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教案

當前位置 /首頁/教案大全/八年級教案/列表

八年級語文下冊30課《詩五首》教學教案大綱

一、素質教育目標

八年級語文下冊30課《詩五首》教學教案

(一)知識教學點

1.進一步瞭解詩歌朗讀的技巧,並運用朗讀知識反覆誦讀五首詩歌。

2.通過咀嚼詩歌的語言,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3.掌握一定的體裁常識。

(=)能力訓練點

1.通過對詩詞常識的瞭解,和語言文字的推敲品味,既培養一定的閱讀能力,也為學生遣詞造句提供經驗。 ’

2.通過對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學生~定的想像能力以及鑑賞詩句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詩歌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2.通過領會詩歌的語言,培養學生對祖國文學的感情。

【四)美育滲透點

1.通過詩歌的誦讀,培養提高對語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過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美的能力。

二、學法引導

誦讀品味、點撥引導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通過反覆吟詠,領會我國古代詩歌的優美韻律和意境,並做到通暢地背誦詩歌,為加深體會詩歌感情內容提供可靠的基礎。

2.五首詩中,《行路難》藝術境界較難把握。《飲酒》藝術成就很高,故安排重點理解,其他三首相對淺顯,稍加點撥即可。四、課時安排2課時五、教具學具準備學生課前準備:四人小組討論詩文內容,發揮想像,繪出反映詩歌意境的畫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1.朗讀訓練:模仿廣播電視播音員的朗讀,儘量讀出平仄。平緩、仄急,並評出前三名。2.課前佈置學生:任選一名詩人,收集他的詩文並儘量多地背誦該詩人詩文名句,教師略評詩人的風格。七、教學步驟第一課時(一)明確目標1.在瞭解一定的詩歌朗讀技巧後朗讀本課五首詩。詩有平仄、平聲、緩仄聲急,讀得很緩時並不是平板的拖長,也應注意感情注入。

2.體會每首詩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體感知

這五首古代詩詞,形式不同,風格各異,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學過程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衝動,感情的傾訴。“情動於中而言溢於表”詩詞是語言的精華。首先讓學生不停地反覆地朗讀詩歌。古詩詞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聲,仄聲交錯組合,跌宕起伏,節奏鮮明。首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而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是由眾多意象組合起來的畫。萊新曾說“詩是動的畫,畫是動的詩”詩歌是啟發學生想像,培養學生悟性、靈性、創造性的極好教材,所以要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詩中學,詩中物,使學生步入詩境,達到與詩人心靈溝通、感情交融。

(1)本詩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詩著力抒發了作者歸隱之後悠閒恬靜的歡快心情,意在言在,詩人鄙視爭名逐利的官場生活還是不難察覺的。

(2)詩中哪些詞、句突出作者這份情感的?

詩歌通過自問自答道出了詩人身處人境而能沒有車馬喧囂的煩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在於“心遠地自偏”從精神上擺脫了環境的干擾。接著,詩人描繪了他歸隱之後自己的精神世界已與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並且從大自然中領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純任自然的恬淡心情。

(3)賞析“採菊…·一相與還”四句:

這四句以“東籬下…‘採菊”為起點,詩人漫不經心,遠方的“南山”撲入眼簾。“悠然”既是詩人的神態,也點出“東籬”與“南山”這段空間相距較遠。由“南山”生髮出“山氣”、再由“日夕’’引出“飛鳥相與還”的農村黃昏的幽靜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著落:這四句渾然一體,情景交融。清人王國維曾舉例,譽為“無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4)品評、詩作品高超的藝術,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詩寫學、抒情、談理三者渾然融合。

這首詩在“靜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積極反抗因素,只是表現形式不同於‘‘刑天舞干鏚”之類作品罷了。這種表現形式與陶潛既要全志又要全身遠離的矛盾的`心理有關。而在寫景抒情中流露出來的老莊思想也是消極的。當然,這些都與當時詩人所處的歷史環境有關。

在理解了詩歌的思想內容後再加以吟詠咀嚼,稍作小結轉入學習,《望洞庭潮贈張丞相》。

認真朗讀,細細品味,老師點撥。

詩人以望洞庭起興,委婉而巧妙地向張九齡(題目中的張丞相)表達了不甘山林寂寞,尋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儘管這只是一首干謁求仕的詩,卻寫得氣勢巨集偉,不亢不卑,別具一格。因而傳誦至今。這主要在於前四句的寫景把洞庭秋色描繪得雄渾壯闊。“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更足與杜甫“關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比美,成為千古以來詠洞庭的名句。

(四).總結、擴晨

陶詩,平易樸實,清峻自然,淳厚有味。有的詩也寫得豪放有力。語言真切、樸素、簡潔明確,通俗而又精練,深入淺出,形成他的獨創風格。

試比較《讀(山海經)》與《飲酒》的藝術風格不同之處和思想內容的相近之處。

讀《山海經》

陶淵明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沒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

本詩豪放有力,屬於“金剛怒目”’式(魯迅語)的詩;而《飲酒》則顯的清新自然,悠閒恬靜。 。

內容上兩詩,都表現了作者不願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