魚、蝴蝶、白雲圖片,每樣兩張;桃子圖片一張,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遊戲,匯入

1、聽著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吹泡泡遊戲,體驗快樂情緒。

2、教師:你們吹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它像什麼?(幼兒:我的像小魚,我的像大象,我的像蝴蝶)

3、(請幼兒自由坐在位子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泡泡,我們來看看,它們是什麼泡泡?

二、出示圖片,學習兒歌出示四個不同顏色的泡泡,讓幼兒自由猜測。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兒歌內容。

1、出示雞蛋泡泡教師提問:

(1)你們猜猜這是什麼泡泡?(我們來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

(2)雞蛋會是誰吹的泡泡呢?為什麼?請你們聽一聽(教師邊示範念兒歌,邊出示母雞)。幼兒回答後集體學念兒歌。

2、出示蘋果泡泡教師提問:

(1)這是什麼泡泡?

(2)蘋果又是誰吹的泡泡?

(3)為什麼說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教師示範念並出示果樹,幼兒嘗試跟念兒歌)幼兒集體學念。

3、出示小草泡泡教師提問:看一看,小草是誰吹的泡泡?為什麼?誰會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引導幼兒用“xx是xx吹的泡泡”學念兒歌。(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土地)

4、出示雨點泡泡教師提問:

(1)這是什麼泡泡呢?

(2)它是誰吹的泡泡?引導幼兒圍繞這兩個問題同時回答(出示烏雲),幼兒嘗試念兒歌內容。

注:第一次出示泡泡,揭示泡泡是誰吹的,再以提問、小結的方式讓幼兒重點感知兩事物之間的聯絡。

5、完整學念兒歌教師:哇!這麼多可愛的泡泡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題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並請幼兒學念題目)。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兒歌吧!(教師完整念一遍,幼兒集體念兒歌,男、女生念兒歌)三、啟發幼兒仿編兒歌1、咦?這裡還有一個泡泡,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背景圖中拿出桃子圖片)桃子泡泡可能是誰吹的呢?

2、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泡泡,請你們去找一找,看看你找到的是什麼泡泡?請拿到同一種“泡泡”的好朋友坐到一起。(幼兒自由選擇周圍的“泡泡”,如:小蝌蚪、花朵、白雲、汽車、樹葉等,人手一份。)3、這些泡泡是誰吹的呢?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討論討論。(啟發幼兒仿編兒歌,如:小蝌蚪是青蛙吹的泡泡;花朵是土地吹的泡泡;白雲是藍天吹的泡泡等。)

4、請拿同一種“泡泡”的小朋友一起將仿編的兒歌念給大家聽。

四、到戶外繼續找“泡泡”

教師: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還有哪些泡泡,再來想一想它們又是誰吹出來的,好嗎?

附:

兒歌《吹泡泡》

雞蛋是母雞吹的泡泡,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小草是土地吹的泡泡,雨點是烏雲吹的泡泡。

TAG標籤:幼兒園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