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五年級作文/列表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集錦六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集錦六篇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1

我喜歡看書,但是我從沒了解過書是怎麼印成的。於是。我抱著這個問題,來到了杭州博物館一探究竟。

走進博物館,沿著扶梯走上四樓,在那裡我瞭解到了印刷的發展。中國古代,在印刷術發明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但題,一個個字的抄寫實在麻煩的很,一部書如果要製成一百部,就朷抄上一百次。如果遇到卷帙浩繁的著作,就得要抄寫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抄寫時還會有抄錯抄漏的可能,這樣對於文化的傳播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這為印刷術的發明提出了客觀要求。印刻和石刻的長期使用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經驗性的啟示。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不過一般印章字很少。石刻是印章的擴大。秦國的十個石鼓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石刻。後來,有人把整本書刻在石頭上,作為古代讀書人的讀本。公元四世紀左右的晉代,發明了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用事先浸溼的堅韌薄紙鋪在石碑上,輕輕拍打,使紙透入石碑縫隙處。待紙幹後,刷墨於紙上,然後把紙揭下。就成為黑墨白字的拓本了。這是一種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寫文字的複製方法。正是在這些條件下,雕版印刷發明了。我看完簡介後,決定親手實踐一下,我把墨刷到模版上,用紙蓋上去輕輕的刷,然後拿起來。咦?怎麼糊了?沒關係,再來一次。我再重複了一遍,這次我更加控制好力度,終於成功了!我拿起它,愛不釋手。

這次活動很有趣,即豐富了我的知識,以讓我體會到了親手實踐的快樂,真希望這一天還沒過完。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2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參加了焦作日報校園記者工作中心組織的,走進科霖達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活動。

一大早,我就興奮地催促著爸爸。因為上學期,我已經參加過走進科霖達學國學活動,有了很大收穫。百善孝為先。回到家後,我意識到我應該學會快樂學習,學著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聽說再次舉行這樣的活動,我開心極了。

到了現場我才知道,這次活動的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孝道文化。從吳一孝老師講解的《孝道》中,我知道我做的還不夠好,應該更加尊重我們家裡的每一位老人以及父母。當行拜師禮時,我懷著真誠的心面對老師。這簡單的一鞠躬,讓我想到學校裡辛勤的老師。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回到家,我與媽媽溝通、交流今天所學的知識。我滔滔不絕的樣子讓媽媽吃驚,她誇我真的是長大了。

活動結束了,吳一孝老師講的那些關於孝道的故事依然牢記在我心裡,我會努力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3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坐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特別是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後門一開就能看見三把黃色的單人座椅,這三把座椅是專門為老弱病殘所設的。但我總是會看見一個孕婦或老人站著,偏偏會有年輕人、中年人坐在旁邊。其實我猜想坐著的人有想讓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虧。直到售票員說“誰能讓一下位?”我有信心說我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做到,看見這樣的情況會主動讓位!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能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禮貌相待的人喜悅!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禮貌!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4

傳統文化與親情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遼寧瀋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才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著,“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裡,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麵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著餡兒包進去”,外婆跟著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裡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為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裡,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5

“正月裡,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高掛”,元宵真是一個喜慶的日子。這天,我和爸媽拿出相片簿,一齊回憶著鬧元宵的情景。

下午3點,一聲禮炮響起,“民俗歡鬧賀新春”廣場活動拉開序幕。臺上那些具有閩南民間特色的舞蹈節目牢牢吸引住觀眾的眼球,另一側,一場木偶表演也讓許多男女老少拍手叫好呢。一位老爺爺說:“元宵氣氛真是好,那些節目讓我回憶起童年,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看的木偶戲了!”

不遠處,燈謎引人入勝;圍棋、跳繩、投羽毛球入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玩得樂翻了天……這樣的演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好戲在後頭,現場鑼鼓聲、鼓掌聲、雨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舞龍、高蹺小丑等具有典型民間特色的傳統舞蹈,精彩得讓人目不暇接。觀眾圍得裡一層外一層,小孩子坐在爸爸肩上,個子不夠的脖子伸得老長看錶演……

6時30分,天黑了,公園裡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鬧元宵真叫人難忘。

傳統文化五年級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

有一年我們回去過年,剛出車站,就已經聽到那噼哩啪啦的聲音,哦!原來是脾氣火爆的炮竹大哥呀!我趕快跑回我親愛的家鄉,啊!多麼有過年的味道呀!有時就連女孩子也忍不住放一個鞭炮。

最有意思的是那活躍的老太太們,甩著紅綢子,扭秧歌,就連老爺爺們來敲鑼打鼓伴奏,旁邊的小寶貝們也在搖搖車裡學老太太們扭秧歌,真惹人喜愛呀!

街上一派過年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