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推薦作文/列表

粽葉飄香作文(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粽葉飄香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粽葉飄香作文(10篇)

粽葉飄香作文1

“葦葉子呦,青青的呦,包個粽子香香的呦……”每當我唱起這首熟悉的童謠,幼年時在鄉下外婆家過端午的情形就歷歷在目。

我的家鄉南通位於長江入海口,雖沒有水鄉的美稱,但溝河渠塘遍佈大地,河岸邊蘆葦叢生,初夏季節,成片成片的蘆葦已是鬱鬱蔥蔥,碧玉般的葦葉在風中搖曳,端午節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

端午節包粽子在我的家鄉可是一件大事。早在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忙開了。外婆領著我到河邊的蘆葦叢中採葦葉。一片片翠綠肥美的葦葉鮮豔奪目,不多時就裝滿了竹籃。回到家,外婆把剛採下的葦葉洗淨再放進鍋裡煮,很快,葦葉特有的清香充溢著整個院子。外婆把煮過的葦葉放進一隻大木盆,端出精心準備的糯米、花生、赤豆、紅棗、切成段的新鮮香腸、方方正正的夾心肉……就開始大顯身手了。坐在木盆邊看外婆包粽子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見葦葉在外婆手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就把糯米、花生之類服服帖帖地包裹起來,再用麻絲繞幾圈、繫緊,一個精緻的四角粽子就在外婆的手中誕生了。拿起一隻觀賞,說它是按黃金比例做成的藝術品,一點兒也不為過。心靈手巧的外婆能隨心所欲地包出各種尺寸的粽子,每回都會特地為我準備一串小巧玲瓏的.“迷你粽子”。

煮粽子對於童年的我來說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傍晚時分,外婆把各種不同餡兒的粽子按兩個一串或三個一串地做好不同的記號,然後拎起一串串的粽子小心地放進一口大鐵鍋裡,加滿水,蓋上鍋蓋,然後坐在灶邊燒火。我呢,也不閒著,幫著在一邊拉風箱,我總以為風箱拉得越快,粽子就熟得越快,於是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果然,粽子特有的香味隨著縷縷熱氣飄出,我口水直流,嚷道:“外婆,粽子熟啦,我要吃!”

“乖孩子,不要急。”

“還要等多久?”

“快了快了。”

這樣的對話不知道要重複多少遍,最後,總是饞蟲抵不過瞌睡蟲,每回總要等到第二天早晨一覺醒來才能吃到粽子。剝開粽葉,香味撲鼻。肉粽,每一粒米油光透亮,浸透肉香;花生赤豆的,香甜可口;紅棗變得油亮,像一顆顆紅瑪瑙……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問外婆:“為什麼要我等上一夜才吃上這麼好吃的粽子?”

外婆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粽子一定要慢慢煮,再燜上一夜,才入味兒、才香甜哩。”

如今,每每回顧童年的那一個個端午節,我才漸漸明白外婆為了讓我們吃上香甜的粽子耗費了多少心力。是啊,愛,不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怎能融入粽子?怎能讓吃粽子的人兒感到親切、溫暖?

粽葉飄香作文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現在的端午節正如詩中所說那樣是紀念正直愛國的詩人一一屈原,端午節這天家家都會包彩粽,劉龍舟,插艾葉,吃雄黃酒等。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插.葉...隨著這首兒歌響起,老師把我們帶進了“又是一年粽飄香”的親子課堂。教室裡像過節一樣,把桌子圍成了圈,每個家的家長和孩子都面對面坐著。講臺上早已擺滿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啊,粽葉啦,還有花生和蜜棗味等餡料。饞嘴的同學總會趁老師不注意抓兩顆餡料吃,粽葉是新鮮的蘆葦葉,經過煮了之後,有一種很清香的植物味道,滿教室都是這種味兒,好聞極了。

老師開心地說:“很難得在端午節前,能把家長和同學們召集在一起,來過一個有特別意義的端午節。今天主要進行三輪包粽子比賽,看誰包得最快,最有形,在坐的家長都是包粽子的高手,我在這裡拋磚引玉了。不會包的同學不用怕,老師先示範一遍。”接著老師很細緻的給我們示範了包粽子過程。最後老師問:“接下比賽大家有信心沒有?’有”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

