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精選10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3、萌發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會做好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樣。

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難點: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小班新生剛入園時的哭鬧圖片或視訊資料。

2、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並交流

1、教師:“我們現在都長大了,是大班小朋友了,你覺得在幼兒園裡(大班、中班、小班)誰可以做大哥哥大姐姐?”(是我們大班小朋友)

2、交流:那我們做大哥哥大姐姐的會做那些事情

二、出示小班小朋友的圖片或是視訊

1、欣賞圖片

2、提問: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麼?(小班的新生哭著不肯上學)

那我們作為幼兒園裡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怎樣區幫助他們呢?

三、學習詩歌

1、欣賞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前半段

2、教師:“詩歌中的小朋友他是怎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請你用詩歌中話來回答。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圖片朗誦詩歌的前半段。

4、學習詩歌的後半段

提問:在幫助了小弟弟小妹妹之後,他又對老師說了什麼?(老師,老師你別誇我,這都是應該的)

5、討論:為什麼他能夠幫助小弟弟小妹妹做這些事情,而且還不用老師誇獎?

6、完整看圖朗誦詩歌

四、遷移經驗

1、教師:“詩歌中的這問大班小朋友會這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你會怎樣來幫助我們幼兒園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2、幼兒討論交流。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詩歌內容感興趣,激發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問題:

(1)暑假你們在家都做了些什麼有意義的事?(請小朋友一一舉手回答、)

(2)哦,你們真棒,經過一個暑假的鍛鍊,我們小朋友又張大了,成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2、幫助幼兒欣賞並熟悉詩歌內容、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詩歌、提問: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

聽了這首詩歌,你們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2)請幼兒帶著問題再欣賞一遍、提問:詩歌裡的小朋友幫助別人做了那些事?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3、藉助掛圖,再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提問:詩歌裡大班小朋友幫助弟弟妹妹做什麼?

在幼兒園裡做了什麼?

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做了什麼

(2)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暗示下練習唸詩歌、

4、引導幼兒學習有表情的看圖朗誦,激發幼兒產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提問:你們喜歡詩歌裡的打扮小朋友嗎?為什麼?

你們想怎樣朗誦這首詩歌呢?(啟發幼兒帶著自豪感朗誦詩歌、)

(2)提問:你們現在也是打扮的小朋友了、你們還可以問別人做寫什麼呢?

活動反思:

這學期,我們的小朋友都變成大班哥哥姐姐,聽到他們說著“我們讀大班了,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們當大哥哥、大姐姐了,真高興。”那稚嫩的聲音,滿腔歡喜的模樣,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充斥著教室的每有一個角落。

以前總會聽到同事們說:“哎,等到升上大班了,你們就會體驗到升上大班後幼兒各方面的極大轉變,變得很難教育與溝通了。”那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幼兒升上大班時的性格大差異,很難教嗎”?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學了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在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通過有關“大班小朋友應該怎麼做?”的談話,很好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都很積極地回答,如:不挑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等等。從孩子們的交流、發言中,我真的感受到他們長大了,能夠完成許多以前自己不想、不能、不敢做的事了。我發現:“原來孩子們長大了,能更好地溝通了。”只要選擇適合孩子們的方式,相信孩子們會接受並堅持的。在教學環節中,老師通過播放課件,朗誦詩歌的形式,引導幼兒邊聽邊記,聽完了兒歌,教師提問兒歌中說到了什麼?大部分幼兒能主動地舉手發言,說出聽到的內容,個別幼兒如:張恩祈小朋友還能大膽朗誦。在感受詩歌部分,我通過多樣化的化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充分地激發出來孩子們身為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知道大班小朋友要變得更懂事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將繼續引導幼兒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嚴格督促幼兒的行為,使孩子能夠更全面、健康的發展。

在活動中,我深切感受到孩子真的長大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幼兒掌握詩歌的內容,能夠運用不同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當大班的孩子感到很自豪。

教學準備:

詩歌朗誦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1、情景設計:

有一天,我在幼兒園裡碰見一個小朋友,他正在幫小弟弟和小妹妹穿衣服,於是,我問他:“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呀?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大班的孩子。”“你真棒!”我誇獎他。“這是我應該做的”他說。大班的孩子還朗誦了一首詩歌給我聽,大家想不想聽呀?

2、老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詩歌情節內容。

(1)這首詩歌的名字是什麼?

