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滿眼風景東梅樓散文

1

滿眼風景東梅樓散文

先人喜歡依山傍水而聚居,這除了與古代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傳統休慼相關,應當還跟道法自然的處世思想亦有莫大關聯。

先人以為,人應當遵循或效法自然,只有與自然走得最近,方能汲納自然之營養,之精華,之靈氣,從而達到種族繁衍不息、蔚然大觀、名噪一方之目的。

所以,當我們翻開祖國浩繁如星的卷帙,一座座燦若珠璣美玉的村莊,宛如一位位天然去雕飾的少女,立馬娉婷而雅緻地映入眼眸,讓人喜不自禁、心旌搖盪。

而最吸睛最攝魂的,永新縣禾川鎮的東梅樓當屬其中之一。

2

東梅樓,其名不俗。東,代表方位,象徵旭日東昇、如日沖天;樓,代表位高,象徵龍樓鳳閣、錦繡富貴。二字明顯契合了陰陽五行之說。而梅,與鬆、竹、蘭併為花中四君子,素以高潔堅貞、奮勇當先、自強不息見稱,同時又寓意傳春報喜等,嵌入此字,無疑為村莊的文化品味和意蘊內涵作了最好的註釋。

起初,我暗自揣想,這“梅”恐怕只是附會而已吧。因為,在永新這塊沃土上,梅可謂是極為稀罕之物。孰料,以前村裡居然真有一株貨真價實的梅。此梅,居村東,立高處,沐過元時的風,浴過明清的雨,披過民國的霜,飲過共和的露,最後死在了時光的隧道里,湮逝於大地的深處。

據年長的村民講,此梅長得盤虯臥龍,瘦骨嶙峋,靜默的姿態彷彿一位遠古的酋長。待其盛開之時,滿樹潔白,仿若一位身著白紗的仙女,清麗之極。靜立樹下,唯覺清香淡雅沁人心脾,讓人飄飄欲仙。那時,只要農閒時間,村民就會三五成群地跑到樹下和梅相親相近。梅儼然成了大家共同的母親,孝敬母親成了大家理所當然的事情。傳說天上一位愛梅的仙女,聽聞了此梅,竟連夜下凡一睹究竟,結果愛戀至極,以至流連忘返。要不是王母娘娘連下懿旨召她返回,她恐怕要世世代代與此梅相依相伴了。

如此而言,此梅濡染過世人夢寐以求的仙氣,村莊濡染過世人夢寐以求的仙氣。

怪不得當我輕輕地呼喚著“東梅樓”時,我隱約感覺到脣角間竟吐露出一縷縷仙氣一般的東西。

3

毋須置疑,梅曾經是村莊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梅曾經是村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儘管現在它早已煙消雲散,再也尋不見它曾經存在過的蹤跡。但是我相信,在村民的心中永遠鐫有梅的印記,梅始終以高貴而獨特的形象滋潤著村莊、村民。

要不然,當我在村莊隨意漫步時,我不會如此地感受到一陣陣梅似的清香撲鼻而至;要不然,當村民面對我這個不速之客時,他們不會如此盛情地遞上一杯杯梅一般潔淨的清茶。

當我輕啜慢飲著這一杯杯梅一般潔淨的清茶時,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喝下去的不只是村民的盛情,還有他們的善良、淳樸和愛。是的,當我覺得茶水微燙時,他們馬上輕搖精緻的蒲扇為茶水降溫;當發現只是讓我喝茶禮數略顯不周時,他們立刻端來了陳皮、醬姜等。他們緊挨著我坐,陪我聊天,給我講村莊的發展,給我講生活的變化,給我講未來的期盼……言之深切,語無遮掩。不知不覺間,我的心膛湧動著一股幸福的暖流和一種感動的情愫。

說實話,我也去過不少的村莊,也見過不少盛情的村民,像如此一般,卻真的是第一回。我不禁要為東梅樓擊節讚賞!

