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大全/散文/列表

伽藍禪音散文

在一個地方呆的久了,心就會沉靜下來。

伽藍禪音散文

沉靜,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為日復一日,平淡無奇的工作與生活而讓人心生反感,厭倦。如此一來,對生活有了抱怨,做什麼事都沒有激情,只能在重複而繁瑣的生活中惶惶終日,這種“沉靜”,是低沉的,消極的,不可取的。

另一種沉靜,是指我們的心能真正靜下來,安分守己,做好一件事,做好自己,不因外界的迷障和喧囂而影響內心的靜止,不因環境與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心中所向。這種“沉靜”,是自然的,安心的,超脫的。

真正的沉靜,看似簡單通俗,做起來卻很難。因為,人都是有慾望和情感的,只要有慾望,就會有貪念,只要有情感,就會有執念,兩念相加,人又如何能做到絕對“沉靜”的狀態呢?

畢竟,我們都是凡人,做不到絕對的曠達與沉靜,只能在雅俗共存,善惡相交的塵世中不斷地進行自我的修為,方能讓我們的靈魂得到一絲的安撫與慰藉。

去年的十月份,去了一趟伽藍寺(蘇州伽藍寺)。說是去,倒也不合適,本來是在外面閒轉的,走著走著,突然在一個車流滾滾的三岔路口看到一座寺廟。順著一條石子小路而行,從一個鐵製大門進去,頓時,一陣香火味傳入鼻中,寺廟的牆壁上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裡面有幾顆不知道長了多少年的古樹。再往裡去,方看到三個拱門,兩邊佇立著兩座威武的石獅子,抬頭一望,匾額上寫著三個正楷大字:伽藍寺。

對於伽藍寺,我並不熟悉。印象中,唯一和伽藍寺有關的,便是周杰倫那首《煙花易冷》: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只不過,此處的伽藍寺,並非《煙花易冷》各種所寫的洛陽伽藍寺,它背後的故事,沒有愛情的悽婉,只有空靈的禪意,沒有紅塵的糾葛,只有靜心的佛法。

或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吧!誤打誤撞,來到了一座千年古剎。幾年前,我們唱著周杰倫的《煙花易冷》,憧憬著歌中的伽藍寺,追求著古色古香的中國風。如今,當時聚在一起唱歌的朋友皆以四散天涯,但那清遠悠長的歌聲依舊在腦海中徐徐迴盪,不曾消弭。緣來緣去,曲終人散,誰又能說得清呢!

走進伽藍寺,裡面又是另一番天地。樓閣交錯,瓦爍飛簷,花紅草綠,香火繚繞,典型的傳統佛寺建築,加上江南的細緻與委婉,讓人不得不驚歎於工匠的手藝和智慧;寺內燒香請願的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但絲毫沒有喧譁之聲,對於他們而言,這裡,怕是最莊嚴神聖的地方吧!再往裡走去,就到了主殿——大雄寶殿。站在青石板上,抬頭望著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佛像,一種古樸,遠大,慈悲,震撼的感覺頓時充斥全身,讓人不敢再多看一眼那金身佛像。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真的是太渺小了,渺小的竟連頭都不敢抬,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人心甘情願地誠服,跪拜,又是什麼樣的境界,足以讓人心淨如蓮,不敢有一絲的邪念。雖然,我明明看到佛像在微微笑著,那麼慈悲,那麼善意,彷彿陰天時的一縷陽光,穿破層雲,直抵心間,卻讓人不敢直視。

我想:佛是偉大的,無私的,卻又是嫉惡如仇的;對於好人,他會獎勵,對於壞人,他會懲戒,善與惡,真與假,黑與白,他總是分得那麼清楚,看得那麼透徹,處理的那麼完善。我也在想:佛總是站在高處的,因為站得高,所以看得遠,因為站得高,才能俯察人間,渡化眾生。我又在想:是不是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他們心中的佛是不是也會分辨真假,明辨善惡?那麼,佛到底是什麼呢?我不知道。

我就這樣胡亂想著,一直想著,直到一聲鐘響傳來,我才回過神來。

這一聲鐘響,沉重而又清澈,好似一縷禪音,從伽藍寺的深處傳來,穿過繚繞的香火氣,進入了心間,給每個人種下了一顆蓮花的種子。只是,這蓮花的種子,有的會落地生根,有的還未落地就會枯萎,一念花開,一念花落,全是個人的造化!

蘇州的伽藍寺,面積並不大,十分鐘不到,我已經把裡面走了一遍。可它面積雖小,裡面卻盡藏乾坤宇宙,古色古香的'建築閣樓,紅漆圓木的柱子,青蔥參天的古樹,禪意雅緻的寺景,都足以讓人一飽眼福,流連駐足。

轉了一遍,仍意猶未盡,於是乎,拿出手機想拍幾張風景照,留作日後的紀念。就在這時,一位老僧從一小房子裡突然走出,輕聲制止了我。

“小施主,寺內不準拍照,請把手機收起來!”

我的臉“刷的”紅了,急忙把手機塞到了口袋裡,有些尷尬,有些抱歉朝老僧低下了頭,竟不知說些什麼。

“小施主,我看你面善,有緣。老僧今日賜你三句話,願你多加思考,長記於心:有善心才有福報,有福報才有快樂,有快樂才會歡喜!”

說完,未等我問候感謝,那老僧便回到了剛才的小房子。一時之間,香火鼎盛,來人不斷的伽藍寺,竟然出奇的安靜。

從那以後,我也去過一些寺廟,拜過一些佛像,祈禱過一些心願,但我再也沒有拿過手機,更沒有拍過照。再美妙的風景,不在照片上,而在人的心裡,記憶裡。而那位只有過一面之緣的老僧對我說過的三句話,我永久的記在了心裡,不敢忘去。

有善心才有福報,有福報才有快樂,有快樂才會歡喜!

善,是一個人的本性,本真,是人最原始,最純潔的天性。

善很偉大,又很狹小,很寬廣,又很唯我。小善是對自己好一點,比如愛惜身體,多運動,少生病;中善是對別人好一點,持一顆善意之心,友好的對待身邊之人,之物;大善,則是更為寬廣的境界。要求人首先得明正己身,再以一顆更為遠大,更為寬容的善意之心去看待生命,自然,宇宙,做到物我合一,自然一體的大境界。

有了“善”的種子,自然會有“福”的結果,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正是這樣的道理。有了福報,人就會快樂,快樂充斥著生活,內心,自然是歡喜的。所以,歸根結底,佛經千萬言,禪門千萬座,講述的,就是一個“善”字,看似簡單,實則包羅永珍,無法盡訴。

如今,距伽藍寺之行已有一年,靜坐於屋中,望著窗外星光閃爍的夜空,我的腦海中,總會想起那位老僧的三句箴言。那是一種緣分的施捨,是一種善的傳遞,是一聲飄渺沉靜的伽藍禪音,從雲端傳來,在心間落地,生根,朝著蓮花的方向,無怨而生。