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二年級教案/列表

二年級上冊《敕勒歌》教學實錄

  【二年級上冊《敕勒歌》教學實錄】

 一、回溯歷史,巧設懸念

二年級上冊《敕勒歌》教學實錄

師: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東魏和西魏之間爆發了一場大戰,東魏的將士死傷了幾萬人。士兵們垂頭喪氣,沒有了自信。怎麼辦?不作戰怎麼保家衛國?主帥著急啊,就請大家吃了一頓飯,在宴會上,大將斛律金表演了一個節目,他深情地唱起了一首本族的民歌,這首歌是那麼深情、那麼動聽,把所有人都帶回了日思夜想的家鄉,淚水打溼了他們的衣裳。第二天,又是一場惡戰——同學們,你猜猜戰果如何?

生:東魏又打敗了。

生:不,也可能勝利了,因為士兵們想打完仗早點回家。

師:的確如此,為了熱愛的家鄉,士兵們個個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最後取得了勝利。好奇怪啊,是什麼力量讓他們發生了這樣神奇的變化?

生:是那首民歌使他們發生了變化。

生:這是一首什麼歌啊?我也想聽。

生:一首歌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嗎?

師:這首具有魔力的民歌就是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板書課題《敕勒歌》)

  二、初讀感知,疏通文意

師:預習是學習新課文的叩門磚,很多常識我們可以自主掌握,誰願意展示一下你對敕勒族的瞭解?

生1:敕勒族造車“車輪高大幅數至多”,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高車族,是今天維吾爾族的主要族源。

生2:敕勒族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敕勒族的人都能歌善舞。他們居住的“穹廬”就是現在的“蒙古包”。

師:現在請大家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提醒大家小心一個讀音陷阱,在這首詩中“見”要讀“xiàn”,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喜歡的地方就放開聲音讀出感情。(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聽著同學們這麼認真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剛才看到有的同學在觀察插圖,還有的同學默讀了註釋,真好!這是會自學的表現。你能嘗試著說說讀完後,你看到了什麼景象嗎?

生1:我看到了高大的陰山。

生2:我看到了藍藍的天空,白雲朵朵。

生3:我看到了風吹過,一群群牛羊在吃草。

生4:我看到了敕勒族人們在漂亮的穹廬旁放牧。

生5:我看到了陰山的腳下有一片大草原,就是美麗的敕勒川。天空就像一個巨大的蒙古包,籠罩在草原上。

生6:天空還像晶瑩剔透的藍寶石,草原大得一眼望不到邊,風不停地吹啊吹,一群群牛羊一會兒顯露出來,一會兒又消失不見了。

師:不錯!在頭腦中將文字轉換成美麗的圖畫,讀詩要的就是這種狀態!放飛想象,我們再一次美美地朗讀這首詩,走進遼闊的大草原。

三、細讀咀嚼,披文入情

師:置身在這美麗的'大草原,作者無法控制自己的激動,放開歌喉唱出了這首千古流傳的《敕勒歌》,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敕勒川的情感嗎?從哪句詩中感受到的呢? 生:從“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一句中我感到作者很喜愛這片草原。

師:這是一個什麼句式? 生: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天比作了穹廬。 師:穹廬是敕勒人民的家,作者為什麼把天比作穹廬呢?

生:我明白了,作者是在告訴我們,天空下的大草原就是所有敕勒人民的家。 師:是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叫我怎能不愛她?來,“敕勒老鄉們”,讓我們讀出對家鄉的熱愛! (出示草原圖景課件,師引讀,生接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挑戰一下,你能在最後一行詩中加上合適的關聯詞語嗎?

生1:只有“風吹草低”,才能“見牛羊”。

生2:如果“風吹草低”,就能“見牛羊”。 師:啊,我好像聽懂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3:我知道草原上的牧草一定長得又高又密,非常茂盛。

生4:草比牛羊還要高,這麼好的草,牛羊一定吃的飽飽的,長得胖胖的。

生5:草原上家家都過著好日子。 師:這千古傳頌的佳句,詩中一個“見”字把草原寫活了,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遐想。孩子們,用語言文字做翅膀,讓我們飛進美麗的大草原:風吹草低,你還看到了什麼?(師生共同閉目想象片刻)

生1:我看到很多人在放牧著一群群牛羊。

生2:我看到敕勒族的小朋友在蒙古包裡認認真真地學習。

生3:我看到了敕勒人居住的穹廬,像一個個雪白的大饅頭,裡面又幹淨又漂亮,住在那裡真好。

生4:我看到敕勒族的人們在開篝火晚會,唱歌,跳舞,快樂極了。 師:同學們說的太好了!讀書就要這樣:將語言文字讀豐滿,讀立體,讀成一幅漂亮的畫,讀成一片美麗的風景,讀出話中話。 (播放音樂《敕勒歌》) (引讀)師:多美麗的大草原!讓我們一起深情朗誦:敕勒川——(學生接讀全文) 師:多可愛的家鄉!那裡有我們的父母,有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要為家鄉吟誦一曲讚歌:敕勒川——(學生嘗試背誦全文) 師:全心愛著的敕勒川啊!為了她,東魏的將士們奮勇殺敵,保衛家鄉,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一首歌比生命更重要:敕勒川——(學生高聲背誦全文)

四、融情入畫,迴歸文字

師:1500年過去了,《敕勒歌》吟唱了一代又一代,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草原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能用手中的筆畫一畫你心中的草原嗎? (學生自主作畫,教師巡視觀察。) 師:同學們作畫時都對自己很不滿意,為什麼呢?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生1:我畫不出來敕勒川廣闊無邊的樣子,像“天蒼蒼,野茫茫”那種感覺,一畫到紙上就被破壞了。

生2:草原上牛在叫,馬在跑,羊在吃草,還有國小生在採花,那麼熱鬧的聲音都畫不出來。

生3:我覺得我畫的沒有頭腦中想的美。 師:你們真善於思考。的確如此,畫再美,它也無法盡情表現文字的美,語言文字能激發起我們豐富的想象,讓我們不去敕勒川,就能享受到草原的廣闊壯美——這就是語文的魅力。 師(引讀):孩子們,當我們再一次走進文字,走進美麗大草原,走進《敕勒歌》(學生齊背《敕勒歌》)

 五、拓展練筆,延伸文字

師:敕勒族人民用優美的文字讚美著家鄉,一首《敕勒歌》讓我們也喜歡上了草原;你能嘗試著也用文字來讚美家鄉嗎?用你喜歡的方式介紹家鄉的一處美 景,讓讀者通過你的文字愛上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