4

但是,接下來我不由要為東梅樓放聲歌唱了。

在村莊的右側,有一座宗祠叫做“仁讓堂”。建造於康熙年間,距今有三百餘年了。整體為三進木架懸樑結構,共用樑柱20餘根,其中12根為圓柱形,均取材於直徑為兩尺許的原生柏木。外圍青磚黛瓦,內設走馬樓、扶欄若干,並配和諧景明木雕。遠而觀之,氣正儀威;精品細賞,意豐蘊富。

一位年長的村民告訴我,之所以取名“仁讓堂”,源於一個感人的故事。元朝時,羅姓祖先攜妻帶子,寄居到了這裡,靠孵化與養鴨為生。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辛苦努力,家族日漸強盛、壯大。而這裡,原先是劉姓建立的一座村落,由於世態變故,劉姓日漸衰微,到最後僅剩一孤寡老嫗,而且境況十分淒涼。羅姓族人為了讓她安度晚年,主動承擔了贍養她的義務,直至她溘然長逝。在臨終之前,她有感於羅姓族人的善行恩德,拿出地契,慨然獻地。羅姓族人於是得以在此興建宗祠。為感謝劉姓老嫗的恩德,羅姓族人遂將宗祠取名為“仁讓堂”。

故事雖然久遠,但其中彰顯出的高貴品質,穿越時空,如同花開,依然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靈。我感覺全身的血液在沸騰,在咆哮,在呼喊!

啊!這就是東梅樓!東梅樓原來是一個如此情義並重的村莊!

5

東梅樓,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

這裡,除了梅,還生長著許許多多的綠色生命。譬如,那“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翠柳;譬如,那“常綠不分秋夏冬,問風不遜桂花香”的香樟;譬如,那“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的`山菊;譬如,那“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的青松……它們和諧相處,葳蕤挺拔,像東梅樓人一樣有情有義,為營造東梅樓良好的生態環境添磚加瓦,不遺餘力,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尤以香樟為最。

據年長的村民講,昔時村周香樟環繞,繁茂成蔭,用“綠樹村邊合”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它們像一位位鋼鐵戰士一般,忠實地履行神聖的職責,日夜守護著這座美麗的村莊。每到春夏之時,各種鳥雀聚集,唧唧、咕咕……互動成韻。樹下稚童成群,老鷹捉小雞、跳田格子、打包……各種有趣的遊戲“粉墨登場”,歡聲笑語從早到晚撒滿整個天地。勞作一天歸來的村民,通常也會端著飯碗過來坐在樹下吃。邊吃邊聊,海闊天空,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的笑容。

毫無疑問,香樟曾經與梅一樣,在村莊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前些年由於肆意熬樟油和村莊擴建,大多數的香樟遭遇了殺戮,勃發的生命就那樣匆促地結束了。現如今,全村僅剩三棵香樟。

默默注視著它們孤零零的身影,陡然而生的酸楚浸滿整個心膛。

6

假如那株梅尚在,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清美啊!

假如那些香樟尚在,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壯美啊!

當我駐足凝思之時,思緒恍然間又落在一口古井之上。

據族譜記載,在村前原有一口圓形古井,相傳建於元朝末年。四周和內壁均由青磚鋪砌,呈現出一種古樸的韻味。深達十四餘米,站在井口往下望,感覺幽深之極。井水汩汩,常年不絕,清澈甘甜,冬暖夏涼。

一位熱心的村民告訴我,那裡曾經是村裡非常熱鬧的地方。從第一縷晨曦到最後一抹餘暉,總見人來人往。你挑著擔,我提著桶;你說著笑語,我放喉飆歌;你追著我,我趕著你……大家用最樸實的方式,編織出一派溫馨的景象。

他還興奮地對我講,這口井又叫聰明井,凡是喝過這井水的人都會變得很聰明。你看,我們東梅樓雖然村莊不大,但是歷史上卻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明永樂年間從徵有功的校尉羅春榮,嘉靖年間吏部侍郎羅樸仁、國學生羅定鬆,萬曆年間錢塘縣主薄羅叔亮;清乾隆年間國學生羅國櫃、羅世珣,光緒年間巡政廳吏員家禎等;民國時期從軍少校羅炳哉,臺灣高科技人才羅元盛,醫學專家羅壯麗、羅健吾,高等教育者羅健予等……真是枚不勝舉啊!