(2)詩歌裡的小朋友都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4、師生共同朗誦詩歌,學習並掌握詞語“誇獎”。

5、師生分句練習朗誦詩歌。

6、把幼兒響亮朗誦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共同欣賞。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4

一、主題由來及確定:

本次主題的制定主要來自於,我班幼兒由於在同年級年齡較小,且又剛剛進入大班的學習階段,班級中又來了八名新生。且通過家長會和班級的家長問卷中我們也瞭解到家長們也非常希望在入大班後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的進入國小,在大班中能讓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上了大班能自覺要求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在通過與孩子的交談中我們也發現孩子們對自己上了大班感到非常自豪,也願意做小中班弟弟妹妹的榜樣。因此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主題能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集體意識和學習與新同學交往的正確方法,在各種互助互愛的活動中建立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使八名新生與老生友好相處中儘早瞭解本班的活動材料和各種規則,能較快的適應新的班級生活。

二、主題絡

三、預設教育目標:

1、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樹立關心他們的責任感,體驗自己生長的快樂。

1、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

2、增強幼兒的班級責任意識和任務意識。

四、預設學習目標:

1、使新生熟悉本班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區設定位置和活動要求。

2、初步學習用關心愛護的'語句和弟妹及新同學交往,會用正確的方法解決交往中的問題。

3、通過帶弟弟、妹妹的活動體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

4、使幼兒會聽連續指令,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見聞。

5、能兒獨立生活,關心弟弟妹妹,能謙讓。

6、知道大班小朋友應該在勞動、上課、關心集體、關心弟弟妹妹等方面較自覺地給弟弟妹妹做榜樣。

7、學習收拾桌椅和正確的握筆姿勢。

8、明確值日生的各項勞動任務。

五、分科預設學習目標:

科學:

1、正確干支10以內的數量,並學習在圖表中表達。

2、認識1-10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並掌握敘述詞。

3、能初步區分10以內的單數。

社會:

1、願意在生活中參加勞動,知道勞動是件光榮的事。

2、體驗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激發幼兒熱愛班集體的情感。

3、通過觀察月亮

的變化及吃月餅等活動,瞭解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4、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懂得要尊重、熱愛老師。

藝術:

1、通過歌曲《賣報歌》及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來感受和表現樂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初步瞭解作品的結構和它所表現出的形象和內容,並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表現歌曲。

2、能夠用繪畫的形式較準確地表現出性別特徵及簡單的動態人物。

3、學習簡單的做泥塑人的技能,並能表現簡單的人物動態。

語言:

1、初步學會用不同的語氣,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進一步激發幼兒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幫助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文學作品中任務的傷心、苦惱、快樂等不同情感。

3、培養幼兒在聽說遊戲中快速反應的能力。

健康:

1、保持個人衛生,並能注意周圍環境的衛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自理能力。

2、能輕鬆自如的繞過障礙曲線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接力300米左右,能步行2千米或連續跑約1分半分鐘,能聽訊號左右分隊走。

3、能從35—40釐米高處自然的跳下,落地輕穩,能立定跳遠,跳距不少於40釐米。

六、範疇絡:

健康:

體能煅煉:

1、學習新棒操

2、學習新體能

3、體遊:大鞋子

語言:

1、故事:小貓釣魚

2、故事表演:小貓釣魚

3、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聽說遊戲:打大麥

5、科學識字:

科學:

1、統計動物數量

2、認識序數

3、認識單雙數

4、實驗:會轉的陀螺

5、有趣的葉子

6、實驗:有用的紙

音樂

1、歌曲:賣報歌

2、歌曲:國旗紅紅的

3、音樂欣賞:獅子進行曲

美術:

1、佈置新環境

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

3、繪畫:我和弟妹一起玩

社會:

1、勞動真光榮

2、給小班弟妹送禮物

3、我是人

4、認識教師節

5、認識中秋節

七、社群資源利用:

(一)環境佈置:

1、主牆:設定以“幼兒園”為背景的主牆,各種幼兒常規和幼兒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動物。

2、美工區:各種廢舊材料、畫筆和小石子,白乳膠。

3、數學區:各種有關相鄰數的操作材料。

4、圖書區;各種圖書。

5、益智區:軍旗、穿線玩具。

6、建構區:各種積木、插塑搭建我們的幼兒園。

7、角色區:各種

8、語言區:小木偶以及各種道具。

(二)家長工作

請新生家長協助教師穩定幼兒情緒,幫助幼兒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學兒歌。

2.激發升大班的自豪感。

3.懂得關係、愛護小弟弟和小妹妹。

活動準備:

1.兒歌磁帶《我是大班小朋友》。

2.準備記錄卡、筆等。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共同回憶,開學那一天我們怎樣歡迎小弟弟小妹妹入園?