第一輪是同學PK賽。這時教室裡像炸開了鍋,有的同學大聲嚷嚷:“我肯定是第一名。”我這時心想:以前在家看奶奶包,很容易,不知道我這次包的怎麼樣。聽到老師開始的口令,我趕緊拿起一片青青的粽葉,“折”成一個圓錐形,裝好米,輕輕的抖了抖,再加二顆花生和一粒蜜棗,用食指和中指把餡料向下按了按。接著翻折過來,再折過去折成一個三角形,最後把線纏住三個角,打個結,可那調皮的繩子這時偏偏不聽我的,像兩個兄弟打起了架,繩子散了,我重新又打了個結,又散了,接著第一次,第二次,我緊鎖住眉頭,心揪了起來,很著急,坐在對面的媽媽安慰我說:“不急不急,這次一定能行。”第三次,耶!終於成功,我頓時喜上眉稍,抿著嘴直笑,看著旁邊的同學還沒包好,我驕傲地舉起了手。

第二輪是家長PK賽,這場比賽極為激烈,因為家長們都是包粽子的高手。我會兒坐著一會兒站起,不停喊:“媽媽快點,加袖!”可我媽媽不緊不慢的.包著,我都替媽媽著急,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高手與高手較量果真是不分上下,你爭我搶,很快有第一名了,媽媽微笑收了起來,換成緊鎖眉頭。有第二名了,我喊的加油聲更大了。第三名出現了,老師問“第四名在哪兒呢?”有一個影子從我眼前劃過,仔細一看是媽媽舉手劃過的影子,我開心地叫著,媽媽這時才鬆了一口氣。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

第三輪是親子PK賽,在這一輪中,我和媽媽團吉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輪比賽完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剩下的都是情意粽香濃濃,這香味是母親的愛,這香味是團結一致的親情,這香味是紀念屈原的課堂,粽飄香,香滿堂!

粽葉飄香作文3

還未到五月初五,超市裡的粽子已是琳琅滿目了。有圓錐形的,長方形的,四個角的;有火腿的,鹹鴨蛋的,豆類的;各式各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將我的淡淡思鄉的愁緒一點點解開,泛起陣陣清香的漣漪,撥動我內心的清炫,把我帶回了兒時的記憶。

小時,每當端午節前日,母親就牽著我的手,挎著竹籃,帶我到小河邊去“打”粽葉,所謂的“打”就是一片一片摘下來。我們這兒的粽葉就是蘆葦葉。春雨過後,蘆芽如春筍,節節拔高。到了夏季遠遠的.就看見蘆葦叢在河邊一叢一叢的,碧綠色的入了眼簾,鬱鬱蔥蔥,那蘆葦的葉子個個寬大厚實,在夏季的小河邊葳蕤瀰漫著。我也學著母親的去“打”粽葉,可怎麼也摘不下來,只見母親輕輕一摘就下來了,母親手把手地叫我,讓我順著蘆葦的葉子順勢往下一“打”,真的就摘下來了。不一會兒,就滿滿一籃的竹葉,還能聽見風中吹過蘆葦的聲音,清脆悠揚的響徹在我的耳邊。

母親回來後把粽葉洗淨,兩頭剪掉,再把粽葉煮熟,這樣包的時候就粽葉不會裂開。那時家 裡的條件不太好,她變著戲法似的將雪白的糯米里加上一些自家產的各種豆子,紅豆、綠豆、花生,拌在一起,五顏六色的,真得很好看。只見她手腳麻利的將粽葉先圈成一個圓錐,再從旁邊再插上兩張粽葉,把五顏六色的糯米填滿在裹好的筒子裡,最後纏線,紮緊。,一會兒,桌子上就擺滿了,五個一小串,十個一大串。我也學著去裹,可最後全都散了,母親笑了笑這粽子的的後面,俗稱“屁股”要捏緊,她手把手地教我,可最終沒有學會。等粽子全部裹好後,放入大鍋裡,水全部沒過粽子,用木柴架在灶螳裡,熊熊火焰燃燒起來。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慢煨,那滿屋子的香氣撲鼻而來,纏繞在鼻尖,讓站在灶臺前小小的我,饞得口水都流了出來,急不可耐地想掀開鍋子瞧瞧,母親說這時是不能吃的,還得浸泡一夜。

