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誰憐此別悲歡異散文

——劉長卿與李白作別餘干

誰憐此別悲歡異散文

公元760年,鄱湖水暖,滿目煙雨。當春風吹綠信江兩岸之時,唐代詩壇兩顆巨星在鄱陽湖畔偶然的交匯,餘干這個古老的地名,便註定要在中國文學史的天空中留下那一刻絢爛的光華。

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被後世稱為唐代“五言長城”的劉長卿被貶為南巴尉,初次途經餘干,被餘干的山水吸引,留下《負謫後登幹越亭作》的名作。此後,劉長卿由往返南巴途中多次逗留餘干,留下《登餘干古縣城》、《秋杪幹越亭》等名篇。劉長卿一生顛沛流離,兩度遭貶,三經戰亂,然而他對餘干情有獨鍾,至今流傳其有關餘干詩作十餘首,開歷代著名文人遊歷幹越吟詩之先河,流韻千載。

當唐代“五言長城”這顆巨星的軌跡幸運地多次經停餘干之際,唐代“詩仙”李白的詩風正經歷由浪漫主義至現實主義的偉大轉變,經歷著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公元756年李白受邀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李白行至夔州奉節(今四川奉節)時,忽傳來皇帝的赦免令。原來因天大旱,肅宗為求得上蒼佑護,下令“降死罪,流以下原之”。李白因獲赦,狂喜之情溢於言表,立即調轉船頭乘流而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至江夏與宗夫人重聚之後,復萌用世之意,多次求人薦引,終以失敗告終。思想再三,年紀也大了,便產生消極隱世想法,打算陪宗夫人上廬山訪道。

船至九江之時,聽到劉長卿正在鄱陽湖南岸餘干逗留的訊息。而在前不久,李白剛讀過劉長卿寫的《負謫後登幹越亭》等詩作,決定去餘干見見這位以五言詩紅遍大江南北的大詩人劉長卿。李白夫婦所乘之船由湖口經鄱陽湖南下,沿信江直抵越溪北岸幹越亭前。此前這兩位唐代扛鼎人物彼此只是聞其名而未見其人,而且李白比劉長卿大25歲,但因為兩人惺惺相惜,彼此一見如故。由此,唐代兩顆詩壇巨星終於交匯於餘干,照亮了安史之亂之後顯得有些陰晦的大唐江南的天空。

幹越亭,唐初時餘干縣令張延俊始建於冠山(即東山嶺)羊角峰前,俯瞰越溪,背依思禪寺,周邊林麓森鬱,氣象開闊,景色優美。據說天氣晴朗之時,在幹越亭前可隱隱望見西北匡廬。此際正是春暖花開之時,李白夫婦與劉長卿在亭中飲酒,目光所及,正如劉長卿《負謫後登幹越亭》詩中“草色迷徵路”、“亭上柳條新”之景,然而李、劉兩人心情卻大不相同。

劉長卿還陪李白夫婦登上白雲城。“白雲城”是隋末鄱陽起義領袖林士弘公元617年在餘干所築,因城牆高如接白雲,故稱“白雲城”。他們登臨此城之時,去林士弘築城已有140多年,雖女牆猶在而官舍已空,一片荒涼。後來劉長卿還寫下了《登餘干古縣城》的名篇,詩中有“孤城上與白雲齊,萬古荒涼楚水西”、“平沙渺渺來人遠,落日亭亭向客低”等名句。

李白與劉長卿在餘干的會面雖然短暫,但兩人結下了深厚友誼,成為忘年之交。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劉長卿要趕赴南巴,李白夫婦要前往廬山,兩人很快就要各奔東西了。在幹越亭惜別的酒席上,劉長卿揮筆寫下一首《將赴南巴至餘干別李十二》: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江上花”、“越鄉春”首先指的是春景,以春天的美景來襯托離別的愁緒。其次,又是一語相關,暗指李白美貌的宗夫人。這位宗夫人,名叫宗煜,是李白第四任妻子,前朝宰相宗楚客孫女,比李白小13歲,知音律,善操琴,宋州(今河南商丘)梁園有名的才女,是大詩人李白狂熱的粉絲。李白遊梁園的時候,在壁上題詩,被這位有才有貌又有錢的宗大小姐用千金買下,留下了“千金買壁”的文壇佳話。喪偶的李白聽說之後,大為感動,在杜甫和高適的撮合下,李白和宗大小姐喜結連理,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緣。“問禮人”,借用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暗指李白是老子李耳的後代。“逐臣”,當然指的是劉長卿自己。

用白話來解釋,詩的`意思就是:十二郎(李白排行十二)啊!酒喝得差不多了吧?你花一樣的宗夫人在江上大聲催你上船了呢。美貌的宗夫人聲若嬌鶯,給你帶來了鄱陽湖的春色,雖然你曾遭放逐,但如今已獲赦,夫婦團聚,久別勝新婚了吧,哈哈。唉,我們現在在此地握手分別,可是各自喜歡各自愁!只有著江邊的萬里青山送我去嶺南貶謫地,你卻要由花一樣的夫人陪著回鄱陽湖遊山玩水去了。

從此詩的語調中明顯看到調侃的味道。這也可以反映出李白是個很隨和的人,不然,怎麼好如此開玩笑。而且劉長卿也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搞笑的人,應該是被李白感化了。

正所謂:“風流雲散,一別如雨”。唐代詩壇兩顆巨星短暫的交匯之後,又沿著各自的軌道前行。劉長卿帶著隨從,騎上馬往嶺南而去,陪伴他的只有“古道西風瘦馬”、連綿不斷的青山和無盡的感傷!而李白,則帶著紅顏知己宗夫人輕輕鬆鬆暢享鄱陽湖美景,去廬山尋幽問道去了。但餘干美麗的山水以及幹越亭前的風光,給李白留下美好回憶。不久後,李白寫下《尋陽送弟昌峒鄱岠司馬作》一詩,詩中有“搖扇及幹越,水亭風氣涼。與爾期此亭,期在秋月滿”,表達了李白對幹越美景的深深留戀之情。

這一年,李白剛好年滿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