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幼兒園教案/列表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範文集錦六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揀菜、洗菜、切菜等活動,初步培養幼兒分工、合作的意識。

2、增強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把需要加工的菜分成三份,分給中班三個班級備用。

2、預備好水果刀、剪刀、臉盆、菜籃若干。

3、教師和班級家委會成員協商分工作好活動前的預備工作。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

1、讓幼兒參觀各組擺放的蔬菜和水果,鞏固熟悉菜名。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學做小廚師來揀菜、洗菜、切菜。

 二、組織討論

1、討論如何進行揀菜、洗菜、切菜呢?

2、幼兒商量分工明確自己的任務。

 三、能幹的小廚師

1、幼兒自主進行揀菜、洗菜、切菜的活動。

2、教師和家長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適時介入幼兒的活動。

3、指導和鼓勵個別幼兒揀菜、洗菜、切菜,使他們增強信心積極參與活動。

 四、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菜送去食堂,讓食堂的叔叔阿姨燒熟。

2、幼兒和老師及家長一起清理、打掃活動室。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一天中午,小朋友們正在安靜地吃午餐,忽然傳來“嗚嗚”的哭聲,循聲望去,只見涵涵的眼淚正在眼眶裡打轉。“涵涵,你怎麼了?”“我牙疼。”“快!張開嘴巴,讓老師看看!”只見涵涵滿口的黑牙。通過進一步觀察瞭解,發現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蛀牙。蛀牙正在威脅著小朋友的牙齒健康,保護牙齒成了小朋友當前的最佳需要。《綱要》指出:“幼兒園要把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有初步的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於是,我設計開展了本次健康活動,以此來幫助幼兒瞭解齲齒的形成原因,知道保護牙齒的基本方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逐漸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齲齒產生的原因,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逐漸養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樂意參加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課件《牙齒的祕密》、磁帶《刷牙歌》。

2.蛀牙蟲、牙齒頭飾,手偶(將小朋友面具正面向外,兩邊對粘,中間可以伸進手)。

3.幼兒人手一把牙刷,自制特大的牙刷一把,牙齒模型(將小朋友的面具貼在方形的紙盒上,把牙齒模型放到剪去的嘴巴里)。

4.在地面貼上一個特大的嘴巴。

活動過程

一、手偶匯入,激發興趣

(出示手偶)小朋友們好,我是亮亮。哎喲,哎喲!好疼喲!(教師用亮亮小朋友的手偶遮住臉,另一隻手扶臉腮做疼痛狀。)

(評析:面具亮亮流下的串串眼淚,加上老師繪聲繪色的模仿,營造了濃郁的遊戲氛圍,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

二、欣賞課件,瞭解原因

1.猜測疼痛原因

咦!亮亮怎麼啦?他為什麼哭呢?(他牙疼、他生病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欣賞課件)

剛才小朋友看到了什麼?(他牙疼、在哭、有蛀牙、沒刷牙……)

2.討論蛀牙原因

(教師觀看檢查幼兒的牙齒)小朋友,請把嘴巴張開來,給亮亮看看誰的嘴巴里也有蛀牙。

哎喲!文文,你和我一樣有那麼多黑黑的蛀牙了。

你的牙齒不錯喲,白白的。

你的牙齒還有點黃了呢!

你的牙齒還有點黑黑的。

幼兒互相看看牙齒,交流、討論:牙齒怎麼會蛀的呢?(零食吃多了、吃糖了……)

小結:對了,吃了好多的零食、糖呀、餅乾呀,牙齒上面就會有很多的髒東西,早上晚上又不刷牙,蛀牙蟲就跑進來了,在你的牙齒裡鑽來鑽去,讓你的`牙齒變黑、疼痛,所以我們要刷牙。

(評析:亮亮的淚水和哭聲激發了小朋友強烈的關愛之情,精神立刻振奮起來,都大膽積極地猜測原因,認真欣賞課件,大張著嘴巴讓亮亮看牙。小朋友與亮亮不分你我,緊緊融合在一起,非常自然地感知理解了蛀牙的形成原因。)

三、學習刷牙方法

1.回憶經驗,討論交流

小朋友平時在家裡刷牙嗎?你是怎麼刷的?(上面刷刷、下面刷刷……)

請小朋友把你的小牙刷拿出來:上面刷刷,下面刷刷,裡面還有髒東西呢,裡面刷刷刷。

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看。

2.利用模型,示範講解

現在老師來幫亮亮刷牙了。刷牙時,拿好牙刷,然後擠點牙膏在牙刷上,上面刷,下面刷,牙齒刷得白花花。

咦!亮亮的牙齒上面還有一點髒呢。請一個小朋友來幫他刷,其他小朋友幫他說兒歌。呀,這次亮亮的牙齒被刷得乾乾淨淨了!