第二天早晨,母親便把帶著餘溫尚存的粽子,送給左右隔壁的鄰居家的小孩,讓他們也嚐嚐。在那個物質嫉妒匱乏的年代,能把粽子送給別人的,真的是不易的。她的想法是讓大家都吃點,打一下牙祭。歲月在指尖悄悄得流失了,轉眼就幾十年過去了。儘管現在粽子隨處可見,隨時能買到,可每當端午節母親還是會親手再裹粽子給我們吃。回憶是那麼溫馨,母愛是那麼深切。粽葉飄香時,我想起了鄉下的老母親,看著嫋嫋娜娜升騰的蒸氣裡,那深深的母愛浸軟在滿滿的粽香裡。

粽葉飄香作文4

今年的端午節與往年大不一樣,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愉快而有意義。

節前,我們四年級(三)班的同學們帶著與爸爸媽媽一起親手包的粽子,親手做的香包來到學校,田老師帶領同學們開展了"尋根溯源·粽葉飄香"主題的班會活動,同學們都興致盎然的參與,因為大家提前在網上查閱了相關的資訊,因此每個人都自信滿滿地以舌戰群儒的架勢擺開擂臺,在一問一答的互動中,大家又瞭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端午節知識。

以前我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記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卻不知道民間的傳說頗為感人,"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原來屈原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當時的皇帝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忱的屈原被疏遠了、被放逐了,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端午節,才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田老師開展這個獨特的端午節慶祝活動,意在讓我們在慶祝節日的'同時,瞭解人類發展積澱下來的寶貴知識財富,既輕鬆愉快過節又獲益匪淺。在品粽子環節,同學們互換粽子,互相品嚐。有包豆沙粽的、包白粽的、包鮮肉粽的、還有包八寶粽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應有盡有,謝雨辰包的是三角形的尖角粽,而我因為不會包,帶去的三個粽子也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一個是長方形的,因為粽葉是綠色的,美其名曰"翡翠枕頭粽";還有一個不知是我線沒綁緊,還是其它什麼原因,數了一下居然包出了六個角,我們叫它"六角鑽石粽",還有一個超大巨型粽,夠好幾個人吃飽了。謝雨辰的三角粽一開啟就聞到淡淡的粽葉清香,入口軟軟糯糯的很是美味,我這個吃貨不由得陶醉在美味中閉上了眼睛。而我的"翡翠枕頭粽"一開啟,五顏六色的內容光是看看都讓人垂涎欲滴,這是一個八寶粽,裡面有紅棗、薏仁、綠豆、瓜條、紅豆……咬上一口,黏韌又清香甜糯,也有可能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吃著別具風味……品嚐了美味的粽子,我們還裝飾了香包,準備在節日那天親手送給爸爸媽媽。

端午節當天,我們一大早就去了祖祖家,一大家子圍著圓桌裡三層外三層的擠著品嚐各種端午美食,各種粽子、鹹鴨蛋、炒紅莧菜、炒黃鱔……祖祖還準備了一大堆的菖蒲和艾草,據說掛在門上可以驅蟲祛瘟,用其熬製的水來洗澡還可以驅蚊呢。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是愉快又充實!

粽葉飄香作文5

別看奶奶們年事已高,可包起粽子來,那可都是得心應手,堪稱“大神”啊!只見徐善喆奶奶先將三四片箬葉疊在一起,鋪開呈一個扇形,正面朝下,反面朝自己,再用剪刀把頭上的分叉剪去。她靈活地用食指與中指夾住箬葉的最前端,把手逆轉180度,捲起的箬葉瞬間成了一個錐形。這個錐形可不能有一點點空隙,否則米將會逃之夭夭。徐奶奶用勺子盛了少許米倒入錐形裡,再放上一兩顆紅棗,最後再用米蓋住紅棗,若鋪了一層雪。填完餡後,將餘下的長長的“尾巴”蓋在錐形上,再沿著邊對摺,直到能完全遮住為止。最後再將粽子來個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神奇般地誕生啦!