2.談話。

(1)請小朋友談一談平時我們是怎樣高高興興幫助小弟弟小妹妹

(2)小朋友是怎樣高高興興地與小朋友一起遊戲的。

3.欣賞並學習兒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請小朋友討論:大班小朋友除了幫助、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外,還應該怎麼做?(例如遵守活動規則、保持班級環境的整潔、做好值日生工作等)。

5.引導幼兒思考:

(1)自己已經會做的事情有哪些?

(2)上大班後最想做的是什麼事情?

(3)引導幼兒用各種方式記錄下自己會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

活動延伸:

1.展示記錄卡,引導幼兒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

2.開展大帶小活動,組織幼兒到小班教小朋友玩玩具。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詩歌內容感興趣,激發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照片:擁抱的孩子,朋友之間的禮讓,上課的時候。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照片-擁抱,談話引出課題

(1)你們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擁抱)

他們為什麼要擁抱呢?

(引導幼兒說一說,暑假小朋友很長時間沒見面,見了面很親熱)

(2)暑假你們在家都做了哪些什麼有意義的事呢?

我們都來說一說好嗎?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二、展開

1.開學了,小朋友都長大了,成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有一首詩歌,名字是《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你們想聽嗎?

2.幫助幼兒欣賞並熟悉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聽了這首詩歌,你們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欣賞詩歌

你們再聽一聽,

詩歌裡的小朋友幫助別人做了那些事?

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3.藉助課件-照片,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成了大班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詩歌裡是怎樣說的?

上課時是怎樣做的?

幫助小弟弟小妹妹做了哪些事?

(2)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練習唸詩歌

4.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激發幼兒產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三、結束

1.你們喜歡詩歌裡的大班的小朋友嗎?為什麼?

2.你們現在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想怎樣做大班的小朋友呢?

詩歌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開學了,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幼兒園,

從現在起,我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小弟弟,你聽過老師講課嗎?

來!看我上課多認真,舉手發言動腦筋。

小妹妹,你會穿衣服嗎?

來!我幫你把衣服穿整齊;

小朋友,你會做玩具嗎?

來!我折一個小紙球送給你。

老師老師您別誇獎我,

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因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7

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用自己的話講述圖意。

2.能合理大膽想象,並豐富詞彙;張牙舞爪,縮成一團。

3.能安靜傾聽同班的發言。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準備:圖片,頭飾

過程:

一.談話匯入

今天奚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驚險的故事。

二.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A出示圖片一,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圖意(先遮住大灰狼)

1.圖上有誰?它們在哪兒?幹什麼?

2.瞧,樹叢中躲著一隻大灰狼。它想幹什麼?(揭開大灰狼的遮蓋紙)

3.你從哪兒看出來?

4.誰能用自己的話吧這張圖片的內容說出來。

B出示圖片二,引導幼兒清楚講述。

發生了什麼事?

1.小豬拼命逃,他會喊什麼?小鳥又會說什麼?請小朋友與同伴討論。

2.個別幼兒交流,老師跟著指導。

3.現在老師當大灰狼,小朋友一起扮演小豬,好嗎?

C.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營救方法

1.小豬會不會被大灰狼吃掉?為什麼?

2.睡會幫助小豬?用什麼辦法?(討論,交流)

過渡:讓我們繼續看圖。

D.出示圖三,圖四

1.小豬有沒有被大灰狼吃掉?

2.小動物是怎麼幫助小豬的?

3.師生表演。(師扮演大灰狼,生扮演小刺蝟河馬)

過渡:在大家的幫助下,大灰狼灰溜溜地逃走了,小動物們開心極了!

4.小豬得救了,它會對小動物說什麼?

二.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1.在這個故事中,你們喜歡誰?為什麼?

2.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取一個?

3.請個最勇敢的小朋友來講故事。

4.老師也想來講故事了,想不想聽?(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三.結束

奚老師講的故事好聽嗎?那麼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吧!