3.朗誦兒歌,徒手練習

我們一起來一邊說兒歌一邊刷牙:小牙刷手中拿,擠點牙膏把牙刷,上面刷下面刷,裡面刷刷刷,牙齒刷得白花花。

4.利用模型,分組練習

小朋友你們想幫亮亮刷牙嗎?

幼兒練習第一遍:兩人一組輪流刷。

請小朋友兩個人為一組用一把牙刷,一個小朋友先刷,另一個小朋友在旁邊看,看他刷得對不對,有沒有刷乾淨。

幼兒練習第二遍:兩人輪流,聽音樂念兒歌刷。

亮亮的牙齒被刷得乾乾淨淨,他可高興了,謝謝小朋友!

(評析:讓小朋友在幫助亮亮的過程中學習了刷牙的方法,顯得巧妙。小朋友學習刷牙時,先回憶經驗再觀察示範,然後徒手練習,這為拿小牙刷刷牙做了極好的鋪墊。刷牙時,牙齒模型讓小朋友覺得牙齒可感覺可觸控,一個個都刷得特別仔細認真,都是全身心地投入,牙齒的角角落落、裡裡外外都不肯放過,特別是朗朗上口的刷牙兒歌,幫助幼兒很快掌握了刷牙方法。)

四、刷牙遊戲,體驗成功

1.選擇角色,熟悉規則

咦,這地上畫的是什麼?(大嘴巴)請小朋友做大嘴巴里的牙齒,戴上牙齒的胸飾,到大嘴巴上手拉著手。還要請兩個小朋友來做蛀牙蟲,戴上蛀牙蟲的胸飾。

刷牙的時候,蛀牙蟲在牙齒邊上鑽來鑽去,被牙刷刷到了就趕快躲到牙齒的後面,蹲下來不要動。牙齒刷完了,小朋友就一起說:嘻唰唰,嘻唰唰,蛀牙蟲被趕跑啦!

2.玩遊戲2~3遍

不用音樂玩第一遍,配上音樂玩第二遍,交換角色,玩第三遍。

慶祝勝利!蛀牙蟲被我們趕走了,耶!

(評析:遊戲時,老師突破常規,在地上畫了一個特大的嘴巴,準備了一個自制的約一米長的特大牙刷。小朋友有的扮演牙齒,有的扮演蛀牙蟲,興奮極了。特別是在蛀牙蟲被趕得走投無路的時候,孩子們都跳起來了,覺得成功了勝利了。)

活動總評

活動中,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看看說說、想想做做、玩玩樂樂,小朋友都非常的專注、投入。這一切都源於老師巧妙設計活動環節、創設故事情境、運用遊戲手段,源於老師豐富多樣、富於變化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故事情境,增強活動趣味

活動以故事《牙齒的祕密》貫穿始終,從活動的匯入、探尋牙疼的原因,到學習刷牙趕走蛀牙蟲,每一個環節都緊緊扣住故事來逐漸展開。亮亮的哭聲牽動著小朋友們的心,促使他們積極想出好辦法,仔細幫亮亮刷牙,把蛀牙蟲趕得走投無路,小朋友們有了一種成功感,心裡非常高興,咯咯的笑聲是那麼的爽朗、清脆。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小朋友們愉快地感受著,積極地活動著,快樂地學習著。

二、創編遊戲兒歌,加強動作練習

幼兒衛生習慣的養成,需要在群體中通過模仿練習來獲得。在活動中,老師帶領幼兒反覆練習刷牙,有個別練習和小組練習,有徒手練習和在牙齒模型上練習,還有在遊戲中的練習,形式多樣。為了讓幼兒加深理解,形成穩定的動作,老師做了一個有心人,創編了刷牙的遊戲兒歌。兒歌節奏明快,朗朗上口,融刷牙的要領於其中。有了兒歌的引領和伴唱,小朋友們刷得更準確、更認真、更仔細、更乾淨。