這活看起來如此輕鬆,再加上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信心滿滿,可誰知我卻遇上了大難題:不會卷。怎麼也捲不起來,不是卷得太小,就是卷的有漏洞,要知道我可是個要面子的人,可不能因為一個粽子丟了我的臉面。我前思後想,腦海中全是奶奶們卷葉時的動作,與自己的動作比較著,究竟是哪裡出錯了呢?哦,原來是手法錯了,我忘了逆轉180度了。險過了這關,誰曾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容易攻克了卷箬葉這一難題,我又迎來了下一個難題:蓋箬葉。這餘下的箬葉在我手中折來折去,怎麼也做不成一個正三角體。眼看別人都已經包了好幾個了,我連一個也沒有做好,急了,隨隨便便一折,嗬,竟然也成了!瞎貓遇上死耗子,福星高照呀!找到竅門後,我快馬加鞭,一連包了好幾個,雖有些醜,但也算是過把癮了。

起身看同學們的粽子,真是千奇百怪:有的是牛角粽,有的已然成了個粽葉餅,有的還沒端上鍋就已“解放”了,有的則毫無瑕疵,堪稱藝術品……

下午,劉老師拎著一大堆的粽子進了教室,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棕葉的清香,肉的鮮香,棗的甜香,米的'糯香。同學們每人拿一個,拆開箬葉,糯米似穿上了金黃色的盔甲,肉點綴其中,多一分則盈,少一分則虧,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我咬上一口,米,軟糯,肉,鮮美,加上箬葉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經過四個小時的等待,“粽子大軍”總算姍姍來遲了,肉的鮮美,棗的醇香,米的糯香,使大家都醉了。一個個都坐不住了,恨不得一個個都長翅膀飛過去。粽子燒熟後,箬葉已經褪去往日的翠綠,取而代之的是帶著一點點灰。開啟箬葉,一股肉香撲面而來,使我沉浸在裡面,無法自拔。我輕輕咬了一口,在口中慢慢咀嚼著,舌頭都被它纏繞著。哦,這就是美味。

粽葉飄香作文6

以前我是不愛吃粽子的,雖然軟軟糯糯、清香撲鼻,確實十分黏牙。而後來我又愛上了吃粽子,是因為外婆的端午。

小時候每到端午,媽媽變會起個大早帶著我回到外婆家,走走親戚,拉拉家常。我不太熱衷大人們的這些寒暄,總是隻顧著和小夥伴們玩耍,奔在田間,跑在小路上。

唯一能夠吸引我的恐怕就剩包粽子了。吃過午飯,外婆便會把早早準備好的材料端出來放在堂前的大桌子上,一大盆的又白又嫩泛著光的糯米,和一大盆洗得乾乾淨淨還滴著水的粽葉,當然也少不了裹餡兒用的鮮肉和紅豆了。我總愛看著那大盆裡那白淨的糯米瞎想,屏氣凝神,好似武林高手在暗暗運功,然後大喊一聲“鐵砂掌”,便迅速的把雙手插入糯米中,不停的還會搗騰,把糯米濺得滿桌都是,心裡頭還暗自得意“功力”又更上一層樓了。而這個時候,媽媽總會責備我,“真不懂事,把外婆辛苦準備的東西都弄亂了。”我當然是不會怕的,只要朝外婆身上蹭蹭,擺出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外婆便會心領神會的笑笑,一邊收拾著我的殘局,一邊跟媽媽說:“小孩子嘛,淘氣點正常的,別怪她了。”每每聽到外婆這麼說,我就好像得到援軍的大力支援一樣,朝媽媽做鬼臉,慶祝自己贏得了勝利。

那時總覺得小孩兒就應該吃小粽子,玲瓏可愛,只看著就特別香甜可口。我愛挑細細小小的粽葉,繞一個圈兒,放入一點糯米鋪底,再貪心的挑塊最大的鮮肉埋在裡面,然後再鋪上一層糯米就可以折起粽葉、繞上線了,就此,我的個小料足的“一口粽”就完成了。我時常把許多小粽子串成串兒,然後拎著它們向周圍親戚鄰居顯擺我的巨大成果,而外婆總是跟在我身後,笑得滿臉褶子,好像我的小粽子已經飄香到她的心裡了。

