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從天妃廟到觀音閣散文

白河悠悠,千年流淌不息;獨峰巍巍,萬代俏然玉里。“青山橫北廓,白水繞東城。”李白筆下的詩句,就是美麗南陽的真實寫照,最唯美的還是他那句“白水弄素月”,讓人遐想無限。

從天妃廟到觀音閣散文

白河作為南陽人民的母親河,干支流貫穿了大部分地區,比較著名的黃山文化遺址和鳳凰山文化遺址都在白河岸邊,從而養育了特有的河文化。在南陽市區濱河北岸,從育陽橋直接上去,約二百米的地方,有一處古代建築群,是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天妃廟。雖然破敗不堪,多處地方被侵佔,但卻是建在北方少有的一座紀念媽祖的海神廟,足以看出當時南陽航運的發達。

明清時期,南陽航運發達,是南北水陸運輸的交匯點,大批的晉陝商人來到這裡,催生了賒店、源潭、汲灘等古鎮,至今這些地方還保留著商人們聚會議事的山陝會館。這裡的商人們推崇的是“義薄雲天”的關二爺,關羽被推上武財神的聖壇。山陝會館裡也多建有關帝廟。

天妃原稱媽祖,是宋代福建莆田的一位傳奇人物,原名林默,長於海邊,擅長游泳。有一次漁船遭遇大風浪,她救回父親,找回兄長的屍體,被人們廣為稱讚。由於經常救人濟世,降妖除怪,治病救人,拯救海難,死後被尊為“海神”,是中國和東南亞一代航海者的保護神。傳說鄭和下西洋,經歷30年,歷程10萬里,由於供奉有媽祖的神像,才得以平安歸來。當然,由於古人的科技還不很發達,讓信仰成為了一種戰勝艱難險阻的力量。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信仰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天妃廟的建設,和山陝會館的建立初衷是否一樣?是閩浙商人也到了這裡。據河南師範大學教授張富春研究,主要是當時南陽的官員為福建人的緣故。我不排除這種可能,寧願相信這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一個現象,是當時南陽航運發達的一個佐證。如果說,沒有這條白河,建一座天妃廟的意義蕩然無存,既然媽祖是海神,也會庇護所有在河上行船的`人,百川到東海嗎!

沿白河而下,在河岸西邊,英主鎮賈營村,建有廟宇一座叫祖師廟,準確地說為道觀,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玄武大帝為北方之神和水神。而再往前走,有被稱作玉皇廟的地方,是否曾經供奉過玉皇大帝,我不得而知。

玉皇廟的對岸是界中,這個地方不僅醋香三百年悠悠飄揚不息,也是一座水陸碼頭,傳說乾隆來過這裡。臥龍崗順白河而蜿蜒,在陸營有個地方叫冢頭,說是崗到此為止。其實白河的下游還有界中、崗頭。界中原名為界冢,我理解為新野和南陽交界處的崗。界中對面,是新野縣歪子鎮的崗頭村,是臥龍崗的餘脈,白河岸邊建有一座觀音閣,當地人稱為東閣。在一個春風殆蕩,槐花飄香的下午,我專門到東閣訪古尋幽,東閣雖然簡陋,只是一座建在連線河邊到集市通道上的小閣樓,但現存在的青石臺階,光滑如玉,磨損得幾乎沒有稜角,可以看出歷史的久遠。

從東閣下穿過,信步白河岸邊,惠風和暢,河水漫流,河道里長滿了綠色水草,高人許,幾隻水鴨悠閒地鳧水,偶爾飛翔,不知名鳥兒的鳴叫,讓這裡多了幾分靜謐和幽深。黃花滿地,雜草叢生,槐花飄香,陽光煦暖,是一個詩意蔥蘢的午後。

在新野縣城的白河岸邊,新建了一座龍王廟,剛有雛形,高大巍峨的主殿供奉著龍王大人,和水有關的,大概都能和龍王扯上關係。

沿白河兩岸,不到百里,先後有天妃廟、祖師廟、玉皇廟、觀音閣、龍王廟,可見南陽人對神的態度是開放的、包容的。我也祈禱眾位神靈,多降福於鍾愛你們的老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