三、喚醒已有經驗,培養健康意識

活動中,老師請小朋友張開嘴巴給亮亮、給旁邊的小朋友看一看“有沒有蛀牙蟲”,請小朋友結合自己的經驗想一想“怎麼會有蛀牙蟲的,你是怎麼刷牙的……”這時,幼兒的已有經驗被重新喚醒,相應的情緒體驗被充分調動,幼兒對蛀牙蟲的印象變得越來越深,內心的觸動很大,變爸爸媽媽要我早、晚刷牙為我自己要刷牙,形成了初步的維護健康的意識,促進了良好的刷牙行為習慣的養成。

人們常說:碧玉也會有瑕疵。本次活動雖然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還應進一步關注教育的細節,如在幼兒利用牙齒模型練習刷牙時,教師要真正深入到孩子中間,充分關注幼兒的刷牙動作,一旦發現不太規範的動作,就及時進行糾正。注重了細節,自然會給活動增光添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每天洗臉的重要性,養成洗臉的好習慣;

2、知道洗臉的步驟,瞭解怎麼樣洗得更乾淨,尤其是一些難洗的部位。

二、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小毛巾每人一條、圖片(洗臉的寶寶)、自編

兒歌

《寶寶愛洗臉》

三、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境,匯入活動

1、“嗚嗚~~~,聽,誰在哭啊?原來是娃娃!我們去看看娃娃為什麼哭?”

2、一起問:“娃娃,你怎麼了?為什麼哭啊?”

3、“原來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臉弄髒了,娃娃可愛漂亮了,你們說怎麼辦啊?”

引出應該洗乾淨。

(二)引發討論

你每天洗臉嗎?誰幫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麼洗的?(幼兒討論,講述)誰來洗洗?(個別幼兒演示)

說一說,剛才**是怎麼洗的?你會嗎?大家一起來洗洗你的小臉。

(三)進一步置疑

1、娃娃怎麼還在哭啊?聽聽怎麼了?引出進一步討論。

“看看有沒有幫她洗乾淨啊?難洗的部位應該怎麼洗?”

2、出示圖片(對於難洗的部位進行放大,比如眼窩、耳窩、耳根、鼻翼)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教師正確示範,幼兒模仿。

(四)我們大家來洗臉

一邊播放兒歌,一邊和孩子們一起洗臉。

(五)說一說

怎麼樣讓我們的小臉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每天洗臉)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喜怒哀樂的情緒。體驗友誼的溫馨感。

2、運用形體動作表現不同的情緒。

3、知道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於健康。

二、活動準備

1、鈴鼓、節奏輕快的音樂帶、錄音機。

2、掛圖:《千變人》

三、活動過程

1、展示掛圖《千變人》。

請幼兒看掛圖,找一找,看哪兩個表情是一樣的?藉此玩配對遊戲。

教師表演幾種表情或動作讓幼兒想想:這樣的表情或動作,讓人感受到的是快樂、生氣、還是害怕呢?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高興、害怕、害羞或者生氣。

2、幼兒討論:

(1)什麼時候會高興。

(2)什麼時候會生氣。

(3)什麼時候會哭。

(4)什麼時候會害怕。

幼兒回答後師小結。

3、拓展幼兒思維

快樂的時候還可以用什麼表情或動作表達,害怕的時候又可用何種表情或動作表達;生氣的時候可用何種表情或動作表達。

4、播放音樂或用鈴鼓打節奏,請幼兒隨著節奏在教室中自由走、爬、跑、跳,音樂停止,教師就說出一種情緒,請幼兒用形體動作表現出來。

5、說一說:什麼情緒對小朋友的身體好?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非常重要。由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看書、畫畫、看電視等一些姿勢的不正確,嚴重影響了眼睛的健康。為了讓幼兒能瞭解眼睛,並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保護眼睛的意識和方法,我設計了“眼睛的祕密”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2、創編“眼保健操”,體驗大膽表達的成功感。

3、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

三、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小鏡子。

2、眼睛的結構圖,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掛圖《眼睛生病了》。

3、每人一副自制的太陽鏡。上面貼滿膠帶:幼兒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個。

4、經驗準備:活動前帶幼兒玩《捉迷藏》的遊戲。

 四、活動過程

 (一)黑暗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幼兒戴上自制的眼鏡,體驗看不見東西時的感受。認識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初步瞭解眼睛的功能

1、談談眼睛被矇住的感受。

師:在捉迷藏的時候,眼睛被矇住你有什麼感受?