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父母要去外省做生意,決定把我也一起帶上,大約是太陽西下的時候,我坐在一輛小卡車的後面,小卡車在有些泥濘的小路上顛簸,而外婆則一路跟著卡車小跑,還笑著跟我說話,叫我早些回來。夕陽的餘暉照在外婆的'身上,黃黃的,暖暖的,像是發著光一樣,耀眼得令人睜不開眼,鄉間的路不大好走,在過一座小石橋的時候外婆跑得有些力不從心了,開始走走停停,我不停的朝外婆揮手,只記得當時鼻子酸酸的,聲音有些哽咽的喊著:“外婆你回去吧,快回去吧。”

記憶像粽葉香越飄越遠,飄到了外婆家,又是端午了,我也長大了,回去看看她,包一個飽飽滿滿的大粽子,好讓外婆咬得滿口清香。

粽葉飄香作文7

又是一年粽香時。

北方人過端午,除了吃粽子和雞蛋以外,早晨要起早,採艾蒿而且是帶露水的,掃舍驅瘴,佩香囊,少了南方人的賽龍舟。

記得小的時候的端午節這天,天還沒亮就被媽媽煮了一夜的粽子香氣給叫醒,便趕緊起床,顧不得洗臉衝向廚房,揭開鍋探手取出溫熱的惦記了一年的粽子,粽葉合著糯米大棗的香氣撲鼻沁心,媽媽包的是四個稜角的粽子,一個個緊實玲瓏,還沒等拆開繩子,口水都嚥了好幾下了,剝開綠色粽葉,晶瑩潤澤,撒上白糖,那無與倫比的甜蜜頓時縈繞全身,那種香味對於我來說,比任何食物都好吃幾倍!

那時會訝異的發現我和妹妹的手腕上,被媽媽晚上趁我們熟睡時悄悄繞上了五色絲線,驚喜的感覺不亞於如今的孩子收到聖誕禮物。媽媽說那是彩繩避邪的。

還要佩香囊。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的意思,而且佩戴它,對於小姑娘那真是一種最美的.裝飾品。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各家有各家的形狀,最常見的有石榴、元寶、海棠等等,形形色色,清香四溢,玲瓏奪目。這一天就是彌散著特殊香氛的一天,女孩子聚在一起拿出香囊互相觀賞,比比誰的樣子好看香氣最足,免不了饋贈幾個給朋友帶回家裡慢慢品賞,看看它的香味到底能持多久。也常有調皮的男娃娃趁小姑娘不備,伸手搶幾個,一溜跑開,氣的女孩忙追去…

晚上,大人們忙碌了一天坐在餐桌旁,這一天要拿出貯備了久時的好酒,在酒盅里加上雄黃——喝上一盅雄黃酒;那時最愛聽父母講端午節的來歷,從他們的講述中知道了許仙和白娘娘美麗動人的故事,爸爸說白娘娘是白蛇變的,她喜歡上了叫一個許仙的書生,兩人如何在斷橋相識,白娘娘為許仙不顧一切的去盜取靈芝草,但是許仙聽從了一個法海和尚,就在端午節這天,在酒裡面放了雄黃讓白素貞喝下,果然美麗的白娘娘變成了一條白蛇……,我們聽的入了神,記得媽媽還逗我們說:你們也喝點看看能不能變成蛇?我們將信將疑的抿了一口有著特殊的藥味的雄黃酒,那時真的擔心自己長出蛇的樣子來,不時摸摸身後……

今天,沒有起早,沒有采蒿,沒有人給佩戴香囊和五色絲帶,也搞不到雄黃酒,只是唯獨吃到了媽媽包的粽子,還是止不住讓我想念過去的端午節,那種有著中國濃厚傳統文化的節日。現在的洋節也開始被我們接受,開始逐漸興起了,而有著悠久歷史和濃郁文化傳統的端午節卻被韓國註冊了,我們過節的味道也越來越淡了,

可惜!又是一年粽香時。

粽葉飄香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當你聽到這句歌謠的時候,端午節就來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了。