他似乎意猶未盡,繼續侃侃而談,其實這口井還叫長壽井。我們村莊如今雖然只有一百來戶,但是年紀上了八十的老人有近五十人,他們個個神采奕奕,生龍活虎,平時還耕著田種著地呢。為什麼?這全是喝了這井水的緣故。

我微笑不語。在心裡,由衷地讚歎道:真是鍾靈毓秀地,健康幸福邦啊!

不過,這口井前些年因為修路被填埋了,他突然顯得悵然若失。

7

在東梅樓,一些美好的事物已經消逝,或者說一些美好的事物正在悄然消逝。

消逝,是一隻魔手,殺傷力超人,讓人措手不及;消逝,是一把利刃,猛插人的心膛,令人劇痛不已。

面對消逝,我們難道束手無策?面對消逝,我們豈能坐以待斃?是該保護隆重登場的時候了。

保護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不至於讓它們變成不堪回首的記憶;保護後輩向前發展的動力,不至於讓他們舉步維艱難以為繼。

在梅死去的地方,重新種上一株梅;

在香樟被殺戮的地方,重新植上一棵棵香樟;

把填埋的泥土挖出來,讓井水重新汩汩而流。

但是,僅此而已嗎?

8

東梅樓,現存比較完整的古老建築不在少數。據族譜記載,明朝建築9棟,清朝建築20棟,民國建築19棟。它們生動記錄下了東梅樓人生活的軌跡,是東梅樓人生活的有力見證。換句話說,它們就是東梅樓人的根。

遠望,它們靜坐大地,緘默不言,任人去遐想與組合;近視,它們好象突然間就醒了過來,眨眼、揮手、示意,令人心湧如海,神迷意顛;觸控,它們每個毛孔彷彿都在吟詠,娓娓婉婉,清清揚揚,猶如陣陣清風掠過耳際……

不難想象,它們曾經有過威武的爪簷,有過青黛的磚瓦,有過雄壯的壁柱,有過雅緻的木雕,有過如生的雕樑,有過似花的畫棟,但是,因為風雨的侵蝕,因為時光的斑剝,現在大多黯淡了光彩,憔損了身影。

也不難想象,它們之中肯定有快要支撐不住的了,也許再過幾年,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就會成為新的犧牲品而消逝在東梅樓。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不信,請看看那些建於元朝的建築吧。生命的風華早已灰飛煙滅,唯有那一片片斷壁殘垣證明它們曾經確實存在過;再去看看那座建於清朝、解放前曾盛極一時的建築吧。那裡,曾經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前來信教的村民,跑來念字的村童,密密麻麻擠滿了整個教堂,成了村裡人氣指數最高的地方。然而歲月滄桑,現在只剩半具殘骸在那擎著基督教的標誌苟延殘喘著時光。

所以,保護的雨露更要惠及這些古老的建築。

保護這些古老的建築,保住東梅樓人的根。

9

東梅樓的祖先,善於孵化與養鴨,併兼通曉燒製青磚黛瓦。這兩門技藝世代相傳,從未斷絕。

據年長的村民回憶,村裡有兩口池塘(我見到過其中的一口,有多大呢,感覺像條大江似的。),養鴨興盛時,水上浮著、岸上蹲著的全是鴨,那場面就像閱兵似的,煞是壯觀;村前原先有一大塊空地,燒製興盛時,上面堆滿的青磚黛瓦,像座小山似的,遠近的村民大凡要修建房子,都爭先跑到這裡來搶購……

可以看出,這兩門傳統技藝,曾經在東梅樓形成了相當可觀的產業,也曾經給東梅樓人帶來了生活的富足與幸福。

然而現在面對市場經濟的衝擊,村民對這兩門傳統技藝的熱情明顯大不如前了。一些村民乾脆棄之出外打工或者改做其它行業。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也許會有愈來愈多的村民走上這條路。如此一來,這兩門傳統技藝就有可能在某一天也消逝在東梅樓了。

所以還需要保護的,應當是這兩門傳統技藝。

保護這兩門傳統技藝,保住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

10

返回縣城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保護都落實到位了,那時東梅樓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美,大美,比現在要美上N倍,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到底是怎樣的美,美到什麼地步,一時半會我還真無法用文字描繪出來。

罷了,且化用辛棄疾的一句詩來形容吧——滿眼風光東梅樓。

這應當不是過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