2、師: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東西?(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

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讓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可是你們瞭解自己的眼睛嗎?

 (三)瞭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1、先讓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眼睛裡面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最中間的小黑點是什麼?

2、出示眼睛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眼睫毛對眼睛有保護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強光照射,也可防止塵土落入眼內。眼睛裡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間的小黑點叫瞳孔。

(四)討論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1、師:認識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處,我們就應該好好地來保護眼睛,應該怎樣保護呢?

2、出示掛圖《眼睛生病了》,提問:這個小朋友為什麼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麼了?眼睛會生什麼病呢?(近視眼、紅眼病、沙眼、結膜炎、麥粒腫等。)

3、討論:眼睛為什麼會生病?(如用髒手帕擦眼睛,用髒手揉眼睛,看書或看電視時間太長、坐姿不端正等。)

4、討論:日常生活中_我們應怎樣保護眼睛?

(1)看電視時,距離電視2米以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著或仰著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畫畫、寫字時要注意與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平時毛巾、臉盆等要專人專用,並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傳染:眼睛生病了可以點眼藥水等進行治療。

(2)出示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如胡蘿蔔、蝦、大豆、豬肝、雞蛋、牛奶、水果、肉類等,引導幼兒每樣菜都要吃,食品應多樣化,葷素合理搭配,這樣對我們的眼睛、身體有好處。

 (五)創編“眼保健操”

1、教師請幼兒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黑貓警長,將指偶呈現在眼前,眼珠隨著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動,不讓老鼠逃跑。這一過程,輕鬆達到讓幼兒手眼一致、活動眼球的目的。

2、教師鼓勵幼兒隨音樂節拍設計、創編運動眼球、放鬆眼睛的方法。

3、幼兒分組設計、創編眼保健操。

4、用圖示方法記錄“眼保健操”。教師及時給予支援、引導、幫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最後,展示幼兒的記錄。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眼睛的祕密。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從現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習慣,好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六、活動延伸

1、將眼保健操作為一日活動中的常規活動。

2、幼兒將“眼保健操”設計圖帶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長不忘保護視力。

3、進一步開展有關如何保護眼睛的討論。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收拾整理房間的簡單方法。

2。樂意自己收拾整理房間,保持環境的清潔整齊。

3。能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保持環境的整潔有序。

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好兩段幼兒在家遊戲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一)集體觀看情境表演。

1。觀看情境表演一。

明明在家裡,看完書後隨手往地上一扔,然後坐在地上玩汽車,接著把膠粒往桌上倒,弄得滿桌滿地都是。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扔下膠粒就跑出去了……

2。觀看情境表演二。

偉偉在家裡,看完書後把書放回書架,然後坐在地上玩汽車,把汽車放在櫥裡後,接著把牆角的膠粒桶放到桌上,用一個玩一個。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把膠粒放回桶裡,把桶放回牆角再出去……

(二)引導幼兒討論,知道整齊清潔的環境能使我們感到舒適。

教師:你喜歡誰的家?為什麼?說說自己在家裡是像明明還是偉偉。我們應該向誰學習?

(三)請幼兒說說應該怎樣收拾整理房間。

教師:偉偉是怎樣收拾整理房間的?這樣收拾整理有什麼好處?

(四)幼兒實踐練習。

1。請1~2位幼兒幫助明明整理自己的房間。

2。請幼兒看看班上的玩具是如何擺放的,並說說這樣擺放有什麼好處。

3。遊戲"送玩具"。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各種玩具在玩具櫃中的位置,並記在心裡。

活動延伸:

平時遊戲結束後,及時提醒幼兒立即收拾、擺放好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