關於粽子還有一個來歷很大的故事呢。在公元前400年,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抱石跳入汩羅江裡,老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用竹筒包上米飯扔進江裡。於是就有了最早的粽子“筒粽”。正好那一天是啊,農曆五月初五,所以人們就把那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粽子不僅來歷大,而且包粽子也是非常複雜的呢。每當端午節的前一天清晨,媽媽總會用清水坡上大盆糯米,把牛肉切塊,再把粽葉洗淨。傍晚,媽媽拿出泡好的`粽子,用她那靈巧的雙手一挽,粽葉就像一個尖角小碗握在媽媽手中。媽媽把材料放進“碗”裡後,又開始展現她的獨門絕技了。媽媽左一折右一疊,線一纏,一個稜角分明的三角粽就呈現在我眼前。我按捺不住內心的躍躍欲試,按照媽媽的樣子,拿起粽葉用手一挽,然後再把米舀進去我把粽葉左一折右一疊,線一纏。在我包好粽子時候只聽“嘶”的一聲,糯米寶寶爭先恐後地從裂縫裡蹦了出來。頓時,我臉上有一股冰涼的觸覺——糯米全跳在我臉上。媽媽見我那狼狽樣,不禁笑出了聲。在看到我那愁怨的眼神喲,忍住了。媽媽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樣子對我說:“你就是糯米放多了少放點就可以了……對不起,我要忍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無語的把臉上的糯米擦乾淨,又重新包了好幾次。在幾次失敗之後,我有了包粽子的經驗,手一挽,米一塞,左一折,右一疊,線一纏。一個稍稍有點稜角的粽子就好了,望著這個我好不容易包好的粽子啊,心中充滿自豪,感覺用千金換它我都不換,這可是我包第一個粽子呢。

媽媽把粽子包好之後放到上鍋蒸,過了兩個小時後粽子就好了。“不知道這麼難包的粽子味道好不好吃呢?咦,是什麼好香?”我掀開鍋蓋,綠油油的粽子啊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我趕緊讓媽媽幫我拿出一個粽子,幫我先涼著。裡面包的可是我最愛的牛肉吶,我可喜歡吃它啦!我一旦可以咬下去,嘴裡也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就是美味的牛肉啦,米中融入了牛肉的可口,別有一番風味。在吃到粽子的那一刻,我覺得山珍海味都比不上這粽子的味道。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眨眼就到啊!又可以吃到這麼美味的粽子啦!

粽葉飄香作文9

走在石板小路上,那些青磚黛瓦,沉睡的石拱橋,垂岸的楊柳,古舊的好像回到了從前。路上的那些小店,好像從遙遠的流年裡穿梭而來,帶著從前的味道。時光好像從未向前。

正擺弄著腳下的石子,忽然從小店飄來淡淡芳香,帶著稍稍的苦澀,我反應過來,那是粽葉。糯米的香甜和粽葉的清香融合在一起,使我的思緒忽然飄離。幼年時我一直喜歡吃路邊的白水粽,一年到頭天天盼著端午。端午前後我總是急迫,吵著嚷著要吃粽子,似乎只有糯米在入口中化開,才會心滿意足。父親母親總是拿我沒辦法,每當我把粽子捧在手中,清香就溢滿鼻腔,再無所求,恍若從前所有幸福無憂的歲月,都在於此了。那清香的粽葉,承載著青春的青澀,包起來的,是如白雪一般的少年歲月。

長大以後,我再也沒有在路邊看到過這種白水粽,取而代之的都是包裝精美的禮盒粽了,每一個都包得嚴嚴實實,裡面都有數不盡的食材,反而讓粽葉沒了清香。偶爾聞到粽葉清香,還會想起白水粽的滋味,但也總是一瞬即逝,了無蹤跡。如今褪去少年的青澀,粽葉依舊飄香,只是蜜一樣的滋味進了腹中,帶著一點酸苦,那是時光和成長的滋味。粽子揹負著廚師們的匠心和巧意,卻丟棄了它自己最初的味道。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在小店裡買過粽子。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如果害怕失望,那就留個好的記憶結尾。