《戰勝大灰狼》反思

案例《戰勝大灰狼》,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續編出了許多對付大灰狼的辦法,這些辦法招招都能讓大灰狼致命,確實讓我們覺得震驚。這些雖然不是真實發生的情節,但是,我們知道,任何想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幼兒期本來就是最天真的時期,可是,大家能想出如此極端的辦法,這多少是受到了當今社會暴力電視等影響。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心靈健康成長。我們在創編時不妨少說對付大灰狼的具體方法。在藉助想象的基礎上,多一些講述方面的語言能力的培養。如;引導狼回去以後心裡是怎樣想的,是如何療傷的,後來再來找小豬時,走過了什麼地方?看見了誰,說了什麼話等具體的情節。讓幼兒創編情節重點放在別的地方,轉移幼兒的思維。我想這樣的引導會淡化幼兒的暴力傾向,同時又調動了孩子的創編熱情。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是否應該這樣引導呢?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專心傾聽的能力。

2、理解故事內容,能積極參與故事討論。

3、樂於認識新朋友。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能積極參與故事討論。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能積極參與故事討論。

活動準備:

親自故事《新朋友》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說暑假認識新朋友後,要怎樣保持聯絡。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用書,講述故事《新朋友》。

3、提問:

(1)進進喜歡上幼兒園嗎?為什麼?(喜歡,因為他升大班了,還可以見到小朋友)

(2)阿森長得怎麼樣?(黑面板、卷頭髮、圓臉)

(3)進進喜歡新朋友嗎?他們一起做了什麼事情?(喜歡,他們一起看照片、玩遊戲)

(4)進進怎樣和好朋友小新保持聯絡的?他們互相瞭解了什麼?(他們用電子郵件聯絡,互相瞭解新學期的生活)

(5)如果你的好朋友搬了家,你用什麼辦法和她保持聯絡?(自由回答)

4、幼兒自我介紹。

5、請幼兒帶一些喜愛的玩具或圖書到幼兒園,與小朋友分享。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9

目標:

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準備:

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若干,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9頁《有趣的對稱圖案》、水彩筆。人手一張長和寬為4釐米和3釐米的彩色紙、剪刀、水彩筆。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過程:

一、後面躲著誰(教師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後面會是什麼。再是讓幼兒折對稱圖形)

二、找朋友(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說說它們為什麼是朋友,再集體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讓幼兒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和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指導幼兒操作活動材料,找出對稱的圖畫並塗色請幼兒觀察已經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對稱的另一半)。

修改後活動方案

目標與上面同。

準備: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塗色的,有畫對稱圖形的。

過程: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後面是什麼。三張全出示後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塗色對稱圖案,最後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設計的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於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於自己,要使這活動儘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節,活動後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環節中,引導他們發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節清晰、明瞭,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並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特別是“發現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節。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後,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麼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節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後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並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節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鬆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塗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範,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塗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塗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我是大班小朋友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我是大班小朋友》,知道自己即將畢業。

2、懂得關心愛護小弟弟、小妹妹,為他們做榜樣。

活動準備:

1、課件《我是大班小朋友》。

2、事先帶幼兒去看望小班的小朋友。

活動重難點:

懂得關心愛護小弟弟、小妹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請幼兒說說看望小班小朋友的感想。

教師:我們去看了小班小朋友,他們是怎麼樣的?

2、請幼兒說說進入大班以來學會做的事情。

教師:我們現在是大班小朋友了,你們讀大班的這一年裡,學會了哪些事呢?

3、教師:小班小朋友還很小,有許多事情不懂、不會做,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但是現

在我們長大了,懂事多了,所以要關心比我們年齡小的小朋友,還要做他們的好榜樣。

二、學唸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1、播放課件“整體欣賞”,請幼兒欣賞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2、請幼兒回憶,詩歌裡的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

3、播放課件“一、二、三、四、五”請幼兒分段欣賞,並跟著念。

4、再次播放課件“整體欣賞”,請幼兒跟著念,並請他們注意:唸的時候要帶有表情(可

以幫助他們分析句子的表情,或愉快或自豪或關愛)。

三、討論:為小班小朋友做一件事

請幼兒討論:能不能為小班的小朋友做一件事,幫助他們或者讓他們覺得開心。

如果幼兒沒有提出有可行性的意見,教師也可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