我被粽葉的清香吸引著,鼓起勇氣走進小店裡,“這裡有白水粽嗎,最簡單的那種?”聲音似乎有些顫抖,害怕得到否定的回答。“有。坐下吧。”我很驚訝,但店家眼角的皺紋和慈祥的笑容讓我很安心。店家是一對年過七旬的老夫妻,在這樣頤養天年的年紀,老夫妻開著這樣的一家店鋪,過得很清閒。與這條街格格不入的'是,老夫妻經營的這家店鋪沒有多少人光顧,但走進來的,老夫妻都會笑容以待,似乎都是交往很久的朋友。在我打量著一切的時候,冒著白氣的粽子在蒸籠裡散發出清香。我剝開粽葉,如雪一般白的糯米在粽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誘人。用勺子夾開一塊放入口中,綿軟在舌尖化開,熟悉的味道讓我的心漏了一拍。

他們說:“白水粽啊,我們那時吃上一口都要高興好幾天,你看看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稀罕吃這些了,但像孩子你一樣,也有喜歡這些味道的。只要有人喜歡,我們就要一直做下去。”我告別了老夫妻,反覆想著他們說的話。

是啊,生在如今的時代,會有誰想著過去呢,也就這有這些老人願意守護傳統了吧。我以前太懦弱,不敢嘗試,執著的認為所有人都背棄了傳統,錯過了太多,不曾發現,在小巷深處,有這樣一對老夫妻在默默的守護。

又是粽葉飄香時,那些模糊不清的記憶,開始在青磚黛瓦中生長。許許多多從前的故事,也開始甦醒。

時光,來複去。

粽葉飄香作文10

歡聲笑語間,劉老師帶著我們的“特邀嘉賓”閃亮登場了。她們個個都是粽子大腕哦!瞧,她們麻利地取出原料,分門別類地放入了事先準備的盆中,操起勺子,左一下,右一下,如玉龍走潭,晃得沒了影兒。我屏息凝神,閉上眼睛祈禱著:一定要分到肉餡的一組吶!驀地,一股濃重的香味迎面而來,讓我頓時為之傾倒。我心中大喜,微微睜開眼睛,只見一塊塊醃製過的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耀武揚威地坐在盆裡,宛如坐在祥雲端,我彷彿聽到了自己喉結滾動的聲音。

萬般期待中,拜師學藝開始啦!我信手提起三片粽葉,仔細端詳起來:它上寬下窄,重疊在一起頗有芭蕉扇之風範,陽光下錯落有致,如半透明的玉石,讓人動容。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超級大咖”羅奶奶便說開了:“首先,用右手的兩根手指夾住粽葉一端,左手扶著,右手順勢旋轉。形如漏斗……”說話間,只見她的手上下翻飛,如一隻蝶。卷粽葉、放入餡、封上口、繫好線,動作如行雲流水。不一會兒,一隻小巧可人的粽子便橫空出世。

咦,為什麼我的“漏斗”和別人不一樣?人家的都像大腹便便的將軍,而我的卻像窩窩囊囊的小兵?正在我沮喪萬分思考人生之時,羅奶奶笑眯眯地說道:“你把它再鋪開些不就行了嗎?”真是一語道破天機,我一試,當真如此。舀起一勺米,倒入漏斗,沒想到,假漏斗成了真漏斗,糯米大珠小珠落玉盤,擋也擋不住,不一會兒,我的粽子便只剩下一具空殼了……

雖然初試慘遭失敗,但我並不氣餒,一次,二次,三次……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我終於成功了!

在漫長的等待煎熬後,粽子可算出鍋了!淺綠色的粽子清香撲鼻,深綠色的紋路若有似無,如一幅潑墨山水畫,裡面卻暗藏玄機。“肉的,肉的……”我在心中默唸了幾遍,一咬牙,果斷地拆開了封印——繩子。我一層一層地剝開,似揭開一個謎底。修長的粽葉一瀉千里,露出了豐滿而富有光澤的.糯米,在燈光下泛著油亮亮的橙色。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米的粘糯,肉的鮮美在口中氤氳,頓覺脣齒留香。細細品味,又隱隱感到一股清香,如一杯香茗,久久讓人回味……我不由得驚呼:“太爽了!真是‘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啊!”

狼飧虎嚥間,教室裡儼然成了一片粽的海洋:肉的鮮香,棗的甜香,米的糯香在空氣中互補、交織,營造了其樂融融的氣氛,直鑽到我們的心裡,暖暖的……

TAG標籤:飄香 粽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